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深夜,海口秀英商業廣場的一個健身房內,瓶瓶罐罐的噴漆,凌亂散落,「饅頭」與王賢鋒手持噴漆,靈活有力的手指按壓噴瓶力度不同,便呈現出不同的畫面。兩個人,耗時兩個晚上,一幅20多平方米大小的牆面便被色彩斑斕、充滿自由浪漫氣息的藝術作品填滿。
作為85後女孩,「饅頭」年紀不大,熱衷塗鴉卻已近十年,經常創作有溫度、有情懷的塗鴉作品,她是會用塗鴉講故事的暖心姑娘。而常帶鴨舌帽的90後男孩王賢鋒迷戀塗鴉的程度以及塗鴉的技巧和手藝,可被譽為塗鴉界的「工匠」。
赴約 為多年共同的夢想
「走,回家去!」帶著一直以來的夢想,今年5月,幾乎走遍全國的海口姑娘「饅頭」打包行李回到故鄉,灑脫的勁頭一如她恣意而為的塗鴉作品,「一瓶噴漆走天涯」的生活暫告一段落。
「醞釀三年的計劃終於落實了。」 精神志造廠工作室的4名年輕人笑哈哈地如是感嘆。
「饅頭」與小夥伴王賢鋒原是海南本土塗鴉團隊HNP CREW成員,自2007年開始接觸街頭塗鴉相識,已有將近十年韶華流逝。他們走著不同的路,做著不同的工作,卻一直心系塗鴉,一起為理想而堅持是他們的共同約定。
2013年,他們開始籌劃建立專門做塗鴉的工作室,計劃醞釀3年,終於,「饅頭」與王賢鋒相繼辭職,而小夥伴王梓源和王麗芳也加入進來,4位年輕人共同開辦了塗鴉工作室。
塗鴉藝術起源於紐約最窮的街區——布朗克斯區。上個世紀60年代,整個布朗克斯到處可見塗寫得歪歪扭扭的幫派符號,混雜著「廁所文學」似的猥褻圖案。後來,經過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幫派畫家的改造,慢慢演變形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塗鴉」。
給海島增添些自由不羈的文化,塗鴉藝術行為熱情外放又帶著青春張揚的氣勢,是不愛被拘束的年輕人最直接的發聲。「饅頭」、王賢鋒這幾位年輕人最終踐行了內心,勇敢地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曾經 一瓶噴漆闖天涯
「我們塗鴉的時候,最大的成就感是自己隨機迸發的靈感有平臺可以展示,所有的作品都是創意的體現和酣暢的表達。」愛笑的「饅頭」俏皮地說道。
高中時候,「饅頭」便開始接觸街頭文化,街舞、塗鴉、說唱一樣不落。2012年從海南大學畢業後,學藝術設計專業的「饅頭」進入一家國企做設計師,但一有空,她仍然會背上噴漆罐找廢棄牆面做塗鴉,她的塗鴉作品幾乎遍布全國每一個省。
「饅頭」不認為自己很「潮」,她覺得塗鴉不是裝酷耍帥,其根本意義在於表達了什麼。今年3月底在珠海時,「饅頭」偶然發現租住的樓下是流浪貓的聚集地,每到夜裡總有愛心人士拿貓糧來餵貓,她便和朋友即興創作了流浪貓作品。
拿出那時候的作品照片,「饅頭」依然難掩心中的眷戀。「每個作品的成型,都是經過初步構思和情感衝擊的,印象都很深刻。」說起曾經的作品,「饅頭」能細細述說每一個的背景和創作時的心情。對於「饅頭」來說,流浪貓的創作本是一件美化牆壁的事,卻還是被投訴了。「晚上11點,警察開警車過來,說接到投訴過來看看,但他並沒有制止我們,等我們畫完了還誇我們畫得好,應該成立一個設計公司。」
最讓「饅頭」感動的是,她還收到了一個陌生人的微博截圖,配圖是拍攝的這幅塗鴉作品,附著一段文字「太開心了,一下樓就看到這麼好的畫,多希望能一直保留它……」
王賢鋒和「饅頭」的很多塗鴉作品都有著豐富的故事。2014年「威馬遜」颱風肆虐後,他們組織了一次「嗨島漆號」的塗鴉交流會,選在了京華城附近的一個工地廢墟上。和工地的負責人商談好後,他們在廢墟中的牆面上創作了很多以颱風為主題的塗鴉。王賢鋒寫了像颱風漩渦一樣的字符「威馬遜」,「饅頭」則畫了一個在颱風中被吹得七零八落卻仍舊堅強站立的姑娘。
去年8月,在西海岸海長流,他們組織了全國塗鴉交流會,來自全國的70多名塗鴉愛好者在那裡留下一幅幅精彩巨作。今年12月,一場更大型的塗鴉交流會將在三亞舉行。這些所有的交流活動,參與者與組織者都是自費進行。為了讓塗鴉給海島帶來越來越多「潮」文化,這群年輕人樂此不疲。
「塗鴉在我們看來就是自由、青春和創意頻出,我們都喜歡這種闖蕩的感覺,但是更想讓我們的故鄉文化越來越多元化,所以我們回來了。」4名年輕人表示。
現在 一泓清心是世界
炸街,是塗鴉圈的行話,意思是快速塗鴉,經常在深夜無人的時候進行。王賢鋒和「饅頭」也都有過瘋狂的炸街時光,近10年,他們多次背上噴漆罐潛入夜色中,在街頭、天台或是廢舊的廠房等牆壁上創作。在外人看來,塗鴉很容易被理解為在牆上亂塗亂畫,有些人對他們嗤之以鼻,將塗鴉作品視為城市的牛皮癬,認為他們糟蹋了好好的牆壁。
但王賢鋒說,玩塗鴉他們是認真的,「我們不是在故意毀壞財物或者非法入侵某地。塗鴉前我們往往有一個設計稿,然後才會即興創作,每一幅作品都是原創的、帶有美感的、獨一無二的。」對於塗鴉,人們褒貶不一。但這些年,很多人開始認可這種行為藝術,並把街頭塗鴉視為時尚潮流,認為它很「酷」「有個性」「有創意」。
在玩了幾年塗鴉之後,「饅頭」和王賢鋒都成了圈裡小有名氣的塗鴉者。「饅頭」是國內著名女子塗鴉團體CGG(China graffiti girls)的主力成員,王賢鋒是「body bombing」(中國人體塗鴉平臺)的海口地區代理人,他將人體塗鴉帶入到各大派對活動中,不僅藉此推廣塗鴉,還得到了不錯的反響。
「我們也嘗試以別的形式體現塗鴉的天馬行空和別出心裁,做塗鴉周邊產品,譬如塗鴉衣物、大型塗鴉建築設計以及街頭藝術景觀。」「饅頭」認為,塗鴉「炸街」雖然刺激,但不被社會認可,她們已經很少進行了。
如今,在海南,塗鴉也漸漸從地下走到陽光下,成為一種被人認可的藝術形式。至於塗鴉變得主流或者說成為潮流,王賢鋒和「饅頭」很矛盾,一方面他們希望它仍舊是小眾的文化,一方面又希望城市的包容度能夠提升,能有一個指定允許塗鴉的街區或者範圍,讓他們可以有更多的空間去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