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早8時,太原南站候車廳內,不少人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乘客劉先生說,他是特意趕來乘坐太原到晉城的首趟列車的,心裡特別開心、激動!和劉先生一樣心情的乘客不在少數。
四年建設,今朝夢圓。
9時10分,鄭太高鐵首趟D4665次動車組列車從太原南站穩穩駛出,馳向莽莽太行山。10時14分到達長治東站,二等座票價95元/人;10時44分到達晉城東站,二等座票價134元/人;11時46分到達鄭州站,二等座票價189元/人。當天末趟車D4633次18時33分從太原南站始發,19時53分到達長治東站,二等座票價68元/人;20時25分到達晉城東站,二等座票價97元/人;21時30分到達鄭州站,二等座票價144元/人。至此,晉東南大地全面邁進「高鐵時代」。榆社、武鄉、襄垣、長治、高平、晉城6地鐵路沿線群眾沸騰,各地群眾奔走相告,喜形於色。
鄭太高鐵北起山西太原,南至河南鄭州,全長約432公裡,由新建太原至焦作高速鐵路與既有鄭州至焦作高速鐵路銜接而成,是國家規劃建設「八縱八橫」高鐵網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於山西而言,這是探索經濟轉型,加強省際交流的重要通道;於河南而言,這是「米」字形鐵路網,是西北方向的大動脈的正式貫通。
隨著鄭太高鐵的正式運營,鄭州至太原兩個城市間的高鐵列車運行時間,將壓縮到2個多小時,比普速列車節省9個多小時,晉豫兩省,也在攜手同行、中部崛起的道路上,邁上新的臺階。
鄭太高鐵開通首日 不少旅客專門前來乘坐體驗
12日7時30分,太陽還躲在雲層中,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們就已拖著行李箱來到太原南站,匆匆進站候車。此刻的太原氣溫在-10℃,寒氣襲人,卻抵擋不住旅客急著趕路的熱切心情。
8時許,山西晚報記者走進太原南站候車廳。此時,候車廳內人頭攢動,首批乘坐D4665次列車的旅客已陸續進站候車,有人專門從取票機取了紙質車票,在去向牌前合影留念。「聽說鄭太高鐵今日開通,我專門提前買了車票坐上了首趟車,這張票我要留著,特別有意義!」說話的是劉素華女士,她和老伴退休後多次去河南遊玩,「這以後再去河南玩,就更方便了!」
8時50分,山西晚報記者隨第一批乘坐鄭太高鐵的旅客來到站臺後,看到了要乘坐的D4665次列車。列車與我們日常所見的「和諧號」動車組列車類似,流線型的車頭、纖長俊朗的身軀,不少旅客站在標有「太原—鄭州」的電子標識前拍照留念。
上車後,山西晚報記者順利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並接了一杯熱水放在窗臺上。9時10分,D4665次列車準時發出,迎著跳出雲層的朝陽,向東南一路飛馳。
列車在太行山間快速穿行,車廂裡歡聲笑語不斷。
旅客辛瑩笑呵呵地說:「我很喜歡旅遊,過去到太行山大峽谷、蟒河風景區、皇城相府等景點都是自駕,很辛苦、很漫長。有了鄭太高鐵,對我們來說是福音,今天這次體驗,感到列車速度特別快,旅程特別美好。」
鄭太高鐵沿路共有39條隧道,線路橋隧比例高達74.8%,有5條隧道超過10000米。其中,珏山隧道是鄭太高速鐵路太焦段全線第一長隧道,全長13421米,它還是中國國內首座同時跨越一個AAAA級景區和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特長隧道。
雖然隧道又長又多,但列車運行非常平穩。10時14分,經過1小時4分鐘的運行,列車開始減速,緩緩地進入長治東站。
此時,水杯裡的水還冒著熱氣,只能吹一口、喝一口。
「雖然經常乘坐高鐵出行,但是這一次感覺很特別。」乘客原澤宇一直期待老家晉城能通高鐵,10時44分,經過1小時34分鐘後,他抵達晉城東站,連嘆「好快、好快!好開心!」
11時46分,列車到達鄭州站,全程用時2小時36分鐘,「和汽車相比,通行時間壓縮了一半,出行體驗截然不同!」旅客李旭說。
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山西晚報記者越太行、過上黨、跨黃河,從黃土高原穿越到了中原大地,體驗到了山西到河南的不同風景。而此時水杯裡的水,也終於不再燙嘴,可以大口喝上幾口了。
鄭太高鐵承載紅色記憶 見證鐵路飛速發展
鄭太高鐵太原至焦作間的鐵路史,是一部紅色記憶史。從歷經屈辱的澤道鐵路、飽經戰亂的白晉鐵路,到人民自己的太焦鐵路,再到領跑世界的鄭太高鐵,一路走來,太行精神沒有變,歷久彌新。
20世紀初,西方列強為掠奪山西、河南煤炭資源,在山西澤州(即今山西晉城)至河南道口鎮間修築鐵路。1932年起,當時的山西督軍兼省長閻錫山開始籌建晉中祁縣至晉城的白晉鐵路,但被侵華日軍佔領利用,也因此成為我黨領導抗日軍民重點破擊的對象,最終讓這條鐵路在地圖上消失。
新中國成立後,太焦鐵路開始籌備修建,歷經9年施工,線路於1979年開通運營,至今仍是太行山間的客貨運輸大通道。「當年修太焦鐵路主要靠肩挑背扛。」83歲的龐廷清老人曾是修建太焦鐵路的民兵團團長。鄭太高鐵開通首日,他特地趕來乘車體驗,「在太行山上能修出這麼好的鐵路,我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勁頭沒有丟,咱們國家的發展有奔頭。」
太焦鐵路是晉煤外運的主要通道,在這條線路上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輛運煤列車通過,年運煤量將近一億噸,大量的煤炭及貨物運輸導致太焦鐵路的客運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為此,2016年10月,太原至焦作高速鐵路全線開工,新的太焦客運專線應運而生。
「鄭太高鐵途經多處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有130餘處環境敏感點。地質條件複雜,環保責任重大。每一處橋梁、每一條隧道既兼顧地質地貌和發展規劃,更注重生態環保。」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李洪舉例說,在穿越澤洲縣獼猴自然保護區時,橋隧相連,珏山、東坡、鄧家莊和太行4條隧道佔該區段線路總長95.7%,讓高鐵穿行山中、懸在半空,最大限度減少對保護區的影響。
從太原南站駛出,第一個穿越的隧道是太谷隧道,全長11497米,是鄭太線施工最難的隧道之一。「由於地質構造複雜,隧道內湧砂湧水情況頻發,有時前一天進尺1米,第二天湧砂湧水又退回2米,嚴重時1號斜井湧泥砂達30多米。」中鐵十局二標段項目經理邵梁俊說,隧道施工區域穿越斷層28條,存在8處溢出泉和流塑粉砂層,坍塌、湧砂湧水風險極高。
當天坐上鄭太高鐵首趟列車,邵梁俊沒閒著,一路感受列車運行是否平穩。「經過太谷隧道的時候,我還特意觀察了一下車速,列車運行很好,放在窗臺上的水杯也穩穩的,看來我們修的高鐵還是質量過硬的。」邵梁俊欣慰地說。
「235公裡/小時……238公裡/小時……245公裡/小時……248公裡/小時……」列車上,兩位乘客望著車廂上顯示的車速不停地交流著。原來,他們分別是這趟首發列車駕駛員楊玉峰的爺爺楊慶堂和父親楊子華。
「我開過蒸汽火車,我兒子開過內燃、電力機車,今天我們祖孫三代一起坐上了高鐵,我孫子還是駕駛員,既圓了我們家的夢,更圓了太行老區的發展夢。」今年81歲的楊慶堂感慨地說,「那時候開火車最高時速只有60公裡,遇到難走的彎道只有30公裡/小時。如今高鐵250公裡/小時,真是飛一般的速度。」
「我們祖孫三代見證了鐵路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楊子華開心地說,「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
老區人民期盼已久 「高鐵夢」終於實現了
鄭太高鐵開通,結束了我省晉東南地區不通高鐵的歷史,是太行山革命老區人民期盼已久的心願。
「50分鐘就能從太原到武鄉,比走高速公路節省了一半時間!」當初建高鐵要穿過自家老宅,但仍二話沒說就籤了拆遷協議的武鄉縣豐州鎮村民李小平,得知12日鄭太高鐵開通的消息,第一時間打開12306網站查詢了車次、運行時間和票價,心情特別激動。當問起是否有過後悔和心疼時,他憨厚地說:「高鐵給武鄉帶來的長遠利益不可想像,咱不能光看眼前,得往遠看。」
武鄉,是當年八路軍總部所在地,也是全國重要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擁有寶貴的太行精神和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然而,由於地理位置的限制,地處太行山區的武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交通不發達,百姓出門通常乘坐綠皮火車或大巴。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新時代大交通的背景下也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含義。鄭太高鐵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太行山區人民的生活。沿線城市發展布局全面升級,鄉村振興戰略迅速推進。長治市以「天脊列車」高鐵旅遊發展為軸,完善旅遊集散功能,開發特色遊線,豐富高鐵旅遊產品;晉城市依託高鐵開通建設丹河新城,「老城新城」一體兩翼,澤州城區協同發展。
今年三十多歲的李茹煊在長治市潞州區經營著服裝生意,她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坐火車去河南省鄭州市進貨。「每次進貨坐火車都需要四個多小時,感覺特別勞累。鄭太高鐵開通後,我去鄭州進貨再也不用發愁了,當天去當天就能回來。」李茹煊說。
「鄭太高鐵的開通,把我們產品的輻射半徑擴大到了鄭州、石家莊等周邊城市,給我們解決了很大的引流問題,大伙兒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武鄉羊肥小米產業部負責人魏遠翔說,明年5月,作為當地扶貧龍頭企業,羊肥小米將擴展為集遊、樂、購為一體的農業田園綜合體,屆時,進一步擴大武鄉小米的知名度,給當地經濟發展增添新機遇。
即將開通的,還有武鄉專門修建的高鐵縣城連接線,旅客出高鐵站,到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只要6分鐘車程。「以往,遊客來武鄉旅遊,路途時間比較長,人流量不是很多。高鐵開通後,極大地縮短了路程時間和距離,將會吸引全國各地遊客來武鄉,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武鄉縣文化旅遊局副局長吳斌魁說。
鄭太高鐵的開通,也增大了晉城旅遊市場的輻射半徑,當地旅遊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皇城相府景區導遊部經理秦晉林說,前期景區已經拍攝了視頻廣告在高鐵列車上進行宣傳,開發了滿足高、中、低端不同需求的旅遊產品,由古堡遊、文化遊向康養遊、研學遊轉變,真正把高鐵帶來的政策紅利轉化為景區的發展紅利。
太行旅遊板塊隨著鄭太高鐵的開通提檔升級,風光遊、古建遊、康養遊等產業喜迎八方賓客,榆社笨雞蛋、武鄉小米、長治黨參、襄子老粗布等特產伴隨高鐵走四方。鄭太高鐵像巨龍般騰飛在太行山區,高速列車將會載著老區人民的希望和夢想,走出大山,走向幸福的未來。
採寫:山西晚報記者 趙德偉 郭燕傑
攝影:山西晚報記者 胡續光
鏈新聞
鄭太高鐵開通文化旅遊推介會在並舉行
山西晚報訊(記者 趙麗娜)以鄭太高鐵開通為契機,以滿足遊客快進慢遊深體驗需求為切入點,聚焦「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凸顯「遊山西就是讀歷史」,12月12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舉辦鄭太高鐵開通文化旅遊推介會。
推介會上,主持人向來自晉豫兩地的嘉賓全方位地展現了山西就是一部濃縮的中華文明史詩,遊山西就是讀歷史。隨後,太原、晉中、長治、晉城4市就各自的文化旅遊資源進行了推介,山西旅行社代表與河南旅行社代表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省文旅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李貴表示,鄭太高鐵途經山西太原、晉中、長治、晉城等山西旅遊資源富集的地區,為河南方向遊客來山西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遊客可以乘座高鐵在山西進行快旅慢遊深體驗,同時為城市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鐵路太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太高鐵的開通讓旅客大大縮短了出行時間,提高了欣賞美景的效率。鄭太高鐵開通必將為高鐵沿線的各個城市帶來旅遊上的經濟效益,為遊客們打通了欣賞晉豫美景的便捷之路。
推介會後,省文旅廳將組織河南30家旅行社負責人圍繞「遊山西·讀歷史」產品包、景點群和線路套餐的設計和推廣進行為期5天的深度體驗和考察,為下一步吸引更多的河南遊客「遊山西·讀歷史」奠定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