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臘月初六:「臘月龍海底遊,正月蛇洞中休」,是什麼意思?

2021-01-20 鄉土鄉人

人們常說:「在太歲頭上動土」,意思就是不能在太歲的方位和對面動土。2021年是辛丑年,而醜所對應的方位是東北方,因此辛丑年的太歲方位就是東北方,也就是說辛丑年不能在東北方和西南方動土,在這兩個方位動土就叫做「太歲頭上動土」。

除了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之外,還有一些犯太歲的生肖,比如辛丑年是牛年,所以屬牛的人就是年衝,而屬羊的人就是對衝,當然還有刑太歲、害太歲和破太歲等,因此龍馬狗都算是犯太歲了。不過老人們常說:「龍怕臘月,蛇怕正月」,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牛年對於牛來說,就是年衝,而除了年衝之外,還有月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犯月。「龍怕臘月,蛇怕正月」,意思就是臘月是龍的犯月,而正月是蛇的犯月。俗話說:「臘月龍海底遊,正月蛇洞中休」,就是這個意思。

龍怕臘月,蛇怕正月

龍在民間傳說中,是專門管下雨的,而臘月正是天氣最冷的時候,河面冰封,龍也就被封在了水底,所以就只能在水底遊了,因此臘月是龍的犯月。而正月的蛇正處於冬眠時,也只能躲在洞裡了。

犯月是根據每一種生肖所對應的月份而得來的,人們認為每一種生肖都有自身攜帶災難的月份,如果正好出生在這些月份中,就是生肖犯月。比如屬龍的人出生在正月和十二月就是犯月,而屬鼠的人出生在農曆的二月三月或者六月就是犯月。

當然犯月還分為上旬,中旬和下旬,中旬是最嚴重的,而犯月還分為五種:「苦焦、骨髓破、鐵掃帚、紙簸箕和絕火煙」,其中枯焦是最輕的一種,意思就是命苦,一輩子不順利,而骨髓破指的就是傷殘或者災病,絕煙火也就是無子嗣,鐵掃帚就是掃把星的意思,不過比掃把星還高一個等級,所謂的紙簸箕,意思就是鏡中花水中月,與富無緣。

古人認為,每一個生肖的人所帶的災難都會在犯月出現,民間認為男人如果犯月,犯的是自己或老丈人家,而女人如果犯月,犯的是自己或婆家庭。其中骨髓破無論男女,都是犯自己的。

這也是人們在結婚時,都要看犯月的原因,如果女方出生在犯月,都是犯自己或者自己家的,因此女人的生辰對一個家庭更為重要,而男人除了枯焦和骨髓破兩種是犯自己,其餘三樣都是犯老丈人家的,特別是男犯絕煙火,主要是針對老丈人家的。俗話說:「男三十犯妻家,女三十犯婆」就是這個意思。

由於臘月正好是屬龍人的犯月,而正月是屬蛇人的犯月,因此就有了「龍怕臘月,蛇怕正月」的說法。當然除了犯月之外,還有旺月,比如蛇的旺月是四月,龍的旺月是六月,因為四月正好是蛇冬眠結束不久,而六月也是下雨比較多的日子。

老話說:「一雞二兔三羊青,四蛇五馬六月龍。七猴八羊九月鼠,十月老牛也有功。十一月豬灰堆臥,臘月狗會財門。」說的就是十二生肖的旺月,當然這只是人們在科技不發達的情況下,一種精神寄託而已,是沒有什麼根據的。您且一看,不必太當真。

相關焦點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和正月有哪些禁忌?看完有數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臘月初六,距離春節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雖然距離春節還有挺長時間,但是在農村的傳統中,進了臘月也就開始過年了,人們都在忙著準備過年用的年貨。當然了,在進了臘月後,農村的禁忌也越來越多,比如今天咱們要說到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哈嘍啊,大家好啊!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了,這句俗語究竟說的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又包含的有什麼樣的道理呢?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何意?老祖宗的話在理?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已經到了農曆的十一月份,今天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五,距離春節還有不到60天的時間。眼看著春節越來越近,天氣也是越來越冷,很多農作物進入休眠期,農民也可以趁機好好休息休息。在農村關於農曆十一月有句俗語,那就是「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是11月」,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說11月是不緊不慢呢?
  •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老農的話,什麼意思?
    年剛剛過完,鄉親們就在為種地做打算了,地裡多種什麼、少種不種什麼、什麼時候耕地、什麼時候播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來說去總得先來場春雨。王大爺又發話了:大家不要急,這春水不遠了。接著他說了這麼一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 在農村娶媳婦,常說「正月不娶,臘月不訂」,什麼意思?
    今天,現代生活已使得鄉村傳統習俗流失並大有改變。不過,在老家農村不甘落伍的農村老百姓,尤其是年輕人追逐城裡人的時髦,房子汽車現代化設備應有盡有。單男女雙方陪送的鋪被就是幾十床(一鋪一床為一套),簡直把小編看得驚訝萬分。
  • 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下雪糧價賤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比如訂婚與娶親,這是農村人非常看重的事情,因此今天要講的一句農村俗語就是:「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句話大夥可能都聽說過,但是卻不太懂這裡面的講究,讓我細細道來。
  • 老俗話「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是11月」究竟啥意思?
    這其中就句老俗話「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是11月」,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說11月是不緊不慢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我們本地過去與現代農村的生活現狀,與廣大網友分享如下:第一,「緊臘月慢正月」的現實意義。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首先,「正月不娶」是農村流傳的一種說法,是指正月不宜婚嫁喜事。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而農村有句俗語老話「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寒冬臘月 所謂「臘月做不發」意思是說,一年時間到了臘月年底了,該做的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即使再做也不會發什麼大財了。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正月和臘月是一年裡最特殊的兩個月,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分別代表著一年的開始和結束,不管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這兩個月的年味都是最濃的,當然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性,和其它普通月份相比,正月和臘月裡的規矩和禁忌也相對更多,農村還流傳著不少這方面的俗語。
  • 為什麼農曆十二月叫臘月?一月叫正月?
    今天是2018年2月6日,還有十天左右就要到春節了。在春節到來之前,很多人老年人記著日子,比如今天是臘月二十幾,明天又是臘月多少。等到春節後,又是正月初三等。對於中國人來看,在年前前後喜歡用農曆來計算日子。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農曆一月叫正月?十二月叫臘月?
  • 俗話說:正月不剃頭,臘月不訂婚,是什麼意思?蘊含著深邃的哲理
    既然沒有辦法抗拒,他們只能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說,正月都不剃頭。正月是新年。新年本來是美好一年的開始。大家都沒有去剃頭髮,過一個髒年。這也是為了噁心一下滿清統治者。這就是老百姓所能做的了。慢慢地,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在中國農村慢慢流行起來。幾百年後,風俗仍然存在,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為什麼。
  • 「緊臘月,慢正月」農村裡過年的講究,臘月時間緊都在忙些啥?
    今日臘月初一,又到了一年的歲尾,距離春節僅剩一月的時間。我們即將告別多災多難的鼠年,迎接牛氣沖天的新一年。在以前的農村,到了這個時候,忙碌一年的老百姓也閒下來了,殺雞鴨宰豬羊,置辦年貨,為過春節做準備。在農村裡就有「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是冬月」的說法。
  • 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啥意思?你知道嗎
    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充分體現了過去農民的民情風俗,你知道啥意思嗎馬上就進入臘月了,滿打滿算距離春節還有1個月時間,感覺這一年過得真是快,還沒怎麼過,就到2020年了。說到臘月便想起了一句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相信大家對這個童謠都不陌生。在以前,小孩就盼過年,而對於大人們來說,雖然農事基本忙完,但臘月中旬一過,也是忙得不可開交。正如農村老話說的「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充分地體現了過去農民的民情風俗。所謂緊臘月。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農村俗語「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為什麼?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指的是正月不能夠娶親,臘月不能夠訂親。為什麼農村會有這樣的一句俗語呢?正月不能結婚①「抬頭紅」古時候有這樣一種說法「抬頭紅」,什麼意思呢?指的就是在正月裡結婚會被月來歲壓頭,對子孫不利。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像「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該怎麼去理解呢?臘月不搬家:從古至今,搬家並不是小事,特別是以前,但凡搬家的,多數是出於躲避戰.亂、瘟.疫、飢餓等等,反正肯定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那種狀態,如果選擇臘月搬家,到處都是食物缺乏,豈不是得挨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