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大浙網訊(文/沈建軍)第一屆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今日在烏鎮開幕,藉此機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上海春秋戰略研究院和烏鎮智庫聯合發起烏鎮50人論壇,論壇於4月11日召開,並發布《DBRC數字一帶一路藍皮書(2018)》(以下簡稱「藍皮書」),引起與會專家的熱烈討論。
藍皮書的主題,是對中國數位化企業(包括ICT通訊科技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投資活躍度與投資行為的實證研究,包括對426家能夠公開獲取數據的中國數位化企業(囊括370家上市公司和 56家獨角獸企業)的業務與投資的數據分析,對150家有海外活動的中國數位化代表企業的問卷調查,以及對25家企業的案例分析。
本研究分析基于波士頓諮詢公司關於企業國際化的能力模型,把活躍在一帶一路區域的數位化企業分為賦能者、全球公民和全球夥伴三大類型。
藍皮書的作者試圖回答以下四個問題: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影響中國數字經濟領先公司的全球化發展布局?中國的數位化企業如何與一帶一路市場更好地結合?數字一帶一路的內涵是什麼?有哪些制約數字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發展的挑戰與制約?
量化研究表明,雖然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數字經濟體,中國企業已在排名前20的全球科技公司中佔據半壁江山,但中國數位化企業群體對於一帶一路的貢獻能力還遠未發揮,潛力尚待挖掘。60%的上市數字企業以及64%的數位化獨角獸企業未涉及任何海外活動,即便是已經國際化的企業,平均海外收入也僅佔總體收入的不到10%。
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李波
對於中國數位化企業而言,一帶一路國家的新興市場,已成為更有發展前景的戰略性市場,該市場具備的五個特點,全部高度契合中國數位化企業的產品能力與服務經驗:
一,移動網際網路消費年輕市場發展速度快。二,電子支付與普惠金融需求高。三,非正式領域的創業與就業需求迫切。四,中小企業多、渴望豐富的供應鏈生態。與美國和德國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聚焦大型企業用戶群體不同,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技術模塊化,能夠迅速將大企業成熟有效的技術、管理、應用等方面的知識經驗,向中小企業複製推廣,成本低,轉型升級見效快。五,迫切需要性價比高的物聯網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研究團隊把數字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歸納為三個方面:
一,通過虛擬空間的打造,支持五大領域互通互聯。二,通過開放中國巨大市場,用輕資產方式促進沿線國家傳統產業轉型,促進創新就業,形成經濟發展良性循環。三,利用中國已經形成的數字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主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中優化布局,形成價值鏈分工和技術分享的利益共同體。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可大有作為。
藍皮書還指出了包括數字保護主義在內的五大挑戰。在各國民粹主義情緒上揚的背景下,由於數位技術深刻改變了金融、貨幣、貿易、傳媒等各個領域的國家能力,使得數位化產品和服務的採購和供應鏈決策越加複雜,陷入地緣政治邏輯。
藍皮書提出了五大對策:一,組成歐洲和日本國際企業的統一戰線。二,平衡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與跨境商業數據流動的需求。三,尊重各國在網絡空間主權,完善網絡安全保護機制。四,建立「自由數字貿易區」,以推動國際化產業數據共享。五,加強對中國數字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必要性及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等。
這是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數字一帶一路研究中心(DBRC)攜手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烏鎮智庫共同合作完成的年度研究項目。DBRC 成立於 2018 年 11 月,作為復旦大學一帶一路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致力於與國內智庫和復旦大學內部院系資源的橫向合作,建立可持續、有特色的研究能力與數據量化研究平臺。 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數字經濟競爭力分析,新經濟/產業動能指數,基於大 數據的國別報告,數字絲綢之路技術標準建設與政策溝通,網絡空間國際治理規範,跨境數據規則設計,以及金融科技與普惠包容發展模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