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申請失利,覆審翻盤,「揭西擂茶」做對了什麼?

2020-12-21 知產力

由多種原材料共同製成的加工產品,如何拿到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作者 | 車軼

追求「地道」美食,向來是每個中國人舌尖上的「苛刻」,而對食物的追本溯源,也使食物的「身份證」變得尤為重要。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一則公示,對第28414291號「揭西擂茶」商標駁回覆審作出裁定,裁定「揭西擂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在覆審商品上的註冊申請予以初步審定。

從「駁回」到「予以初步審定」,「揭西擂茶」商標背後的秘密值得探尋。

揭西擂茶,客家人的名點

揭西縣位於廣東省揭陽市西部,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後,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為午餐。

關於擂茶的起源,目前的說法為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南關城老婦人何婆售賣的街邊小吃。當時的南關城是潮汕和惠州經商的必經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決了往來商人的疲勞,因此名聲遠播。

揭西擂茶的製作並不複雜,但配料繁多。「擂」其實就是「磨」的意思,擂茶要用木棍和帶螺紋的陶缽,先在缽內放少量綠茶,以雙手持續旋轉木棍順時針磨爛。

圖源:《風味原產地-潮汕》

把茶搗成碎末之後,再放入黑芝麻或白芝麻,加少許冷開水,繼續擂,然後加入炒熟的花生、香菜或薄荷等,擂至全部變成漿狀,加適量的鹽,衝入煮沸的開水,就成甘香撲鼻的擂茶湯了。

不符合地理標誌構成要素,申請商標被駁

作為地方美食,擂茶已經融入到揭西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形成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於是,揭西縣特色美食協會決定將「揭西擂茶」申請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017年12月,揭西縣特色美食協會提交第28414291號「揭西擂茶」商標申請,但是經審查後,國家知識產權局於2018年9月下發《商標駁回通知書》。

其駁回意見為:

1、「揭西擂茶」是一種類似小吃的飲食產品,以茶葉、米、青菜、花生仁、芝麻、豆類等原料製成。

一方面不能保證每次加工後成品品質的穩定,即無法對該產品的特定品質進行量化,理化指標無法標準化;另一方面,該產品的特定品質與生產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沒有明確聯繫,因此不符合地理標誌的構成要素;

2、申請人提交的使用管理規則不符合要求,對該地理標誌產品特定品質的描述過於簡單,不能凸顯其與同類產品之間的區別;對該地理標誌產品的特定品質與當地自然因素之間的具體聯繫沒有分析清楚;

3、申請人未提交的部分材料不符合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報要求。

完善資料,商標申請最終成功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申請的審查主要依據《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及《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形式審查以及實質審查,看該商品是否符合地理標誌的概念。

形式審查主要依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註冊和管理辦法》,審查申請人提交的材料是否完整,是否包括政府授權文件、產品客觀歷史記載、生產地域範圍證明等文件;

實質審查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審查該標誌所標示的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及上述特徵是否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

同時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作為商標的一種,在實質審查中會依據《商標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審查在類似商品上是否有已經註冊或初步審定的相同或近似商標。

2018年10月,揭西縣特色美食協會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遞交了覆審理由書。

除了一些實質資料的要求之外,如何通過實質審查,是決定商標申請成功的關鍵所在。

關於「不能保證每次加工後成品品質的穩定,即無法對該產品的特定品質進行量化,理化指標無法標準化」一條,「揭西擂茶」商標的代理人,雲南萬慧達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楊皓律師解釋說,該情況主要見於由多種原材料共同製成的加工產品。

這種情況的解決辦法是,通過在產品人文因素證明文件中,詳細闡述產品的歷史淵源和加工工藝,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表明其產品製作工藝統一,代代傳承,其特定品質可控,產品理化指標可以固定。

關於「產品的特定品質與生產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沒有明確聯繫」一條,楊皓表示,由多種原材料共同製成的加工產品,特定品質與生產地域自然因素之間的關係,可以選取該產品的主要原材料,詳細通過描述生產地域自然因素與產品主要原材料之間的關係來闡述

圖源:《風味原產地-潮汕》

最終,商評委認為,「揭西擂茶」指定使用的擂茶粉商品呈粉末狀、無結塊、顏色淺綠色至綠色、鹹淡適口並具有茶香味及輔料味,風味獨特,口感清爽,滋味豐富,香氣四溢,營養豐富,能增進食慾,提神醒腦。

上述品質特點主要是由揭西縣獨特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決定的,已構成《商標法》第十六條第二款所指地理標誌,「揭西擂茶」覆審商品上的註冊申請予以初步審定。

崛起的「揭西擂茶」,做對了什麼?

近年來,揭西縣將發展重點放在了旅遊上,揭西旅遊業以每年近30%的速度快速發展,創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揭西旅遊景區的一系列工作和計劃已經啟動。

揭西縣委副書記兼主任杜梁光在報告中表示,揭西是一個農業大縣,必須深入開展「網際網路一鎮一品」工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生態農業品牌。

旅遊業結合農業,「揭西擂茶」的經濟效益會進一步得到激發,申請商標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電商平臺檢索「揭西擂茶」,除了「擂茶花生」「擂茶茶葉」等配料在售賣,同時出現了名稱為「揭西擂茶」的禮品裝產品,可見,「揭西擂茶」逐漸在市場上流通。

不過在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過程中,除了達到申報的要求外,還應該防止商標搶註的情況發生。

楊皓介紹,部分地域名稱並非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劃的名稱,因此可能會出現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名稱被申請註冊為普通商標的情況,此時地理標誌產品希望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時,往往會遭到在先註冊商標的阻礙。

同時,涉嫌搶註的商標申請人往往是相關地理標誌產品附近地域的註冊人,這反映了地理標誌產品從業人員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落後,未能對可能搶佔地理標誌產品公共資源,甚至造成使用地理標誌產品侵權風險的情況,作出及時的防範與處理。

筆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揭西擂茶」,目前僅有揭西縣特色美食協會申請註冊的一例商標,看來,當地對於商標的保護搶佔了先機。

截至 2019 年 6 月,商標局共核准註冊 5093 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理標誌作為智慧財產權的一種,是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商品品質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申報和保護越來越重要。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

相關焦點

  • 元旦假期好去處:來揭西嘗嘗客家擂茶切磋「擂藝」_金羊網新聞
    (原標題:元旦假期好去處:來揭西嘗嘗客家擂茶切磋「擂藝」_金羊網新聞)
  • 擂茶+餈粑:客家人在東莞這樣過年
    雖然,春節的時候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暫別東莞回鄉過節,但還有不少人選擇在東莞過年,來自廣東揭西的劉先生一家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揭西的客家人,劉先生在東莞工作生活已經多年,而留莞過年也是家常便飯了。逢年過節,做擂茶和餈粑可以說是揭西客家人的慣例。今年春節,劉先生就和親朋好友一起在東莞做擂茶和餈粑,過了一個喜慶的新年。這些客家美食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南方+記者帶你一起來了解了解。
  • 【鄉土】客家擂茶
    我有幾位老家揭西的朋友,知道揭西有一種特色美食叫做擂茶,也品嘗過多次了。
  • 遠方再遠,擂茶的味道依然能飄雪萬裡!
    揭西擂茶是廣東揭西一帶的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後,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為午餐。後來,每逢一些重要的日子,如有客人到訪,主人家常常要煮擂菜招待。
  •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文化是漢族傳統飲食文化之一。史料記載,在宋朝時即有擂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餚,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味。而且其製作方式古樸典雅,充分表現了客家人對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之傳承。
  • 海南儋州河婆擂茶:似茶非茶潤百家
    這是儋州市那大城區一家河婆擂茶店門左右的大紅對聯,這家擂茶店的老闆名叫劉新德,祖籍廣東省揭西縣。「1950年,我父親從廣東揭西到昌江石碌從事林業工作,而我是1951年出生,1979年隨父親遷居儋縣那大。」劉新德告訴記者,「不管在哪裡,我父母都會想辦法給我們煮擂茶吃;揭西老鄉相聚時,擂茶更是離不了的飲食。」
  • 客家大媽用古法做擂茶,用料講究味道濃鬱純正,店內每天座無虛席
    客家大媽用古法做擂茶,用料講究味道濃鬱純正,店內每天座無虛席。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街上的餐廳也越開越多,各種各樣的美食都應有盡有,像種類繁多的中國美食、泰國菜、日料等非常多,但是對於在外地工作的遊子來說,最好吃的還是家鄉菜。
  • 擂茶大型迷惑現場:你是茶還是飯?
    說話的是一個有趣的客家阿姨,「但是沒辦法,這邊即便自己會做的人,都上我這裡來喝。」 她一邊招呼我們進她家掛著「客家擂茶」書法的客廳,一邊凡爾賽式的吐槽著。「不怕跟你們說,你們要跟我說我的擂茶多好喝,我是不會覺得怎麼樣的;讓我覺得值得的,是本地揭西人專程跑來,跟我說』姐姐你的擂茶擂得比我家的好』。」我跟朋友交換了一下眼神,默默地點了點頭。
  • 被私藏4年的超正「客家擂茶」,終於找到了!
    在廣州吃擂茶的店鋪少之又少瘋狂覓食之後,才在大石發現了這家被老饕私藏了4年的「揭西客家擂茶館
  • 客家美食推薦——擂茶
    家鄉在廣東東部的一個小小鄉鎮——揭西縣上砂鎮,家鄉的居民一直有著少吃多餐的好習慣。
  • 客家人的熱情待客之道:一碗清香擂茶,勾出遠來者的饞蟲
    ▲從空中俯瞰揭陽市揭西縣,油油綠意令人神清氣爽。圖/COLOR CHINA 來到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走近一家家民宿時,總有一陣清香傳來。香氣裡包含了多種熟悉的味道,糅合在一起,便能填滿路途跋涉後的飢腸轆轆,令人為之精神一振。正思量間,那熱情好客的主人,便笑意盈盈地捧出一碗擂茶。
  • 這位揭商~他用擂茶連接起全球客家人的心!
    揭西籍企業家、深圳市錦昌集團董事長劉志輝便是當代揭商中的佼佼者。「70後」的他如今是一位實力雄厚的企業掌門人,已擁有頗具規模的「家業」, 堪稱深圳商界一顆光彩奪目的「企業新星」。劉志輝夫婦每年都前往馬來西亞參與籌辦擂茶節。 通訊員 攝世間萬物皆有其道。
  • 客家擂茶您學會了嗎?
    【擂茶歷史】  擂茶有著悠久的歷史,目前湖南、江西、廣東的客家人世代保留了擂茶的傳統。  【擂茶工具】  一是口徑50釐米且內壁有細密溝紋的陶製擂缽,用來碾磨茶葉芝麻等;二是用上等香樟木或山楂木加工製成的約85釐米長的擂棍,香樟木有祛風溼,通經絡,止痛,消食的功效。
  • 客家擂茶習俗的由來,看了你才知道!
    在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中,擂茶算得上客家飲食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擂茶在中國華南六省都有分布。保留擂茶古樸習俗的地方有:湖南的桃源、臨澧、安化、桃江、益陽、鳳凰、常德等地。廣東省的海陸豐、英德、陸河、揭西、五華等地;江西省的贛縣、石城、興國、於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將樂、泰寧、寧化等地;廣西的賀州黃姚、公會、八步等地;臺灣的新竹、苗粟等地。
  • 超讚~客家妹妹人靚聲甜,唱著歌兒把客家擂茶搬上央視大舞臺!
    揭西擂茶  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習俗,夏秋季節,天氣酷暑,人們勞作之後,經常不大想吃飯,往往以擂茶為午餐。中午時候,客人來訪,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鄰居,也要煮一缽香擂茶請新娘吃,以表示祝賀,另外,家中病人新愈,也要煮些邀請曾經照顧過病人的友鄰吃,以表示感謝。
  • 馬媒:馬來西亞華裔推廣擂茶多年 冀更多人欣賞傳統美味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70歲的馬來西亞華裔蔡菊蘭多年如一日,推廣廣東傳統美食擂茶。除了在馬來西亞參加多場美食比賽,她還曾去中國參加擂茶大賽,並獲得了海外組的冠軍。擂茶又名三生湯,起於漢,盛於明清,流傳已久。
  • 吉士汀奶酪逆風翻盤的背後,究竟做對了什麼?
    那麼,吉士汀逆風翻盤的背後,究竟做對了什麼?又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國產奶酪品牌借鑑與參考呢?一、打好生產硬實力由於奶酪製作工藝複雜、生產設備要求高、產能建設周期長,因此奶酪行業生產壁壘較高。國產奶酪品牌想要真正和進口奶酪品牌抗衡,就必須有足夠的生產硬實力。
  • 海南日報數字報-擂茶美味饗萬家
    ■ 本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郭樹護  似茶非茶、似粥非粥、似飯非飯,清香四溢,舀出一勺嘗嘗,舌尖頓時品到甜、酸、辣、苦、鹹等多種滋味,這就是擂茶
  • 陸河美女在央視宣傳「陸河擂茶」了不起!
    ,其製作技藝分布區域廣,遍及陸河縣全縣並輻射到揭西縣五雲、上砂、下砂,陸豐市八萬、西南、大安,海豐縣平東、黃姜、公平等周邊地區。陸河擂茶是對客家擂茶的傳承與變異,在陸河以擂茶待客是普遍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即請喝擂茶。陸河人制擂茶,以婦女見長。
  • 擂茶:九曲迴腸,心曠神怡
    品擂茶,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擂茶可分為湖南桃江擂茶、客家擂茶、武陵擂茶和陸河擂茶等。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芝麻、花生等原料放進擂缽裡研磨後衝開水喝的養生茶飲。保留擂茶古樸習俗的地方有:廣東省的揭西、陸河、清遠、英德、海豐、汕尾、惠來、五華等地;江西省的贛縣、石城、興國、於都、瑞金等地;福建省的將樂、泰寧、寧化等地;廣西的賀州黃姚、公會、八步等地;臺灣的新竹、苗粟等地;湖南的安化、桃江、益陽、鳳凰、常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