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千禧寶寶」帶來考場新氣象

2020-12-12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陳蔚林 葉媛媛

  今天,我省5.8萬餘名學子邁入高考考場,與往年相比,這些考生身上多了一個標籤:首批參加高考的「00後」。他們走進考場時面帶微笑、從容自信,為嚴肅沉靜的考場增添了不少青春生氣。

  「整個備考期間,這些『00後』孩子們都很積極活潑。你看,他們還發揮創意,給我『做』了這件衣服。」海口山高學校高三文(3)班班主任李老師向記者展示自己身上的紅色T恤,全班學生都在上面籤上了自己的名字,「我穿著這件衣服站在考點外等他們凱旋,心裡感到幸福極了。」

  在海南華僑中學考點陪考的海口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女兒怕她辛苦,不希望她來陪考,但她還是悄悄來了。「她對自己的未來有很明確的規劃。」張女士說,女兒很有主見,很少依賴父母。

  張女士說,過去父母總愛給孩子「下命令」,現在用這種方法教育卻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00後』孩子更喜歡父母像朋友一樣提建議供他們參考。相信考完後報什麼志願,女兒也會有自己的主意,我們不會太多幹涉。」

  一邊在海口市實驗中學(高中部)考點做志願者,一邊陪兒子考試的海口市民劉先生則認為,「00後」家長面對孩子高考也有不同的心態,他自己更關心孩子的內心狀態:「高考只是孩子成才的途徑之一。我希望孩子能夠看淡結果,享受過程。」

  他說,以前不少家長都希望孩子考外省的高校,畢業後能到「北上廣」這些大城市發展,「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海南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我希望孩子以後能學成歸來,在家鄉幹事創業。」

  時代的變遷,帶給考生和家長的不僅僅是心態上的變化。在海口市第四中學(高中部)考點陪考的馮先生是四川人,多年來一直在海南務工。今天女兒參加高考,他和妻子都請假前來陪伴。馮先生說,兒子2014年參加高考時,海南異地高考政策還未放寬,他因沒有繳納足夠年限的社保,導致兒子受到了報考批次限制。

  而從2015年起,我省對外省籍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我省進行異地高考,增補了一條準入條件:只要本人及其法定監護人在我省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含租賃)並連續居住滿12年,本人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年級在我省學校有學籍並連續在我省就讀滿12年,同時在我省普通高中學校畢業,其法定監護人在我省有合法穩定的職業,就可以在我省報名參加高考,不受報考批次的限制。

  「我女兒趕上了好時候。」馮先生希望,女兒能夠好好發揮,考上心儀的大學。(本報海口6月7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現代瓊劇《美美的土墨村》海口首演
    本報海口3月5日訊 (記者衛小林 葉媛媛)3月5日晚,現代瓊劇《美美的土墨村》在海口市瓊山影劇院首演,千餘名戲迷被該劇營造的接地氣的劇情和呈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新氣象深深感染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聞雞起舞 舞出雉類新氣象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嗨,你好!  從今年2月份起,海南日報海南周刊開設「季候月曆」專欄,每個月定期向大家介紹自然界中應季的動植物物種,並邀請專家學者加入其中,以好奇之名,與動植物們相約。  在這裡,被描寫物種或是生活中常見的,或是海南特有的,或是與節日氛圍契合的,或是詩詞歌賦裡的,或是《哈利波特》中提到的,或是新發現的,或是你感興趣的……所以,至於下個月會與自然界中的哪個小可愛見面,誰知道呢?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別讓育兒公眾號「牽著鼻子走」!
    海南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80後」「90後」新一代父母靠網絡育兒  和所有在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一樣,新手媽媽趙應程從備孕到生產的全過程都是通過育兒APP獲得育兒方面的經驗和知識。當孩子出現問題的第一時間,趙應程總是想從網絡中尋找現成答案。
  • 海南日報數字報-走!一起到海南「跨年」
    、風光明媚,一系列國際及本土品牌活動、節日慶典等將紛呈亮相,各市縣也以豐富多元的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為到海南跨年的遊客帶來更多的驚喜。  準備在元旦小長假來海南跨年的朋友,除了玩海、登山、泡溫泉等傳統旅遊項目外,不妨深入體驗一次地道的海南跨年玩法,無論是擇一處最佳賞日出地點期待新年初升太陽,去三亞南山寺撞鐘祈福許下新年願望,還是去海口火山音樂節感受音樂激情,瓊島跨年花樣層出不窮,總有一款能為新年開啟留下難忘記憶。  節慶活動:音樂跨年嗨不停  最令廣大「電音迷」期待的海南跨年夜如何過?
  • 海南日報數字報-似曾相識燕歸來
    今年7月,三亞鹿回頭風景區人工模擬金絲燕「山洞」迎來了第一隻金絲燕「寶寶」。這個模擬「山洞」是2018年海南省重點研發計劃《三亞西南沿海金絲燕種群恢復與燕窩研發》的項目實施地點,通過人工模擬建造野生金絲燕適宜棲息環境,引燕歸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的無價瑰寶
    據海南日報1月28日報導,陳宏介紹這一在西沙群島海域發現的珊瑚其特點是「沒有珊瑚隔,珊瑚杯的直徑非常微小」。雖然對一個新物種的確認尚需要通過論文去詳細描述,並通過論文發表以獲得科學界的公認,但南海海域尚有很多我們有待發現的物種生存,卻是不爭的事實。  無獨有偶,2014年9月,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科學院的海洋科學家們在加州海域深達600英尺左右的地方發現了弱柳珊瑚屬的一個新物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袖珍寶寶」歷險記
    ■ 本報記者 馬珂 通訊員 張毓容  「巴掌寶寶」「最輕寶寶」……近年來,早產兒的搶救一直在挑戰周齡和體重的「最」底線。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相關統計顯示,我國早產兒出生率約為10%左右,而且有逐年增加趨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百姓眼中的澄邁老城之「變」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走訪老城鎮百姓時發現,如今這裡經濟發展活躍,城鄉面貌變化之巨同樣值得關注。  「村民」變「居民」  城市帶來優生活  5月27日一早,澄邁縣老城鎮富昌村的梁振宏騎上電動車從家裡出發,10分鐘後到達位於海南生態軟體園的公司打卡上班。  「若是以前,我只能割橡膠,種瓜菜、水稻,年頭忙到年尾,遠不及現在在公司掙得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星空海南 光影豐饒
    本報三亞12月3日電 (記者李豔玫)「這是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獨特的一面,也是我最期待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代海南論壇'2014冬季峰會徵文公告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擬於今年12月中上旬召開當代海南論壇冬季峰會,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海南建設,為此特組織徵文。有關事項如下:  1、徵文主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法治海南建設。  2、論文要求:所寫論文(對策建議)應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每篇3000—5000字。論文末尾註明作者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和聯繫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夾金山下見證「雪山不忘大海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之際,四川日報、川報觀察於5月8日—10日期間,邀請中央媒體和汶川地震援建省(市)的省級黨報黨端記者,同時聯動四川省內各市州黨報黨端,舉行全國黨報黨端聯合採訪活動。  5月8日至10日,本報記者隨採訪組走進海南援建的寶興縣,帶讀者探訪寶興縣海南高級中學,寶興縣人民醫院等海南援建點的現狀。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土特產進城 越土越暢銷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趨勢的出現,緣於並有利於海南農產品品牌的打造,也給海南農產品銷售市場及特產市場帶來了新氣象。  特色農產品齊聚海口直銷  在位於海口海府路的瑞今生態農產品超市內,由澄邁農業部門和海南省農產品運銷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澄邁特產專區,聚集了澄邁不少特色農產品,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記者看到,白蓮鵝、福山咖啡、橋頭地瓜、瑞今黑豬等澄邁特色農產品均在此展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海南遇見最美圖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實習生 黃雅慧 圖\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如果把書籍比作時間的雕塑、信息棲息的建築和詩意閱讀的時空劇場,那麼書籍設計就是造就信息完美傳達的氣場,是一個引導讀者進入詩意閱讀的構建過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海南咖啡從地域化走向國際化
    (以下簡稱2018海南國際咖啡展)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吸引了28個國家的280多家企業參展。  海南日報記者在展會上看到,來自巴西、馬來西亞、義大利、墨西哥、厄瓜多、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越南、菲律賓,以及英國、希臘、羅馬尼亞、烏幹達、坦尚尼亞、泰國等地的參展商紛紛參展,帶來了各具特色的咖啡產品。海墾控股集團母山咖啡、福山咖啡、五指山咖啡等海南品牌咖啡紛紛亮相。  「墨西哥此次有6家企業前來參展,我們很看重這一展會平臺。」
  • 海南日報數字報-蘇利南海南同鄉會
    首先,楊樂確定要搞經濟,抓慈善,抓關係,根據海南鄉親在蘇利南的經濟狀況,學習蘇利南華人那些百年僑團辦經濟互助月會的經驗,這些經濟互助月會既為海南鄉親的創業興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幫助,也為同鄉會帶來了經濟收入。因為底子薄,所有的支出都非常節儉,當時同鄉會的許多活動譬如春節聚餐,接待賓客領導等費用都是理事們慷慨捐助的。  2014年6月,蘇利南海南同鄉會會館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