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梅兩首:望雪亭前梅一剪,棲霞嶺上鶴雙飛

2020-12-25 壯圖山人

詠梅兩首

文/壯圖山人

(一)

從來爭俏不爭春,寂寞黃昏惜自身。

望雪亭前梅一剪,嫣紅依舊豔迷人。

(二)

江聲隱隱浪微微,晚笛橫吹釣客歸。

望雪亭前梅一剪,棲霞嶺上鶴雙飛。

一一2020,01,13,13:50

讀懷義傳

(步韻和一凡詩詞客)

文/壯圖山人

曲徑通幽見拂塵,僧衣破敗不因貧。

禪無臥榻藏嬌客,腹有經書漲逆鱗。

古剎深沉風泣雨,明堂高聳火驚神。

黃粱夢醒千年淚,世人長嘆假成真。

一一2020,01,13,21:38

[附錄]一凡詩詞客原玉:

狂人夢囈

文/一凡詩詞客

長書錦繡漫紅塵,寫遍風情只愛貧。

敢做青蟲對雞眼,寧遊淺水逆龍鱗。

飛高柳絮全無骨,香遠梅花自有神。

我道詩壇多雅士,爾曹笑我太天真。

[附錄]某稅務局新年聯

不忘初心時時聽黨指揮理財只有逗號沒有句號

牢記使命刻刻為民著想收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相關焦點

  • 上苑賞梅寫七律,引出十首詠梅詩
    古今詠梅詩詞體裁甚多,如——卜算子詠梅卜算子·詠梅[宋]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遊的詠梅詞堪稱古今詠梅詩詞的絕世佳作,無與倫比。詩人當時正處在人生的低谷,憂國憂民而無力回天,所以整首詞十分悲涼,以梅的花開花落宣洩當時的冷漠氣氛、不畏強權的文人精神和一介書生的愛國情懷,遣詞用字精妙無暇,成為流傳近千年的不朽格律篇章。當代詩人毛澤東向來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 自古詠梅,無過這五首
    詠梅是中國詩詞的一大主題,從三國陸凱的《贈範曄詩》開始,中國文人熱情地開始了詠梅詩詞的接力歌唱。兩千多年來,詠梅詩湧現了無數佳作,但寫來寫去,也不過如下幾首,所謂不可超越者。你心裡是哪幾首呢?歷代詠梅,這恐怕要算最有知名度與影響力的一首。詩人林逋,又稱林和靖,是個隱逸高人,以鶴為子,以梅為妻,十分瀟灑。卻因為寫了經典七律《山園小梅》,再也不能讓人遺忘。歷來提起詠梅詩,這一首都是必提篇目。自《山園小梅》出,好評如潮,大詩人、大詞人、大評論家無不溢美。其最精華的一句,正是詩中頷聯之出彩。
  • 元代最好的兩首詠梅詩,一黑一白,各有一千古名句
    梅蘭竹菊四君子,梅花總是居首。蓋因梅花是在寒冬臘月凌霜傲雪開放,枝上無葉,唯獨花朵點綴,枝如傲骨,花則冰潔,故而最受文人雅士喜愛。歷朝歷代古詩詞中都不乏吟詠梅花的名作,或描摹梅之狀態,或讚揚梅之高潔,不一而足。
  • 劉克莊這首詠梅詩,無一梅字卻句句不離梅
    王安石在《梅花》一詩中寫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冕在《白梅》中也有「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的詩句;陸遊在《落梅》中更是曾寫「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這些詩句描寫的是梅花的特質之一,那就是傲寒凌霜,百花都是苦爭春,只有梅花在冬日獨自綻放著自己的美,獨具一格。
  • 6個朝代6首經典「詠梅」詩,都有一個特點!全詩無「梅」字
    我們在6個朝代當中,各選了一首優美的「詠梅」詩,說也奇怪,這6首詠梅詩不約而同都有一個特點,全詩無「梅」字,這是一個什麼神仙操作!不相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早梅》唐代:齊己齊己是唐朝著名的詩僧,他在大雪的清晨出門看到一枝梅花傲立風雪,寫下這首《早梅》幾乎所有的樹都被寒冷的天氣凍得快要折斷了,只有梅花深深地紮根在地下,恢復了生機。
  • 王冕種梅畫梅,這兩首詠梅詩也堪稱名篇
    從古人留下的作品來看,陸遊寫有梅花詩約兩百多首,他是絕對的第一愛梅之人。 按照現在的話來說,王冕可以說是梅花的專門家了,他愛梅花不是像林和靖那樣的搞梅妻鶴子,他是愛梅、種梅、賞梅、畫梅、寫梅詩一條龍。 王冕為人也有梅花一樣的品格。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度日,後來自學成才。
  • 南唐兩句殘詩,幾十年後宋代一詩人湊成整首,竟成為詠梅經典名篇
    這位詩人曾有一詩集名《江為集》,但後來在戰亂中散佚,只有《全唐詩》記錄了他8首詩,還有幾句殘詩。正是這些殘詩,才有了後來「林逋偷詩」的故事。江為的殘詩中有兩句是「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看到這裡,相比大家已經很熟悉。
  • 我是瓊花你是梅,也同白玉也香陪;梅雪詩詞26首,我持馨韻待君臨
    梅雪懷春王振江(大連)七絕 詠梅文/曉之月雪谷冰崖俊俏芬,凌寒盛放醉紅塵。花雕落雨隨風逝,一縷香魂笑報春。七絕.詠梅文/歲月無痕瓊花飛舞扮紅妝,傲骨清奇透暗香。三九寒冬梅獨俏,仙姿不欲冠群芳。此心託付飛天雪,一剪紅梅慰佑康。七絕.雪與梅文/伊人在岸六出年年慷慨降, 梅花卻只夢中來。何年裹雪江南去, 也折香枝飾鏡臺。七絕.【梅雪情】文/舒涵安迪
  • 最負盛名的十首詠梅詩詞
    最負盛名十首詠梅詩詞松、竹、梅合稱「歲寒三友」,梅、蘭、竹、菊合稱「四君子」。無論是「歲寒三友」還是「四君子」,梅花都在其中。正因為梅花的傲雪與清香,與文人追求的堅強與卓越高度吻合,梅花的「百花之首」的地位,牢不可破。千古以來吟詠梅花的詩篇,是繁若星辰,數不勝數。能成為其中的佼佼者的詩篇,大多是圍繞的梅花的上述兩個特質來抒情的。
  • 詠梅詩詞十五首*作者:齊洪松
    原創齊洪松魯沂文學2020-12-09詠梅詩詞十五首詠梅·詩十首一、憶梅 >一樹幽香一樹夢,冷香浸雪入柴門。二、惜梅自別芳園今未遇,十年心跡已無蹤。千山漫雪春無信,辜負梅花又一冬。三、尋梅細品茶香情萬緒,尋梅踏雪閉柴門。思春未綻惜心語, 一段清香了世塵。
  • 《詠梅》詩詞巔峰之作30首,沒有最美,只有更美
    【二十四番花信風】小寒節氣: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梅花】中國十大名花排名第一,花中之魁-梅花。今古《詠梅》詩詞巔峰之作30首東湖梅花攝影:艾曉東1.梅花宋·方嶽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薄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3.梅花宋·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平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4.卜算子·詠梅現代·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 五首詠梅詩詞,王安石經典,陸遊驚豔,18歲的李清照最是出口狂傲
    一、王安石 《梅花》 但是,李清照寫過的詠梅詞遠不止這一首,其中亦不乏驚豔之作,比如上面篇《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筆者認為,李清照的這首《漁家傲》詠梅詞還是非常經典的。上闋寫寒梅初放,表現梅花的冰清玉潔,下闋寫月下賞梅,烘託梅花的遺世獨立。此詞妙在寫梅即寫人,賞梅亦自賞,一句「此花不與群花比」把李清照的狂傲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 這些詠梅的佳作都讀過嗎?您以為最好的詠梅詩是哪一首?
    今天,老街就簡單聊一聊四君子之一的梅花。一說起梅花歷朝歷代的詠梅詩,估計每個人都能吟誦幾句,不用費力去想就可脫口而出:驛外斷橋邊、疏影橫斜水清淺、寒梅著花未、她在從中笑......最早在詩經中就有梅的形象,到了南北朝開始出現大量的詠梅詩,後來有很多詩人酷愛詠梅,我們能看到不少詩人有動輒百首的組詩。
  • 宋代詩人的大膽之作,無一梅字卻句句不離梅,詩人因此詩被貶10年
    在眾多詠梅詩詞中,我們見識了各種各樣的梅。有盧梅坡開著大雪中的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更有王冕一夜開盡的白梅,「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裡春」。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詠梅詩,不一定是最美的,卻一定是最大膽的。詩名《落梅》,來自南宋大詩人劉克莊,全詩無一梅字卻句句不離梅,詩人因為此詩被貶10年。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詩到底寫了什麼?
  • 詠梅的詞那麼多,為什麼楊慎認為「綠毛麼鳳」第一
    梅西江月 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梅這是一首詠梅詩,亦是蘇軾為懷念侍妾朝雲而作。上片前兩句從正面描寫梅花的冰肌玉骨。而這梅花的仙姿豔態,引起了海上仙人的羨愛,經常派使者來到梅林間探看。
  • 這首詩作為詠梅詩中的翹楚,卻無一字寫梅,無一字寫雪,堪稱絕妙
    詠梅詩那麼多,而這首林逋的《山園小梅》卻堪稱為詠梅詩中的翹楚,那麼,這首詩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偏偏能在若干詠梅詩中摘得桂冠?山園小梅·其一 [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知魚與望雪,一南一北兩個傻瓜
    知魚是朵沙漠的花,開放在飛雪覆蓋的冰之崖望雪是片江南的茶,生長於煙雨朦朧的魚米鄉知魚有把琴,木枕無弦響,素手奏天音,只能望雪賞望雪有壺茶,玉色梅花香,無根雨水盛,只為知魚嘗大漠風沙長,春遲雪花涼江南煙雨稠,陽暖百花香望雪雨中折枝梅,千裡飄香贈知魚知魚沙裡畫片冰,萬裡江河送望雪南飛的大雁,
  • 觀宋填詞156|劉克莊寫落梅獲罪閒廢10年 卻成最愛詠梅詩人
    劉克莊(1187~1269) 是南宋的多產詩人,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將近5000首。其中有一百多首詩詞,與梅相關。之所以詠梅詩詞這麼多,是因為一首《落梅》詩影響了他的人生。 劉克莊《病後訪梅九絕》中還自嘲說:「幸然不識桃和柳,卻被梅花累十年」。 據說正因《落梅》詩這個冤案,反而令他與梅花結下不解之緣。劉克莊一生寫了123首詠梅詩,另有多首詠梅詞,可能是中國文人中寫梅花最多的詩人。
  • 詩詞丨9首詠梅佳作,雖已流傳千年,讀來依舊香氣撲鼻,沁人心脾
    文/詩詞歌賦匯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筆者挑選出了9首詠梅的古詩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些詩詞雖已流傳了千年,今日讀來依舊香氣撲鼻,沁人心脾!那就讓我們一起聞一聞這千年之前的梅香吧!01、卜算子·詠梅宋代:陸遊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 放鶴亭前梅妻鶴子
    有時薄暮中到那裡去走走,會停在梅下,等林和靖。暗香飄起來的時候,林處士就翩然而至了,他還是騎著鶴前來的呢,穿著黑白相間的羽衣,在梅下清風一樣地撫過,還要有一些若有若無的古琴聲,或者是「平沙落雁」或者是「高山流水」……我的家園杭州因梅而傲。《中國花經》說:梅花在唐代品種漸多,形成杭州、成都東西兩大賞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