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年,中山大學春暉園與施工隊合拍的古墓麗影開機,中大學子校友轉變為古墓派傳人,繼續弘揚魔法精神娛樂身心
本人在附近生活了五年,居住地研究生公寓。
考據派認真嚴肅地回答一下:
一、關於古墓地址位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春暉園食堂旁的工地現場,計劃建新飯堂(不是體育館,體育館在這塊地的北面,研究生公寓前面)上圖:
這塊地厲害,三年前還是中山大學逸仙泉水廠、中山大學文印中心的平房,羅校長到任後,拆拆拆變成了一片大草坪,再到現在挖挖挖建新飯堂工地到。。。挖出了漢墓,研究生三年見證了宿舍門前滄海桑田於一瞬啊。
剛開始動工:
然後,在這條路通往圖書館的路上,有一片很有特色的老式建築群,每次都喜歡特地欣賞下路過的美麗風景:
然而,這棟樓旁的石桌凳腳原來竟然就是人家的墓碑。。。打擾了
放大看看墓碑是啥
學在中大,真是常常有驚喜,處處有秘密
二、挖出了什麼?好多吃瓜群眾「羅古喧天」無非就是好奇這是個什麼墓?有什麼東西?值錢不?
首先,科普一下考古發掘小知識。
一般來說,考古測繪現場工作還沒有結束,官方報告沒有發布,大家都有責任保護髮掘現場保護文物以防引起文物流失非法之徒盜掘,保護考古現場一手材料保護著作權(畢竟大新聞要悄悄醞釀啊,南越王墓當年發掘就各種小心,就擔心炸開了鍋),所以就有喧譁一陣過後有人出來維護世界和平:「請大家儘量不要拍照 拍了也不要發在網上」。BUT自媒體時代,瞬間消息就傳開了,吃瓜群眾的好奇心怎麼可能耐得住!!!
其實在高校內部發現已經很好了,如果是房地產開發為了趕工程資金回流,估計大家都不會知道信息就涼涼(不是黑)
我們先來看主流媒體的報導:
南方+中山大學南校區施工現場挖掘出古墓,知情人士:疑似漢墓__南方plus_南方+南都南方都市報:中山大學南校區食堂工地挖出漢墓!
廣州考古院已介入發掘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表示,目前勘探發現多座東漢和明清時期墓葬,以及唐代水井等文化遺存。
廣州市考古文物研究所表示,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地勢較高,適宜古人生產生活,死後埋葬。(好一個風水寶地啊~)
其實,中山大學挖出古蹟也不是第一次了
其實基建挖到墓一點也不稀奇,南越王墓出土前五六十年代廣州基建也挖到了很多漢墓,漢墓非常多,全國起碼都上千座了。
言歸正傳,從今天的情況來看,好像沒挖出多少東西,幾十年前被破壞得比較嚴重了,現在是廣州市考古人員在發掘(不是中大考古系專業啊~),東西理論上考古所做完了資料整理、研究後有可能移交給博物館,但是廣州市的博物館還是中大博物館就要具體去爭取了。(看中大實力了,不是要建博物館嘛,不知原來選址哪裡,如果廣州博物館看不上這些文物不知道會不會留在中大呢,且繼續吃瓜吧)
先補充個背景知識,因為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古代是等級社會,隨葬品的話本身也是會按照墓主人身份有限定的,不能逾制。文物方面感覺不算特別值錢,沒啥金子銀子玉器那些哈哈哈哈,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就是所謂的一些隨葬品——「明器」,為了給那些死去的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用的。
從現場流出來的圖片看,大部分都是像北京路那樣有個以前人工建築的痕跡在(一開始傳出來的視頻我和同學在研究也說看著就是燒得很整齊的磚,不像漢墓),也有一些文物,大家還是期待考古隊的考古報告吧,才能具體判斷。
如果是平民階層的墓都不會特別值錢,除非是一方大戶人家。但是凡是人類活動的痕跡也都會有研究價值的,況且這種人們都喜歡聚居的地方,這片又是和謝靈運有關的康樂園(扯遠了。。)~墓碑上面有明顯的梁氏、張氏,嘉慶年間之類的文字信息,另外如果墓誌的碎片能釋讀出來也會有不少信息,對於研究這一帶人類活動還是有價值的,可以對照文獻得到不少補充吧,比如廣州城郊海珠區附近人類活動村落社區聚集情況、嘉慶年間梁氏張氏如何逐步遷播到此地(腦洞開大了),畢竟看著這片墓地規模挺大的。但是這樣的墓這樣的器物如果放在全國已有同類就沒啥價值了,因為無法推進我們對古人及其社會新的認識。
至於後續新飯堂會不會施工,我覺得會的,大家都希望能在上面建個博物館,文體兩開花,但是中大博物館選址好像不是這裡,不知道羅校長下一步會怎麼布局了哈哈哈(羅校長:又挖出東西了,腦殼疼,頭大)(學生們:這回真的是墳頭吃飯墳頭蹦迪了)
以往經驗,價值不大的遺蹟都會回填,見識家鄉漢墓遺蹟最終上蓋了街角公園哈哈哈。
至於文物到底值不值錢,如果是古玩界的話有些人覺得那隨便破銅爛鐵存個上百年都說是值錢的,價錢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看市場怎麼運作和炒作而已,有些不是實際價值,而是市場潛力估價,就像上市公司那種市值多少吧~
所以還是散了吧,別想著撿點什麼了,但是歡迎大家報考中山大學,成為古墓派傳人~
最後還是祝大家期末順利,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