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愛琴海文明起源於克裡特島,直到後來才經過漫長的時間傳播到了小亞細亞和希臘大陸。克裡特文明在公元前1700至公元前1400年間發展得非常的繁盛,但是好景不長,很快的也就衰敗了。愛琴文明的發展中心很快就轉移懂啊了希臘半島的邁錫尼。在公元前6000年,克裡特新石器文化最早期就是起源早這裡,這裡的居民大多數都還在洞穴中生活,後來發展相對比較平穩。
當時的青銅器、銅製品也逐漸的增多了,其中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佔比比較重的就是匕首。這時候大概由於小亞細亞和基克拉迪斯群島傳來的冶金術,而印章、視頻等物品製作,也非常的引人注目。從當時大量的金銀首飾以及私人印章來看,當時手工業生產的發展導致了進一步的勞動分工還有社會分化和商品交換現象。這些現象在公元前3000年末期愈演愈烈,貧富差距和私有化在當時已經非常的嚴重了。
公元前2500年左右,已經有來自北南遷的移民到南克裡特,並且和當地的居民混合在一起,而這一次混合也帶入了不少新鮮的東西,就比如從埃及輸入大量的藍釉陶珠、彩瓶、象牙等等。但是,這裡的克裡特文化從一開始就沒有複製和模仿外來文化,而是加以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形成自己獨有的文化風格。
克裡特文明在建築方面可以說是最有特徵的,在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國家,他們的房子都是圍繞著皇宮而建造的,這也體現出皇宮是國家經濟和政治的中心。但是由於克裡特非常容易發生地震,所以基本上各個地方的皇宮都有或多或少的遭受到損壞並且進行重建。不少學者根據這個特點將克裡特文化分為了幾個個部分:一、前王宮時期,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二、古王宮時期,也就是大約公元前2000年左右;三、新王宮時期,大約在公元前1700年到前1450年或者1380年;四、後王宮時期,大約在公元前1450年到1380年。
在古王宮時期,在這個階段的克裡特文明已經有了初步的形成和發展。從現今發現的一直來看,早期在克裡特島中部興起的國家主要有克諾索斯、法埃斯特、瑪利亞、古爾尼亞、菲拉卡斯楚以及扎克羅。在這些國家中,主要還是克諾索斯和法埃斯特最為強盛,這兩個國家都是佔地比較大的城市,他們還擁有海港這個先天條件。在這兩個國家之間,他們的道路互通,縱貫克裡特島。至於在古王宮末期,當時的克諾索斯應該已經統一了全島,根據後來希臘神話傳說在克裡特島有米諾斯王,學者們認為,克諾索斯的王朝為米諾斯王朝因此克裡特文化也被稱為米諾斯文明。
在這個時候,克裡特還出現了歐洲最早的文字,這些文字最初還只是圖形,後來經過演變,變成了線型並且想著音節符號在演變著,被稱作「線型文字A」,這些文字至今仍是一個謎,沒有被解讀出來。由於目前對克裡特的線型文字A還沒有解讀出來,所以我們目前對他們當時的制度、政治、社會知道的都不是很多。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文明的創造者和日後的希臘人並不是同一個種族。除此之外,米諾斯王朝統治可以確定當時奴役了不少的奴隸和農民,這一點倒是和古代東方的各個國家非常的相似。
在最近這幾年文明還發現,在克裡特保留著以人為祭品進行祭神活動,從這一點上來看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奴隸制的實質。公元前1450年左右,克諾索斯王宮被說著希臘語言的人佔領了,克裡特文明就此衰落。從那一段時間開始,愛琴文明的中心就從克裡特賺到了希臘本土的邁錫尼地區。
邁錫尼人和克裡特的米諾斯人並不是同一個民族,邁錫尼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是從歐洲內陸由北而南進入希臘的。可以這麼說,希臘人中最早來的一直邁錫尼人,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就定居在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了。與此同時,克裡特已經建立了米諾斯文明了,而希臘本土的邁錫尼人還是屬於比較落後的,儘管已經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但是還是沒有建立起國家制度,他們算是在克裡特文明的影響下,到公元前1600年才成立了國家制度的。而這時候的王朝被如今的考古學家稱作豎井墓王朝,這個王朝大概持續了百年之久,到公元前1500年後才被圓頂墓王朝取代。
在如今,科研人員對邁錫尼城堡內的墓穴進行挖掘,這兩座都是豎井墓王朝的,在這裡面挖掘出了大量王族的陪葬品,非常多的金銀珠寶數量在眾多古墓裡實在是非常的罕見,僅僅其中一座墓穴出土的文物就達到了870件之多。而且數量不僅多,這些文物的做工也是非常的精緻、水平非常的高。
直到公元前1200年以後,邁錫尼文明衰敗之勢逐漸呈現,對於克裡特文明邁向邁錫尼文明直至衰敗,您有什麼見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