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山大學南校區發掘出漢代古墓?

2020-12-16 宇宙情報員

2019年開年,中山大學春暉園與施工隊合拍的古墓麗影開機,中大學子校友轉變為古墓派傳人,繼續弘揚魔法精神娛樂身心

本人在附近生活了五年,居住地研究生公寓。

考據派認真嚴肅地回答一下:

一、關於古墓地址位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春暉園食堂旁的工地現場,計劃建新飯堂(不是體育館,體育館在這塊地的北面,研究生公寓前面)上圖:

這塊地厲害,三年前還是中山大學逸仙泉水廠、中山大學文印中心的平房,羅校長到任後,拆拆拆變成了一片大草坪,再到現在挖挖挖建新飯堂工地到。。。挖出了漢墓,研究生三年見證了宿舍門前滄海桑田於一瞬啊。

剛開始動工:

然後,在這條路通往圖書館的路上,有一片很有特色的老式建築群,每次都喜歡特地欣賞下路過的美麗風景:

然而,這棟樓旁的石桌凳腳原來竟然就是人家的墓碑。。。打擾了

放大看看墓碑是啥

學在中大,真是常常有驚喜,處處有秘密

二、挖出了什麼?好多吃瓜群眾「羅古喧天」無非就是好奇這是個什麼墓?有什麼東西?值錢不?

首先,科普一下考古發掘小知識。

一般來說,考古測繪現場工作還沒有結束,官方報告沒有發布,大家都有責任保護髮掘現場保護文物以防引起文物流失非法之徒盜掘,保護考古現場一手材料保護著作權(畢竟大新聞要悄悄醞釀啊,南越王墓當年發掘就各種小心,就擔心炸開了鍋),所以就有喧譁一陣過後有人出來維護世界和平:「請大家儘量不要拍照 拍了也不要發在網上」。BUT自媒體時代,瞬間消息就傳開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怎麼可能耐得住!!!

其實在高校內部發現已經很好了,如果是房地產開發為了趕工程資金回流,估計大家都不會知道信息就涼涼(不是黑)

我們先來看主流媒體的報導:

南方+中山大學南校區施工現場挖掘出古墓,知情人士:疑似漢墓__南方plus_南方+南都南方都市報:中山大學南校區食堂工地挖出漢墓!

廣州考古院已介入發掘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表示,目前勘探發現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

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表示,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地勢較高,適宜古人生產生活,死後埋葬。(好一個風水寶地啊~)

其實,中山大學挖出古蹟也不是第一次了

其實基建挖到墓一點也不稀奇,南越王墓出土前五六十年代廣州基建也挖到了很多漢墓,漢墓非常多,全國起碼都上千座了。

言歸正傳,從今天的情況來看,好像沒挖出多少東西,幾十年前被破壞得比較嚴重了,現在是廣州市考古人員在發掘(不是中大考古系專業啊~),東西理論上考古所做完了資料整理、研究後有可能移交給博物館,但是廣州市的博物館還是中大博物館就要具體去爭取了。(看中大實力了,不是要建博物館嘛,不知原來選址哪裡,如果廣州博物館看不上這些文物不知道會不會留在中大呢,且繼續吃瓜吧)

先補充個背景知識,因為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古代是等級社會,隨葬品的話本身也是會按照墓主人身份有限定的,不能逾制。文物方面感覺不算特別值錢,沒啥金子銀子玉器那些哈哈哈哈,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就是所謂的一些隨葬品——「明器」,為了給那些死去的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用的。

從現場流出來的圖片看,大部分都是像北京路那樣有個以前人工建築的痕跡在(一開始傳出來的視頻我和同學在研究也說看著就是燒得很整齊的磚,不像漢墓),也有一些文物,大家還是期待考古隊的考古報告吧,才能具體判斷。

如果是平民階層的墓都不會特別值錢,除非是一方大戶人家。但是凡是人類活動的痕跡也都會有研究價值的,況且這種人們都喜歡聚居的地方,這片又是和謝靈運有關的康樂園(扯遠了。。)~墓碑上面有明顯的梁氏、張氏,嘉慶年間之類的文字信息,另外如果墓誌的碎片能釋讀出來也會有不少信息,對於研究這一帶人類活動還是有價值的,可以對照文獻得到不少補充吧,比如廣州城郊海珠區附近人類活動村落社區聚集情況、嘉慶年間梁氏張氏如何逐步遷播到此地(腦洞開大了),畢竟看著這片墓地規模挺大的。但是這樣的墓這樣的器物如果放在全國已有同類就沒啥價值了,因為無法推進我們對古人及其社會新的認識。

至於後續新飯堂會不會施工,我覺得會的,大家都希望能在上面建個博物館,文體兩開花,但是中大博物館選址好像不是這裡,不知道羅校長下一步會怎麼布局了哈哈哈(羅校長:又挖出東西了,腦殼疼,頭大)(學生們:這回真的是墳頭吃飯墳頭蹦迪了)

以往經驗,價值不大的遺蹟都會回填,見識家鄉漢墓遺蹟最終上蓋了街角公園哈哈哈。

至於文物到底值不值錢,如果是古玩界的話有些人覺得那隨便破銅爛鐵存個上百年都說是值錢的,價錢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市場怎麼運作和炒作而已,有些不是實際價值,而是市場潛力估價,就像上市公司那種市值多少吧~

所以還是散了吧,別想著撿點什麼了,但是歡迎大家報考中山大學,成為古墓派傳人~

最後還是祝大家期末順利,過個好年~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南校區施工現場挖掘出古墓 知情人士:疑似漢墓
    南方+客戶端1月6日消息,6日,中山大學南校園一處基建工地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掘出數處古墓。南方+記者第一時間前往現場。當時,由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師帶領1977級和1979級全體同學,自己動手對該墓進行了發掘清理。工地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概在一個月前就發現了古墓的痕跡,學校安排了專業的考古人員進場清理和處理,目前已處理了大部分古物。工地將於近期恢復施工。
  • 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古墓!就在食堂的工地下……
    中大南校區發現古墓近日,中山大學南校園春暉園附近工地疑似發現古墓。現場結構很像古墓而非房子,且帶有陶製隨葬品。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有很大可能是漢墓,具體還有待進一步確定。中山大學是在食堂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目前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進駐現場按有關規定處理。
  •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中山大學發現古墓葬是在哪裡?古墓葬涉及多個朝代­  近日,中山大學一在建食堂發現古墓葬的新聞引發關注,當地考古部門已經介入勘探。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
  • 中山大學校園內挖出古墓:學生調侃「我在古墓上吃了四年飯」
    1月6日,有媒體報導中山大學南校園一處基建工地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掘出數處古墓。後據南方都市報消息,中山大學回應食堂工地挖出墓地情況屬實。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發現的墓葬包括漢代、明清等多個時期,但受後期活動影響,破壞較為嚴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現場進一步勘探。
  • 中山大學上熱搜:我在古墓上吃了四年飯
    澎湃新聞 綜合報導昨天,中山大學又上熱搜了這次,是跟古墓有關1月6日,南方+報導中山大學南校園一處基建工地傳出消息,在施工現場發掘出數處古墓。消息一出,中大校友的朋友圈先沸騰了網友們也紛紛化身段子手上線了米悠悠:今天,我們都是古墓派頭卡卡了:誰能想到我在墓上吃了四年飯
  • 長興這座剛發掘的漢代古墓 引來了央視探秘
    近日,引起學界高度關注的碧巖土墩墓群發掘工作正在順利進行
  • 麗江一中學球場驚現古墓群,初判為春秋戰國時期!諸多謎團令專家稱奇
    2019年1月6日,一則中山大學南校區挖出數座古墓的消息,瞬間讓中山大學上了熱搜。7日,經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勘探確定,此次發掘共發現13處墓葬、1口水井,其中東漢墓葬1座,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0座,清代水井1口。這也並非是中山大學第一次發現古墓。
  • 中山大學南北校區擬大規模改建 南校區要拆嶺南堂
    記者昨日從廣州市國土規劃委獲悉,中山大學南、北兩大校區將迎來大規模改建,相關規劃正在國規委官方網站進行批前公示。公示顯示,位于越秀區中山二路的中大北校區將拆除建築4萬多平方米,新建約11.88萬平方米,而位於海珠區的南校區將拆除建築14.78萬平方米,新建43.92萬平方米。
  • 古墓文物有望在中大博物館展出
    考古工作人員在現場發掘出的文物。南方日報記者 董天健 鄭一見 攝除了中大這些高校 也是「古墓派」  ■「百年中大發現千年古墓」新聞追蹤  南方日報訊(記者/鍾哲)1月6日起,中山大學化身「古墓派」的消息傳遍了社交網絡。中大為何頻現古墓?
  • 中山大學與深圳市共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
    原標題:中山大學與深圳市共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  中新網廣州11月3日電(許青青 王麗霞)3日,中山大學與深圳市舉行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校區選址於深圳市光明新區,面積約5000畝,將是中山大學的主體校園之一,預計於2018年9月開始投入使用。
  • 廣東中山大學南校區擬改增建25處建築
    原標題:中大南校區擬改增建25處建築   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獲悉,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12月12日對中山大學南校區的新規劃公示。根據規劃,中山大學擬新建博物館、科技樓、遊泳館,改建或增加的建築數量達到25處。在劃撥給中大的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怡樂路地塊,還將建設高層住宅樓,並擬與校內部分住宅地塊進行調遷。
  • 面對疫情,中山大學再一次在全國出名了!
    三校區,其中廣州校區包括了東校園、南校園和北校園,這才是完整的中大。 除校本部外,還有附屬一院、附屬二院、附屬三院、眼科中心、腫瘤醫院、整形醫院、口腔醫療中心、深圳醫療中心、三個專科醫院,一所中等衛生學校等附屬單位。
  • 2018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永芳堂將進行擴建改造(圖)
    2018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永芳堂將進行擴建改造(圖)【導語】: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永芳堂將進行擴建改造,據悉,改造之後的永芳堂將具有「紅磚綠瓦拱廊」等嶺南建築特點,與中山大學南校建築風格更為統一。
  • 廣州又挖出57座古墓,從漢代到清代都有!出土文物近500件
    此前,我們曾報導廣工生活區內因電梯施工意外挖出古墓的新聞。據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近日,廣州橫枝崗再發掘清理近60座漢至清代墓葬,出土陶器、青銅器、鐵器、珠飾等文物近500件(套)。本次發掘的57座古墓葬位於廣州越秀區恆福路與麓湖路交界處的山崗上,是麓湖公園南入口景觀提升工程的施工地點。大約3000平米的範圍內,古墓葬的分布十分密集。畫面中這幾個墓葬,就是東晉時期南北朝向的墓葬,與漢代東西朝向的墓葬相互交錯。
  • 黃河古道下古墓發掘
    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黃河決堤,一瀉千裡,所到之處,人或成魚鱉,黃河古道厚厚的淤泥中,包含了太多的故事。(黃河古道,歷史上黃河多次因自然和人為原因改道,之前的故道都屬於黃河古道。)前段時間,滑縣黃河故道工地上發現一處古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正在進行保護性發掘。
  • 徒駭河底為啥會深藏漢代古墓
    目前,文物管理人員已對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和清理,並出土14件陶器隨葬品,種類有豆、罐、鼎、博山爐等,以壺、罐居多,距今有2000多年。  被發現的古墓葬位於惠民縣清河鎮杜橋村西側的徒駭河河床下,面積500多平方米,距離地面深7米左右。當地村民對發現古墓並不意外。在1965年,徒駭河疏浚施工時已發現墓葬。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和深圳校區全球招才
    中新網廣州2月19日電 (記者 許青青)記者19日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珠海校區、深圳校區正面向全球公開招聘學院院長和學科帶頭人。目前,中山大學擁有廣州校區南校園(海珠區新港西路)、東校園(廣州大學城)、北校園(越秀區中山二路)和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中山大學與珠海市於1999年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
  •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計劃明年6月開工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計劃明年6月開工建設;中大深圳校區要建就建一流百年名校。2016年10月28日,深圳市建築工務署與中山大學共同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市民代表組團前往中山大學南校區(廣州)開展調研。代表們在中大校區漫步暢談,隨後還進行了座談,為中大深圳校區建設獻計獻策。
  • 中山大學各校區分數線一樣嗎?各校區地址一覽
    中山大學各校區分數線一樣嗎?各校區地址一覽  繼重點建設珠海校區之後,中山大學公布再增一校區——深圳校區。昨日,中山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廣州珠島賓館舉行,市校雙方將按照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在深圳新建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