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訂婚,是什麼意思?蘊含著深邃的哲理

2020-12-18 名揚談歷史

「正月不剃頭」,這句話似乎在農村民間流傳已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這要追溯到明末清初。當時滿清八旗軍南下,明朝軍隊抵擋不住。他們從北方一再撤退,失去了一大片家園。在清軍經過的地方,有一句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老百姓要想活下去,就得剃掉頭髮。

但也有人不同意,起來反抗。因為,當時清軍的強盛而最終失敗,「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屍山血海,慘的無法形容。最終,明朝各地的抵抗紛紛被鎮壓。老百姓別無選擇,只能按照清人的要求剃頭髮。

但是,漢族人不能接受這種侮辱。既然沒有辦法抗拒,他們只能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說,正月都不剃頭。

正月是新年。新年本來是美好一年的開始。大家都沒有去剃頭髮,過一個髒年。這也是為了噁心一下滿清統治者。這就是老百姓所能做的了。

慢慢地,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在中國農村慢慢流行起來。幾百年後,風俗仍然存在,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和正月不剃頭相對應的是,二月二,龍抬頭,一定要剃頭。

又是為了什麼?因為漢人相信他們的皇帝將來會回來的。他回來的那天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龍的頭抬起來了,皇帝自然就要來了。所以我們都紛紛趕在二月二這天剃頭髮,穿上盛裝迎接皇帝的來臨。

皇帝雖然一直沒有出現,但人們逐漸習慣了正月不剃頭,一直待到二月二再去剃頭的生活方式,感覺也不錯。此外,再說臘月不定親的來歷,臘月在中國農曆中屬於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

年終歲末,要做些什麼呢?主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神明,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所以在中國農村,臘月也被稱為祭祀月,相對來說這不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日子。然而,相親定親是年輕人人生中的大喜事,怎麼可能和祭祀扯上邊呢?

因此,它逐漸形成了臘月不相親、不訂婚的傳統。臘月過後是正月這是農曆十二個月的第一個月,正月裡來是新春,一切剛剛開始,萬象更新一切都是新氣象。安排我們的孩子在這個時候相親、訂婚、結婚,那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嗎?

但是,「正月不剃頭,臘月不訂婚」的說法是有時代局限性的,在現代社會已經逐漸被拋棄遺棄了,因為它不符合現代社會的發展,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現代人認為剃頭或者結婚是他們自己的事,由他們自己找時間決定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固守陳規。

相反,現在很多人都要在正月打理頭髮,這樣可以讓他們在過年的時候看起來更有活力,也預示著新年從頭開始。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二月二去剪頭髮,二月二龍抬頭嘛給自己討個好彩頭好兆頭。12月的訂婚怎麼了?只要適合自己的對象,就應該早點安頓下來,以免夜長夢多。至於老輩人嘮叨兩句,我們也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聽聽就好了,沒有必要去放在心上。

相關焦點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哈嘍啊,大家好啊!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了,這句俗語究竟說的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又包含的有什麼樣的道理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怎麼來的?信還是不信?
    農村俗語:「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怎麼來的?信還是不信?唐朝詩人袁暉曾寫道:「正月金閨裡,微風繡戶間」,彼時詩人獨在異鄉為異客,思鄉心切,就像如今許多儘管已經訂好車票的遊子們卻仍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不能回家一樣,可謂聞者悲傷,見者落淚。
  • 農村流傳近百年的「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究竟有什麼講究?
    我們遵循數十年的俗語,可能知道其含義的人並不多,但是這是老一輩一直在遵守的,所以才一代一代傳下來,並且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這不馬上要過年了,臘月正月一年中的頭和尾,在這兩個節日中有很多習俗,尤其是農村。在很多的農村地區,一直有「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這樣的說法,並且已經流傳了上百年,這個習俗究竟有什麼說法,為何人們能一直遵守這麼多年?
  • 又到年底,「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聽過嗎?為啥有這種說法?
    以前進入臘月後,要是誰家準備搬新家,家中的老人就會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用這句農村傳了幾千年的俗語來勸說不要搬家,等到臘月過後再搬,不過這句話有什麼來歷?又有什麼意思在裡面呢?「臘月不搬家」其實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從天氣方面考慮,臘月裡往往天氣寒冷,搬家少不了到處走動,寒冬臘月人在外面跑來跑去,很容易感冒生病的,尤其是老人,要是搬家磕到連年都過不好;其次關於「臘月不搬家」還有一種原因,是人們覺得不吉利,俗話說「人搬窮,火搬熄」,因為即將過年,家中的祖先或者灶王爺可能會對新家不太熟,會對家庭的福運產生影響。
  • 正月裡不剃頭,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
    在廣袤的北方大地,有一個俗語流傳盛廣 ,那就是「正月裡剃頭死舅舅」這句,意思是說在正月裡不能剃頭,如果剃頭都話就死舅舅。如果按字面意思來說,那肯定是封建迷信啊?絕對不能信 ,但萬物都有來源,這句話也是有淵源的。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的家鄉有這樣的說法嗎?
    在我的家鄉,就有「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呢?正月不理髮正月不理髮是為了舅舅考慮,因為「正月剃頭死舅舅」——我相信這句俗語的流傳更加廣泛吧?我家小外甥正月要理髮,我就愣是不同意他去,我的命多金貴啊是吧。以前還看過新聞,說某地一外甥用「正月剃頭死舅舅」這句話去敲詐舅舅,要是舅舅不給錢,他就去剃頭,真是笑死我了。不過獨生子女這一代不用擔心了,盡情剪頭,反正也沒有舅舅,你們根本不懂我作為一個舅舅,心裡有多苦。
  • 在農村娶媳婦,常說「正月不娶,臘月不訂」,什麼意思?
    可以看出來,農村人在平常的生活上即使再艱苦,只要自家孩子結婚不會吝嗇一點,其實隨著現今社會的進步,農村的生活條件和水平也在逐漸提高,這些都見多不怪了,而在農村結婚讓人津津樂道的無非是結婚之前的那些講究。
  • 今天是臘月初六:「臘月龍海底遊,正月蛇洞中休」,是什麼意思?
    不過老人們常說:「龍怕臘月,蛇怕正月」,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牛年對於牛來說,就是年衝,而除了年衝之外,還有月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犯月。「龍怕臘月,蛇怕正月」,意思就是臘月是龍的犯月,而正月是蛇的犯月。俗話說:「臘月龍海底遊,正月蛇洞中休」,就是這個意思。
  • 俗語「正月剃頭死舅舅」是什麼意思?正月剃頭,為何舅舅要倒黴?
    比如"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食不言、寢不語"、"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等等。我們就先以"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舉個例子。其實"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是用來教導男人和女人的為人處世的。首先"三點頭"不是說點三次頭,這個三隻是一個數量詞,是被用來形容點頭的次數比較多,什麼不會做,只會點頭而已,這是對於男人來說。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聽說過嗎?其中有何深意。現在也有非常多的人遵守這個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那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正月不理髮首先我們先來說「正月不理髮」,說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當時清軍入關逼迫著人們剃頭留辮子,但是有一些人誓死抵抗,所以在會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相傳當年清軍入關的時候頒布的剃髮詔書就是在一月,那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滅亡了。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訂婚與娶親,這是農村人非常看重的事情,因此今天要講的一句農村俗語就是:「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句話大夥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卻不太懂這裡面的講究,讓我細細道來。要想解釋這句俗語,我們需要將其分開來說,先來說說「臘月不定親」。首先,氣候上來說,臘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衰弱,陰氣增長,缺少活力。
  • 農村俗話說「正月不撿雞,臘月不撿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根據中國的傳統,正月和十二月是一年中最特別的兩個月。主要原因是它們分別代表年初和年末。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這兩個月的年味最濃。當然,由於這一特殊性,與其他普通月份相比,正月和十二月的規矩和禁忌也相對較多,尤其是在農村這一領域也有不少俗語。
  • 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那麼,都有啥講究呢?一、結婚閨女小年前回婆家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娘家「塵」的習俗。老輩子家裡弟兄姊妹幾個,總覺得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根兒,閨女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像「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該怎麼去理解呢?臘月不搬家:從古至今,搬家並不是小事,特別是以前,但凡搬家的,多數是出於躲避戰.亂、瘟.疫、飢餓等等,反正肯定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那種狀態,如果選擇臘月搬家,到處都是食物缺乏,豈不是得挨餓?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正月不娶」是農村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指正月不宜婚嫁喜事。
  • 農村俗語「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為什麼?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指的是正月不能夠娶親,臘月不能夠訂親。為什麼農村會有這樣的一句俗語呢?正月不能結婚①「抬頭紅」古時候有這樣一種說法「抬頭紅」,什麼意思呢?指的就是在正月裡結婚會被月來歲壓頭,對子孫不利。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那麼我們就會奇怪,為啥會有這種規矩?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臘月又逢剃頭師傅最忙時節,「剃頭挑子一頭熱」是什麼場面?
    中國古代是沒有剃頭這一行業的。據說孔子在教導學生曾子時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說皮膚頭髮雖然長在你的身上,但你沒有權力改變或去掉,否則就是大不孝,所以古人只能整理頭髮。例如梳頭,在頭頂上盤個捲兒,用簪子一插,就齊活了。古人稱之為「椎髻」。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而農村有句俗語老話「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寒冬臘月 所謂「臘月做不發」意思是說,一年時間到了臘月年底了,該做的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即使再做也不會發什麼大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