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扇貝跑不了了

2020-12-18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志強 | 湖南報導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0年第13期)

6月24日,證監會發布對獐子島(002069.SZ)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書》,決定對獐子島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15名責任人員處以3萬元至30萬元不等罰款,對4名主要責任人採取5年至終身市場禁入,其中對董事長兼總裁吳厚剛採取終身市場禁入措施。

隨後,獐子島董事長、高級管理人員、證券事務代表辭職。扇貝鬧劇終結,證監會對獐子島造假行為的處罰引發輿論關注。

獐子島成立於1992年9月,於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產品業務包括水產養殖、水產加工、水產貿易等。多年來,獐子島將業績「變臉」歸咎於 「扇貝跑路了」「扇貝餓死了」等荒唐理由,公司被股民戲稱為「會跑路的扇貝」,這也成了獐子島最大的標籤。

近年來,獐子島發生多次「扇貝跑路」事件,監管機構頻頻發函問詢,獐子島則以扇貝跑路等離奇說辭以及產業和自然環境不可控風險為由回應外界。

6月23日,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將獐子島藉口「扇貝跑路」的業績造假揭穿,證監會藉助北鬥導航技術,解決了獐子島在整個過程無每日採捕區域記錄可以參考的難題,並委託兩家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用計算機技術還原了採捕船隻的真實航行軌跡,認定了獐子島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

《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 攝

扇貝「跑路」成鬧劇

曾經的「水產第一股」獐子島所養殖深海扇貝頻頻「受災」, 已經4次上演「扇貝跑路」的荒誕劇情,多年來「扇貝跑了」「扇貝餓死」成了獐子島業績「變臉」的主要理由。

2014年10月,獐子島公告稱,2011年與2012年的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受冷水團異動導致的自然災害影響近乎絕收,獐子島巨虧11.89億元。

據證監會調查,獐子島在2014年、2015年已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客觀上利用海底採捕狀態難調查、難核實、難發現的特點,不以實際採捕海域為依據進行成本結轉,導致財務報告嚴重失真。

2018年1月,獐子島又上演「扇貝跑路」第二季。獐子島稱,海洋災害導致扇貝瘦死,2017年虧損7.23億元。

2019年一季度,獐子島又聲稱因扇貝「受災」而導致虧損4314萬元,被調侃為「扇貝跑路」之第三季。

「扇貝跑路」之第四季還在繼續,2019年11月,獐子島又發布公告稱,底播蝦夷扇貝短時間內「大規模自然死亡」,預計損失2.78億元。

6年裡4次上演「扇貝去哪兒」堪稱魔幻,這使獐子島一再引發外界和監管機構關注。2018年2月9日,獐子島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藉助北鬥衛星  坐實財務造假

市場雖然對獐子島2014年以來的財務數據存疑,也曾多次開展對其海產養殖業務的調查,但獐子島均以海產養殖行業本身存在的自然環境等不可控風險予以解釋。

在發生多次「扇貝」事件之後,證監會對獐子島進行立案調查。經過一年多的查證,獐子島隱藏多年的財務造假終於被北鬥衛星系統所揭穿。

根據證監會的描述,獐子島一案的查證涉及對深海養殖水產品底播、捕撈、運輸和銷售記錄的全過程追溯。

證監會藉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對獐子島27條採捕船隻的數百餘萬條海上航行定位數據進行分析,委託第三方機構還原真實航行軌跡和採捕海域,進而確定實際採捕面積,並據此認定獐子島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

證監會認定,獐子島通過虛減營業成本等手段導致2016年虛增利潤逾1.3億元,虛增利潤佔當期利潤總額的158.11%;通過虛增營業成本等手段虛減2017年利潤逾2.79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8.57%,獐子島2016、2017年連續兩年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其中2016年,獐子島已連續兩年虧損,當年能否盈利直接關係到公司是否會「暫停上市」。為達到盈利目的,獐子島利用底播養殖產品的成本與捕撈麵積直接掛鈎的特點,在捕撈記錄中刻意少報採捕面積,通過虛減成本的方式來虛增2016年利潤。

通過這種方式,獐子島在2016年實現了所謂的「帳面盈利」,保住了上市公司地位。

隨後在2017年,以前年度已採捕海域列入核銷海域或減值海域,虛增營業成本,故技重施,誇大虧損幅度,操縱財務報表。

在聽證過程及聽證會後,獐子島提出申辯意見,對「東海所」和「中科宇圖」出具的報告提出質疑,並認為上述機構出具的報告不具備真實性、合法性。

證監會表示,在調查過程中,獐子島以未記錄每日採捕區域為由,不提供航海日誌、逐日出海捕撈區域或位置等記錄。證監會通過北鬥導航數據定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獐子島各月實際採捕區域與結轉區域明顯不符,並委託兩家第三方專業機構「東海所」和「中科宇圖」共同完成相關分析和測算工作,取證過程合法有效。

證監會表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民用定位數據的精度在10米以內,能夠記錄漁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可以用於捕撈作業分析。其根據採捕船的航行軌跡測算得出獐子島的實際採捕面積,是以真實、客觀的數據為基礎,運用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還原客觀事實,並不存在所謂的「諸多假設」。

此外,從衛星監測的情況來看,獐子島上報的帳面採捕區域甚至涵蓋了島嶼,其在2017年披露的《秋測結果公告》提及的120個抽測點位,也被衛星定位系統揭穿,抽測船隻並沒有經過其中60個點位,這說明抽測船隻根本沒有在這些點位執行過抽測。獐子島憑空捏造的「抽測」數據,掩蓋自身資產盤點混亂的問題。

針對獐子島的造假行為,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主任郭捍東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除行政處罰外,獐子島還面臨刑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風險,」刑事上,獐子島作為上市公眾公司對其股東和社會公眾依法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現獐子島提供虛假財務報告,上市公司及其直接負責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均將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民事上,相關股東可依據證監局的處罰認定,就其因虛假財報所受損失而對獐子島提起民事賠償之訴。


2020年第13期《中國經濟周刊》封面

相關焦點

  • 蝦夷扇貝沒跑,剛剛,獐子島的財務總監又跑了!
    就是一個大型電視連續劇……還有人調侃說自己上大學的時候獐子島的扇貝就在跑,現在自己已經工作了,扇貝的故事還在繼續……有人說,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的最有組織,有紀律,顧大體,識大局的雙殼綱軟體動物了。它們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
  • 扇貝怎麼就跑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廣大吃貨們對於扇貝的認知還僅僅停留在蒜蓉扇貝嗎?你聽說過這種全身被兩片貝殼包圍的奇特生物會 「跑」嗎?對於飼養扇貝的大公司「獐子島」你有了解多少?圖片來源於網絡我們所食用的乾貝就是扇貝的閉殼肌經幹制加工製得的,經過乾燥之後,乾貝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55.6%,同時具有具有保藏期長,質量輕,體積小,不需冷鏈,便於貯藏運輸等許多優點。乾貝在烹調入菜前需泡發,方法十分簡單,用少量的熱水浸泡乾貝,等到能用手指輕捏即開時即為泡發完成,一般需要8小時。
  • 獐子島「扇貝跑了」的大戲還要上演多少場?
    對此,網絡上隨處可見關於獐子島的新花式段子,有人調侃:扇貝的離開,是浪的追求,還是網籠的不挽留?有人諷刺:騙我可以,注意次數,這次不如說是扇貝被黑衣人劫持了呢。獐子島激起洶湧輿情,並不令人意外,算下來,該公司的扇貝大戲已經演了N場了。
  • 繼「扇貝跑了」後,4次抵押「海鮮」貸款2.5億元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獐子島這家公司,當年的「扇貝跑了」一度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作為一家專門做海鮮的集團公司,當年業績下滑嚴重,獐子島方面表示是因為扇貝跑了才影響了業績,而島民們則紛紛表示,是因為公司的管理過於混亂,領導層貪汙腐敗,連門衛老大爺都有茅臺喝,這才導致業績下滑的。
  • 「扇貝跑了,扇貝回來啦,扇貝死了」,坑壞股民的獐子島終於栽了
    話說在A股市場,有這麼一家神奇的公司,它似乎像是會使用魔法一般,讓一群叫做扇貝的生物唯命是從,讓它們死它們就得死,讓它們活它們就得活,如果財務報表有需要,讓它們跑,它們還真就乖乖地跑了。這家神奇地公司就叫獐子島。
  • 細數中國三大扇貝基地,你吃過烤熟的扇貝,見過跑得飛快的扇貝嗎
    點擊播放 GIF 1.1M其實,扇貝不僅會跑,還跑的飛快(在沒有遇到粉絲之前)。(吃貨眾多)也促使我國沿海各地都廣泛養殖著扇貝。提到以下扇貝養殖基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No.1 山東長島長島是山東省煙臺市轄縣,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這裡盛產扇貝,被譽為中國扇貝之鄉。長島海域遼闊,周圍海域水質優秀,所產扇貝廣受好評。這裡的扇貝等水產養殖改變了漁民的生活,很大一部分扇貝養殖戶,年收入幾十萬,外地來打工的,每年也能掙個幾萬元,小小的扇貝,改變了長島很多人的命運。
  • 獐子島抵押扇貝獲9000萬融資 扇貝跑了事件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獐子島最新資訊 > 正文 獐子島抵押扇貝獲9000萬融資 扇貝跑了事件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 漫畫| 扇貝,你跑這麼快幹什麼?粉絲都掉了!
    但除了口感、火候和價格之外,我們其實對扇貝了解甚少。今年,扇貝跨界登上了一則財經新聞:大連獐子島集團宣布,他們飼養的扇貝存貨數量減少了!難道扇貝也會跑路?當然會跑!扇貝是一種軟體動物。如果你吃過扇貝,就會發現每塊扇貝身上都有一塊圓柱形的嫩肉,叫作貝柱。貝柱是扇貝身上一塊強壯的肌肉(後閉殼肌),它專門負責貝殼的打開和合上。
  • 獐子島:你的扇貝還要再「跑」幾次?
    繼2014年扇貝「跑路」、2018年扇貝「餓死」事件後,上市公司獐子島的扇貝日前又一次出現了意外。  獐子島扇貝多次出現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該公司內部管理水平、公司治理存在不小的問題。當前,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是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12項重點任務之一,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應當是中國優秀企業的代表,應在規範運作、強化信息披露、自覺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出表率,對投資者應存敬畏之心。
  • 北鬥衛星立大功:不是扇貝跑了,而是人心壞了!
    關注財經新聞的網友都聽說過「扇貝跑了」的故事,主角獐子島公司成立於1992年9月,於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水產養殖業、水產加工業、水產貿易業、冷鏈物流業等,主要產品包括蝦夷扇貝、海參、鮑魚、海螺、海膽。
  • 連續幾年扇貝又跑又死,獐子島還有看頭麼?2020的扇貝苗活著沒?
    大連獐子島,大連獐子島,可愛的扇貝們又出意外啦! 2014年扇貝「跑了」,2017年扇貝「餓死了」,今年10月還一切正常的獐子島扇貝,前不久又「死了」……一次次衝上熱搜的扇貝,甚至還驚動了央視爸爸對此進行了「密切關注」。
  • 「扇貝跑了」是不是一個故事?
    2019年秋,獐子島底播蝦夷扇貝再次發生大規模死亡事件,受此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再次出現較大額度虧損,全年虧損3.92億元。到底受沒受災?「這一看就是新死的扇貝,如果死的時間長了,殼裡的顏色就變了。你看大部分都是剛死的,殼都是亮亮的,雪白雪白的。」一位水產行業專家一邊翻撿著扇貝,一邊說道。
  • 扇貝跑北海道了?獐子島新年「躺槍」,怒回:又不是大馬哈魚!
    這就很奇怪了,就算北海道的扇貝只出口中國,不出口到其他地區,那本地也只剩1.9萬噸的結餘。這憑空多出來的1.3萬噸扇貝是哪裡來的?難道北海道自己也進口扇貝不成?原來北海道並沒有進口扇貝,扇貝是自己跑來的!這1.3萬噸的差額就是這樣產生的!我問漁民,為啥這些扇貝會哭著喊著跑到北海道來受人捕撈?
  • 獐子島扇貝又死了是什麼梗?獐子島扇貝為什麼又死了原因分析
    2014年是「扇貝跑了」,2017年是「扇貝餓死了」,到了今年,本來10月底還說今年扇貝一切正常,網友們都鬆了一口氣,結果近日,獐子島公司發公告說「扇貝死了」……調侃歸調侃,調侃之後我們得來思考一下,獐子島的「扇貝」,究竟給證券市場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證券市場的相關監管制度,怎樣更完善?
  • 假如扇貝不「跑路」,它到底能變成多少種美味?
    ▲圖/photoAC文 | 衛奕奕獐子島的扇貝又雙叒叕「跑」了,不對,按照這次的說法是「突然死亡」。這是五年來,獐子島扇貝第三次「集體跑路」,前兩次分別是「低溫失蹤」和「高溫餓死」。當地居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獐子島的扇貝非常聽話,要他死他就死,讓它跑它就跑。」扇貝「跑路」的原因到底是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就是心疼這些說沒就沒的扇貝。
  • 扇貝又跑了?3個億打水漂!獐子島這一招還能玩多久?
    扇貝又跑了?3個億打水漂!獐子島這一招還能玩多久? 什麼叫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獐子島便是這樣的高手,現在他又重出江湖了! 圖片來源:公司公告 說的這麼專業,翻譯成大白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的扇貝又「跑了」!
  • 「扇貝跑了」海參頂? 獐子島為增添報表利潤涉嫌違規採捕
    「扇貝跑了」海參頂? 2019-10-10 23:38:49 在上演「冷水團」、「扇貝跑了
  • 扇貝都去哪了第三季?三年來,獐子島如何減少蝦夷扇貝死亡率?獐子島...
    在獐子島的扇貝面前,旅行青蛙遊戲根本就不值一提。想來就來,說跑就跑,沒有預兆,非常任性。跑之前主人要辛苦投喂,跑之後速度奇快,主人只能認栽。   如此業績大變臉引發市場震驚,一時間「扇貝又遊走了」的戲言不絕於耳。小編出來闢個謠哈,其實扇貝沒跑,而是瘦了,太瘦了跑不動。
  • 扇貝跑了海參頂?獐子島為增添報表利潤涉嫌違規採捕
    在上演「冷水團」「扇貝跑了」等引發輿論和監管層關注的黑天鵝事件後,昔日A股股王獐子島的業績一蹶不振。伴隨著證監會調查指出公司涉嫌財務造假,獐子島的一系列問題似乎難以繼續隱瞞,公司內部也出現了諸多反思的聲音。而此次在8月伏季採捕海參的舉動,再度掀起了波瀾。
  • 扇貝在家好吃的做法,老阿姨教你小技巧,扇貝肉質鮮嫩不回縮
    前幾天做一個蒜蓉粉絲做的扇貝,是烤箱版的扇貝,粉絲烤得有點幹了。做得不太好,很對不起朋友們,那次做完了,還剩了很多扇貝,今天再做一個,不做烤的蒜蓉粉絲扇貝了,這回咱們做一個,蒜蓉粉絲蒸扇貝。蒸蒜蓉粉絲扇貝巨簡單,扇貝肉鮮嫩。就是手殘黨 不會做飯的親們,一看一學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