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桃花源擂茶順利通過地理標誌產品形式審查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382號公告,即關於受理4個產品申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常德擂茶榜上有名。這標誌著由常德市桃花源風景名勝管理局申報的常德擂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形式審查。不日,常德桃花源擂茶將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喝一碗桃花源擂茶

正宗擂茶產自常德,常德擂茶源自桃花源。「常德擂茶」是以其發祥地——湖南常德桃花源以及周邊地區特定的自然環境下,採用種植加工本地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以本地桃源大葉茶、富硒大米、富硒黃豆等為主料,以生薑、花生、芝麻、食鹽等為輔料,秉承獨有的古法製作工藝,經過選料、備料、炒制、粉碎(擂制)、調配、勻質等傳統工藝衝調加工而成。「常德擂茶」主要有「清水擂茶」和「糊糊擂茶」以及「風味擂茶」三種。

擂出來的美味

一碗擂茶,就是一段歷史。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筒上,有用茶、姜、米等質料製造的茶飲並成為宮殿貢品的記載。據康熙年間《桃源縣誌》《辰州府志》中記載:公元前280年,秦昭王命大將司馬措攻楚,屯兵沅水之南(今湖南常德桃源、益陽沅陵一帶),當時有一種「苦羹」流傳,這種苦羹即是「擂茶」的前身。

常德桃花源:熱情好客從一碗擂茶開始

關於「常德擂茶」的起源,有馬援一說可見於前史記載。據《道光縣誌》記載:東漢建武24年(公元47年)伏波將軍馬援出徵五溪,奉命進擊武陵壺頭山,路過塢頭村(今常德桃花源),時值盛夏瘟疫流行,將士病倒了數百人。馬援下令在山邊的石洞屯兵,派士兵尋醫問藥。當地一老嫗見馬援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非常感動,便自願獻出了用茶、芝麻、姜、鹽、茱萸等調和而成的湯飲,稱「五味湯」。染病將士服用此湯飲後,病情好轉,健康的將士服用後,也避免了瘟疫的傳染。

桃花源擂茶省城亮相受熱捧

自此,「五味湯」製作方法在常德桃花源一帶及沅水流域廣為流傳,並逐漸成為當地必不可少的飲食習俗。由於「五味湯」為人工擂制而成,故民間稱之為擂茶。特別在以桃花源為中心的沅水流域的鼎城、桃源、漢壽、武陵等地盛行,城鄉居民家中擂茶器具可謂每戶必備。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提高,逐漸衍化出邊喝擂茶,邊吃由米花、鍋巴、壇菜、薯乾等數十種自產農副產品構成的「壓桌」食品,色香味形俱全。在常德城鄉,擂茶館比比皆是,制擂茶、喝擂茶處處可見,以擂茶待客也已成為當地傳統的、普遍的風俗。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親戚朋友來訪,現制現喝擂茶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禮節。

10月25日 重陽節 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旅遊管理區桃花源鎮湯家山村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廣場熱鬧非凡 45桌擂茶宴蔚為壯觀

桃花源擂茶新系列亮相湖南省會城市長沙「瀟湘五彩 瓷茶風雲」湖南省瓷茶產業融合發展大會暨文旅推廣活動現場

常德擂茶尤以桃花源擂茶和桃源擂茶最負盛名。位於常德市城區30公裡之外,久負盛名的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原型地,是全球華人千百年來追尋的精神家園。1992年5月,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在湖南常德桃花源召開,常德擂茶備受專家學者關注。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讚揚:起源於桃花源的常德擂茶「是世界茶道中的上乘之作」,並一致認定常德是我國正宗擂茶的發祥地,湖南桃江、福建武夷山的擂茶亦源於此。

為深入實施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提升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常德市全力打造本土區域公共品牌,強化品牌意識,抓好品牌培育,開展品牌宣傳推介,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與知名度的本土品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數量也在逐年穩步增長。此次常德擂茶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形式審查,意味著常德桃花源文旅融合、造福一方邁出一大步、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延伸閱讀——常德擂茶產地範圍: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桃花源鎮、西安鎮、楊溪橋鎮、茶庵鋪鎮、鄭家驛鎮、沙坪鎮、夷望溪鎮、剪市鎮、泥窩潭鄉、漳江街道、潯陽街道、陬市鎮,武陵區長庚街道、芙蓉街道、南坪街道、白馬湖街道、芷蘭街道、穿紫河街道、府坪街道、丹陽街道、永安街道、啟明街道、東江街道、柳葉湖街道、七裡橋街道、德山街道、樟木橋街道、河洑鎮、白鶴鎮、丹州鄉、蘆荻山鄉,鼎城區黃土店鎮、花巖溪鎮、祝豐鎮,漢壽縣豐家鋪鄉、朱家鋪鎮、聶家橋鄉、崔家橋鎮、毛家灘鄉、軍山鋪鎮、太子廟鎮等41個鄉、鎮、街道現轄行政區域。

來源:桃花源融媒體中心、新湖南

一審:熊婧潔 二審:張楊 終審:彭美君

相關焦點

  • 常德擂茶:穿越千年的常德味道
    今年,「常德擂茶」通過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正式申報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破題常德擂茶產業發展中品牌多而散,產品有名氣、產業無名牌的發展困局。守成:傳承千年的飲食文化自秦漢以來,底蘊深厚的常德就盛產茶葉,茶文化歷史源遠流長,並逐步形成了以桃花源擂茶為主流的茶飲文化。
  • 常德獲批3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紅網時刻常德12月7日訊(通訊員 李霏霏)近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傳來好消息,繼「臨澧黃花魚」、「常德香米」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後,「常德米粉」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為深入實施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提升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常德市全力打造本土區域公共品牌,強化品牌意識,抓好品牌培育,開展品牌宣傳推介,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與知名度的本土品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數量也在逐年穩步增長。2020年,常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狠抓區域公共品牌創建和地理標誌培育工作,並取得了可喜成績。
  • 常德擂茶:一席壓桌醉倒常德桃花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擂茶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其中,湖南常德擂茶的歷史最為悠久,文化底蘊最為深厚。「擂茶」一詞中的「擂」,是「研磨」的意思。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著開水喝的一種養生茶飲。
  • 常德3種美食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這一種你可能天天吃!
    ,強化品牌意識,抓好品牌培育,開展品牌宣傳推介,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與知名度的本土品牌,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數量也在逐年穩步增長。 2020年,市市場監管局狠抓區域公共品牌創建和地理標誌培育工作,「臨澧黃花魚」「常德香米」「常德米粉」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常德擂茶」也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形式審查。 你好,我叫常德米粉 常德米粉歷史悠久。
  • 常德擂茶:一席壓桌醉倒中國桃花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擂茶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其中,湖南常德擂茶具有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擂茶」一詞中的「擂」,是「研磨」的意思。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著開水喝的一種養生茶飲。
  • 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地理標誌產品受理公告第382號
    2020年11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布了關於受理望江風釀醬油等 4 個產品申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第 382 號)。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涉及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職責調整問題的決定》,按照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經安徽、湖南、貴州等省級知識產權局推薦,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法受理瞭望江風釀醬油、常德擂茶、印江苕粉、鎮遠陳年道菜等 4 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經形式審查合格,現予以公告。
  • 常德擂茶:穿越千年的風味
    正宗擂茶產自常德,常德擂茶源自桃花源。「常德擂茶」是以其發祥地——湖南常德桃花源以及周邊地區特定的自然環境下,採用種植加工本地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以本地桃源大葉茶、富硒大米、富硒黃豆等為主料,以生薑、花生、芝麻、食鹽等為輔料,秉承獨有的古法製作工藝,經過選料、備料、炒制、粉碎(擂制)、調配、勻質等傳統工藝衝調加工而成。
  • 央視聚焦常德桃花源的擂茶
    央視聚焦常德桃花源的擂茶 2020-10-04 12: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常德擂茶
    明代以前,大家都是煎茶、點茶,那時的茶,混合米、面、蔥、姜,稀奇古怪,此等古風在西藏等地尚存,在湖南常德一帶,也有遺存。    說到湖南常德,它也是傳說中「桃花源」的所在。「擂茶」出產在那一帶,算是帶著神秘的文學色彩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與世隔絕的居民們保存了上古遺風,這在因中原動亂遷居到南方的一些「客家人」當中也有殘存,有些客家人也吃「擂茶」。
  • 「澧縣石菖蒲」順利通過農產品地理標誌專家評審
    12月8日,為期兩天的「2020年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在北京舉行,評審會由農業農村部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組織。其發展中心領導及相關專家組成評審組,對來自全國各地的187個符合形式審查條件的地理標誌申報產品進行了評審答辯。
  • 賞民俗品擂茶 桃花源裡醉一回
    十一黃金周期間,湖南常德桃花源旅遊區推出民俗絕技風情周活動,常德絲弦、古風舞蹈、民俗絕技等在不同的景點進行展演。煙雨朦朧中,湖南省常德桃花源旅遊區好似一幅山水畫卷,沿著秦溪、秦谷徐徐展開。在此期間,成群結隊的遊客裡來到桃花源,一邊欣賞田園風光,一邊享受自由暢快的呼吸。
  • 國家級媒體密集推介 常德桃花源最近蠻「火」
    「桃花源是一首浪漫的詩,是一幅秀美的畫,是一支歡樂的歌,是一個千年的夢。它寄託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嚮往。」連日來,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財經頻道、央視科教頻道等國家級媒體,紛紛對桃花源的歷史人文風物進行大篇幅的報導與推介,常德桃花源再次受到追捧。
  • 桃花源最憶是擂茶,年味擂茶套餐專慰思鄉人
    桌上杯碟林立,小食滿盤,待得一大碗濃香滿溢的擂茶端上桌來,一場談古論今的聚會就此展開。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在冬日的閒暇,對於桃花源及周邊區域的居民而言,更是司空見慣的日常。 無數在他鄉工作的常德兒女,思念家鄉時,一碗擂茶往往能從身心慰藉其思鄉之情。十年桃源如一夢,最憶閒坐吃擂茶。
  • 首次申請失利,覆審翻盤,「揭西擂茶」做對了什麼?
    完善資料,商標申請最終成功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請的審查主要依據《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形式審查以及實質審查,看該商品是否符合地理標誌的概念。形式審查主要依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和管理辦法》,審查申請人提交的材料是否完整,是否包括政府授權文件、產品客觀歷史記載、生產地域範圍證明等文件;實質審查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審查該標誌所標示的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及上述特徵是否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
  • 常德桃花源旅遊區順利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
    桃花源美景。桃花源裡漢服美人。紅網時刻常德11月12日訊(通訊員 李寧 劉志勇 楊傑)11月11日,從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經過文化旅遊部專家評審會的嚴格評審和篩選,常德桃花源旅遊區順利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進入創建國家5A級景區預備名單,標誌著常德桃花源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一步。
  • 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的常德香米,今年預計可達15萬畝
    常德全媒訊(記者 劉清勇)榮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的「常德香米」,是我市重要的農業產業品牌之一,湖南桃花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選育推廣「常德香米」優質品種,到水稻生產技術服務,再到稻米回收、深加工,致力於打通「常德香米」全產業鏈,成為助推我市糧食產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 鎮遠道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根據國務院《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涉及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職責調整問題的決定》,按照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經安徽、湖南、貴州等省級知識產權局推薦,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法受理瞭望江風釀醬油、常德擂茶、印江苕粉、鎮遠陳年道菜等4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
  • 國慶中秋長假,常德桃花源亮出驕人「成績單」
    國慶中秋長假,在常德桃花源旅遊區活躍著500餘名志願者。他們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答疑解惑,維護景區秩序,引導文明旅遊,並在主遊客中心為遊客送上熱乎乎的擂茶,其香、其情、其溫暖全融在裡面。關鍵詞三:擂茶傳承連日來,桃花源擂茶從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桃花源記》原型地——湖南常德桃花源,通過中央電視臺CCTV-1、CCTV-2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通過中央電視臺CCTV-4傳到全世界,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從一碗擂茶開始,帶著初心,像一條無限的紐帶,將全球華人的情感連在一起,溫暖著這個國慶中秋長假冒雨來桃花源尋找心中桃花源的每一個追夢人
  • 國慶黃金周,常德桃花源景區遊客量持續攀升
    三湘都市報10月3日訊(通訊員 李寧 記者 丁鵬志)國慶中秋長假第二天,飄雨的天氣依然擋不住遊客的熱情,相比首日,常德桃花源景區接待人次呈現翻倍趨勢。景區民俗風情秀、射藝折桂酒、民俗美食匯及散點節目等活動如期舉行。山水實景演出備受歡迎,加演4場仍"一票難求"。
  • 桃花源的年味|最憶是擂茶 套餐慰鄉愁
    桃花源冬日寒風料峭,鄰裡親朋圍爐而坐。桌上杯碟林立,小食滿盤,待得一大碗濃香滿溢的擂茶端上桌來,一場談古論今的聚會就此展開。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在冬日的閒暇,對於桃花源及周邊區域的居民而言,更是司空見慣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