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沒有神,因為,佛陀是覺悟了的人。不過,沒有和有,是對立統一的,因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這個辯證的思想,很先進。
佛教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人生哲學
佛教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人生哲學。佛教是從傳統印度教(婆羅門教)當中,分化出來的。為什麼會分化出來呢?因為,無法接受印度教秉持的種姓不平等。只有相互之間的地位不平等,才可能出現高下之分,也才可能產生至高無上的神。
佛教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神的平等的宗教。因為,佛祖釋迦摩尼認為,要想得到人生的救贖,只能靠自己個人的修行。傳統佛教認為,修行是個人的行為,別人是幫不上忙的,同時,你也幫不了別人。所以,在東南亞流行的小乘佛教,實質上,是自己顧自己,所以,才叫小乘佛教呀。小乘,小車子也。
佛教傳到中國,形成了中國特色。中國人有集體主義的傳統,否則,就不會相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所以,大乘佛教才得以在中國廣泛流行。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大乘佛教崇拜普度眾生的菩薩,小乘佛教追求自我修為的羅漢。
佛教崇尚虛無,習慣做減法;道教崇尚飄零,常常做加法。在佛教信徒的心中,慾念越來越平淡和稀少;在道教信徒的心中,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卻越來越多。所以說,佛教是超然的理想,道教是現實的反映。
理想與現實,如何糅合在一起呢?在中國,體現出來的就是儒釋道的交融。所以,中國傳統,並不以執著為最佳選擇,而是特別擅於變通。常言道,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很符合中國人的胃口。因為,這比成仙容易多了。況且,在神仙世界,還得論資排輩才能訂立座次呢。就算是落草為寇,不是也弄了個一百單八將的排名嗎?罷了罷了,還是信佛吧。
所以說,佛教的獨特魅力就在於,佛教是一個無神的平等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