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 宣講家網評論

2020-12-14 宣講家網

摘要:思政課教師要積極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偉大實踐中確立並踐行政治信仰,同時在實踐中鍛鍊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政治信仰的忠實踐行者。

2020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講話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提高思政課教師素養提出了六個「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其中「政治要強」擺在首位,「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既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更是思政課好教師的首要標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為什麼要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

(一)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各級各類學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緊緊圍繞這個根本問題,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思政課是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思政課是我國學校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誌之一,充分體現了我們國家的政治優勢。思政課不僅是體現國家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而且是傳遞主流意識形態和主流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可以幫助和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信仰和政治觀點,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具有政治導向性、意識形態性和德育教化性。

(三)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

思政課教師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指引者,又是青少年的信仰鑄魂者,承擔著引導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責任,肩負著培育青少年學生政治信仰的神聖使命。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道者要傳道,首先要明道、信道。明道以增強育人的本領,信道以增強育人的動力。因此,做思政課教師不僅僅是選擇一份職業,更是選擇了一種政治信仰及為之奮鬥終生的崇高事業。黨和國家賦予思政課教師鑄魂育人的重任使命。人無信仰不立,教無信仰不強。有信仰的教育必須要有有信仰的教師。因為要培養學生樹立政治信仰,思政課教師必須首先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面對「拔節孕穗期」的青少年學生,思政課教師既要育人育心,又要立德鑄魂。如果思政課教師沒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就會導致育人目標不明、育人方向偏移,也就不可能實現思政課的政治功能。

(四)思政課教師堅定政治信仰的內容

思政課教師堅定政治信仰,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系統學習、深入研究、廣泛傳播、努力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四個自信」,積極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實現自身價值;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正確認識實現共產主義的長期性,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具體化為階段性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在當代中國,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就是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學習成果轉化為高度的政治認同,確保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做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二、新時代如何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

(一)研讀經典原著,提升政治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新時代做有堅定政治信仰的思政課教師,必須以科學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用科學方法研究馬克思主義。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仔細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當前重中之重是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要常學常讀常研常思常悟,做到學懂弄通悟透,準確把握其精髓和真諦,掌握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原理及其立場觀點方法,學到「真經」,練就「真本領」,運用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維護政治信仰,真正做到「說得清」「問不住」「難不倒」,用真理力量感染學生、說服學生、贏得學生。

(二)堅守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清醒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思政課教師必須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築牢政治信仰根基,堅守政治方向,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保持政治清醒,把穩思想之舵,自覺抵制各種謊言謬論,敢於批判各種錯誤的政治觀點、政治思潮,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三)忠誠教育事業,堅定政治信仰

思政課教師肩負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必須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把對黨的忠誠與堅定政治信仰有機結合起來,用忠誠不斷培植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自覺把信仰教育貫穿於思政課教學全過程,引導學生把熱愛祖國與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相結合,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政課教師要積極投身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偉大實踐中確立並踐行政治信仰,同時在實踐中鍛鍊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政治信仰的忠實踐行者。

(四)健全考評機制,強化政治擔當

思政課教師通過思政課教學,以信仰塑造信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引領學生健康成長。要充分考慮思政課教師的特點,健全考評機制,突出政治標準,強化政治擔當,把政治標準與教學標準、學術標準有機結合起來,科學合理設置三者權重,確保考核評價的科學化和精細化;在確保政治標準首要位置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教學效果的權重,激發思政課教師「教」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要我教」為「我要教」,提高思政課育人育才效果;要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政治地位,充分調動思政課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獲得感,既體現對思政課教師這份職業的尊重,也有利於思政課教師堅定政治信仰,強化整治擔當,更好地履行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

作者:田玉敏 天津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思政課: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光明日報-光明網
    「思政課教師如何將思政課上成『有溫度的課』,一是思政課教師要有信仰和情懷。古人說得好,『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的理想信念問題,必須要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才能講得敞亮、講得深刻、講得透徹。
  •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淺談思政課如何有意思、有意義
    思政課本是一門明辨是非、追尋公義、形成思想火花碰撞的課程,對於對世界、對社會好奇的青少年而言,應該是非常有吸引力才對。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很多人對思政課的印象是枯燥無味、毫無營養,原因何在?在筆者看來,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們沒有把有信仰有能力的人請上思政課講臺。
  • 張國清為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作輔導報告
    11月9日上午,(遼寧)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開班,省委書記張國清作輔導報告。張國清指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常委會專門作出安排,組織高校思政課教師定期接受高層次培訓並常態化制度化,旨在更加系統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堅定信仰、講出自信,擔負起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
  • 河南扶溝:讓思政課成為有溫度的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丁璽 郭軍輝)「思政課教師如何將思政課上成『有溫度的課』,我覺得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思政課教師要有信仰和情懷。古人說得好,『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科發展支持計劃……有這些復旦馬院教師的身影!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科發展支持計劃……有這些復旦馬院教師的身影!在教育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新一輪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支持計劃中,不乏復旦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的身影。一起來看看吧!
  • 「我最喜愛的思政課教師」評選開始!
    17位思政課教師參與快來為最喜愛的思政課教師打call吧!現為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室思政課教師。1990年7月開始從事思政課教學工作,1994年獲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比賽獎,1996年獲市級「優秀教師」稱號。
  • 打造「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精品
    我們要聚焦「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體現思政課教學的時代色彩。中央強調,要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北京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程正在推進,廣大思政課教師正積極探索思政課程的改革創新。現在宜以迎接黨的百歲誕辰為契機,精心搜集折射歷史意蘊、彰顯信仰力量的優秀音樂作品,以樂為橋,在「寓教於樂」「寓教於美」的「音樂思政課」的深度學習中達成思政理論的入腦入心,引導學生不忘初心走正路,予以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和境界提升。
  • 興平市秦嶺中學校長李力談如何上好思政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這不僅對廣大思想政治課教師提出了殷切期望,更為新時代思想政治課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
  • 30個要點,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思政課的重要文章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  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理想信念問題。  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課教師心中紮下根,才能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思政課教師只有自己信仰堅定,對所講內容高度認同,做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典範,才能講得有底氣,講深講透,才能有效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 新時代中學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
    01思政課教師的核心素養思政課教師「六個」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學科與思政課教師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的綜合性、活動型學科課程。
  • 進課堂進會場,阜師大校領導零距離打磨思政課
    ,親自為學生上一堂思政課,並組織思政課教師座談會,在與師生面對面交流中,打造接地氣的思政金課,落實好思政育人工作。上好思政課,師資是關鍵。次日,劉樹生再次走進馬克思主義學院,結對聯繫思政課教師韓旭,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手把手指導。他詳細詢問了韓旭的家庭生活和學習工作情況,韓旭對劉樹生的問候關係表示感謝,並匯報自己在教學科研等方面情況。劉樹生與參加座談的老師就學校思政課教學、教師隊伍建設、一流馬院建設、一流學科建設等作了深入交流。
  • 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課!看湖南鐵道職院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三湘都市報12月4日訊(通訊員 張楠楠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的碰撞會產生怎樣的火花?他們同臺上課又會上出怎樣的精彩?學生又會有怎樣的獲得感?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思政課」給出了答案。
  • 石家莊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區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呂瑛主持會議。
  • 紅色資源「四入四創」育新人——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學改革...
    金秋10月,正是新生軍訓的時間,由思政部教師組成的「紅色故事宣講團」走入茵茵軍訓場,利用訓練休息時間講述紅色動人故事,師生同唱經典紅歌,集中開展宣講30餘次,累計受眾5000人次。這是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一個縮影。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黃浦區學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進大會順利召開
    依託社科院的強大專業優勢,「智庫」將建設成為全區思政課教師理論研修、課題研究、課程開發等專業素養和學生理論學習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智囊團」和「思想庫」,助推黃浦思政一體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要在資源保障、職務聘任改革等方面幫助教師立足三尺講臺,鑽研教學藝術。三要在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上下功夫。廣大教師要加強理論武裝,堅定信心信仰,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作出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加強教學研究,提升能力素質,將最新理論轉化為教學素材,融入到思政課一線教學中去;要貼近生情實際,提高課堂實效,努力把新思想講準、講活、講好,使學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
  • 首個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
    12月14日下午,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長安區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第81中學成功舉辦,全市首個高校思政課教師中小學工作站落戶長安區。石家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娟,黨總支書記賀賓,副院長張子麟出席揭牌儀式,長安區政府副區長白金旗致辭。
  • 宿城第一初級中學政治教研組開展思政課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相融合...
    為深入推進學校意識形態教育工作,12月14日,宿城第一初級中學政治教研組進行了思政課教學與意識形態教育相融合的主題教研活動。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全組教師聽取程偉老師的示範課;第二階段,全組教師集中評課並探討思政課如何與意識形態教育相融合。
  • 黑龍江大學思政課:精準推進「三備」工程,吹響線上教學衝鋒號
    一是聚焦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要求和決策部署,引導學生充分認識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和中國制度的優越性;二是聚焦宣講抗疫工作中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引導學生向榜樣學習,將價值塑造同抗擊疫情實戰緊密結合起來;三是聚焦宣講科學知識和國內外防控形勢,引導學生科學認識疫情及疫情應對,消除懷疑和恐懼心理,自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進而堅定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 教師要理解和用好網際網路思維 打造精品化思政課
    教師要理解和用好網際網路思維,努力增強新時代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連接,線下「面對面」和線上「鍵對鍵」共同構建起更為扁平化的社會網絡。網際網路思維首先就是按照網際網路的特點和規律思維,具備開放、平等、互動、協作、共享等特徵。把「客戶」替代為「用戶」,把「產品」塑造成「精品」,便能直擊需求痛點、提高用戶黏性、吸引網絡人氣。
  • 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 讓百年「紅船」駛進思政課堂
    央廣網天津12月5日消息(記者陳慶濱)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在我們即將迎來建黨百年之際,如何以紅船精神為切入點深化 「四史教育」?如何讓紅船精神更好融入大中小思政課堂?12月4日,以「弘揚紅船精神 喜迎建黨百年」為主題的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專題備課研討會」 在天津舉行。來自京津冀地區的3000多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過校際網絡同步教學系統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圍繞「紅船精神」同備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