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雛菊火遍全國。好多衣服、鞋子、背包上都印著雛菊的圖片。看到雛菊的那一刻,我腦海裡閃過女神全智賢的樣子。
因為韓國有部很出名的電影《雛菊》。
於是,趁著周末,我重溫了一遍電影。整部劇篇幅節奏很慢,卻美得讓人不忍心快進。這是一段三角戀,不狗血不煽情,卻唯美的讓人落淚。
電影開端,一場雨阻住了惠英的去路,她躲在屋簷下和一群人避雨,故事就從惠英身上開始了。
全智賢飾演的女主惠英是一名畫家,在鄉下爺爺的古董店幫忙。閒暇時,她經常路過一架獨木橋,到橋的對岸採風。
突然有一天,她一不小心落進水裡,心愛的水筆顏料也被河水衝走。
惠英不會遊泳,只能垂頭喪氣的離開,並且不敢再從這路過。
很多天以後,當她再次路過橋邊,突然發現獨木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一座可以平穩走過的大橋。橋的樹樁上掛著她流失的畫筆。
惠英又驚又喜,她好像明白,這座橋是專門為她建的。為了表示感謝,惠英畫了一幅雛菊放到橋頭,希望對方接收她的心意。惠英不確定對方會不會來取,當她第二天趕到橋頭時,發現畫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她每天都會在門口收到一盆雛菊。雪白的花瓣,黃色的花心,淡雅芬芳。
惠英二十出頭,正是對愛情最憧憬的時候。她和對方素未謀面,卻對送花的人產生了莫名的好感。
由於雛菊的花語是心底的愛。意思是只能藏在心底,不適合表露出來。所以惠英遲遲沒見到送花的那個人。
惠英從鄉下回到了城市,每個周末都會到廣場上為人畫素描。
有一天,一個叫鄭宇的男人提著一盆雛菊走到惠英面前,讓她幫忙畫張素描。
惠英看到那盆熟悉的雛菊,以為對方就是那個每天為她送花的人。鄭宇長相帥氣,眉宇間帶著英氣,一股異常的電流在惠英的心裡遊蕩。
鄭宇每天都來,一開始他的眼光總落在她身後的某個角落,漸漸地,便轉移到了惠英身上。她清純乾淨,像雛菊一樣,沒有豔麗的顏色,卻素淨整潔,讓人看著舒服。
時間久了,兩人互生愛慕。這天,惠英又收到一盆雛菊,送花的人正是她喜歡的鄭宇。在參觀惠英工作室的時候,鄭宇走到一副畫前,那副畫,和她當年在橋上畫得那副一模一樣。
惠英將那年夏天發生的故事,告訴了鄭宇。面對心愛的女人,鄭宇自私了一回,他知道惠英說的那個人不是他,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轉身將她擁入懷中。
惠英以為自己找了心心念念的那個人,感到十分幸福。可是自這以後,她再也沒有收到雛菊花。
鄭宇知道雛菊對她的意義,他故意送別的花,其實是在用無聲的抗議,將惠英腦海中的雛菊取而代之。他不是那個夏天的他,卻是真心愛她的人。
兩人甜蜜的相處著,直到有一天,廣場上發生槍戰,惠英因為驚嚇而失聲。心愛的鄭宇又在她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消失了。
難過又沮喪的惠英,再次收到了雛菊。她不明白,為什麼鄭宇消失了,卻還在送雛菊給她?
從醫院出院後,惠英繼續在廣場上作畫,這時候,一個叫樸義的男人,闖入了她的生活。
他找她作畫,接她下班。兩人在狹小的車廂裡互不言語,樸義的眼神裡,卻是掩飾不住的興奮。
後來,樸義邀請她共進晚餐,惠英察覺樸義想追求她,明確告訴對方,她已經有心上人了。並且將那年夏天的事,告訴了樸義。
樸義捂嘴偷笑,表示他只是想和惠英做朋友,心裡卻樂開了花。因為惠英喜歡卻素未謀面的男人, 就是他。
只不過,他是殺手,手上沾滿了鮮血。他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惠英的愛,所以將對她的喜歡埋在心底。只是默默的陪著她,守護她就好。
樸義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在他殺人前就認識惠英,那該多好。這樣他就不用像這樣躲在背後守護她,而是正大光明的站在她面前。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
這世上最傷感的事,莫過於全世界都知道我是你要找的人,唯獨你不知道。
惠英不知道,從她落水的一剎那,她就走進了樸義的心裡。為了欣賞她的畫,對美術一竅不通的他,開始學習梵谷,看各種美術類的書籍。
後來她在廣場作畫,他就租了一間房子,正好用望遠鏡,能清晰地看到她的臉。
惠英喝咖啡時,他會對著窗外,裝作和她碰杯,看著她伸懶腰時,他跟著嘴角上揚,在她離開時,衝她擺手。但是他做的這一切,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代,這種稚嫩的,純潔的,持久的暗戀,讓人覺得很美好。
就像有人說:一見鍾情太膚淺 ,日久生情太蒼白,別人眉來眼去 ,我只偷看你一眼。
對樸義來說,能守在她身邊,已經是他這輩子最幸福的事了。
天意弄人,就在惠英被樸義的執著追求打動時,鄭宇回來了。他告訴惠英,他並不是什麼商人,而是國際刑警。接近她只是為了方便影藏身份,不過在相處中,他是真的愛上了她。
消失的這段時間,他發了瘋的想她,恨不得立刻回到她身邊。
鄭宇深情款款,言辭誠懇,讓惠英心中的天平逐漸傾斜。
消失的戀人突然回歸示愛,追求者又在深情等待,惠英痛苦地揉著頭疼欲裂的腦袋,不知該如何選擇?
就在此時,樸義接到了暗殺任務,要殺的人就是鄭宇。只要接了任務,就必須要完成,這是殺手的行規。
樸義深知鄭宇對惠英的意義有多重大。鄭宇比他更有資格給予惠英幸福,所以他決定失信於買家,和鄭宇私下裡開啟了一場談判。
他們一個是警察,一個是殺手,卻為了惠英的幸福,選擇放下自己的職業,平心靜氣地談一場。無論惠英選擇誰,另一方自動退出。
這是一場愛的談判,沒有脅迫,沒有動手,有的只是對惠英冒出心底的喜歡。
許多人對愛的定義是得到她,哪怕得不到也要親手毀了她。而他們詮釋了最好的愛情,不是佔有,而是成全。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就在兩人談判達成之際,鄭宇被人一槍擊斃。(買家除了派樸義暗殺鄭宇,還安排了其他殺手。)
鄭宇的死,讓惠英陷入了失去摯愛的絕望。整整一年,樸義就這樣默默陪在惠英身邊,幫她倒垃圾,照顧她的生活,他不需要惠英喜歡自己,能這麼陪著她,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但是,機緣巧合下,惠英知道了樸義殺手的身份,並且懷疑是他殺了鄭宇。樸義解釋他沒有這麼做,可箱子裡暗殺的照片讓他百口莫辯。
而此時,樸義又接到了暗殺任務,這次是鄭宇的同事。如果任務順利完成, 他就可以全身而退,正大光明的追求惠英。
這是樸義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他同意了。
樸義離開後,惠英在他的房間裡看到了她曾經在橋上畫的那副雛菊,還有後面樸義寫下的卡片。惠英恍然大悟,原來樸義就是她在等待的愛人。
《淺愛深喜歡》裡有句話:在某個瞬間,你會感覺整個天地都因為某個人的存在變得很明亮。像是一直行走在黑乎乎的隧道裡,突然到了出口,天光乍現。
樸義就是照亮她心裡的那道光。
那一刻,她拿起花穿過田野,攔輛車飛奔到城裡,在鄭宇的搭檔即將被暗殺的那一刻,阻止了樸義。她想要拯救他,和他在一起。
只是,惠英不知道,樸義的買家還收買了別的殺手。樸義沒有殺死鄭宇的同事,在殺手眼裡就是失敗,而樸義的買家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所以,殺手將槍頭瞄準了樸義。
惠英從鏡子的反光中,意識到有人要開槍。她奮不顧身護住樸義,死在了他懷裡。鮮紅血液灑在雛菊化上,像在祭奠他們的愛情。
,他們每天相處在一個屋簷下,心與心的距離卻離得很遠。如今惠英的心好不容易從鄭宇的身上轉移,樸義又要面臨天人永隔,那份痛苦和絕望,是無法用痛徹心扉等詞語可以描述的。
看著他抱著惠英狂奔的模樣,我忘了他是殺手,只記得他心愛的女人為他而死,心疼他的遭遇。如果沒有這場暗殺,他們或許會像別的情侶一樣,過上幸福甜蜜的小日子。
而那顆進入惠英身體的子彈,斷絕了所有人的幻想。
畫面又拉回到下雨的那天,蹲在地上的那個人,是默默守護惠英的樸義,站在另一邊,對惠英笑的男人,是深愛她的鄭宇。
夾在中間的惠英,被兩個男人真心愛著,是那樣的幸福。
樸義手裡的雛菊,漸漸在雨停的陽光中恢復了顏色,這輩子,惠英都會是樸義腦海裡抹不去的珍貴回憶。她死了,卻活在了樸義心裡。
就像網易雲音樂上的一段話:我還是很喜歡你 ,像風走了八千裡 ,不見歸期 。 我還是很喜歡你 ,像潮漲了又去,千篇一律。 我還是很喜歡你 ,像觸手可及 ,又遙遙無期。
我還是很喜歡你,像我從不將就,只能是你。 我還是很喜歡你,哪怕此生,後會無期。
他們的愛,簡單又偉大。
她為了那座橋開始等待,卻等到了兩種不同的愛。 鄭宇為了任務,開始進入她的生活,進入她的心裡。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兩人都十分般配。
樸義為了她造了橋,在遠處默默的看著她,從清晨到日暮,為她送來一盆盆白色的雛菊。
這世上最深切的愛情,莫過於把對方想得到的、自己能給的一切東西都捧出去,固執又一廂情願。樸義愛她愛得如此真切,於他而言,最好的愛,是守護,更是成全。
兩個男人,因為愛上同一個女人產生交集。沒有驚心動魄的結局,沒有轟轟烈烈的過程。他們的愛,簡簡單單。
簡單的等待,簡單的執著,簡單的付出。 然後等著我們,在膠片記錄的故事裡,簡單的感動。並為他們慶幸,曾經擁有過的幸福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