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作為詠梅詩中的翹楚,卻無一字寫梅,無一字寫雪,堪稱絕妙

2020-12-12 詩情話意

在不久之前,我們告別了寒冬臘月,迎來春暖花開。春天是百花萌動的季節,而冬天卻是只屬於梅花的。正是因為它能夠在冰天雪地中傲然開放,才會有無數文人墨客痴迷於它的風姿,傾倒於它的傲骨,揮筆寫下若干動人的詩篇來將它歌頌。

說起詠梅詩,我們想到的,是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是盧梅坡的「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也是王冕的「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眾多的詠梅詩,將梅種進了人的精神裡,春夏秋冬,永垂不朽。

詠梅詩那麼多,而這首林逋的《山園小梅》卻堪稱為詠梅詩中的翹楚,那麼,這首詩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偏偏能在若干詠梅詩中摘得桂冠?

山園小梅·其一 [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總決賽中,蒙曼老師也對這首詩進行了高度的評價。

中國詩人自古詠梅,梅都有著精神,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呢?大多數詠梅的文章中,梅都是一種冷香、有戰鬥性的形象。而且,絕大部分詠梅之作中,都是將梅和雪放在一塊寫,以便於襯託出梅的那種冷豔孤傲的氣息。

而在此詩中,特別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名句,它並沒有把梅和雪放在一起,這樣反而使梅的意象更加溫暖,但它仍然是清麗的存在。

因此,才會有下一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冬天的鳥兒會偷偷看它,蝴蝶如果能知曉梅花的清麗怕是要慚愧地死去。此句用霜禽和粉蝶對梅花的態度來側面烘託出梅花的魅力所在。

寫完動物與梅花的故事,最後一句便是寫人了。作者說,幸好可以用吟詩的方式與梅花親近,也就不需要用金樽飲酒助興了。這山園小梅,仿佛就是作者的精神伴侶了。

縱觀此詩,真是無一字提到「雪」,更是無一句提到「梅」。

首聯將梅與「眾芳」對比,在冬日裡,它佔盡風情,此句並無特別之處。

而頷聯確是神來之筆,寫梅的影子,寫水,寫梅的香氣,寫月,唯獨沒有寫梅本身,更沒有寫雪,此句中的梅少了幾分清高孤傲,卻多了幾分乖巧靈動,讓梅變得與眾不同。

頸聯和尾聯,分別寫了動物和人與梅的故事,正因為上句製造了一個溫馨的梅的意象,梅花才能和粉蝶翩翩起舞,和人的精神交相輝映。

這首《山園小梅》,一改往日詠梅之作中梅花清冷孤傲,給人不一樣的感覺,也就自然而然在眾多詠梅之作中摘得桂冠。

這首詩帶給我們的不僅只有梅全新的意象,還有對於創新的思考,大多數時候,我們會按照既定的規律和模式去完成任務、處理事情,但在某些時刻,我們可能會發現那些約定俗成的套路和方法不太適合自己,此時,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感覺,去探索、去創新,說不定下一個摘得桂冠的,就是你。

相關焦點

  • 元代28字古詩無一字寫「梅」,卻字字寫梅花高潔品格,超凡脫俗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主持就是如此。全文只有28個字,除了題目當中有一個梅花的梅字,全文當中沒有一個字提到是梅花。但是全文無一字寫「梅」,卻字字寫梅花高潔品格,超凡脫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這首古詩就是王冕的《白梅》。王冕是元代非常著名的詩人和畫家,我們小時候都曾經聽到一些他的故事。和歷史上那些經典古詩抒發情感相一致,王冕寫這首古詩,詠嘆的是梅花,實際上也是在歌詠自己品格的高潔。
  • 自古詠梅,無過這五首
    詠梅是中國詩詞的一大主題,從三國陸凱的《贈範曄詩》開始,中國文人熱情地開始了詠梅詩詞的接力歌唱。兩千多年來,詠梅詩湧現了無數佳作,但寫來寫去,也不過如下幾首,所謂不可超越者。你心裡是哪幾首呢?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並無寄託,也沒有什麼精神的刻畫,只是簡單地把雪與梅的特點鮮明地區分開來,給人耳目一新的簡潔詩情,反而寫出了千古傳唱之作。這可能是王安石詩詞中最家喻戶曉的作品了。詩極其簡單,只有20來個字,句句口語,絕無雕琢。全憑趣味一氣呵成。這首詩常年入選中小學教科書。
  • 一首閨意詩,寫盡高考後的忐忑,通篇卻對考試不著一字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整首詩,沒有一個字關於考試,從字面來看確實是一首閨房寫意詩。說到這裡我們得來說說唐朝的科舉制度,唐朝科舉跟今天的高考不一樣,並不是一考定勝負,而是要參考平時成績,提前根據文人或者官員的推薦,先有一張通榜。
  • 這首詩處處寫梅,卻見一個梅字,兩句寫盡梅花風姿,無人能及
    但寫得最傳神的當數林逋的《山園小梅》,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無人能及。林逋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即使留存下來的詩也不為人所知,但這一首卻家喻戶曉,可見他對梅花的情有獨鍾。山園小梅·其一[宋]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 宋代詩人愛雪愛梅又愛詩,連名字都帶梅字,《雪梅》詩成經典名篇
    《雪梅》 [宋] 盧梅坡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日落之時寫了一首詩,正好天空又雪花漫天,此時梅花與雪花爭相輝映,就像一幅動人美妙的一幅畫,猶如春天一樣絢爛多姿,生機勃勃。賞析:詩人首句就說出梅花和冬雪是密不可分的,它們雖然各自綻放,但都是互相映襯,有雪有梅,有雪有詩,才堪稱完美。這兩句詩人把梅花,白雪和詩結合起來。三者融合相得益彰,富有詩情畫意。梅花在白雪中精神氣十足。
  • 王冕種梅畫梅,這兩首詠梅詩也堪稱名篇
    從古人留下的作品來看,陸遊寫有梅花詩約兩百多首,他是絕對的第一愛梅之人。 若說梅花詩寫的第二多的,應屬於王冕了,他流傳下來的大約有一百多首。可以說王冕不只是寫梅花的詩,他還開荒種地,栽培了一千多棵梅花。畫的梅花更是不少,無法統計。
  • 杜甫這首五律,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
    比如這首寫月五律,悲婉微至,精麗絕倫,又妙在無一字不從月色照出。卻看: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這首詩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就是杜甫的《月夜》。
  • 張先的經典小詞,無一字寫舞妓的美貌,卻淡雅妙曼得令人陶醉
    張先一生榮華富貴,詩酒風流。他的野史軼事頗多,年輕時候浪漫多情的張先為了與尼姑庵中的小尼姑約會,每每夜深人靜劃一隻小船,再登著高梯攀上心上人的閣樓。八十八歲高齡的張先本色不改,迎娶了一位十八歲的妙齡女子為妾。張先的老友蘇東坡就曾經贈詩戲謔道:「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 才子考場上寫了首絕句,氣得考官讓他重寫,一字不改卻成千古名詩
    唐玄宗時期,就有一位名叫「祖詠」的考生,他在考場上不遵循規定,寫了一首五言絕句,結果氣得考官讓他重寫,沒想到的是,祖詠自信滿滿,一字不改卻成了千古名詩。這首詩就是《終南望餘雪》。終南望餘雪看看題目,再看看詩中所寫內容,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這是一首描述終南山雪景的詩。
  • 因一首詩招來10年禍事!劉克莊這首詠梅詩,無一梅字卻句句不離梅
    王安石在《梅花》一詩中寫道「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冕在《白梅》中也有「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的詩句;陸遊在《落梅》中更是曾寫「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這些詩句描寫的是梅花的特質之一,那就是傲寒凌霜,百花都是苦爭春,只有梅花在冬日獨自綻放著自己的美,獨具一格。
  • 驀然回首,也無風雨也無晴——從《詠梅詩》看東坡的生命安頓之法
    詩人寄情於梅花,這幽獨、飄零的梅花,正是詩人身世的寫照,花與人相憐相惜,人與花心意相通,從中透露出其人格內心的清高之志與失意之悲。再看《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參差玉宇飛木末,繚繞香菸來月下。江雲有態清自媚,竹露無聲浩如瀉。已驚弱柳萬絲垂,尚有殘梅一枝亞。清詩獨吟還自和,白酒已盡誰能借。
  • 描寫「風」的詩,全無一字寫風,卻句句是風,你評一評誰更厲害?
    可是,以下這幾首題目為《風》的詩,全都用不上,因為它們全都無一字寫風,卻句句是風。《詠風》唐代:王勃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李嶠這首《風》當中描述:深秋的風,會吹落樹上的黃葉。春天的風,會催開早春的花朵。大風吹過江面會掀起千尺巨浪,吹入竹林當中,千萬棵竹子都會隨風搖晃。《風》唐代:李嶠落日生蘋末,搖揚遍遠林。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
  • 冬季應景寫雪界的翹楚:十首寫雪意境醉人的詩詞
    寫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風,「亂」字則突出了風的強勁,隱然有呼嘯之聲透出。作者借雪之「亂舞」傳達風聲和風勢,凌虛造景,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半梅花半飄柳絮」則進一步通過一個「飄」字串起「梅花」、「柳絮』兩個意象,拓展想像的審美空間,從視覺形象上擴大藝術容量。作者以虛實相生的筆法繪聲、摹形、傳神,風神蘊藉,韻味雋永。
  • 上苑賞梅寫七律,引出十首詠梅詩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應當指出,李詩之第三句格律不準,「最」的字位應平聲,「堪」的字位應仄聲。唐代五言絕句中這種平仄反位的情形常有,詩學上也沒有說這是否屬於拗救的修辭。還能發現,王詩讀起來感覺「梅」在裡面不押韻。其實這是古今有不少字的聲韻與今天我們說的普通話不一樣之所致。
  • 一首描寫紫薇花的詩,卻對紫薇花一字不提,堪稱杜牧的絕妙之筆!
    古詩中寫花的作品很多,詩人們用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與細膩的描寫方法寫出了一篇篇沁人心脾的精美作品,他們將對世間萬芳的喜愛與讚美以及個人的思考,全部融入到了簡短的絕美文字中。自古賞花是文人墨客的傳統,詩人們可以用無聲無色的文字寫就五彩繽紛的花香世界,而令我們嘆服的往往不僅僅是朵朵鮮花自己的美麗與動人,而是花香之間瀰漫著的詩人自身對於人生或者價值的思考與判斷,更是詩人自己人格的高度展現。
  • 您以為最好的詠梅詩是哪一首?
    一說起梅花歷朝歷代的詠梅詩,估計每個人都能吟誦幾句,不用費力去想就可脫口而出:驛外斷橋邊、疏影橫斜水清淺、寒梅著花未、她在從中笑......最早在詩經中就有梅的形象,到了南北朝開始出現大量的詠梅詩,後來有很多詩人酷愛詠梅,我們能看到不少詩人有動輒百首的組詩。老街隨便挑幾首不同年代的詠梅佳作,一起看看哪一首詠梅詩最好?
  • 初中課本的文天祥詠梅詩,無一生僻字,巧引《詩經》讓人肅然起敬
    從《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句中,人們有時會將文天祥誤以為武將,其實文丞相實乃文官,曾經21歲狀元及第官至丞相,一身傲骨、一腔抱負、滿身才華。畫闌開處冠中秋」;還有辛棄疾的「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當然蘇軾、歐陽修、黃庭堅等人詠梅的詩也很多,這裡就不再列舉。
  • 康輝口中「一字千金」的北漂者,一首詩換京都一座房,詩寫得如何
    有很多身懷夢想的年輕人為了能夠出人頭地選擇「北漂」,這是一條艱辛而又迷茫的道路。就像古代漂泊在外的羈旅之人一般,一方面要忍受風餐露宿的煎熬,另一方面又對親人懷著深深的思念之情。這其中的心酸和黯然神傷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切身體會到。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買房對寒門子弟來說,簡直就是「遙不可及」。一個白領若是不吃不喝的話,至少也要奮鬥20年才能買棟房。
  • 10首寫雪的詩詞,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在詩詞中,有很大一部分寫雪景者,都與梅聯繫在一起,這首詞就是其中之一。在呂本中眼裡,雪像梅花一樣潔白,梅花又像雪一般晶瑩,但無論像與不像,都是一樣的絕美。可是這麼美的雪與梅,卻勾起了詞人心中的愁思,因為去年還有人陪著一起踏雪尋梅,而今時間流逝,人亦漸老,沒有人一起賞這雪與梅。
  • 南朝才子的詠梅詩,只有一個梅字,卻獨闢蹊徑,令人愛不釋手
    寒冬臘月、草木凋零,北風勁吹、冰雪難融,獨有梅花在霜雪中凌寒獨自開,又堅強地傲立枝頭。她仿佛就是一位天使,即使在寒風中梅花落盡千千片,也昭示著春天即將來臨,更呼喚著人們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古代無數文人墨客都很欣賞、並吟詠梅花,辛棄疾曾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偉人更是深情讚美,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另一位詩人描寫梅花卻與眾不同,下面介紹南朝才子的詠梅詩,只有一個梅字,卻獨闢蹊徑,令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