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廢墟塗鴉"無關藝術關乎安全

2020-12-17 東方網

【相關新聞】委員熱議"廢墟塗鴉一夜之間被剷除" 建議開闢塗鴉牆

  上海市靜安區康定路600弄拆遷基地廢墟上的塗鴉突然走紅,一夜之間又遭剷除。24日,塗鴉被拆也成為「兩會」上一個熱議的話題。對此,政協委員是有贊有彈。靜安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康定路600弄動遷基地尚在拆除中,出於安全考慮,不建議前往現場圍觀廢墟塗鴉。(1月25日《新聞晨報》)

  街頭塗鴉是自由表達的藝術,不需要受固有理論或標準的束縛。它是城市的風景線,有時甚至是一個城市的文化符號。它給城市帶來的是新鮮感和活力,而不是視覺汙染。特別是,塗鴉拉近了藝術與公眾交流的距離,雖然還屬於相對較為小眾的文化,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接受。正因為如此,出現在上海某拆遷基地的「廢墟塗鴉」,才會迅速走紅,引來眾人駐足欣賞、攝影留念。

  從藝術角度來看,「廢墟塗鴉」很精美,很生動,也很有感染力,引起人們關注,是一種必然。然而,從公共管理層面來看,拆遷基地尚在拆除中,出於安全考慮,有關部門不建議前往現場圍觀廢墟塗鴉,甚至將「廢墟塗鴉」一夜剷除,也是一種必然。畢竟,有關部門幹預的並非是藝術,而是公共安全。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講,剷除「廢墟塗鴉」,無關藝術,關乎安全。

  不可否認,藝術創作與公共安全並不矛盾,如果能夠做到兩者兼顧,自然是相得益彰。問題是,「廢墟塗鴉」給公共安全,構成了一定的隱患;當藝術創作同公共安全發生衝突時,藝術必須為安全「讓路」,畢竟,公共安全高於一切。可見,「廢墟塗鴉」是藝術在擅闖「禁地」,或者說是一次藝術「冒險」行動。有關部門及時剷除「廢墟塗鴉」,也是在進行糾偏,避免一次藝術「冒險」行動,引發一場公共安全事件。

  然而,對於「廢墟塗鴉」,有關部門不能一禁了之,應反思塗鴉藝術的規範和管理。除了儘快聽取民意,完善相關法規外,應提供專門的塗鴉牆,組織民間塗鴉高手,在塗鴉牆上一展身手,讓市民可以盡情地、安全地欣賞。同時,城市公園、旅遊景區等人流多的區域,設置「電子塗鴉牆」,供遊客和市民盡情「抒發感情」,這既是一種文明的管理服務方式,也是一種文明的藝術表達方式。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塗鴉「廣州牆」 畫出文化彩虹
    我們建造國際大都市,喜歡看見高樓拔地而起,但不要忘記,高樓、廢墟、塗鴉藝術都是大都市成長過程的一部分。在很多城市,塗鴉已然成為城市創意標誌。舉幾個響噹噹的例子吧。前年,六名中國美院的大學生在浙江金華一處路段的圍牆上塗鴉,由於創意百出被網友盛讚。然而不出幾天,聞風而來的城管就叫停了這個創作。不少網友甚至調侃:「城管你不懂愛。」今年年初,上海康定路拆遷廢墟上塗鴉突然走紅,灰白的廢墟上綻放出顏色。可由於城管擔心妨礙拆遷,急忙把塗鴉剷除。
  • 香港塗鴉藝術欣賞 | 順我心揮出缺憾也優雅
    「塗鴉」 最初用來指在古蹟、古墓或廢墟上找到的銘文或圖畫後來被用來統稱畫在行人道旁或牆上的街頭藝術圖畫
  • 塗鴉已清除!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呼籲文明參觀、營造良好藝術空間
    8月23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因劇場公共空間被不文明亂塗亂畫,引起了一些網絡風波。剛剛,《新聞晨報·周到》記者獲悉,今日(8月26日),工作人員已將亂塗亂畫剷除並將展板修復。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劇場管理人員也加強了「公共場合請勿擅自塗寫」的告示。據悉,由於記號筆塗鴉比較難以清洗,專業清洗工具無法完美清除,最後不得不磨去了塗鴉並重新上漆保護。同時,上話對於該公共空間藝術裝置的保護,也將採取更完備的保護方案,擬用保護玻璃罩等方法,將地板更安全地保護起來。
  • 廢墟上的藝術館:下一個轉角會遇見誰?城市藝術的獨特光彩
    而另一些藝術品則註定依附在廢墟之上,在沒有觀眾的牆壁上短暫矗立,最終被遺棄在城市的一角。你不知道它誕生過,就如同你不知道它早已傾倒,不復存在。),他的巨幅塗鴉需要一面破爛的牆壁。沒人願意看到自己的藝術創作被摧毀,它們應該被小心翼翼地妥善封裱在畫框中、玻璃後。而大衛卻很清楚,他的作品註定是短命的——沒人會因為一個塗鴉而保留一片廢墟。來自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城市藝術家大衛·洛薩諾,至今為止的整個繪畫生涯都在城市的隱蔽處進行著。你完全可以認為,如果大衛沒有在塗鴉,那麼他一定在尋找可以塗鴉的地方。
  • 以廢墟藝術引領藝術轉型
    宋永平、楊重光、艾松、譚勳、邱軍、李泊巖、盧琳等十多位以廢墟藝術為主題的藝術家受邀與會,從各自不同的藝術視角介紹了自己的藝術面貌和藝術觀念。藝術轉型已經成為藝術界的一個焦點問題,大家都在翹首企盼新藝術時代的到來,但這似乎是最難把握的最近的未來。廢墟藝術由此呼之欲出。
  • 《看門狗軍團》塗鴉藝術怎麼玩 塗鴉藝術推薦
    導 讀 在《看門狗:軍團》這款角色扮演遊戲中,有著許多不同的小遊戲可供玩家放鬆遊玩,對於遊戲中的小遊戲可能很多小夥伴還不了解,所以小編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看門狗:軍團》塗鴉藝術介紹
  • 城市探險者:廢墟可以離開我,我離不開廢墟
    潘然通過嗅覺和聽覺去感受廢墟,而「二打六」小組的成員們對廢墟的感受,卻是「睡出來的」。「二打六」是廣州的一個行為藝術團體,2013年成立時,成員們剛剛大學畢業不久。2015年正式命名後,他們就開始實踐創作「睡鬼城」系列作品。鬼城即為被荒廢的城鎮,其中也有很多爛尾樓。每到一處鬼城,吃飯、露營、探索、做作品,成為了他們以行動去體驗環境的一種方式。
  • 探險廢墟的樂趣
    潘然通過嗅覺和聽覺去感受廢墟,而「二打六」小組的成員們對廢墟的感受,卻是「睡出來的」。「二打六」是廣州的一個行為藝術團體,2013年成立時,成員們剛剛大學畢業不久。2015年正式命名後,他們就開始實踐創作「睡鬼城」系列作品。鬼城即為被荒廢的城鎮,其中也有很多爛尾樓。每到一處鬼城,吃飯、露營、探索、做作品,成為了他們以行動去體驗環境的一種方式。
  • 如何在廢墟上創建藝術攝影
    正文摘要:為在廢墟上攝影做準備隨身帶什麼拍照構圖和拍攝技巧拍攝基於對比在廢墟上的婚紗攝影一、為在廢墟上攝影做準備不僅要四處走走,而且還要從安全角度出發進行研究,以選擇一個特定的拍攝地點並從可能的角度觀察。進行一些測試,以使在家中的一切都看起來像是在外面,並進行修正。前往一棟廢棄的建築,帶一個手電筒和您的一個朋友與您-這樣的地方並不總是安全的。除了直接使用外,手電筒在拍攝過程中還可以用作定向光源-在舊的廢棄房屋的走廊和房間中,照明非常微弱。
  • 街頭塗鴉的法律爭議
    羅瀏虎荷蘭馬斯垂克大學法學博士生人們對塗鴉的正當性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關乎思想表達的街頭藝術,認為塗鴉有助於各方就社會、政治、環境問題展開對話。也有人說,塗鴉是承載歷史的印記筆者在德國、荷蘭等國留學時,感受比較深刻的地方是,街頭塗鴉似乎像野草一樣四處瘋長。另類的字母、數字、怪獸、骷髏頭被噴塗在牆上、郵筒上、火車車身上。
  • 那些驚豔的街頭塗鴉藝術
    來源丨 樂觀做設計 作者丨樂觀做設計 已獲得授權進行轉載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街頭藝術的內容,說起來大家應該也都不會陌生,這種風格的藝術創作是在公共場所創作的視覺藝術,常見的形式和媒體包括牆體塗鴉、模版塗鴉、海報藝術
  • 墨爾本塗鴉文化,極致的「街頭」藝術
    墨爾本作為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一直是藝術的天堂,這裡也一直是藝術的源泉之地,是藝術的自由之地。墨爾本是一個歷史厚重的城市,在墨爾本的街頭,有著保存完好的老建築和現代建築,有著穿梭於市區的舊式有軌電車,有著錯綜複雜的街道巷陌,最值得一說的是有著讓人目不暇接、奇形怪狀,或凌亂花哨或對稱嚴整,或灰白冷漠或色彩豔麗,讓人有著無限遐想的塗鴉。塗鴉可以說是墨爾本的一大特色,這裡的街道牆壁給了藝術者創造的場所,這裡的自由給了藝術者創造的情懷,這裡的氛圍給了藝術者創造的靈感。
  • 巴西塗鴉——與人們朝夕相伴的街頭藝術
    《巴西塗鴉面面觀》多年來,在巴西的城市街道中人們常常可以看到牆上畫著塗鴉。在以前,這些塗鴉常常是那些在街頭遊手好閒的青年人所為,塗鴉的繪畫水平很低,隨意性很強,應該說基本上與繪畫藝術不相關。然而,近些年巴西城市中的塗鴉悄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現在看到的塗鴉改頭換面,內容和題材十分廣泛,顏色非常鮮豔。塗鴉的繪畫方式已經非常藝術化,具象和抽象的畫面充滿想像力,很多畫面又非常貼近人們的生活,不少塗鴉很幽默具有對社會問題的諷刺性。巴西民眾開始喜愛這些街頭的藝術作品,感覺塗鴉屬於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欣然接受了這些塗鴉的存在。前些年,我看到街頭有意思的塗鴉時就拍攝下來。
  • 廣州塗鴉藝術!
    >在289藝術PARK,最令人驚喜的是隨處可見的創意塗鴉。井蓋上畫著遊戲的圖案,消防管道上的「流水潺潺」給園區增添了一份靜美,大樓的外牆有一隻騰雲駕霧的小鹿,還有專供遊人拍照的創意3D塗鴉背景牆......似乎哪裡有空白,哪裡就有塗鴉。289藝術Park要打造以藝術體驗消費、藝術展演、藝術影院、創意辦公、美食文化、創客空間為一體的跨界社區。旨在打造成「永不落幕的藝術發生地」。
  • 基弗:穿越廢墟與迷津的藝術鏡像
    林賢治先生的《火與廢墟:基弗藝術札記》,以詩化的語言解析了基弗繪畫技術語言的物質構成及其彼此之間飽含隱喻色彩與複雜精神的內在關聯,進而將廢墟美學的拷問機制滲入到納粹時代的各個角落,使戰後的倖存者能夠帶著深刻的存在之思,直面「一種地質學式的歷史」,審視國家意識形態的黑暗與專制的血腥,穿越現實與價值混亂的迷津,從而走出廢墟。
  • 熱愛塗鴉者進!這幾個城市塗鴉藝術勝地,你絕對不能錯過!
    城市塗鴉最初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費城,其後作為城市空間創作藝術在紐約、柏林、倫敦等城市日趨成熟。塗鴉在發展過程中一直伴隨著贊成和反對的聲音。有些人認為塗鴉是一種城市藝術,能夠增添一座城市的文化藝術氣息,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和提升藝術修養;而反對者則認為其破壞了牆面,影響市容市貌。但是塗鴉藝術依舊是現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在遵守城市管理情況下的塗鴉創作應該得到支持和保護。下面小編推薦了一些城市塗鴉藝術觀賞勝地,有機會去看看吧!
  • 家居手繪藝術悄然興起 將街頭\"塗鴉\"藝術搬進家
    以往街頭塗鴉受到青年畫師的喜愛,但往往對公共環境造成損害,因此街頭塗鴉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受限制。現在,這些塗鴉愛好者可以找到一種隨意輕鬆的發揮空間了,就是在家庭裝修中大顯身手。**近幾個月,請個畫師或設計師在自家牆壁上進行創作成了年輕一代的裝修時尚,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裝修環境下,塗鴉被人們習慣性地稱為手繪藝術。
  • 細節關乎生命 安全文明出行
    今年12月2日是第七個「122」全國交通安全日,每年的12月2日都有一個特殊的主題,今年的主題是「細節關乎生命、安全文明出行」,大力倡導「小細節關係大安全」的理念,增強主動防禦意識,努力推動「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細做實各項交通安全工作。  「你是否因為趕時間闖了紅燈?你是否開車沒系安全帶?
  • 海南日報數字報-恣意青春 創意塗鴉
    後來,經過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幫派畫家的改造,慢慢演變形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塗鴉」。  給海島增添些自由不羈的文化,塗鴉藝術行為熱情外放又帶著青春張揚的氣勢,是不愛被拘束的年輕人最直接的發聲。「饅頭」、王賢鋒這幾位年輕人最終踐行了內心,勇敢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 誰說塗鴉不藝術?畫家巧妙利用樹木,畫出充滿藝術感的街頭塗鴉
    導讀:說起塗鴉,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就是亂塗亂畫,無論你是畫在紙上、地上或者牆上,不少人都會認為是隨意塗抹,認為塗鴉根本稱不上藝術,其實這種看法比較片面和草率,我認為塗鴉和傳統繪畫其實沒有太多區別,對於傳統繪畫來說,紙面和布面可以作為畫布,而對於塗鴉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