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克裡特文明衰落後,邁錫尼文明崛起,但是他們的定居卻成了謎
克裡特文明從公元前15世紀開始衰落,希臘大陸上的邁錫尼人在這一地區的歷史上逐漸佔據主要地位。邁錫尼人究竟何時進入今天被稱為希臘的巴爾幹半島南部地區,至今仍是一個謎。
不過,他們的新居地似乎並不理想。從北向南,希臘本土大體可被分為3個部分,北希臘包括馬其頓、帖撒利等地區,惟帖撤利有較大的平原,西北的伊庇魯斯、東北的馬其頓,都是山脈縱橫的地方。然而,就是在這不利於農業生產的自然環境中,希臘人經受住了嚴峻的生存考驗,創造了強大的邁錫尼文明。
據古希臘傳說,邁錫尼時代的人們也十分好戰,他們或戰死在底比斯,或陣亡在特洛伊。攻打底比斯是為了爭奪奧秋浦斯的家產,出徵特洛伊則是為了奪回被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拐走的美女海倫。在這兩次大戰中,位於阿哥利斯的邁錫尼、阿哥斯都發揮了重要作用。進攻底比斯的軍隊是從這裡出發的,而攻打特洛伊的希臘聯軍是由萬王之王、邁錫尼王阿加門農統帥的。
這種情況說明,在希臘人的記憶中,邁錫尼一度當過全希臘的霸主。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和修昔底德也對此有所記載,修昔底德還對特洛伊戰爭作了一番考證,用經濟原因來解釋特洛耶戰爭歷10年不決的現象。可是,近代以來的學者們一度像對待希臘人關於克裡特的傳說一樣,對這種充滿了神話色彩的英雄傳說持懷疑態度,有關邁錫尼曾經盛極一時的說法自然也無人相信。
打破這一傳統的是那個名叫施裡曼的德國商人。他自幼熟讀荷馬史詩,對荷馬所描繪的世界神往不已。他真誠地相信,荷馬所描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他先自費在小亞西北角的特洛耶從事發掘,大獲成功後轉向希臘大陸的邁錫尼、奧科美納斯等地,憑著他特有的直感,他在這裡再次取得了成功,發現了邁錫尼的獅子門、所謂的阿特烏斯的寶藏、太林斯的城牆以及其他大量的文物。施裡曼相信,所有這些都證明了荷馬史詩的真實與可靠。
可是,後人的研究表明,不管是施裡曼所發現的特洛伊,還是他所宣稱是阿加門農墓的圓頂墓,其時代都較荷馬古老得多。施裡曼的發現實際上揭開了希臘遠古文明史全新的一頁。施裡曼的發現,激起了歐洲學術界研究希臘遠古文明的巨大熱情,英、美、法、德等國的考古隊蜂擁到希臘,在他們所認為的古代文明中心從事大規模的考古活動。邁錫尼、科林斯、奧科美納斯等舊址被系統地重新發掘和研究,新的遺址不斷被發現。
1939年,美國考古學家布列根在伯羅奔尼撒西部的派羅斯從事考古發掘,找到了傳說中的希臘老將涅斯託爾的王宮。像克諾索斯的宮殿一樣,這座王宮不僅規模宏大,而且裝飾華麗,簷迴廊繞、雕梁畫棟,不是仙境,勝似仙境。尤為重要的是,布列根將其所發現的大量線形文字B泥板文書予以整理公布,為人們研究、解讀線形文字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1932年,英國工程師麥可文特裡斯宣布他已成功地解讀了線形文字B,並證明它是古希臘語。這樣,原本看來無法利用的線形文字B泥板文書一下子成了研究邁錫尼文明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在文特裡斯的基礎上,考古學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共同努力,大大豐富了我們關於邁錫尼文明的知識。就像荷馬筆下的人物個個都是戰場上的英雄一樣,研究邁錫尼文明的專家們也無愧於「英雄」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