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家鄉!他讓廬江這個地方荒山變桃園!

2020-12-23 澎湃新聞

紮根家鄉!他讓廬江這個地方荒山變桃園!

2020-07-12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種桃23年

荒山變果園

盛夏的早晨,山村醒得格外早,5點鐘不到,桃園裡就響起了吆喝聲。微風輕拂枝頭,一個個鮮桃沾著露珠,探出粉紅色的臉龐。「大家儘量先摘樹頂上的桃子,朝陽的一面先熟,撿個大的、紅透的採收。」施宗友站在車棚上喊道。眼前已經裝滿一車,他要趕個早,去縣城集市上批發。

施宗友今年49歲,板寸頭,黑皮膚,是白湖鎮胡榜村宛大村民組村民,他紮根家鄉種桃20多年,將畝荒山坡地變成生態桃園,不但圓了自己的創業夢想,而且還帶動了鄉鄰們一起種桃致富。

眼下正是鮮桃上市的旺季,施宗友每天早晨和妻子宛新轉到市場批發銷售。由於桃子品質和口感好,很受商販和顧客歡迎,很快被搶購一空。

「我吃他家桃子20多年了,主要是口感好,都是用機肥種的,又脆又甜。」顧客宛傳竹一邊挑著桃子,一邊誇讚。

今天的「成果」來之不易。

1997年,施宗友和宛新轉成家時,接管了父親留下的幾畝桃園。小兩口一合計,就在家裡經營桃園,沒有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外出打工。因為施宗友自從初中畢業之後,在白湖鎮的林場裡當過學徒,跟著師傅學到了不少果園管理經驗。

憑著自己學到的知識,施宗友要對老果園進行改造,卻遭到了父親的反對。「我種了一輩子挑子,還不如你知道的多嗎?十裡八鄉哪個不誇讚我種的桃子好吃。」

「你的桃樹,結果多,果實小,品相不好,只能賣幾毛錢一斤,一年忙到頭,掙不了幾個錢。」施宗友年輕氣盛,當面與父親扛上了。

父親氣得把手一甩,撂下一句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看你能種出啥「鮮桃」來!

施宗友把父親留下的老桃樹砍掉了一半,引進了優良品種「安農水蜜」,一來是給父親留點面子,二來也好逐步改造。

鄰近桃園旁邊有35畝山坡地,常年拋荒,施宗友找到村幹部,一家一戶跑,籤好了流轉合同,租下了10年,每畝200元租金一次付清。

經過深耕,增施了菜子籽餅、雞糞等農家肥之後,施宗友把新桃園種上新品種桃樹「安農水蜜」,掛上了施家生態桃園的牌子,自己當上了總經理。他還參加省市縣新型農民培訓,到全國各地學習種桃經驗。「有些知識,光看書本上沒用,要到實踐中應用,才能掌握。」施宗友和妻子一頭扎進在桃園裡,一呆就是一整天,嫁接、修剪、治蟲、疏花、間果……每一棵桃樹都留下他們辛勤的汗水。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三年後,施宗友的桃園進入盛果期,滿園碩果搖枝,畝產達3500公斤,單果重量有八九兩,在市場很受歡迎,能賣到5塊錢一斤。當年,500棵桃樹,純收入13萬元。

父親也經常到桃園裡轉轉,看到眼前的情景,點頭笑了。

「我們夫妻兩把片荒山搞成了一片果園,現在望到了豐收了,我們多年來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宛新轉跟著丈夫後面種桃,吃了不少苦。

周邊的群眾看到施宗友種桃致富後,紛紛前來學習,他都耐心地傳授種植經驗。想到桃園打工的,他都熱情安排。「我常年在這裡在這裡打工,一年收入2萬多元,還學到種植經驗,自家也種了20多棵桃樹,明年能正式掛果了。」胡榜村宛大村民組村民宛新月一邊採摘桃子,一邊高興地說:「現在方圓幾裡路的村民都來學習技術,大家都想種桃子,依靠這個桃園致富。」

「下一步打算成立合作社,帶動群眾一起致富,並向鄉村旅遊業發展,讓風景變產品。」施宗友說:「這裡每到春天,桃花紅,菜花黃,山青、水秀、藍天、白雲,吸引許多城裡來遊玩,成了遠近聞名網紅打卡地。」

如今,施宗友在帶領下,胡榜村周邊果林發展到2000餘畝,實現了春賞花、夏秋品果、冬踏雪的農家旅遊品牌,以此帶動群眾增收,促進鄉村振興。

出品:廬江縣融媒體中心

往期精彩回顧

記者/錢良好

編輯/施傑

校對/張媛

原標題:《紮根家鄉!他讓廬江這個地方荒山變桃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蘭州榆中北山造林人紮根荒山築綠洲
    原標題:榆中北山造林人紮根荒山築綠洲這些造林人和他們所喜愛的檸條一樣,紮根大山,用一輩子的時間將荒山變成了「綠洲」。2017年,榆中縣北部山區已完成造林面積51000畝、41個生態小康村建設等6項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北山生態修復、南山生態屏障、中部特色經濟林建設……榆中縣在大力實施生態綠化造林工程中,讓座座荒山成了「綠洲」。目前,全縣完成各類工程造林面積78.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5.34%。
  • 廬江這個村譜寫「靠山吃山」新篇章,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走家串戶,我飽嘗了廬江遊子返鄉必吃的米麵;攀山越嶺,我見識了美得讓人無法自拔的牛頭山。揮別舊日的「靠山吃山」,今天的樂華村將藍莓種植開發與鄉村生態旅遊結合起來,通過舉辦藍莓旅遊節、藍莓休閒採摘、藍莓特產銷售等活動實現了鄉村振興、農民增收「兩頭甜」。
  • 1800年前,廬江出了一個大魔術家,他是……
    「南臺北塔」是古廬城著名的景點,南臺就是廬江城南的左慈釣魚臺。沿著南門大橋(或擲杯橋遺址)南岸向東南走約3公裡,就是釣魚臺。巍峨的釣魚臺聳立在一塊巨大的石磯上,靜靜地俯視平靜的湖面。它的倒影仿佛是一根釣竿,釣水底遊魚,釣天上的白雲和河面的風景。暮春季節,綠草瘋長,野薔薇沿著陽光的方向吐露開心的笑容,潮溼的鳥鳴在綠意蔥蘢的山岡上爬升。
  • 李登勇:荒山深處的守望者
    李登勇:荒山深處的守望者2015-08-14 17:56:37 來源:  中國網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棵棵樹木繞山轉……8月11日,記者走進朔州市山陰縣蘇家場村,只見墨綠的核桃樹鋪滿山坡,核桃樹上桌球大小、圓滾滾的核桃果在陽光下隨風輕擺。
  • 山陰李登勇:荒山的改造者
    他便是李登勇,一個紮根農村12年的商人。  說道這裡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既然是一位商人,怎麼會紮根農村?這就要說起他的一個夢:他走過大江南北,深深的被南國風光所折服,於是他想為什麼我的家鄉不能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呢?為什麼要讓我的父老鄉親生活在這漫天黃土之中呢?於是,他這一個念想造就了這百畝綠林!
  • 這個假日,不妨來廬江縱情山水,享受秋日時光!
    假期秋遊,何必捨近求遠廬江,這麼近,那麼美不如在廬江體驗一場難得愜意的秋日之旅吧休閒度假遊、紅色文化遊任你選~十裡長衝好風光,毛主席啊恩情長,家鄉一遍好風光。雲裡安凹雲裡安凹民宿,一個讓人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地方,一個讓人忘卻煩惱感覺時間慢下來的地方。午餐可以在這裡品嘗各種美味的廬江美食。
  • 小瓏小川話好人丨龍川這位80後女青年讓家鄉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
    小瓏小川話好人丨龍川這位80後女青年讓家鄉荒山變成「金山銀山」 ~ 2020-08-19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舌尖上的廬江 | 家鄉的餃子,家鄉的味道,快來嘗嘗吧!
    皮薄餡嫩的餃子是中華民族最傳統的美食之一無論是過節還是日常家庭聚餐都有餃子的存在它象徵著團圓承載著情懷包含著思念與愛是太多情感的存在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美食,是純手工製作的廬江大餃,和其他普通餃子不同的是,它的皮是用米粉來做的。
  • 五彩鄉村勝似「世外桃源」,廬江這個鎮風景美如畫
    這個水庫擴建於1976年,後來經過多次修繕,在人力作用下形成了人工湖。正午時分,因為陽光的折射作用,蒲塘堰的水呈現出翡翠般的綠色,似一顆明亮的珍珠鑲嵌在山麓原野,漫步在堤壩上,藍天白雲,微風拂面,古木青峰,茂林修竹,仿佛人在畫中遊覽。 「我們是來考察婚紗拍攝地的,第一次來就被這裡深深地吸引了。」因為疫情的原因,王歡和男友的婚紗照拍攝計劃延遲到了4月。
  • 廬江這位資深攝影師的光影人生!
    廬江攝影界人才濟濟,不乏大家,但一提到劉祥雲先生,都稱他是廬江攝影界的開拓者和專家,崇敬之情溢於言表。北有渦陽,南有廬江。廬江縣植樹造林在安徽省成績顯著。1977年,為宣傳廬江,劉祥雲精心策劃並拍攝了新聞紀錄片,讓廬江走向全國,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這充分體現了劉祥雲深厚的家鄉情結。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溫州市鹿城區:新鄉賢帶著投資來,「荒山」變...
    早年離家,但陳賢興在反哺家鄉中總是那個願出一把力的人。他也一直關注著家鄉這些年的變與不變——變的是發展面貌,其中有對小鎮環境優化的喜悅,也有對人才出走的感慨;不變的是怡人的田園風光。他想做個牽線人,引入一個帶動力強的項目,將好的生態留住,將願紮根鄉土的人留住,讓老鄉親們一起富起來,「我的老家叫金岙村,項目的名字就叫金岙谷。」陳賢興說。
  • 樂玩廬江攻略之三:吃在廬江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飲食文化,坐落在江淮之間的廬江,也有自己的獨特飲食習慣和獨創的烹飪方法。首推喜事飯,最能體現本土特色,居住農村鄉鎮,家裡有娶媳婦的人家,頭天晚上就要把二位月老接到家裡,燒上幾個簡單菜,聚一聚,為第二天的行程做些安排落實,男方家客氣還要把第二天燒飯的廚師請過來一道作陪,現在的農村廚師,很多也是以前在外酒店做過廚師,只不過為了家庭孩子,回到家鄉,自備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辦事的人家,早上安照廚師開的菜譜清單,去往縣城裡採購,廚師來的也很早,廬江農村的習俗是三餐飯菜,早上冷盤加上幾個炒菜
  • 廬江遊子致富不忘眾鄉鄰,寒冬臘月暖人心
    聚億美匠心杭州商學院校長許廣青是土生土長的楊柳村人,早年外出打拼,取得了一定業績,但是他時常關心家鄉的發展,逢年過節總要帶領員工回到家鄉獻愛心。 「值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慰問一下家鄉父老鄉親,不忘根,不忘本,為家鄉做點實事。」許廣青說。 白湖鎮楊柳村郭村村民組64歲的王銀進,既是五保戶,又是貧困戶A類戶,他在捐贈現場領到了物品和400元的紅包,滿心歡喜,覺得這個春節過得充實了。
  • 廬江查氏文化研究會誕生記
    月21日(冬至),廬江查氏宗親聯誼會在廬江查氏宗祠(仁孝堂)舉辦「廬江查氏十周年宗親聯誼祭祖活動紀念暨廬江查氏家族(仁孝堂)2020年祭祖儀式」。   建祠總工程師:查富長,廬江人後移居銅陵,聞訊家鄉建祠,他和指揮部一班人奔波祖籍地涇縣查濟及各地新建宗祠地參觀考證,最後決定以查濟「二甲祠」為模板,而在江淮大地豎立了一座徽派建築的「明珠」。
  • 多措並舉壯大村集體經濟,廬江這個村超給力!
    多措並舉壯大村集體經濟,廬江這個村超給力!2016年,村書記王利引鳳還巢,將有家鄉情結的致富能人請回村裡,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將100畝集體茶園和250畝竹園對外發包,一次性增加村集體收入142萬元。
  • 廬江這兩個地方被省發改委公開表揚!是你家鄉嗎?
    廬江有2個地方(鄉鎮)入選,正式被公開表揚!這兩個地方憑什麼入選?到底有多少實力,能夠在全省中脫穎而出!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樂橋鎮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位於廬江縣西南端,南依樅陽,西靠桐城,介於東經117°15'、北緯30°01'之間,東西橫跨11.5公裡,南北距12.5公裡,距廬江縣城
  • 知名餐飲品牌籤約廬江水西門特色文旅商業街
    近日,廬江水西門特色文旅商業街正式籤約徽三說。黃山徽三餐飲有限公司創立於2017年,創始人付國兵經歷二十餘年餐飲業沉澱,帶著品質、服務、健康的理念回到家鄉紮根徽菜。徽三說部分門店展示此次與廬江水西門的合作,體現了徽三說對廬江餐飲市場和水西門商業街區未來發展的強烈信心、以及對徽商精神以及徽菜精髓的傳承願景。
  • 合肥企業家「組團」考察廬江
    2012年03月21日 09:05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3月19日,市工商聯組織了20多位有投資意向的企業家「組團」赴廬江參觀考察,這是繼前期企業家「組團」考察新站區、巢湖市和合肥巢湖經開區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行動
  • 【感知廬江】礬山鎮樂華村「富硒」藍莓:打造金字招牌 實現村民...
    6月19日,大河網記者跟隨2019「感知廬江」主流網絡媒體行來到「富硒」藍莓的「故鄉」——廬江縣礬山鎮樂華村。據了解,礬山鎮樂華村種植藍莓1500多畝,品種近20個,是安徽省內最大的「富硒」藍莓產業化種植基地。2015年5月,礬山鎮樂華村被安徽省政府諮詢機構對外交流協會授予「安徽富硒藍莓第一村」榮譽稱號。
  • 荒山變「金山」!樂山這個農場讓村民致富「有道」
    7月19日,綠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範甫成頭頂烈日採摘佛手柑,他手腳麻利地採果、裝袋,豆大的汗珠順著鼻尖滴落。「採摘後的佛手柑直接送到農場,這一季因雨水充足,佛手柑長得很好,肯定能賣個好價錢。」範甫成高興地說。範甫成口中的農場就是帶領村民們種植佛手柑的樂山市蜀景苑生態觀光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