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醋肉配面線,怎能自稱去過閩南

2021-02-17 食味藝文志

有朋友從廈門旅遊歸來,對我說:「閩南菜味道真不錯」。

 

我問他:「你覺得最好吃的是什麼呢?」

 

他答:「佛跳牆」。

 

我說:「那你還沒有吃過閩南菜。」

 

倒不是說佛跳牆不好吃,但這東西,倒真不能代表地處閩粵交界之地的閩南地區的特色——作為上得了臺面的好東西,佛跳牆適宜坐在省會福州的大飯店裡細嚼慢咽,到了閩南,「下裡巴人」的吃食才是正經。

 

其實,在閩南的街頭巷陌裡,一口鐵鍋、一隻煤爐、一鍋老油的炸物,更能體現當地的特色。廈門的炸棗很好吃,用地瓜粉做皮、花生、豌豆、芝麻做餡,搓成小丸子,下鍋一炸,噴香四溢,花生和芝麻慢炸之下本身就會出油,所以炸棗的餡兒也是油潤油潤的,很適合用來貼秋膘;廈門的炸五香也不錯,豆腐皮裹著瘦肉、洋蔥、魚乾、馬蹄、五香粉和地瓜粉拌成的餡,下鍋炸到豆腐皮酥脆、餡子勁道,是秋冬季節裡類似於烘番薯、烘慄子一樣既可以暖手、又可以果腹的零食;漳州的手抓面其實就是一大塊油炸豆腐乾,外面裹著汆過水的鹼水麵條,澆上甜麵醬、蒜蓉醬、沙茶醬、辣椒醬、芥末醬,用手抓著吃,面卷裡有這樣多的醬,拿在手上當然會滴滴嗒嗒地漏一路,所以這東西雖然好吃,但很考驗食客的技巧,稍有不慎,衣服上就會一塌糊塗。

 

但所有這些炸物,都不及泉州的醋肉。

 

醋肉的製作其實很簡單,豬瘦肉切薄片,用醋醃漬,最後掛上地瓜粉入油鍋炸之。乍聽之下,和普通炸豬排,或者其實沒多大區別,但是親口吃過之後,才會發現差之千裡。

 

在泉州,醋肉很流行,從星級酒店到街頭小攤都有售賣,足見此物在當地人心中的魅力。而且奇怪的是,只要出了泉州地界,就罕見醋肉的影子。我吃過最正宗的一次,是在六灌路美食街的一家無名小店裡,老闆娘是三代老泉州,本來是百貨站的採購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下崗潮中自己開了醋肉鋪子,因為製作講究,遠近聞名。

 

所謂講究的醋肉,大抵有三條法門。首先,肉片要片得薄,這樣才能在高溫油炸之下速熟不焦;其次,醋漬一定要過夜,除了讓醋味徹底滲入瘦肉之外,還能讓肉更加絲縷分明、筋道爽口;最關鍵的是,粉一定要掛得薄而均勻,不能掛糊,這樣才能油炸之下,鎖住肉中的醋味不致揮發。

 

剛剛炸好的醋肉是最好吃的,趁熱撒一點五香粉,入口外層松爽乾脆,裡面還能吃到醋味,鮮酸爽口。如果有一碗白煮的面線糊,泡一碟炸醋肉下去。醋肉回軟香濃、麵湯裡也多了一絲酸溜溜的鮮香,其味之美無與倫比。

 

重慶有炸酥肉涮火鍋的習俗,與泉州的醋肉泡米線頗多相似。但不同的是,酥肉外層裹厚漿、成品肥而油、;醋肉則是外層裹薄粉、成品瘦而清。一高一下,其精粗立現。

 

林語堂也是閩南人,他總結中國菜區別於西餐的特色有兩點「一是吃東西是吃它的組織肌理,它給我們牙齒以鬆脆或富有彈性的感覺;二是仰仗著各種品味的調和藝術。」這話未必全對,但我想他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腦海中想的,說不定就是醋肉。

Guess you like

猜  你  喜  歡


慄子最好的歸宿,應該是和豬肉一鍋燉


炒蟹粉只是個傳說

和作者交朋友

歡迎添加魏水華個人微信

長按上方二維碼添加

書齋裡的飲饌雜談 舌尖上的藝文景觀

相關焦點

  • 福建人年節歸家必吃美食,閩南地區特色面線糊,大腸醋肉才是標配
    在福建的閩南地區,相信很多當地的朋友都是會想到這樣的一種傳統的美食,就是面線糊了。對於福建當地人而言,年節歸家必吃的一定是這種美食麵線糊了。那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尤其是在福建的泉州這個地方,都是會有非常多的這種做面線糊的小店的。通常都是被當做是早餐來吃的。
  • 曾兩度登上央視《舌尖》,火爆閩南街頭面線糊,你有吃過嗎?
    閩南人歷來講究飲食,形成「鮮、香、淡」的 獨特風味,在色香味上獨樹一幟。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如今閩南各 地大街小巷,雲集著各種各樣小吃,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海 外僑胞、臺胞及遊人前往品嘗。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閩南比較古老的一道小吃,曾兩度登上央視《舌尖》,火爆閩南街頭面線糊,你有吃過嗎?
  • 閩南地道小吃外酥內嫩的醋肉 具體做法(圖)
    醋肉是泉州一道極具名氣人氣的地道閩南小吃,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在泉州,不管是五星級酒店,抑或是街邊的面線糊店,或者是在普通市民家中的餐桌上,你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作為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小吃,它外表金黃,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既可當零食解饞,也是面線糊等美食的配料。而想要成就一盤色、香、味俱佳的醋肉可是一件極考驗廚藝家常小菜。
  • 閩南風味美食家常做法—閩南醋肉
    醋肉,一道極具名氣人氣的地道閩南小吃,起源於福建泉州,廣泛流傳於福建閩南,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閩南語地區。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酸中帶甜,甜中帶辣,酥脆可口,不論搭配面線糊、鹹粥、滷麵,下酒,都很方便。所以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就是這道具有閩南風味的閩南醋肉的做法。
  • 閩南面線糊的做法!沒吃過面線糊,等於沒來過閩南!
    傳說,面線糊的產生也跟艱苦的生活有關。乾隆下江南時,來到了一個叫做羅甲村的小村莊。那時正值糧食短缺的時候,村民全都窮得揭不開鍋。為此村民急得是團團轉,實在想不出要弄什麼吃的來招待皇帝。乾隆在一秀才家門口下了轎,村裡人都替秀才捏了把汗。秀才的妻子急中生智,在牆角找到一些往年豐收時啃剩的豬骨頭和魚剌,洗乾淨後下鍋熬出一碗湯,又去柜子裡掃出一把面線碎和一把木薯粉,和著就做出了一碗麵線糊。
  • 閩南風味美食家-閩南醋肉的常見做法
    醋肉是一種著名而流行的正宗閩南小吃,起源於福建泉州,廣泛分布於福建閩南、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閩南語地區。是一種醋炒瘦肉精。酸中帶甜,甜中帶辣,酥脆可口,無論用麵糊、鹹粥、滷麵、酒,都很方便。所以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是閩南醋肉和閩南口味的實踐。
  • 吃了30年的泉州老字號醋肉攤竟消失不見了
    ◥◎ 醋 肉作為招牌的醋肉真的是名不虛傳,醋肉都是大塊的皮是脆脆的粉不厚,咬開能看見一整塊肉片,肥瘦的話就要看運氣了。炸的肉呢,都是來自合作了幾十年的靠譜肉攤,每天都會送來,當場洗,按要求切成三寸長一寸厚。再進行幾個小時的醃製,裹粉油炸。
  • 閩南小吃丨外酥裡嫩炸醋肉
    咱厝的味道炸醋肉醋肉是泉州一道極具名氣人氣的地道閩南小吃,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
  • 閩南特色小吃,鮮香四溢,估計很多人沒吃過!
    閩南小吃裡,這口QQ有彈性、內餡飽滿,淋上特製醬汁後更是欲罷不能的小吃是我的心頭好,沒錯,就是「碗仔粿」~主要原料是粳米,把經水泡過的大米磨成漿,配上肉泥、鵪鶉蛋、油蔥等佐料,蒸熟便可。吃起來清涼爽口,別具風味。吃的時候如果澆上一點調好的醬,味道會更加鮮美。
  • 曾兩度登上央視《舌尖》,火爆閩南街頭面線糊,你有吃過嗎?
    閩南人歷來講究飲食,形成「鮮、香、淡」的 獨特風味,在色香味上獨樹一幟。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如今閩南各 地大街小巷,雲集著各種各樣小吃,同時也吸引了大量海 外僑胞、臺胞及遊人前往品嘗。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閩南比較古老的一道小吃,曾兩度登上央視《舌尖》,火爆閩南街頭面線糊,你有吃過嗎?
  • 閩南風味美食家常做法—閩南醋肉
    醋肉,一道極具名氣人氣的地道閩南小吃,起源於福建泉州,廣泛流傳於福建閩南,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閩南語地區。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酸中帶甜,甜中帶辣,酥脆可口,不論搭配面線糊、鹹粥、滷麵,下酒,都很方便。所以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就是這道具有閩南風味的閩南醋肉的做法。
  • 閩南地道小吃外酥內嫩的醋肉 具體做法(圖)
    醋肉是泉州一道極具名氣人氣的地道閩南小吃,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在泉州,不管是五星級酒店,抑或是街邊的面線糊店,或者是在普通市民家中的餐桌上,你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作為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小吃,它外表金黃,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既可當零食解饞,也是面線糊等美食的配料。而想要成就一盤色、香、味俱佳的醋肉可是一件極考驗廚藝家常小菜。
  • 閩南小吃知多少?咱將這15道吃過的、或做過的分享給你
    閩南小吃知多少?咱將這15道吃過的、或做過的分享給你我不是廈門人,但是最近七八年吧,年年的冬天都會去廈門對面的漳州港過上幾個月。漸漸的對閩南的風俗文化,飲食習慣各種特色美食有了一點了解。單說我了解的、吃過的、做過的一些閩南特色美食。每次呢,出去吃到什麼好吃的,回到家也都會模仿一下,複製一下。往往都會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一時間,感覺到好吃的實在是太多了,不知從何說起,那就先說說那些小吃吧,重點說說我做過的,也是輕輕點水一下,不然這篇文章會太長。
  • 9種超好吃的閩南小吃,吃過一次就讓你愛上它
    我一年平均會去兩趟泉州,就只是為了吃正宗的閩南小吃。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下,小編最愛的閩南小吃。1、五香卷剁碎的瘦肉和馬蹄,加入五香粉等各種調料,用豆皮裹住放在油鍋裡炸得金黃酥脆。3、牛排這種閩南的牛排其實是一塊滷的牛肋骨,和平常說的西餐牛排不一樣。小小的一塊牛排,滷得香香爛爛的,吃過就知道有多麼的美味了。4、蚵仔煎小編周圍有不少和小編一樣討厭吃海蠣的小夥伴。
  • 閩南風味美食家-閩南醋肉的常見做法
    醋肉是一種著名而流行的正宗閩南小吃,起源於福建泉州,廣泛分布於福建閩南、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閩南語地區。是一種醋炒瘦肉精。酸中帶甜,甜中帶辣,酥脆可口,無論用麵糊、鹹粥、滷麵、酒,都很方便。所以我要給大家帶來的是閩南醋肉和閩南口味的實踐。
  • 泉州醋肉:閩南特色小吃之一,酥脆可口,吃完讓你意猶未盡
    泉州醋肉:閩南特色小吃之一,酥脆可口,吃完讓你意猶未盡泉州可以說是個旅遊的好地方,不僅風景美當地還有各種特色小吃,讓你體會閩南風俗的同時,享受一番舌尖上的美食。有著「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美譽,來這裡旅遊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 這麼好吃的閩南特色小吃,你吃過麼?
    醋肉在閩南一道極具名氣人氣的地道閩南小吃,它起源於福建泉州,廣泛流傳於福建閩南,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閩南語地區。是一種油炸的醋醃瘦肉。作為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小吃,它外表金黃,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既可當零食解饞,更是爬山泡茶休閒必吃的小吃,也是面線糊等美食的配料。
  • 廣東人看到閩南線面,就放過了福建人
    而到了泉州,面線糊又讓線面擁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面線糊之於泉州,就像烤鴨之於北京、小籠包之於上海一樣,是必須打卡後才能行程圓滿的必吃美食。初代般的面線糊,原料不過面線和木薯粉。配菜也是極盡豐富之能,豬肝、豬腰、豬血各類下水皆可選,而要論絕配,自然是油條、醋肉和豬大腸。這配面線糊的醋肉,用的一定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由糯米紅曲和芝麻釀製、產自泉州本地的永春老醋。裡脊肉切薄片,加老醋和食鹽醃漬後,裹上雞蛋清地瓜粉炸至金黃,才算圓滿。
  • 閩南人的18大懷舊美食,你吃過幾樣?
    配上醬油醋、甜辣醬、芥辣、蒜蓉、芫荽、白蘿蔔絲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風味小吃。土筍凍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有藥用價值,它能降火消炎,清涼解熱,是人們在大熱天十分喜愛的小吃。聽說喉嚨疼痛時,吃了它還能止痛呢。
  • 閩南記憶中的炸醋肉
    今天去市場,看到豬肉,還是忍不住買了一小塊,自從去年豬肉漲價後就基本上沒怎麼買過了。今天買的是塊梅花肉,對於不敢吃肥肉的人來說用它來做閩南特色小吃醋肉是最合適不夠了,還記得第一次吃醋肉是在朋友家裡面,那天中午她媽媽做了好多豐盛的菜餚招待我們,其中就有一道醋肉,第一次吃醋肉就喜歡上了,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吃得我都停不下來,今天我也來試著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