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2020 | 直銷銀行、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多家創新型...

2021-01-08 網易

  

  出品|零壹智庫

  作者|楚濟慈

  2020年以來,包括直銷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在內的多家創新型金融機構的籌建/開業獲得監管批覆。

  直銷銀行方面,今年有招商拓撲銀行、郵惠萬家銀行獲批籌建;金融科技子公司方面,成方金科之後,央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匯金科」,同時還有農銀金科、太保金融科技、滙豐金融科技相繼成立;理財子公司方面,今年有民生理財等八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青銀理財等三家已開業;消費金融公司方面,今年有螞蟻消費金融等五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

  除了上述獲批機構外,今年還有全國性第五家AMC銀河資產獲批開業,以及第二家個人徵信機構「樸道徵信」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獲央行受理。以下為獲批機構盤點:

  1

  第二家個人徵信公司即將面世

  繼百行徵信之後,第二家個人徵信機構要來了。2020年12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信息稱,受理了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並進行了公示。據悉,樸道徵信註冊地在北京市朝陽區,營業場所在北京市朝陽區三星大廈,業務範圍為個人徵信業務,註冊資本10億元。

  樸道徵信主要股東及所持股份情況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電子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5%。該徵信公司擬任職董監高人員:董事長:趙以邗;董事:王磊、程建波、曹子瑋、趙立威;監事:許凌、徐河軍、劉黎、周澤宇。

  目前,我國提供個人徵信服務的機構有央行徵信中心、百行徵信。2018年2月初,人民銀行披露了首張設立經營個人徵信業務的機構許可信息公示表。公示表顯示,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申請設立個人徵信機構已獲得許可,個人徵信牌照有效期為3年,有效期為2021年1月31日。

  2

  兩家直銷銀行獲批籌建

  

  2020年12月11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收到來自銀保監會的相關批覆,公司獲準在上海市與京東數科旗下子公司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京東數科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共同籌建招商拓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和網銀商務分別持有招商拓撲銀行70%、30%的股權。

  這是繼2017年1月中信銀行與百度合作設立的百信銀行(2017年11月開業、註冊資本20億元、中信和百度分別持股70%和30%)在北京批籌設立後的第二家直銷銀行。

  直銷銀行是典型的數字銀行,其優勢是可以突破銀行帳戶局限以拓展客戶,即客戶可以在不擁有某銀行帳戶的基礎上在其直銷銀行上註冊電子帳戶、並綁定他行卡開展相關業務。

  據21財經報導,目前有20多家銀行在申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未來幾年,或將迎來直銷銀行同場競技的高峰期。

  

  2020年12月21日,郵儲銀行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出資50億元全資發起設立直銷銀行子公司,註冊資本擬為50億元。上述子公司名稱擬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郵惠萬家銀行」),註冊地擬為上海。

  據公告披露,在今年的7月9日,郵儲銀行召開董事會會議,通過了《關於調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設立 直銷銀行子公司方案的議案》。近日,郵儲銀行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銀保監復〔2020〕 905 號),獲準籌建直銷銀行子公司。

  郵儲銀行表示,郵惠萬家銀行旨在探索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創新商業模式,基於科技的手段、普惠的理念、市場的運營,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踐行「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普惠大眾」的發展使命,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創新聯接平臺。公告顯示,籌建工作完成後,郵儲銀行將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開業申請。

  3

  多家金融科技子公司獲批

  繼成方金科之後,央行宣布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匯金科」 。同時,今年還有農業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農銀金科」、中國太保旗下「太保金融科技」、滙豐銀行旗下「滙豐金融科技服務公司」相繼成立,以及一家開業——交通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交銀金科」於11月27日開業。

  

  2020年12月13日,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在深圳舉行。會上,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中匯金科」)揭牌成立。近幾年,央行加快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布局,僅今年就先後成立了成方金科、中匯金科2家金融科技公司。

  中匯金科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金融交易中心)發起設立,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商業存在。企查查信息顯示,中匯金科註冊資本為10000萬元,註冊時間為2020年10月29日。

  此前,在今年8月,「成方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200780萬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以及央行全資控股的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共五家央行系公司出資建立,法定代表人為張永福。

  

  2020年11月27日,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註冊地——上海臨港新片區舉行開業暨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1月16日,交通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附屬子公司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擬以其下屬的交銀國際(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主體,出資人民幣6億元發起設立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交銀金科」)。交銀國際(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金額佔交銀金科註冊資本的100%。

  8月25日,交行發布公告,交銀金科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6億元,主要業務方向為以金融科技為手段,開展軟體研發、技術諮詢與創新、信息系統集成服務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建行、中行等12家銀行註冊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2020年7月28日,農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農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農銀金科」)正式註冊成立。

  據悉,農銀金科註冊資本為人民幣6億元,註冊地北京市通州區,主要提供面向集團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服務、場景金融生態建設、科技輸出和創新技術研究等業務,經營範圍涵蓋軟硬體研發、產品運營、技術和數據服務、IT軟硬體租賃、信息諮詢、技術轉讓、生產運維等。

  

  中國太保2020年7月21日晚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設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中國太保出資成立太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為 7 億元,持股比例100%。

  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保險集團,中國太保旗下的科技類企業並不算少。中國太保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太平洋保險在線,也已投資多個細分領域科技公司,包括信息科技類、汽車產業類、醫療科技類等。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太保集團旗下的科技類公司有9家。

  談到中國太保金融科技業務的願景時,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在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公司轉型2.0目標是成為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引領者,與之相契合,公司科技發展定位為業務高質量發展的賦能者和行業新技術應用的先行者。

  

  2020年9月9日,滙豐保險集團(亞太)有限公司(「滙豐保險」)宣布,已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成立滙豐金融科技服務(上海)有限責任公司(「滙豐金融科技服務公司」)。

  滙豐金融科技服務公司預計於2020年底前開業,初期將為滙豐集團全新的移動式財富規劃服務「滙豐聆峰創投計劃」在中國的先行先試提供科技創新和數字賦能,並逐步為集團內外更多持牌金融機構提供相關支持。首期重點包括持續研發定製私人財富規劃方面的各種工具,研發供企業使用的員工福利和健康管理平臺,在用戶授權情況下協助用戶完成數據整合,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大方向下研發數據服務新產品等。

  4

  八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

  2020年,有八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三家已開業。民生理財(民生銀行)、浦銀理財(浦發銀行)、廣銀理財(廣發銀行)、華夏理財(華夏銀行)獲準籌建;青銀理財(青島銀行)、渝農商理財(重慶農商行)、信銀理財(中信銀行)獲批開業,其中青銀理財已於11月19日正式開業。另外,恆豐銀行公告稱擬設立"恆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

  

  2020年12月16日,恆豐銀行公告稱,11月30日,恆豐銀行新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恆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議案》,同意出資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全資設立恆豐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目前12家股份行中,僅渤海銀行尚未對外公布理財子公司的計劃。

  

  2020年12月10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近日,該公司收到《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的批覆》(銀保監復〔2020〕853 號),同意本公司出資50億元人民幣籌建民生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籌建工作完成後,本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提出開業申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1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開業。(行動支付網)

  

  2020年11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批籌的第一家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正式開業。青銀理財由青島銀行(002948)全資發起設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是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全國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而且是唯一一家獲批的萬億資產規模以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此外,青銀理財App正式亮相,這也是全國首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直銷App。

  

  2020年8月12日,浦發銀行公告,銀保監會同意公司在上海籌建浦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浦發銀行是第八家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浦發銀行是總部設在上海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至2020年一季度末,浦發銀行總資產規模達7.3萬億元,位列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第20位。

  

  2020年7月中旬,經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廣發銀行獲準籌建全資理財子公司,成為第七家獲批籌建理財子公司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廣發銀行將出資50億元人民幣籌建廣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註冊地為上海市浦東新區。籌建工作完成後,廣發銀行將按照監管有關規定和程序正式提出開業申請。

  

  2020年7月10日,信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信銀理財」)在上海舉辦開業揭牌儀式。作為中信銀行全資理財子公司,信銀理財註冊資本金為50億元,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信銀理財是國內第四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也是首家落戶上海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

  據悉,信銀理財將承接中信銀行多年積累的「中信理財」品牌和上萬億的理財業務。「中信理財」始於2002年,歷經18年的發展,業務規模已超過1.2萬億元。近五年,「中信理財」累計銷售規模超32萬億元,累計服務零售客戶超326.8萬人,累計服務機構客戶超2.4萬戶。

  

  國內首塊農商行系的理財子公司牌照正式落地!2020年6月29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了《重慶銀保監局關於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申請開業的批覆》,同意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開業。批覆日期為6月28日。《批覆》顯示,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渝農商理財」)註冊資本為20億元人民幣,全部由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下稱「重慶農商行」)以貨幣資金方式認購併一次性足額繳納。

  

  2020年5月8日,銀保監會發布批覆稱,同意華夏銀行出資30億元籌建華夏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所需資金從資本金中撥付。同時要求該行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辦理籌建事宜,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銀保監會表示,籌建工作接受銀保監會的監督指導,籌建期間不得從事金融業務活動。籌建工作完成後,應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向銀保監會提出開業申請。

  5

  五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

  今年以來,包括小米消費金融、螞蟻消費金融、平安消費金融等在內的5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巨頭的加入也意味著消金牌照的主流化,更能有效帶動消費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的動能。

  截至目前,全國獲批籌建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達33家。今年獲批籌建的消費金融公司已有5家。其中,小米消費金融、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已開業,螞蟻消費金融已啟動籌建工作。

  

  2020年9月中旬,千方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螞蟻集團轉交的《中國銀保監會關於籌建重慶 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批覆》(銀保監復﹝2020﹞602 號),同意螞蟻集團在重慶市籌建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此前,千方科技審議通過了《關於對外投資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的議案》,同意公司與螞蟻集團、寧德時代、魚躍醫療等共同出資設立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繼金美信消費金融和北京陽光消費金融後,兩岸合資消費金融公司達到4家。

  9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關於籌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和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蘇銀凱消費金融」)的批覆,同意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籌建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同意江蘇銀行在江蘇省崑山市籌建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1)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

  早在2018年9月,富邦華一銀行的股東富邦金控發布公告稱,擬以1.25億人民幣、佔股25%在大陸地區參與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目的是促進富邦華一銀行拓展個人業務,並取得網際網路金融經驗。時隔兩年,「靴子」終於落地。

  從「唯品富邦」目前披露的兩家股東來看,富邦華一銀行是臺灣富邦金控旗下主要子公司之一,其業務覆蓋了銀行、證券、保險、創投、資產管理以及彩票。富邦金控的整體財報數據以及金融方面的布局可以體現出,富邦華一銀行的優勢在於資金的充足,未來可以為「唯品富邦」提供持續的資金輸出。同時,唯品會作為一家電商平臺則主要以提供消費場景、獲客。

  (2)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公司

  2017年4月,江蘇銀行發布《關於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進展情況的公告》,宣布與臺灣凱基銀行、二三四五和海瀾之家共同發起江蘇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籌)。其中,江蘇銀行持股50.1%,臺灣凱基銀行持股33.4%,二三四五持股和海瀾之家分別持股9%和7.5%。

  消金牌照之於江蘇銀行,無疑是錦上添花。江蘇銀行自營貸款核心產品為金e融,最高額度30萬。同時,江蘇銀行也與多家外部渠道合作,如螞蟻借唄、度小滿金融、京東金條、平安普惠等頭部平臺。

  

  11月12日,海南銀保監局局長傅平江在第263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近兩年來,海南銀保監局積極推動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完善本地金融市場業態方面,2018年以來,海南興福村鎮銀行、海保人壽公司等機構相繼成立,本地農信社改制工作穩步推進,目前消費金融公司也在積極籌備當中。

  6

  全國性第五家AMC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12月17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中國銀河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河資產)開業的批覆,同意銀河資產開業,註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至此,銀河資產也成為繼1999年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四家資產管理公司(AMC)成立以來,唯一獲批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根據批覆,銀河資產的股權結構為中國銀河金融控股出資65億元,持股比例65%;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3.3億元,持股比例13.3%;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10%;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出資6億元,持股比例6%;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7億元,持股比例5.7%。

  在業務範圍上,銀保監會核准銀河資產的經營範圍包括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投資、管理和處置;固定收益類有價證券投資;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機構商業融資;破產管理;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資產及項目評估;經批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金融機構託管和關閉清算業務;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

  

  End.

  2021年1月13日,數字經濟·數字科技·數字金融——2021零壹財經新金融年會將在北京召開。本次年會將發布四大榜單、多個書籍報告,目前各大榜單已啟動評選活動,歡迎報名參與,詳情掃描下方二維碼諮詢。

相關焦點

  • 復盤2020:金融科技十大要聞
    10  多家創新型金融機構獲得批覆  2020年以來,包括直銷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理財子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在內的多家創新型金融機構的籌建和開業獲得監管批覆。  直銷銀行方面,今年有兩家獲批籌建。12月11日,招商拓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籌建申請獲銀保監會批覆。
  • 第二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來了 能否打破同質化經營?
    在這之前,已有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對直銷銀行服務渠道進行了調整。據第三方不完全統計,僅在2018年就有15家左右直銷銀行退出。 作為傳統銀行向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延伸的試水,直銷銀行從2013年誕生之日起,就被寄予厚望。尤其從2014年開始,城商行中有半數左右的銀行推出直銷銀行,成為城商行突破地域限制、開拓跨行新客戶的重要獲客渠道。
  • 招商拓撲銀行獲批直銷銀行;年內超2800家網點終止營業
    原標題:【fintech每周播報】招商拓撲銀行獲批直銷銀行;年內超2800家網點終止營業   招商拓撲
  • 銀行理財子公司「招兵買馬」日益壯大
    2019年6月,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開業,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登上舞臺。截至目前,開業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已達14家。一年有餘,銀行理財子公司產生了哪些變化,對資管行業有哪些促進?已有14家開業銀保監會於2018年12月發布實施《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啟動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子公司制改革,並按照「成熟一家、批准一家」原則,有序批設銀行理財公司。2019年6月,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等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
  • 兩周內第2家直銷銀行獲批:郵儲銀行50億設直銷銀行子公司
    兩周內第2家直銷銀行獲批:郵儲銀行50億設直銷銀行子公司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2020-12-21 22:19 來源
  • 聚焦直銷銀行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10日之內,招商、郵儲兩家銀行相繼發布公告宣布,旗下直銷銀行獲準籌建,時隔多年,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短期內有望增至3家。批設顯現提速跡象的背後,郵儲銀行直銷銀行為全資子公司,中信銀行和招商銀行旗下的直銷銀行則是聯手網際網路公司打造,「自營式」發展與「牽手」第三方如何抉擇?
  • 靈活多變:我國直銷銀行產品豐富,迭代速度快
    Part.1 智能存款業績並不出彩 創新型存款走紅 96家直銷銀行中,提供智能存款服務的有66家,少量銀行推出了兩款(含)以上的存款產品,大部分智能存款的起投金額為1000元。分產品來看,活期定期互轉類存款的起投金額從0到1000元不等;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類起投金額較高,多在[10,000,50,000]之間。
  • 瞄準「銀髮市場」,銀行理財子公司搶灘養老金融
    來源:一財網步入2020年,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獲批開業,運營之初,產品先行,養老金融成為不少理財子公司布局的重心。截至目前,除興銀理財和光大理財外,還有多家理財子公司推出了養老系列相關產品,比如工銀理財的頤合系列養老產品、交銀理財的穩享養老三年定開產品、中郵理財的財富養老三年定開產品、招銀理財的招睿頤養系列產品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家理財子公司將養老理財作為公司開業首發的理財產品。搶灘養老市場已是業內共識。
  • 開業一年1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盈利 招銀理財15億利潤領跑
    隨著銀行業績的披露完畢,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整體情況也已經浮出水面。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去年開業的1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均已經實現了盈利,這11家理財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共賺34.6億元,其中,僅招商銀行一家的淨利潤為15億元,領跑銀行理財子公司。
  • 唯品會和富邦華一銀行聯合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
    來源:WEMONEY研究室作者: 劉雙霞 曾仰琳 9月30日,中國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關於籌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的批覆。批覆顯示,銀保監會同意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在四川省成都市籌建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公司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審核股東資格、辦理籌建事宜,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籌建工作。據WEMONEY研究室了解,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的股東方除了唯品會外,還有另一家銀行——富邦華一銀行。
  • 第三家理財子公司來了!交銀理財獲批開業,辦公地點在金磚大廈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交銀理財的辦公地點將選址在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核心地帶的金磚大廈,而自今年3月份以來,交行已就理財子公司開業系統建設項目展開多輪招標。交銀理財獲批開業事實上,早在2014年,交行就率先在業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事業部制改革,成為全行打造財富管理銀行品牌、實現集團收入多元化的重要途徑和關鍵領域。
  • 又一家銀行直銷銀行併入手機App渠道
    來源:北京商報從成立之初的「蜂擁而上」到如今的下架整合,直銷銀行的光環逐漸褪去。11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華夏銀行近日表示,該行直銷銀行與手機銀行將於12月5日合併。在這之前已有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廣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對直銷銀行服務渠道進行了調整。
  • 3年來牌照重新開閘,直銷銀行的春天來了?
    12月21日,郵儲銀行(601658.SH,01658.HK)公告稱,擬成立全資子公司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50億元,總部設立在上海。這是第3家獲得銀保監會批覆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也是第1家由國有大行發起設立的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 淨值轉型過半 理財子公司掘金資本市場
    隨著恆豐理財日前順利落地,目前全國先後已有24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年內獲批理財子公司數量為6家,已開業數量達20家,還有多家地方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相關議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這也意味著恆豐銀行將成為第11家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股份制銀行。事實上,自11月起,股份行就掀起一波設立理財子公司的熱潮。12月10日,民生銀行出資50億元籌建民生理財獲批;浙商銀行也在11月末宣布,擬出資20億元全資設立浙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截至目前,全國已先後有24家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年內獲批理財子公司數量為6家,已開業數量達20家。
  • 華夏銀行直銷銀行在差異化中突圍發展
    直銷銀行於上世紀90年代末誕生在北美及歐洲等發達國家,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經受了網際網路泡沫、金融危機的歷練,形成了一種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並不斷演進。直銷銀行不依賴實體網點、純粹以網絡為渠道提供服務的運作模式,與移動化趨勢下大眾的消費習慣不謀而合。
  • 理財周報:理財子公司或加劇中小銀行競爭壓力
    一、產品整體情況展示  根據10月22日至28日的數據顯示,銀行線上理財集合平臺「財源源」總共囊括了32家直銷銀行的83款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同時,上半年交易呈井噴式增速的結構性存款,由於理財新規監管力度的加大導致發行產品數量大幅下降,規模增速下滑。據不完全數據統計,9月結構性存款發行量環比下降近30%。  最近,銀保監會下發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不設置銀行理財產品的起購門檻,首次購買不強制要求面籤,公募理財可直接投資股票,銷售渠道也有所放寬。
  • 光大銀行與中青旅及王道銀行擬發起設立消費公司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新京報快訊(記者 侯潤芳)光大銀行今日發布公告稱,於2018年9月14日,公司與中青旅及王道銀行籤署合資協議,擬共同發起設立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其註冊資本總額為人民幣10億元。如果北京陽光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獲批,標誌著中國第25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誕生。
  • 直銷銀行探路場景化金融
    □本報記者歐陽劍環截至2019年11月底,國內已推出直銷銀行模式(或類似經營形態)的銀行超過135家。目前,直銷銀行正通過與政府、科技型企業、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等主體合作,打造場景化金融。民生銀行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編撰的《2019中國直銷銀行白皮書》(簡稱《白皮書》)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國內目前推出直銷銀行模式(或類似經營形態)的銀行已超過135家。其中,有半數左右的城商行推出了直銷銀行。直銷銀行成為城商行突破地域限制、開拓跨行新客戶的重要客戶渠道。推出直銷銀行的農商行有30家左右。
  • 2020上半年度中國直銷銀行排行榜
    此後幾年,國內直銷銀行的陣容不斷發展壯大,這一經濟形態也被看作傳統銀行機構向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延伸的典範。不過近幾年,直銷銀行的發展步伐逐漸慢了下來。尤其是隨著傳統手機銀行功能的不斷豐富,手機銀行出現了與直銷銀行在業務上的高度重合,為節省成本,多家直銷銀行調整了服務渠道,選擇了將直銷銀行與手機銀行合併的道路。
  • 大型銀行加速設立理財子公司,多數中小銀行處境尷尬:自己「開不起...
    2018年末《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實施後,2019年6月份首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獲批開業,截至目前,全國已已有24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含2家中外合資機構),開業數量已達20家。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理財業務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2020)》披露,已開業理財子公司的戰略定位呈現差異化競爭態勢。具體來看,工銀理財在傳承母行穩健合規基因的基礎上加快創新,堅持大資管戰略引領,強化整體聯動,發揮戰略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