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有一種智慧叫:窮不可怕,就怕心窮一生

2021-01-20 懿是術的媽咪

1

說起相聲,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郭德綱,而島田洋七則是日本相聲界的郭德綱。

然而,讓這位被譽為日本喜劇泰鬥、相聲天才的演員真正紅遍亞洲的,卻是他的自傳小說——《佐賀的超級阿嬤》。

《佐賀的超級阿嬤》發表於2001年,在日本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暢銷書排行榜前列。2006年,繁體版在臺灣出版,上市第一周就登上了排行榜的冠軍寶座。而讓人更為驚嘆的是,讀者為了這部小說能搬上銀幕,竟主動募集了一億日元。

引起如此大反響的書籍,講述的卻只是,島田洋七童年時與外婆在佐賀的那些貧困歲月。也許讓這份平凡深深撼動人心的,正是書中詮釋的:笑看貧窮,樂待人生。

儘管作者的人生以貧窮開始,但長大後的他卻成為了日本的喜劇天才,擁有了人人稱羨的生活。童年的貧困不僅沒有限制他的眼界與格局,反而給予了島田洋七逆襲的資本——富足的精神。

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如何在貧窮中造就內心的富足?書中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

2

樂觀的心態,源於對貧窮的獨特見解

年幼的德永(島田洋七的原名)因母親無暇照顧,被送往佐賀的外婆家。儘管他一開始百般不願,但最終還是在外婆家渡過了八年時光。

說到在佐賀的日子,幾乎可以用「貧困」二字來總結,外婆家有多窮呢?

孤絕寂寥到極點的破茅屋、吃的菜全靠河裡飄來的垃圾、餓個幾頓到學校才能吃上飯、要花錢的運動都不能學......這些都是德永童年的真實寫照,但因為外婆的獨特見解,貧窮變得一點都不悲傷。

外婆每日天沒亮就去當清潔工,雖努力工作,卻溫飽難存。德永安慰外婆說,等以後有錢就好了。外婆卻回答,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我們是窮得開朗。而且跟由富變窮不一樣,要有自信,因為我們世世代代都是窮人。

外婆真的一直這麼窮嗎?答案是否定的。外婆的娘家身份高貴,世世代代都是佐賀城主的乳母。後來她嫁給了經營腳踏車店的德永外公,而腳踏車是當時的奢侈品,能開得起店的也是富貴之人。

外婆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她知道貧困的現狀短期無法改變,她不希望孩子活在對生活的不滿中。所以她告訴孩子,我們的生活一直很窮,但貧窮不是悲傷的理由,應該時刻保持開朗。

因為沒錢,外婆的餐桌上常年只有甜姜和酸梅幹,而改善夥食則全靠河裡漂來的「垃圾」。尾部開杈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等等,這些因品相不佳被丟棄的蔬果,在外婆的巧手中變成一道道美食。

德永開心地享用著河裡漂來的西紅柿,感受著河水洗滌後,果汁的那份清涼,如同外婆總能從別人眼中的垃圾裡尋找到美食,德永明白了在惡劣中也能發現美好,在逆境中也會看到希望。

有一次,德永想學運動,無力支付學費的外婆自然沒有同意,但她並沒有剝奪德永學習的權利,而是推薦了一項不花錢的運動——跑步。

年幼的德永沒有想太多,只知道跑步和擊劍、柔道一樣值得學習,還不用花錢。他每天就在大馬路上跑阿跑,最終還真的跑出了成績,包攬了小學六年的長跑冠軍,獲得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面對貧窮,大部分人都選擇了相信沒錢什麼都不成,而外婆教給德永的思維方式則是:沒錢怎樣才能成。

外婆並沒有因為貧窮限制了德永的成長,反而培養了他的意志力與責任感。

有人說:樂觀者能在一個災難中看到一個希望,悲觀者則在一個希望中看到一個災難。

德永與外婆的生活因為貧窮處處是災難,但外婆獨特的見解,卻讓德永處處看到希望,讓他學會了時刻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人生。

3

愛與美好,讓人生充滿了期盼與信心

德永最愛的人是自己的母親。儘管這位因丈夫早逝,獨自撐起家庭的女人拼盡全力,但最終還是因為現實,不得不把德永託付給他遠在千裡的外婆。

八年的時光裡,母親因為工作繁忙,能與德永相聚的日子少之又少。以至於後來母親出現在運動會時,連德永的班主任都感動地邊流淚邊說:「德永,你的母親終於來了。」

雖母親陪伴德永的時間極少,但她總會在相處的時光裡,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愛。母親的酒館經營不善,經濟拮据。但每年暑假相聚時,總會帶他去看門票昂貴的職棒賽。

德永珍藏起那小小的票根,逢人就炫耀。他精心保存的,是相聚時的那份快樂,逢人就說的,則是母親的愛。

在孩子的世界裡,最在意的似乎不是物質條件好不好,而是母親對他的愛與關注。

母愛讓貧窮的他感到富足無比,甚至表露於文字。文化課不佳的德永作文卻獲獎了,題目正是《我的母親》。

分離的日子,德永常能收到母親的來信,信每次都有兩封,一封給德永,一封給外婆。

給德永的信裡儘是思念與美好,而給外婆的信裡卻總藏著德永不知道的心酸:「母親,抱歉這個月沒能湊夠五千元的生活費,暫時給兩千......」

母親從不對德永表露經濟的拮据,從不把生活的沉重感帶給孩子。德永從不知道維持這份貧苦,母親已竭盡全力。

母親展示給德永的永遠是美好的一面。

有一年母親到外婆家看望德永,他們一家在櫻花樹下彈琴、唱歌。德永聽著母親優美的歌聲,享受著圍觀的人對母親的讚賞,心中十分自豪。

母親的出現,總是帶著誇獎與美好。德永總會因為「你母親長得真好看,唱歌真好聽......」外人的讚賞,欣喜萬分。

母親在德永的心中,從未留下一絲對苦難生活的怨恨,留下的只有漂亮的容顏、動聽的歌聲。她讓德永明白到,貧窮同樣值得擁有美好。

母親毫無保留的愛給予德永足夠的安全感,而那些對現實的美好展示,則讓他對生活充滿了期盼,讓長大後的德永能自信勇敢地邁向更好的人生。

4

精神富足的人,總會默默地幫助別人

在心理學上,心窮意味著思想固化,為人自我,不為他人著想,簡言之,就是自私。所幸德永生活的環境裡,雖窮人很多,但心窮的卻很少,這些人總是默默地幫助著德永。

比如德永的班主任,他總會在每年的運動會那天以肚子痛為由,把自己滿是雞腿、香腸的便當與德永交換。這些香噴噴的菜不僅填飽了德永的肚子,還讓他感受到了愛與鼓勵。

還有德永第一個喜歡的女孩——吉永,她總是以點錯了、點多了這類的理由,讓只買得起刨冰的德永吃掉一碗碗面。

就連賣豆腐的大叔也善良無比,他為了讓德永能心安理得地低價購買,主動戳爛了完好無缺的豆腐。

這些好心人為了讓德永毫不尷尬地接受幫助,總是費盡心思。

電影《釋迦牟尼佛傳》中曾有這樣一句對白:有幫助別人之心的,在精神上都是富足的人。

內心匱乏的人通常只考慮自己,而偶爾的幫助也只是為了貼上慈善的標籤,從不管給予的是否別人想要的。德永遇到的好心人,讓他明白到,精神富足的人總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給予人真心的幫助。

孔子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活在「好人堆」裡的德永,在潛移默化中也變成了精神富足的人,比如後來的他會為了讓同樣貧窮的久保能參加畢業旅行,號集大家一起去打工賺取旅遊經費。

有人說:只要能夠給予,就不貧窮。物質的缺乏並不可怕,可怕是精神的匱乏,願意真心幫助別人的,才是真正的富足之人。

故事的結尾,德永因為出色的棒球技能被破格錄取到廣陵高中,他終於回到了母親的身邊。但那段與外婆生活的日子卻造就了德永富足的精神,成就了他美好的一生。

5

俞敏洪曾說:什麼是窮?我認為窮不僅僅是指一個人沒錢、沒吃、沒穿,還指一個人思想不豐富,只願意待在同一種環境中或同一種狀態下,不思進取,不加努力。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只要我們樂觀面對一切,對未來有足夠的期盼與信心,懂得愛自己愛別人,精神足夠富足,無論人生的起點有多貧窮,最終也能完美逆襲。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隨時刪除)

相關焦點

  • 《佐賀的超級阿嬤》,窮養的孩子也可以很快樂,日本阿嬤的育兒觀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講述日本喜劇泰鬥島田洋七(原名德永昭廣)的童年時代,被寄養在阿嬤家的故事。那時日本戰敗後不久,經濟蕭條,他從小父親因廣島核輻射去世了,媽媽獨自拉扯昭廣和哥哥兩個小孩,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因為擔心昭廣常半夜出門會有危險,於是將八歲的他寄養到鄉下的外婆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我們一直都這麼窮,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
    《佐賀的超級阿嬤》電影中8歲的德永昭廣離開了廣島和媽媽,隨著阿姨來到佐賀鄉下的外婆家,雖然外婆家很窮,生活很艱難,但外婆有豐富的生活智慧,總是帶來神奇的生活妙招,外婆在貧窮時的開朗豁達,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昭廣。
  • 被阿嬤圈粉——《佐賀的超級阿嬤》
    儘管端午假期餘額不足,最後一天假期的下午還是吃吃喝喝看場電影,拉上窗簾,關掉電燈,一人一個抱枕,營造了私家影院的氣氛,竟有了「歲月靜好」的感覺,全然忘了前幾天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日子再難,也要笑著活下去。《佐賀的超級阿嬤》,超級治癒啊!
  • 《佐賀的超級阿嬤》:你不知道的,卻是你經歷過的成長道理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有倉內均執導,吉行和子、山本太郎等主演的劇情電影,2006年9月在臺灣上映。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講述的是島田洋七童年和佐賀鄉下外婆相處過程中的各種生活趣事,雖然生活極度艱苦,但是外婆總有神奇的方法讓日子過得充滿歡樂、創意和笑聲。
  • 《佐賀的超級阿嬤》:心疼阿嬤,唯有選擇開心,生活才有所期盼
    人間不值得,似乎又重回大多數人的口頭禪了。外界各種不確定因素確實讓人生厭,也增加了生活的羈絆,但創造生活的終究是自己。如果你現在活得頹廢無趣,覺得憋屈無助,抑或正遭受生活困頓,那我推薦你給自己幾個小時獨處時間,翻翻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嬤》,豆瓣8.7評分,看看鄉下老太太怎麼窮得開心,活得有滋有味。你也完全可以把它當作一本閒書來讀,看完哈哈大笑,放鬆心情。
  • 窮孩子該怎麼活?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故事講述了小主人公德永昭廣在8歲那年,離開家鄉廣島,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成功的教育,都具備這三個特質
    ——《佐賀的超級阿嬤》《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所作,在豆瓣讀書的評分高達8.8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2001年,島田洋七將童年與外婆相依為命的故事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一書,內容真摯感人,引起極大反響。
  • 佐賀的超級阿嬤
    我們來看一本很感人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本書作者昭廣八歲的時候被媽媽「扔上」了從廣島開往佐賀鄉下的列車,從此與阿嬤相依為命,過著貧苦的生活。書裡小昭廣那句話就像是自嘲佐賀的生活:雖然在廣島很窮,但是現在更窮了!」阿嬤有個神奇的本領能給生活施魔法,日子越苦越開心,小昭廣就這樣一天天長大。因為被超級阿嬤一手帶大,最後成了日本作家,喜劇泰鬥島田洋七。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人生錦囊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一個特別的人存在,這個人也許會改變你的一生。對於德永昭廣來說,外婆就是那個影響他一生的特別的人。《佐賀的超級阿嬤》這個影片的背景是二戰結束後,日本迎來「昭和蕭條」,整個日本滿目瘡痍。影片講述德永昭廣對他與外婆(也就是阿嬤)童年真實相處的一段幸福時光的回憶錄。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三個哲學觀教會你活得快樂且通透
    其實改變的不是世道,真正改變的是人自己,就算沒錢,只要心境樂觀,也能活得舒坦,這讓我最近看完的一部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本片根據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同名小說改編,男孩昭廣出生在二戰後的廣島。父親因為輻射汙染死亡,而母親因為經濟能力不佳,在不得已之下將德永送到南方佐賀的外婆家寄養。
  • 薦書|佐賀的超級阿嬤
    阿嬤說這條河就是她的「超級市場」,而且送貨上門,還不收運費。 有時候一天下來什麼也沒有,阿嬤就當超市休息。 這就是佐賀的超級阿嬤的人生哲學:窮有兩種,窮的消沉和窮的開朗。 阿嬤之所以成為超級阿嬤,就是因為她的開朗和調皮,能從清貧的生活中活出智慧來。
  • 窮孩子該怎麼活?佐賀的超級阿嬤告訴你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於2001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在日本的銷量超過了700萬冊,持續三年位居日本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故事講述了小主人公德永昭廣在8歲那年,離開家鄉廣島,來到佐賀的鄉下老家。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何在貧窮的生活裡保持快樂
    01最近讀了一本超級治癒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意思是指有錢的時候人可以進入高檔場所消費,享受美食美景,可是未嘗不是一種負擔呢?無論是貧窮的年代還是富裕的年代,只要心態是好的,一樣可以享受生活。所以就算一天飯也吃不飽的島田洋七卻活得很自在,就像古人一般安貧樂道。因為他在外婆的教育下深刻體會到:幸福不是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於你的心態。把窮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讀完《佐賀的超級阿嬤》我學會的本事。02我們這一代的人沒有經歷過戰爭,不知道那樣烽火狼煙年代的殘酷。
  • 《佐賀的超級阿嬤》:阿嬤的三個哲學觀教會你活得快樂且通透
    其實改變的不是世道,真正改變的是人自己,就算沒錢,只要心境樂觀,也能活得舒坦,這讓我最近看完的一部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本片根據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同名小說改編,男孩昭廣出生在二戰後的廣島。父親因為輻射汙染死亡,而母親因為經濟能力不佳,在不得已之下將德永送到南方佐賀的外婆家寄養。
  • 聽故事 l 《佐賀的超級阿嬤》合集
    經常缺乏幸福感的人們,不管你是為學業煩惱的孩子,還是為孩子發愁的家長,亦或者是正在為愛情迷茫,為人際關係發愁的少男少女們……來聽《佐賀的超級阿嬤》吧,主播哥哥和你一起發現幸福的真諦,找到生活中蘊含的最樸素的哲理!在一片瓦礫中,這個國家搖搖欲墜。這就是《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開始的背景。
  • 【書評】與生活握手言和——讀《佐賀的超級阿嬤》
    媽媽無力撫養年僅8歲的昭廣,把他送到佐賀鄉下阿嬤家寄養。阿嬤獨自照顧著一個智力有缺陷的孩子,貧苦無依,又毅然幫女兒分擔起生活的重擔。她用自己無盡的生命能量,在極端貧困中,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超級阿嬤為了生存,把&34;做到了極致,阿嬤出門腰上總是系一個吸鐵石來吸撿大街上的鐵來賣。&34;因為總是斷糧,阿嬤總是攔河裡漂來的蔬菜水果吃。&34;需要什麼就找什麼吧,注意!不必苦苦尋覓,只是在自己生活基礎上,在可以的範圍內去找,總會有發現,總會有得到。
  • 《佐賀的超級阿嬤》|生活很苦,阿嬤很酷,這,有點意思
    阿嬤的人生智慧,前衛意識,樂觀開朗,把苦日子過得很有趣,這個阿嬤有點酷。阿嬤到底有多酷?阿嬤是怎麼笑著把苦日子過下去的?我給您羅列羅列。《佐賀的超級阿嬤》的這個阿嬤,利用木棒在河裡攔截從上遊漂下來的食物,解決了溫飽問題。看到阿嬤的這種做法,並沒有覺得有多不堪,反而覺得有點酷。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只有可以撿來的東西,沒有應該扔掉的東西。況且,撿起這些漂流物,還能保持河水乾淨,為環保做貢獻呢。阿嬤的做法不但不浪費食物,還起到了環保的作用。
  • 《佐賀的超級阿嬤》:如何在貧窮的生活裡保持快樂
    01最近讀了一本超級治癒的書:《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的創作背景令人唏噓。二戰結束後的日本經濟蕭條,民不聊生。大家都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日本藝人島田洋七很早失去了爸爸,媽媽卻無力撫養他,只好把他送回鄉下讓外婆照顧他。
  • 《佐賀的超級阿嬤》通過開朗的貧窮觀,告訴我人生不要拘泥於過去
    故事講述了在8歲那年,小主人公德永昭廣離開家鄉廣島,來到佐賀的鄉下阿嫲家求學生活的故事。這裡沒有玩具,沒有朋友,甚至連送他來的姨媽也轉身離開,迎接昭廣的只有低矮破舊的房屋,以及獨立撫養了七個兒女的超級阿嬤。剛來阿嬤家的昭廣無法適應這裡的寒酸生活,但隨著時光的流逝,昭廣漸漸體味到了與阿嬤在一起生活所得到的幸福。
  • 艱苦也要讓老天笑出來《佐賀的超級阿嬤DS》漢化評測
    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歷經2年辛苦漢化歷程,由ACG漢化組推出的2011新年第一響炮《佐賀的超級阿嬤DS》。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一部曾風靡日本的小說作品,故事講述第二次大戰後的日本,昭廣在母親百般無奈的情況下,交給佐賀鄉下的阿嬤獨立照顧,結果想不到阿嬤家比誰都窮!雖然日子窮到不行,但樂天知命的阿嬤總有神奇而層出不窮的生活妙招,居然還能帶動流行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