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渡鎮融入文旅聯動發展格局 推動鎮域經濟社會發展

2021-01-08 瀟湘晨報

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邊遠山村振興,我區圍繞十渡鎮、霞雲嶺鄉、蒲窪鄉三地特色和發展特點,科學布局空間結構和功能設置,深入構建研究協同聯動發展模式。十渡鎮緊緊圍繞「三鄉聯動」發展戰略,促進地區基礎配套、服務保障等方面建設力度,推動鎮域經濟社會發展。三鄉鎮文旅聯動發展,涉及到十渡鎮馬安村、臥龍村、東太平村、西太平村四個村,四個村都位於十渡鎮中北部,屬於山頂村,涉及總人口1218戶2174人。馬安村是抗日模範村,紅色資源豐富。圍繞馬安抗日模範村、房淶涿聯合縣政府遺址、抗日高小等紅色資源,建設抗日模範村村史館、完善配套服務設施等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為「三鄉聯動」發展弘揚革命傳統,講好紅色文化故事發揮積極作用。

目前,十渡鎮馬安村已相繼建設五星之路景觀點、景觀平臺等基礎配套設施。

下一步,十渡鎮將繼續開發特色主題文旅產品,打造「環境優雅、生態和諧、多業融合、村美民富」的鄉村振興示範地。培育以文化旅遊產業為重點的新業態,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確保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目標。

【來源: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吳錦調研大冶市經濟社會及鎮域經濟發展
    黃石日報訊(記者 廖巍巍) 9日,市長吳錦赴大冶市調研經濟社會及鎮域經濟發展,先後深入到羅家橋、金湖、陳貴、茗山、靈鄉、金牛等鄉鎮,實地了解經濟運行、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情況。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大冶市匯報了全市經濟社會及鎮域經濟發展情況,市相關單位就有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 吉安縣敦厚鎮:「鄉賢+產業」發展鎮域經濟
    寒冬時節,位于吉安縣敦厚鎮倉田村的農文旅綜合項目「大豐田園」成為周邊市民周末親子休閒遊玩打卡的首選地。這是該鎮鄉賢助推鎮域經濟「四輪驅動」發展戰略的一個生動體現。  近年來,敦厚鎮把新鄉賢人士統戰工作融入全鎮中心工作大局,優化服務舉措,搭建鄉賢反哺家鄉平臺載體,鼓勵在外鄉賢回鎮回村參與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公益事業、社會治理等各項事務,探索出「鄉賢+產業」統戰工作新路徑。通過厚植鄉情,打好要素回流牌,充分發揮新鄉賢人士在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引導鄉賢企業在鎮投資興業,助力鎮域經濟發展。
  • 日照嵐山劉峰梅:打造鎮域經濟多元化立體化發展格局
    12月22日,區委書記劉峰梅帶隊到黃墩鎮、中樓鎮調研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她強調,要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契機,進一步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放大區位優勢,突出地域特色,加快打造鎮域經濟多元化立體化發展格局。
  • 汕頭市潮陽區打造「四大片區」 激活鎮域經濟 壯大產業集群
    該區將立足鎮街不同的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守住生態環境紅線,優化鎮域經濟發展思路和規劃,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推動錯位發展、互補發展。重點加快谷饒鎮、海門鎮2個鎮域經濟發展先行示範鎮建設,樹立標杆,以點帶面,積極打造城區現代商貿服務業集聚區、海門臨港經濟區、練江實體產業集聚發展區、榕江農業生態綠色發展區等「四大功能片區」,形成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鎮域經濟發展格局。
  • 汕頭市潮陽區打造「四大片區」 激活鎮域經濟 壯大產業集群
    該區將立足鎮街不同的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守住生態環境紅線,優化鎮域經濟發展思路和規劃,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推動錯位發展、互補發展。重點加快谷饒鎮、海門鎮2個鎮域經濟發展先行示範鎮建設,樹立標杆,以點帶面,積極打造城區現代商貿服務業集聚區、海門臨港經濟區、練江實體產業集聚發展區、榕江農業生態綠色發展區等「四大功能片區」,形成特色鮮明、錯位發展的鎮域經濟發展格局。
  • 馬曉暉: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加快推動湖州高質量趕超發展
    二是「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縱深推進,為湖州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廣闊舞臺;湖州作為長三角承東接西、溝通南北的重要節點城市,在區域大聯動大協同大整合中面臨著難得機遇。三是近年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湖州經濟社會取得長足進步,高水平全面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高質量趕超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交通條件大為改善、平臺承載大幅提升、產業質量明顯提高、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這些為湖州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馬曉暉強調,要找準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攻方向,以融入新發展格局助力高質量趕超發展。
  • 篤定前行|彌河鎮:打造鎮域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彌河鎮積極貫徹落實全市旅遊發展大會精神,依託鎮域資源稟賦和鄉村自然風貌,統籌推進基礎配套、品質提升、業態豐富和環境優化各項工作,不斷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構建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加快建設雲門山省級旅遊度假區,精細化提升國家4A級景區——九龍峪以及濱水休閒站項目,打造特色美食節不夜城,積極爭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持續做大做強文旅融合產業。全市旅遊發展大會提出,要持續解放思想,把握機遇,乘勢而上,採取有力措施推動觀光式旅遊向休閒度假式深度體驗遊升級,加快搶佔中高端市場,奮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新興這個鎮美景靚經濟發展真利害!
    「拓展農業優勢,做大一產;發揮生態優勢,做精二產;挖掘文旅優勢,做強三產;立足資源稟賦,深化三產融合,全鎮呈現出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融合互通發展格局。」新興縣太平鎮黨委書記梁雄偉告訴記者,自全市鎮域經濟發展動員大會後,該鎮立馬召開專題會議貫徹落實,早部署早落實,突出規劃引領、園區經濟、資源經濟、營商環境「四項舉措」,全面推進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在新發展 格局中扛起 「汕頭使命」
    通過暢通「五個循環」,找準汕頭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有力推動產業和消費雙升級、內需和外需更均衡、經濟社會發展更協調。新機遇新挑戰之下,汕頭正卯足幹勁,全力以赴。關鍵詞鎮域經濟推動區(縣)更快更好邁入全國百強行列全會提出,做大做強鎮域經濟,是增強汕頭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一招。
  • 抓好「六大」建設 加快推動廣元文旅產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我國改革開放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縱深推進,使成渝地區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區域形成東西南北四極牽引、長江上下遊首尾呼應之勢,進而加快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支撐和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
  • 邵陽縣長陽鋪鎮積極推動鎮域工業經濟發展
    邵陽新聞網5月7日訊(通訊員 鄧礪鋒)5月6日,邵陽縣長陽鋪鎮長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舉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授牌儀式。此次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掛牌,是該鎮積極推動鎮域工業經濟發展的縮影,標誌著該鎮在工業發展道路上的走上新徵程。
  • 銅陵:義安區文旅局推動文旅經濟恢復良性發展
    日前,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社會秩序有序恢復,區文旅局在保障遊客和文旅從業人員安全健康前提下,多舉措推動全區文旅經濟恢復良性發展。今年1至6月份,全區累計接待遊客102萬人次,實現旅遊業收入5.1億元。區文旅局在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的同時,以活動帶動,吹響文旅產業恢復發展的「衝鋒號」。
  • 深刻認識推動文旅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第一次把文化和旅遊統籌起來系統謀劃、安排部署,讓先進典型戴上大紅花走上主席臺領獎,並作大會交流發言,今後還要每年召開一次大會大張旗鼓地表揚先進……8月29日召開的全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釋放出來的這些重要信號,彰顯了市委、市政府堅定推動文旅經濟發展的信心決心,吹響了全市推動文旅經濟發展的號角。
  • 推動文旅夜遊產業發展,提振城市經濟
    眼下,正值疫情後經濟、文旅的恢復時期,多地為促進消費,提振經濟,大力推動文旅夜遊產業發展。例如,溫州甌江夜遊及南塘夜畫復航,通過一系列的夜景亮化設計,夜色「點亮」了甌江兩岸夜經濟。此外還推出夜景網紅打卡地、夜間旅遊美食、文旅休閒夜娛樂等多項夜間文旅項目,滿足市民消費升級和消費多元化需求,豐富夜經濟結構。河南鄭州,作為中原之城,鄭州以中原文化為底蘊,打造燈光秀、引入文化活動,以促進產業轉型,掘金夜經濟。此外,櫻桃溝打造沉浸式夜遊項目、方特豐富夜場活動等都是鄭州打造文旅夜遊經濟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 富平:李明遠調研富平縣張橋鎮鎮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指出全面提升環境品質不斷增強鎮區吸引力 深入推進「三變」改革實現集體經濟全覆蓋(記者 張向輝)10月11日上午,市委書記李明遠到富平縣張橋鎮調研鎮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青州彌河鎮積極推進鎮域經濟轉型科學全面發展
    2015年,奮力崛起、充滿活力、和諧穩定的青州市彌河鎮,進入了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  全市轉型發展工作會議召開以後,彌河鎮迅速行動,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明確任務目標,採取有力措施,全力推動鎮域經濟實現轉型科學全面發展。
  • 凌云:推動多元化文旅產業發展
    凌雲縣著力做好旅遊規劃,積極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大力實施「旅遊+」戰略,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交通、農業、林業等融合發展。「賽事搭臺、文旅唱戲」,驅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立足於生態環境資源優勢,凌雲縣大力推進「體育+旅遊」融合發展,積極舉辦各種賽事,把比賽地點貫穿於各大景區之中。凌雲古城、浩坤湖以及茶山金字塔等景點在體育賽事的帶動下,不斷打響知名度,吸引越來越多遊客關注。凌雲縣還變河道為棧道、變田園為公園、變山區為戶外運動場,引導貧困鄉鎮因地制宜開發體驗型、參與型、娛樂型特色體育活動,推動戶外運動向貧困地區延伸。
  • 攀枝花加快「五大建設」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
    四川在線記者 羅向明 唐子晴1月17日,記者從攀枝花市委獲悉,攀枝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公布,未來五年,將持續做好「釩鈦、陽光」兩篇文章,加快科技創新高地、南向開放門戶、友好生態環境、宜居公園城市、市域社會治理五大建設,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 文旅部:四個方面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
    &nbsp&nbsp&nbsp&nbsp3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文化和旅遊部產業發展司司長高政在會上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數字文旅產業也被各地越來越作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文化和旅遊部準備在四個方面進一步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
  • 加強基層科技工作 支撐引領縣(市)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推動創新型...
    自全國縣(市)科技工作會議以來,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基層科技工作,推動縣(市)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科技工作進一步向基層延伸,對縣(市)域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引領作用日益顯著  2004年以來,國家各類科技計劃加大了向基層傾斜的力度,星火計劃、火炬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等始終把支撐縣(市)域經濟發展作為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