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到,農事忙,立春當天對農事有啥影響?看完農諺就知道了

2020-12-10 大農圈農業大市場

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令人猝不及防,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嚴峻形勢下,大家心情都是緊張的,但全國大多數地方的天氣還是很給力的,風和日麗,太陽高照,但是,為了不給國家添亂,我們還是不能出門,小編查了一下,未來幾天的天氣都很不錯,原來明天就是立春節氣了,一說到立春,估計好多人心情一下豁然了,那你知道哪些立春節氣的諺語呢?立春節氣對我們農民在生產上有什麼指導嗎?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立春節氣的歇後語和諺語,僅供大家參考。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2020年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歷經冬日的蟄伏,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

立春的諺語

1、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

寓意:如果立春這一天天氣晴朗,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

2、立春晴,雨水均。

寓意:如果立春這一天天氣晴朗,以後便會風調雨順。

3、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離意:立春是睛天,說明以後的天氣風雨相宜,適合耕田。

4、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寓意:如果立春這一天下雨,很容易斷斷續續下到清明。

5、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寓意:立春之日下雨,將持續很多天,影響種莊稼。

6、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

寓意:立春以後,天氣會逐漸援和起來。

7、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離意:如果立春降霜,這一年的整個春天農作物都長不好。

8、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

寓意:立春開始打雷,驚蟄時會連續下雨。

9、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寓意:如果在臘月裡立春,雨水會來得早;如果是在正月裡立春,雨水會來得晚一些。

10、打春凍人不凍水。

寓意:立春之後天氣仍然很冷,但是溫度都在0度以上,水已不結冰了。

「立春」這一天,在小編的家鄉有個風俗,立春當天要吃春餅或者春卷,名曰「咬春」,咬下這一口,為了祝福春天的美好生活,春天的好運氣就伴隨著你走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小編結語:農事諺語是人們通過對生活和勞作的觀察,發現了自然的一些規律而產生的,雖然現代社會有了天氣預報,但是我們老一輩的人總結出來的,還是有一定價值的,面對這些諺語,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如需加入,請點擊文末【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明天立春,立春當天下雨好呢,還是晴天好,看完這些農諺明白了
    立春要來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年開始,也正式步入了庚子年,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立春,作為新的開端,立春節氣當天的天氣變化,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向,是有很大影響的,在我們的農村,也有很多的農諺裡,都有關於立春各種各樣的描述,將在立春節氣當天的天氣變化,作為預測,對於全年的年景好壞,起到一定的預判作用
  • 立春到了,農民認為立春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有道理嗎?
    三、不過立春是按照公曆年份算的。應該和農民對立春是晴天或者雨天關係不大,要看氣候運行規律。但農民是農業生產的直接參與者,在千百年的勞動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農諺習俗文化,這些農諺習俗文化有的很準,而且能多年得到驗證是很靈驗的。比如說「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說的是啥意思?
  • 「冬隨五九盡,春開六九頭」啥意思?19年除夕逢立春,有何說法?
    村中王大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農民人家不提前為農事打算「人誤地一天,地誤人一年」,並強調老話「人勤地不懶,人懶地起鹼。」值得深思。的確,農村老話大多都是祖先輩們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其中飽含無數先輩們的智慧、經驗、經歷,農諺老話對於農民指導農事活動是有事實為據的。農諺「冬隨五九盡,春開六九頭」是啥意思?即將到來的今年除夕逢立春,有什麼說法嗎?
  • 今日除夕又逢立春,農諺「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
    今日除夕又逢立春,農諺「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文/農夫也瘋狂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終於等到你了,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把立春盼來了。立春節氣一到,也表示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而溫暖的春天就要到來了。立春在過去不只單單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而今年的除夕和立春「相撞」了,許多的老農民對這一年也是充滿了期待,在民間有著「百年難逢三十春」的說法,認為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預示著這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糧食都會大豐收。古人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和立春節氣相關的農諺,那「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會冷嗎?
  • 農諺「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到底是啥意思?
    啷哩個啷哩個啷,閒言碎語咱不講,今天歡顏的狗尾草給大家介紹介紹,農諺「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到底是啥意思?在農村有這樣的一句諺語,「立春天氣晴,百事好收成」,到底是啥意思呢?下面大家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春是幾點幾分幾秒 立春習俗節氣盤點 幾時霜降幾時冬,四十五天就打春。從冬至這天入九,五九四十五天,立春正好是六九的開始,因此農諺說春打六九頭。今年的春節剛出年門,立春節氣趕在正月十一日來了。
  • 二十四節氣立春|農諺「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2020年景如何
    雖然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的生活受到了諸多影響,各行各業在這場災難的侵襲下,也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但無論如何艱難,糧食還是要堅持種下去的,農民朋友們也在這個時候應開始準備種子、化肥、收拾農機械,為春耕做好一切準備。
  • 立春到了,農民認為立春是晴天好,還是雨天好?有道理嗎?
    立春,在大部分人看來只是一個節氣之間的劃分,其實立春屬於我國二十四節氣之首,不僅如此,立春這天的天氣狀況也能反射出未來一年的天氣狀況,所以立春在我們農民眼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時立春天氣的好壞也直接決定了農作物的生長。
  • 春打六九頭,2019立春當天就是除夕,農村習俗訂親在年前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許多諺語流傳至今,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一般在公曆日期的2月3號到5號之間。春打六九頭,是講關於立春的農村諺語。意思是,打春,也就是立春,在六九頭一天。立春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始,天氣開始漸漸變暖。「春打六九頭,窮人苦出頭」,意思是,春天來了,萬物復甦,窮人要開始辛苦的勞作了,也就是,農民們要開始準備春天耕種了。
  • 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從農曆一月一日到下一個農曆一月一日為一「年」。古時「歲」和「年」是有嚴格區別的。秦漢以前,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除舊布新等活動都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的。但當時各地曆法、歲首日期不同,風俗習慣、歲首節慶的民俗也不同。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進行曆法改革,規定以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又稱「年節」、「元旦」。
  •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老農的話,什麼意思?
    年剛剛過完,鄉親們就在為種地做打算了,地裡多種什麼、少種不種什麼、什麼時候耕地、什麼時候播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來說去總得先來場春雨。王大爺又發話了:大家不要急,這春水不遠了。接著他說了這麼一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吧。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 今年立春有啥說法?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冬天比較寒冷,有專家預測為60年不遇的冷冬。在如今,該冷就冷是莫大的好事,特別對於農村農民來說,人們喜歡冷冬,卻不希望來年春天寒冷。春天寒冷,標誌著出現了倒春寒,會給作物返青與花期授粉造成影響,嚴重了,將造成作物減產或絕產。
  • 今年有啥不同,又有哪些農事?看完知道
    現在天氣著實寒冷了,老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自8月7日立秋以來,也不知道下了幾場秋雨,但時間是飛快的,轉眼間仲秋結束,季秋邁入了。就節氣來說,寒露節氣已經過半,再有幾天就要霜降了,霜降是24節氣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10月23日—24日就會如期而至,今年是23日。那麼,霜降到了就一定會霜嗎,今年霜降有啥不同呢?
  •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立春吃什麼+立春習俗+立春詩詞
    立春是什麼時候  2018年立春時間:2月4日 05:28:25,農曆2017年十二月(大)十九。【描寫立春的詩句】【立春祝福語】  2019年立春時間:2019年2月4日 11:14:14,農曆2018年十二月(大)三十。
  • 「水九旱三春,旱九水三春」啥意思?農諺看春季雨水多少
    「水九旱三春,旱九水三春」啥意思?農諺看春季雨水多少文/農夫也瘋狂「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已過,也就意味著馬上就要過年了。這句農諺流傳是非常廣的,在國內很多的地方都是適用的,但是卻有很多人理解錯了。其意思是說在冬至節氣前後幾天如果是以晴天為主,那在立春期間的雨雪天氣就比較多。如果在冬至前後是陰雨(雪)天氣,那在立春期間的降水就會偏小。
  •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今年大寒是哪天?大寒之後還冷嗎?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啥意思?大寒後還冷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老輩人對於傳統的24節氣還是比較重視的,因為在過去農民從事農事勞作就基本是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點的。即便現在農村裡好些人都不種地了,也種不動了,但是依然還是很關心24節氣,因為二十四節氣不僅和農事相關,而且對後期的天氣也有著很好的預測作用。
  • 雞之趣 | 立春有個習俗,叫「戴春雞」
    今天是「立春」節氣,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的意思,從這天起,凜冬就慢慢散去,草木逐漸興榮,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就一點點向我們靠近了。二十四節氣,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的先祖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補充曆法。它反映季節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每年到了春節的時候,有一個話題是農民朋友非常     原標題:俗語春打五九尾來年凍死鬼是何意思 今年哪天立春呢?     2020年的農曆春節到了,不過今年的春節因為特殊的原因,不能像往年一樣任意的走親訪友了,。這不僅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同時也是對親朋好友的健康負責。
  •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準嗎?2020年立春在哪天?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立春在臘月間,明春無倒春寒 這是在閩南地區流傳的俗語,其意思是說立春如果是在臘月,也就是農曆十二月,那第二年春天就一般不會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倒春寒」是農民最害怕在春季發生的天氣現象了,其一旦發生對農作物的危害可不少。
  • 2019年己亥年 立春時間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這時常處於一年中的轉折點,趨於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長勢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麥拔節時耗水量增加,應該及時澆灌追肥,促進生長。農諺提醒人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大春備耕也開始了。雖然立了春,但是華南大部分地區仍是很冷「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的景象。這些氣候特點,在安排農業生產時都是應該考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