邁進「高鐵時代」 沿線城市沸騰

2020-12-17 山西日報數字報

  12月12日早8時,太原南站候車廳內,不少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乘客劉先生說,他是特意趕來乘坐太原到晉城的首趟列車的,心裡特別開心、激動!和劉先生一樣心情的乘客不在少數。
  四年建設,今朝夢圓。
  9時10分,鄭太高鐵首趟D4665次動車組列車從太原南站穩穩駛出,馳向莽莽太行山。10時14分到達長治東站,二等座票價95元/人;10時44分到達晉城東站,二等座票價134元/人;11時46分到達鄭州站,二等座票價189元/人。當天末趟車D4633次18時33分從太原南站始發,19時53分到達長治東站,二等座票價68元/人;20時25分到達晉城東站,二等座票價97元/人;21時30分到達鄭州站,二等座票價144元/人。至此,晉東南大地全面邁進「高鐵時代」。榆社、武鄉、襄垣、長治、高平、晉城6地鐵路沿線群眾沸騰,各地群眾奔走相告,喜形於色。
  鄭太高鐵北起山西太原,南至河南鄭州,全長約432公裡,由新建太原至焦作高速鐵路與既有鄭州至焦作高速鐵路銜接而成,是國家規劃建設「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於山西而言,這是探索經濟轉型,加強省際交流的重要通道;於河南而言,這是「米」字形鐵路網,是西北方向的大動脈的正式貫通。
  隨著鄭太高鐵的正式運營,鄭州至太原兩個城市間的高鐵列車運行時間,將壓縮到2個多小時,比普速列車節省9個多小時,晉豫兩省,也在攜手同行、中部崛起的道路上,邁上新的臺階。
  鄭太高鐵開通首日 不少旅客專門前來乘坐體驗
  12日7時30分,太陽還躲在雲層中,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們就已拖著行李箱來到太原南站,匆匆進站候車。此刻的太原氣溫在-10℃,寒氣襲人,卻抵擋不住旅客急著趕路的熱切心情。
  8時許,山西晚報記者走進太原南站候車廳。此時,候車廳內人頭攢動,首批乘坐D4665次列車的旅客已陸續進站候車,有人專門從取票機取了紙質車票,在去向牌前合影留念。「聽說鄭太高鐵今日開通,我專門提前買了車票坐上了首趟車,這張票我要留著,特別有意義!」說話的是劉素華女士,她和老伴退休後多次去河南遊玩,「這以後再去河南玩,就更方便了!」
  8時50分,山西晚報記者隨第一批乘坐鄭太高鐵的旅客來到站臺後,看到了要乘坐的D4665次列車。列車與我們日常所見的「和諧號」動車組列車類似,流線型的車頭、纖長俊朗的身軀,不少旅客站在標有「太原—鄭州」的電子標識前拍照留念。
  上車後,山西晚報記者順利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並接了一杯熱水放在窗臺上。9時10分,D4665次列車準時發出,迎著跳出雲層的朝陽,向東南一路飛馳。
  列車在太行山間快速穿行,車廂裡歡聲笑語不斷。
  旅客辛瑩笑呵呵地說:「我很喜歡旅遊,過去到太行山大峽谷、蟒河風景區、皇城相府等景點都是自駕,很辛苦、很漫長。有了鄭太高鐵,對我們來說是福音,今天這次體驗,感到列車速度特別快,旅程特別美好。」
  鄭太高鐵沿路共有39條隧道,線路橋隧比例高達74.8%,有5條隧道超過10000米。其中,珏山隧道是鄭太高速鐵路太焦段全線第一長隧道,全長13421米,它還是中國國內首座同時跨越一個AAAA級景區和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特長隧道。
  雖然隧道又長又多,但列車運行非常平穩。10時14分,經過1小時4分鐘的運行,列車開始減速,緩緩地進入長治東站。
  此時,水杯裡的水還冒著熱氣,只能吹一口、喝一口。
  「雖然經常乘坐高鐵出行,但是這一次感覺很特別。」乘客原澤宇一直期待老家晉城能通高鐵,10時44分,經過1小時34分鐘後,他抵達晉城東站,連嘆「好快、好快!好開心!」
  11時46分,列車到達鄭州站,全程用時2小時36分鐘,「和汽車相比,通行時間壓縮了一半,出行體驗截然不同!」旅客李旭說。
  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山西晚報記者越太行、過上黨、跨黃河,從黃土高原穿越到了中原大地,體驗到了山西到河南的不同風景。而此時水杯裡的水,也終於不再燙嘴,可以大口喝上幾口了。
  鄭太高鐵承載紅色記憶 見證鐵路飛速發展
  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間的鐵路史,是一部紅色記憶史。從歷經屈辱的澤道鐵路、飽經戰亂的白晉鐵路,到人民自己的太焦鐵路,再到領跑世界的鄭太高鐵,一路走來,太行精神沒有變,歷久彌新。
  20世紀初,西方列強為掠奪山西、河南煤炭資源,在山西澤州(即今山西晉城)至河南道口鎮間修築鐵路。1932年起,當時的山西督軍兼省長閻錫山開始籌建晉中祁縣至晉城的白晉鐵路,但被侵華日軍佔領利用,也因此成為我黨領導抗日軍民重點破擊的對象,最終讓這條鐵路在地圖上消失。
  新中國成立後,太焦鐵路開始籌備修建,歷經9年施工,線路於1979年開通運營,至今仍是太行山間的客貨運輸大通道。「當年修太焦鐵路主要靠肩挑背扛。」83歲的龐廷清老人曾是修建太焦鐵路的民兵團團長。鄭太高鐵開通首日,他特地趕來乘車體驗,「在太行山上能修出這麼好的鐵路,我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勁頭沒有丟,咱們國家的發展有奔頭。」
  太焦鐵路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在這條線路上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輛運煤列車通過,年運煤量將近一億噸,大量的煤炭及貨物運輸導致太焦鐵路的客運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為此,2016年10月,太原至焦作高速鐵路全線開工,新的太焦客運專線應運而生。
  「鄭太高鐵途經多處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有130餘處環境敏感點。地質條件複雜,環保責任重大。每一處橋梁、每一條隧道既兼顧地質地貌和發展規劃,更注重生態環保。」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李洪舉例說,在穿越澤洲縣獼猴自然保護區時,橋隧相連,珏山、東坡、鄧家莊和太行4條隧道佔該區段線路總長95.7%,讓高鐵穿行山中、懸在半空,最大限度減少對保護區的影響。
  從太原南站駛出,第一個穿越的隧道是太谷隧道,全長11497米,是鄭太線施工最難的隧道之一。「由於地質構造複雜,隧道內湧砂湧水情況頻發,有時前一天進尺1米,第二天湧砂湧水又退回2米,嚴重時1號斜井湧泥砂達30多米。」中鐵十局二標段項目經理邵梁俊說,隧道施工區域穿越斷層28條,存在8處溢出泉和流塑粉砂層,坍塌、湧砂湧水風險極高。
  當天坐上鄭太高鐵首趟列車,邵梁俊沒閒著,一路感受列車運行是否平穩。「經過太谷隧道的時候,我還特意觀察了一下車速,列車運行很好,放在窗臺上的水杯也穩穩的,看來我們修的高鐵還是質量過硬的。」邵梁俊欣慰地說。
  「235公裡/小時……238公裡/小時……245公裡/小時……248公裡/小時……」列車上,兩位乘客望著車廂上顯示的車速不停地交流著。原來,他們分別是這趟首發列車駕駛員楊玉峰的爺爺楊慶堂和父親楊子華。
  「我開過蒸汽火車,我兒子開過內燃、電力機車,今天我們祖孫三代一起坐上了高鐵,我孫子還是駕駛員,既圓了我們家的夢,更圓了太行老區的發展夢。」今年81歲的楊慶堂感慨地說,「那時候開火車最高時速只有60公裡,遇到難走的彎道只有30公裡/小時。如今高鐵250公裡/小時,真是飛一般的速度。」
  「我們祖孫三代見證了鐵路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楊子華開心地說,「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
  老區人民期盼已久 「高鐵夢」終於實現了
  鄭太高鐵開通,結束了我省晉東南地區不通高鐵的歷史,是太行山革命老區人民期盼已久的心願。
  「50分鐘就能從太原到武鄉,比走高速公路節省了一半時間!」當初建高鐵要穿過自家老宅,但仍二話沒說就籤了拆遷協議的武鄉縣豐州鎮村民李小平,得知12日鄭太高鐵開通的消息,第一時間打開12306網站查詢了車次、運行時間和票價,心情特別激動。當問起是否有過後悔和心疼時,他憨厚地說:「高鐵給武鄉帶來的長遠利益不可想像,咱不能光看眼前,得往遠看。」
  武鄉,是當年八路軍總部所在地,也是全國重要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擁有寶貴的太行精神和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然而,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地處太行山區的武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交通不發達,百姓出門通常乘坐綠皮火車或大巴。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新時代大交通的背景下也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鄭太高鐵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太行山區人民的生活。沿線城市發展布局全面升級,鄉村振興戰略迅速推進。長治市以「天脊列車」高鐵旅遊發展為軸,完善旅遊集散功能,開發特色遊線,豐富高鐵旅遊產品;晉城市依託高鐵開通建設丹河新城,「老城新城」一體兩翼,澤州城區協同發展。
  今年三十多歲的李茹煊在長治市潞州區經營著服裝生意,她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坐火車去河南省鄭州市進貨。「每次進貨坐火車都需要四個多小時,感覺特別勞累。鄭太高鐵開通後,我去鄭州進貨再也不用發愁了,當天去當天就能回來。」李茹煊說。
  「鄭太高鐵的開通,把我們產品的輻射半徑擴大到了鄭州、石家莊等周邊城市,給我們解決了很大的引流問題,大伙兒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武鄉羊肥小米產業部負責人魏遠翔說,明年5月,作為當地扶貧龍頭企業,羊肥小米將擴展為集遊、樂、購為一體的農業田園綜合體,屆時,進一步擴大武鄉小米的知名度,給當地經濟發展增添新機遇。
  即將開通的,還有武鄉專門修建的高鐵縣城連接線,旅客出高鐵站,到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只要6分鐘車程。「以往,遊客來武鄉旅遊,路途時間比較長,人流量不是很多。高鐵開通後,極大地縮短了路程時間和距離,將會吸引全國各地遊客來武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武鄉縣文化旅遊局副局長吳斌魁說。
  鄭太高鐵的開通,也增大了晉城旅遊市場的輻射半徑,當地旅遊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皇城相府景區導遊部經理秦晉林說,前期景區已經拍攝了視頻廣告在高鐵列車上進行宣傳,開發了滿足高、中、低端不同需求的旅遊產品,由古堡遊、文化遊向康養遊、研學遊轉變,真正把高鐵帶來的政策紅利轉化為景區的發展紅利。
  太行旅遊板塊隨著鄭太高鐵的開通提檔升級,風光遊、古建遊、康養遊等產業喜迎八方賓客,榆社笨雞蛋、武鄉小米、長治黨參、襄子老粗布等特產伴隨高鐵走四方。鄭太高鐵像巨龍般騰飛在太行山區,高速列車將會載著老區人民的希望和夢想,走出大山,走向幸福的未來。

  採寫:山西晚報記者 趙德偉 郭燕傑
  攝影:山西晚報記者 胡續光

  鏈新聞
  鄭太高鐵開通文化旅遊推介會在並舉行
  山西晚報訊(記者 趙麗娜)以鄭太高鐵開通為契機,以滿足遊客快進慢遊深體驗需求為切入點,聚焦「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凸顯「遊山西就是讀歷史」,12月12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鄭太高鐵開通文化旅遊推介會。
  推介會上,主持人向來自晉豫兩地的嘉賓全方位地展現了山西就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文明史詩,遊山西就是讀歷史。隨後,太原、晉中、長治、晉城4市就各自的文化旅遊資源進行了推介,山西旅行社代表與河南旅行社代表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省文旅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貴表示,鄭太高鐵途經山西太原、晉中、長治、晉城等山西旅遊資源富集的地區,為河南方向遊客來山西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遊客可以乘座高鐵在山西進行快旅慢遊深體驗,同時為城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鐵路太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太高鐵的開通讓旅客大大縮短了出行時間,提高了欣賞美景的效率。鄭太高鐵開通必將為高鐵沿線的各個城市帶來旅遊上的經濟效益,為遊客們打通了欣賞晉豫美景的便捷之路。
  推介會後,省文旅廳將組織河南30家旅行社負責人圍繞「遊山西·讀歷史」產品包、景點群和線路套餐的設計和推廣進行為期5天的深度體驗和考察,為下一步吸引更多的河南遊客「遊山西·讀歷史」奠定紮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打通中軸線,多地邁進「高鐵時代」
    連淮揚鎮高鐵全線通車在即,成為貫通蘇南、蘇中、蘇北的重要通道。連日來,記者沿著這條新高鐵一路北上,感受著沿線城市對新高鐵的企盼。展開江蘇鐵路網的規劃圖,華設設計集團綜合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裴劍平說道,江蘇的發展尤其是蘇北發展向來受制於長江天塹,一條新的貫通蘇北、蘇中、蘇南的鐵路大通道,將有力地推動跨江融合與區域協調發展,這對於提高沿線城市交通便捷度,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以及進一步促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廣東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未來粵西將邁進高鐵時代
    廣東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鐵已經漸漸成為人們心目中最方便最舒適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衡量一個地區是否發達的標準之一,便是這裡的高鐵網絡是否完善。雖然廣東的經濟屬於我國的佼佼者,但是在高鐵的建設上,廣東依然十分重視。廣東這座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等到高鐵建成之日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這便是廣湛高鐵,這條高鐵從19年開始建設,預計22年8月即可通車。高鐵全長421公裡,沿途會經過6個站點。到時候從廣州到佛山、茂名或者湛江的時間將會大大縮短,而且未來這條高鐵還會引入白雲機場。
  • 周口這縣有望「崛起」,悄然邁進高鐵時代,未來發展備受期待
    周口這縣有望「崛起」,悄然邁進高鐵時代,未來發展備受期待 近日有消息報導,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悄然邁進高鐵時代,有望「崛起」,未來的發展備受期待。
  • 廣東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
    廣東總投資998億的高鐵,起廣州至湛江,未來粵西地區將邁進高鐵時代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鐵已經漸漸成為人們心目中最方便最舒適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衡量一個地區是否發達的標準之一,便是這裡的高鐵網絡是否完善。
  • 湖南廣東「攜手邁進」,規劃新高鐵,共設11站,是京廣高鐵小助手
    隨著時代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多樣化,享受生活的快樂了,所以旅遊逐漸成為時尚潮流的方式,人們的日常生活的能量補充的重要源泉,交通便利,我們在全世界能玩,今天介紹的高速鐵路——永清廣高鐵。這是京廣高速鐵路第二通道,作為湖南省和廣東省的鐵路項目規劃中,因此,高速鐵路沿線城市的省的將來發展的重要交通的盾牌,因此被稱為該高速鐵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新好消息是,要加強前期準備,正在探索中,今後加快湘南和粵北山區的扶貧步伐,相信這條高鐵的關注度會這麼大。
  • 河南這個縣「悶聲發大財」,悄然邁進高鐵時代,當地人都偷著樂!
    最近,有消息稱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悄悄地進入了高鐵時代,被期待著「崛起」,被期待著將來的發展。河南這個縣「悶聲發大財」,悄然邁進高鐵時代,當地人都偷著樂!現在的高鐵真的佔有重要的地位,各省各市紛紛建設高鐵。 高鐵可以反映當地的發展狀況。 高鐵是高鐵。 我國大力發展高鐵是因為適合我國國情。
  • 青日連鐵路邁進4G時代 日照段沿線建將設通信鐵塔129處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我市第一條快速鐵路通道,極大地方便我市居民和遊客出行,徹底打破制約日照市經濟社會發展、困擾人民群眾出行的高速鐵路客運瓶頸,帶動日照市旅遊、康養、城市經濟的新發展。  據悉,青日連鐵路沿線地形複雜,匯集了市郊、山區、農村等多類場景。
  • 鹽城高鐵站正式開通 蘇北五市邁進「高鐵時代」
    12月16日,隨著徐鹽高鐵、連鎮高鐵連淮段開通運營,鹽城高鐵站正式投入運營,蘇北、蘇中地區接入全國高鐵網,江蘇13個省轄市由此全部步入高鐵動車時代。由於地處鹽城市高新區,站房臨近機場,內設換乘點,旅客可以實現與長途大巴、計程車、城市公交、城市候機樓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春運客流高峰,鹽城站將為周邊800餘萬群眾出行提供極大便利。鹽城地處「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多個國家戰略疊加區。
  • 日照西綜合客運站將實現「無縫換乘」帶你邁進高鐵時代
    走基層·看變化—我們從這裡出發(3)日照西綜合客運站將實現「無縫換乘」帶你邁進高鐵時代 如今,日照西綜合客運站工程過半,日照又向高鐵時代邁進了堅實的一大步。「超級大站」將帶你跨入高鐵時代該站位於6條鐵路交匯處,是青連鐵路與兗石鐵路、魯南高鐵交匯樞紐站,輻射全省東部沿海鐵路網。項目建成後,日照將以嶄新的姿態邁進高鐵時代,踏上國家「一帶一路」快車道。
  • 揚州人用汗水澆築夢想 擁抱「高鐵時代」 乘著高鐵去追夢
    高鐵駛進揚州東站一個註定載入歷史的時刻近在眼前:連淮揚鎮鐵路全線即將通車。揚州,在創造「運河輝煌」,邁進「長江時代」,飛入「空港時代」之後,順應歷史的潮流,熱情擁抱「高鐵時代」。……而今,俯瞰揚州大地,一條高鐵巨龍正在騰飛,這條巨龍與京杭大運河、京滬高速公路並行在江淮大地,公、鐵、水在揚州組成大大的「川」字,三條「國家動脈」,穿越歷史,匯聚當下,連通未來。古城全境邁進「高鐵時代」,並成為全省13個設區市中唯一縣縣通高鐵的城市。
  • 高鐵夢圓揚州重塑經濟地理 讓我們一起擁抱「高鐵時代」
    高鐵,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平原山川、連接城市鄉村、串起歷史未來。高鐵,在揚州鋪就鋼筋鐵骨之際,拉動著這座千年古城在時代的風雲中飛速向前。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揚州,在創造「運河輝煌」,邁進「長江時代」,飛入「空港時代」之後,順應歷史的潮流,熱情擁抱「高鐵時代」。
  • 貴廣高鐵陽朔站開通,陽朔邁進「高鐵新時代」
    2016年1月24日,貴廣高鐵陽朔火車站順利開通,陽朔進入「高鐵時代」。陽朔相關部門在陽朔站舉辦了開通儀式,熱烈歡迎首批高鐵遊客的到來。貴廣高鐵陽朔段總長23公裡,經過興坪鎮、福利鎮兩個鄉鎮6個村委、22個自然村。貴廣高鐵陽朔站設在興坪鎮飯甑山村。興坪鎮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作為中國自然景觀的唯一代表懸掛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辦公室內的「黃布倒影」、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發行的20元人民幣背景圖案 「大河背風光」等著名景點都在興坪境內。
  • 玩轉京滬高鐵沿線城市 高鐵旅遊全攻略
    如今,高鐵旅遊已經是最時尚、最熱門的旅行方式,搭乘高鐵,不僅能感受貼地飛行的速度感,更能串起城際、省際旅行生活圈,快速拓展遊玩版圖。隨著京滬高鐵的正式運營,高鐵熱必將進一步升溫。 京滬高鐵正式運營串起了沿線京滬高鐵的旅遊風光帶。 高鐵改變生活,高鐵更改變旅行!從北京一路南下,經過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份直達上海。
  • 重慶有望「設市」的縣,煤礦儲量高達1.7億噸,將邁進高鐵時代
    說到重慶,相信它是很多人都十分嚮往的城市,作為國內、地區內都十分拔尖的城市,它的發展受到大家的普遍關注。它不僅有著超強的實力,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十分優質,境內山清水秀,景色秀美,是十分美麗的旅遊城市。 它是國內的重點城市,有著巨大的發展規模,城市的總面積高達8.24萬km²,下轄有26區、8縣以及4個自治縣,內部的常住人口更是高達3124.32萬。
  • 懷化「最吃香」的縣,周邊分布有3座機場,即將邁進高鐵時代
    遊蕩天下,尋找城市當中隱藏的那些魅力它是歷史悠久的城市,在古代被稱是「五溪」,它的位置天然優越,在古代就有十分關鍵的位置,是我國中東部與大西南之間聯繫與往來的前沿城市與門戶,被稱是「黔滇門戶」。它位於湖南的西部偏南,當地的常住人口在2015年就已經達到了490.16萬人,它的幅員面積是27564km²,它的發展規模很大,是省內面積最大的城市。
  • 我國華中地區有又造一條「戰略高鐵」高鐵,沿線城市要發達了!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寫下了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相關產業也在發展,其中高鐵的建設成了中國的對外名片,建設高鐵不僅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的條件,也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我國高鐵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出門旅行成了大家的家常便飯,當然,人們首選的交通工具是高鐵,高速鐵路的快速普及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中國華中地區正在建設高鐵,沿線城市發達了。
  • 衢州邁進高鐵時代的縣市,距衢州機場僅40公裡,有望「成區」
    在2019年,它的GDP只有1573.51億元,經濟實力並不是很強,身為東南沿海的城市,它的發展是比較低調的,在國內受到的關注也是比較少的。不過境內的文化底蘊卻十分深厚,是擁有著1800多年發展歷史的文化城市,是優雅美麗的江南城市,在過去就被稱是「四省通衢」,位置是比較特殊的,處在浙、閩、贛、皖這4個省份的交匯之地,是地區內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轉地, 有著不錯的發展基礎。
  • 錦州「吃香」的縣市,距錦州市區僅20公裡,早已邁進高鐵時代
    它本身又是省內的沿海開放城市,被贊稱是「點綴於遼西走廊之上的一顆明珠」。早在1993年底,當地就成功撤縣建市,可見它的經經濟實力。內部有秦沈高鐵穿境而過,早已邁進了高鐵時代,交通十分便捷。同時當地還有「京瀋鐵路」以及京哈、秦沈等4條高速貫穿,與多個重要城市之間都多有聯繫。憑藉這樣的條件,相信在之後它的發展會更好。
  • 漢中一縣城,即將邁進高鐵時代,「撤縣設市」或將實現
    坐落於陝北大地的漢中,也正是由於陝西,讓這座城市也是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陝西本來就是我國坐落於西北比較重要的省。境內的城市幾乎都在想方設法的發展,漢中也是西北地區發展比較快的省,這裡的地理位置優秀,境內也是擁有很多古戰場的遺址。這些都是漢中十分有利的資源,在未來這座城市有很大概率是能夠飛速發展的。這裡每年都會有很多人來到當地旅遊,這座宜居的城市,每年也是會擁有著大批量人口來到此處定居的。
  • 廣東規劃一高鐵,價值998億起廣州至湛江,沿線城市有福了
    畢竟是沿海地區的表率,廣東的發展總是被人們關注著,如今廣東又將規劃一條高鐵,這條高鐵價值998億,從廣州至湛江。沿線的城市有福了。 由此可見,廣東對於這條高鐵的重視程度很高。廣湛高鐵19年開工,預計到24年便可以通車。這條高鐵對於粵西地區來說,將會徹底進入高鐵時代,沿線城市能夠迎來更大的發展,特別是雲浮和湛江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