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到底是什麼節日?為什麼要剃頭?

2020-12-13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了,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相信的科學的我們都知道,龍是不存在的,那這「龍抬頭」中的龍到底是啥?而且二月二為什麼有剃頭的習俗呢?

圖/http://image.so.com/

二月二到底是什麼節日?

二月二正統的名字應該叫「龍頭節」、「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青龍節」等,古代稱作「中和節」。

根據傳說,把二月二定為節日是源自三皇五帝中的伏羲。二月二這一天,伏羲大帝會親自下地幹農活,為全國人民做示範。皇后這一天會裝成農婦的樣子,給他送飯。後來的堯舜禹等帝王都延續了這一傳統,據說堯帝還是在二月二這天出生的。

圖/http://image.so.com/

到了周朝,二月二這天的節日活動尤其隆重,不僅周天子要耕地,文武大臣都要下地幹活,體驗一下農民伯伯的工作。

「二月二,龍抬頭」是怎麼來的?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故事主要有三個版本:

神話版:武則天篡位稱帝,惹怒了玉皇大帝,於是他使出了報復用殺手鐧,那就是就是三年不下雨。有條小龍見到百姓們心裡苦,就偷偷下了一場雨。玉帝大怒,將小龍壓在山下,還說要在金豆開花的時候才能放他出來。有位老農發揚了勞動人民的智慧,號召大家將炒開花的玉米撒的滿地都是,對空中大喊「金豆開花了」,玉帝猛一看好像確實如此,就把小龍放了出來。小龍抬頭飛上空中,這天正好是二月二。

不過這個傳說有個硬傷,玉米原產於美洲,明朝後期的中國才有,所以唐朝農民炒炒黃豆還差不多。

地理版:二月二是驚蟄之後,地下的蛇、蚯蚓等動物從冬眠中醒來,這些長條形動物是龍的原型,所以「蟲抬頭」就變成了「龍抬頭」。

天文版:這個解釋大部分父母都給孩子說不清楚。原來古人認為天上的東西南北對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每個區域有七個星宿,而二月二這天正好是東方青龍七星宿從東方地平線上開始上升的日子。

圖/http://image.so.com/

二月二為啥要剃頭?

中國人過節一定要吃些東西,不過二月二比較特殊,這天人們會給家常食品「改名字」,這天吃米飯是「吃龍子」,吃餛飩為「吃龍眼」,吃餃子則叫「吃龍耳」,麵條、餛飩一塊煮叫做「龍拿珠」,吃豬頭稱作「食龍頭」,吃蔥、春餅叫做「撕龍皮」。

圖/http://image.so.com/

清代的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龍抬頭》中記載「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麵。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而且這天不磨麵,不碾米,不行大車,怕「砸斷了龍腰、龍尾」。鑑於清朝女子是不理髮的,所以這男人出去剃頭,女人在家。這是不用幹活的一天,是少有的清閒日子。

那為什麼二月二要剃頭呢?

過去清朝的漢人是被迫剃頭的,尤其每年正月,親友團據,看到大家都被剃了頭,忍不住思念舊日大明河山,因此就有了正月剃頭「思舊」的說法。後來就傳成了北方人所說的「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麼不吉利,誰還剃頭呀!所以二月二正好是「龍抬頭」,就圖個口彩,叫「剃龍頭」了。

圖/http://image.so.com/

山東等地區這一天要炒黃豆,還有個順口溜:「二月二,龍抬頭,家家鍋裡嘣豆豆,驚醒龍王早升騰,行雲降雨保豐收。」可見金豆開花並不是忽悠玉帝,真正的原因在這裡。

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誕辰日,過去在二月二也讓孩子們開筆寫字,希望接下來能有利於考取功名,不過現在已經沒多少人記得了,因為正月十七孩子們就已經開學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眾多,很多的節日中也包含了很多歷史傳說,只要你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其中的趣味哦。

文 / 朱廣思

北京科普作家學會會員

相關焦點

  • 龍頭節是什麼節日?什麼是龍頭節?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臧月(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
  • 二月二龍抬頭剪頭髮寓意是什麼 龍抬頭祝福語簡短美好的句子get
    在民間春節過後的有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叫做二月二龍抬頭,但很多人對於二月二卻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二月二龍抬頭寓意是什麼呢?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髮呢?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傳統節日民俗之二月二「龍抬頭」
    在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民俗中,每一年農曆二月初二被稱為「春龍節」或「青龍節」,北方百姓據其日期和民諺,多俗稱為「二月二」、「龍抬頭日」、「龍頭節」,古時又有「中和節」、「迎富日」等稱謂,南方則稱其為「踏青節」、「挑菜節」等。  據史學家考證,春龍節最早應起源於中國唐朝時候,至明朝時,春龍節在民間便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
  • 二月二龍抬頭這個傳統節日你那裡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多少
    #農曆二月二,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龍抬頭。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北方地區,在農曆二月二這天吃豬頭肉,剃頭髮的習俗。
  • 二月二吃什麼傳統食物 二月二龍抬頭習俗風俗及忌諱禁忌
    那麼二月二吃什麼呢?二月二的飲食習俗可不少,這天要吃有「龍」字的食品來沾「龍氣」。具體二月二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吃龍食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  當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餅卻是普遍習俗,明《酌中志》一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攤為煎餅,名曰『燻蟲』」。
  • 為啥要「剃頭」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龍抬頭(二月二)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節日民俗年畫:二月二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 《二月二開運習俗指南》
    二月二的很多習俗,一直到流傳至今,今天就來講講,二月二做什麼最好運? 為什麼「正月不理髮」?這裡有兩個主要的說法: 1)春捂 「春捂」是傳統的養生之道。在春天裡,頭髮和世間萬物一樣,也要開始生長,如果剃早了,可能會傷及「發芽」。因此,這個時候,應當讓頭髮自然、自由地生長。
  • 二月二 「剃龍頭」
    舊時民眾以為從二月初二開始,龍要抬頭行雲作雨,因而圍繞這種俗信形成了許多活動,龍抬頭日也就成了一個節日。    龍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地位顯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俗雲「龍不抬頭天不雨」,龍抬頭意味著雲行雨作,而天地交泰、雲行雨作是萬物生長的條件。此外,古人以為龍是鱗蟲之精,百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
  •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時間:2020-02-24 1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龍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龍頭節又名春耕節、農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二月二稱為龍抬頭與古代天象有關。
  • 二月二這天,熱河街周邊真熱鬧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民間一個傳統節日,又叫「春耕節」、"農事節"、「中和節」、"龍頭節"。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因此各地建起許多龍王廟,也有的建起九神廟,其中也有龍王的神像。每年在二月二這天要供奉祭拜龍王,求龍王行風調雨,讓這一年裡風調雨順,無旱災、無水患,保佑農業大豐收。
  •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和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吃什麼?龍抬頭為什麼要剪...
    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和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吃什麼?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髮   資料圖:二月二西安「萌寶」剃「龍頭」。李思默 攝   慢慢地,節日民俗不斷完善、豐富。據說,到了元朝時期,「二月二」就明確是「龍抬頭」了,之後相關民俗活動的記載也多了起來。
  • 俗話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訂婚,是什麼意思?蘊含著深邃的哲理
    「正月不剃頭」,這句話似乎在農村民間流傳已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這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當時滿清八旗軍南下,明朝軍隊抵擋不住。他們從北方一再撤退,失去了一大片家園。在清軍經過的地方,有一句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就得剃掉頭髮。
  • 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什麼節日?你們當地怎樣過的呢
    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什麼節日?你們當地怎樣過的呢時間:2020-02-24 13: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究竟是什麼節日?你們當地怎樣過的呢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農村又稱龍抬頭。 龍抬頭是什麼?
  • 二月二龍抬頭 吃龍鬚麵、剃娃娃頭
    雙吉社區居民吃龍鬚麵。 雙吉社區志願者給寶寶剃頭。   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的「春龍節」,傳說中龍抬頭的日子。2月27日上午,高新區雙吉社區組織了「我們的節日」之「二月二龍抬頭納祥瑞祈安康」活動,聯合轄區企業為社區小朋友義務理髮。  社區邀請了國家省級骨幹教師、樹德中學老師尹老師為居民講解「二月二」的來歷以及二月二的傳統習俗。除了吃麵條、炸油糕、炒玉米等習俗外,尹老師著重講解了讀書人要行的四個禮,即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以前兒童在二月二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
  • 2019年二月二龍抬頭吃什麼好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吃春餅又叫吃...
    2019年農曆二月二十陽曆3月8日,與三八婦女節同一天,據說這樣「喜相逢」的機會在本世紀只有二次。今天出了要給媽媽、老婆送上祝福外,也不要忘記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那麼二月二吃什麼呢?二月二的飲食習俗可不少,這天要吃有「龍」字的食品來沾「龍氣」。具體二月二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推薦閱讀: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剪頭髮?
  • 從頭開「食」的二月二 龍抬頭的美食地圖
    敬龍慶賀,祈龍消災,在這個特殊時期人們多少會將更多情感寄托在節日的蘊意上。即將到來的「龍抬頭」素來有新春之始,鴻運當頭之意,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一個祈福納祥轉運的日子。龍抬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其說辭最早可追溯到古老的天文學。從時間上看,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加之農曆二月二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兩相合計,龍抬頭便成為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中深具意義的節日載體。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二月二龍抬頭微信勵志希望祝福語大全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農曆二月初二夜空會出現一顆新星,叫「龍角星」,傳說它是龍的眼睛蟄伏了一冬的龍,睡懶了遲遲不肯醒。把身體緊緊地藏在地平線下,對你眨眨眼又睡去。人們無奈只得布香案、焚香禱告,請他早日回歸。神龍聽到了人們的心願抬頭醒來,沖天而飛,行雲布雨,於是,這天就稱為「龍抬頭」。
  • 二月二龍抬頭,要吃有「龍」字的食物沾「龍氣」,你都吃過哪些?
    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這個傳統節日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相傳是文昌誕辰,舊時上學、企盼學業有成的日子。到來二月二這天,還有剃頭的習俗,因為正月不能剃頭,所以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一個月都不會理髮,而是等到二月二。
  • 燕趙傳奇|民俗 祭春二月二 曲水三月三
    來源:燕趙傳奇北方地區開了春,頭一個節日就是農曆二月二。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不下雨,過了二月初二,才會有春雨降臨,這時候的雨水是老天爺最好的禮物。為什麼這麼講呢?在河北,關於龍的文化特別豐富,有二月二祭祀祖宗和祭祀青龍兩項習俗整合出的二合一民俗文化非遺項目,還有晚上才能看到的煙火社火鬥活龍,再有就是二月二祭祀求雨的漢代碑刻。既然是龍的節日,二月二這天登場的主角自然就是龍的圖騰,龍燈舞得起勁,龍牌會開得熱鬧,鬥火龍的表演更是讓人叫絕。
  • 龍抬頭就別去剃頭了,一起炒豆子、包水餃吧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剃頭? 農曆二月初二,春回大地,正是作物播種的時節,大地渴求雨水的滋潤。龍在中國文化裡是主宰風雨的祥瑞之物,俗語裡有「龍不抬頭天不雨」一說,因此龍抬頭是復甦和吉祥的象徵。民俗裡,人們選擇在這一天剃頭,以期許鴻運當頭、福星高照的吉祥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