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剛剛過完,鄉親們就在為種地做打算了,地裡多種什麼、少種不種什麼、什麼時候耕地、什麼時候播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來說去總得先來場春雨。王大爺又發話了:大家不要急,這春水不遠了。接著他說了這麼一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如果立春在農曆臘月的話,那麼春雨下得就比較早;而如果立春在農曆正月的話,那麼春雨落得則比較晚。
立春的時間是比較固定的,一般是在每年的公曆2月4號或5號。而對應在農曆上,時間就不固定了。這是由公曆和農曆的時間差所導致的。公曆一年365天或366天,而農曆一年則354天或355天。這樣節氣在農曆的時間上就有所偏差,也就出現了臘月立春、正月立春。
今年正是所謂的「臘月立春」,照這種說法來看的話,今年春天的雨水來得早。但願王大爺的說法是準的吧,希望今年春天的雨水能夠早、夠多,這樣春耕、春播就比較順利了,這就為好的收成奠定了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農諺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可以一概而論,土妞家鄉坐標魯中地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