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的「水逆」:工廠停工 奔馳遭遇排放門 電氣化轉型不利

2020-12-20 網易新聞

作者:微溫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水逆」,又叫做水星逆行。

最早起初源於西方佔卜學,後演化成網絡用語,象徵著倒黴。

2020年,國際汽車巨頭企業戴姆勒集團及旗下汽車品牌奔馳就有點水逆。

據媒體報導,2020年3月17日,戴姆勒集團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宣布關閉其在歐洲的大部分工廠,為期兩周。據悉,此次停產計劃適用於戴姆勒集團在歐洲的轎車、貨車以及商用車工廠,並在本周開始實施。

與此同時,2020年2月,戴姆勒集團發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該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27億歐元,同比下跌約66.7%,創下該公司近年來最差淨利潤數據。

戴姆勒集團及旗下汽車品牌奔馳何以至此?這還是那個曾經高高在上的戴姆勒集團嗎?

奔馳排放門事件:一個「昂貴」的懲罰

2020年2月11日,戴姆勒集團發布了2019財年的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戴姆勒集團旗下汽車全年銷量為334萬輛,基本與2018年持平。

具體到各業務領域,戴姆勒集團乘用車、卡車、輕型商務車和客車的銷量分別為238.54萬輛、48.85萬輛、43.84萬輛和3.26萬輛。

數據顯示,2019財年,戴姆勒集團總營業額為1727億歐元,同比增長3%;息稅前利潤為43億歐元,同比下降了60.4%,淨利潤為27億歐元,同比下降了64.5%。

與此同時,戴姆勒集團財報還同時指出,戴姆勒集團在工業業務領域的自由現金流腰斬至14億元。

對此糟糕的營業數據,戴姆勒集團CEO康林松表示:「儘管2019年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強勁,但企業最終的盈利表現不盡如人意。」

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導致戴姆勒集團出現淨利潤蒸發一大半的呢?

康林松是這樣回應的「總的來說,主要調整因素對我們2019年的財務業績有所影響。」

據GPLP犀牛財經了解,康林松所指的主要調整因素主要是指:「柴油門」事件帶來的巨額罰款,高天氣囊召回的影響,以及在未來規劃上的持續投入等等。

其中,柴油門事件影響最大。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5月,戴姆勒集團因旗下車型存在安裝作弊軟體的可能性捲入「排放門」。2017年7月,戴姆勒集團發布召回計劃,預計在歐洲市場召回逾300萬輛梅賽德斯-奔馳柴油車。

此後,戴姆勒集團陸續接到歐美市場車主的訴訟,截止2019年6月,僅斯圖加特法院承接的針對戴姆勒集團柴油車的相關案件就有1100起,其中約有800起案件是向戴姆勒集團索賠的民事案件。

據德國媒體報導,戴姆勒集團的219位大股東因其使用非法尾氣軟體而起訴,要求賠償8.96億歐元。2019年9月,戴姆勒集團又因違反柴油車排放規定,德國檢方對起又開出了8.7億歐元的罰款並結案。

對此,戴姆勒集團初步評估,2019年與奔馳柴油車醜聞相關的訴訟費用為11-15億歐元,這會影響其核心業務奔馳汽車的業績,以及其品牌聲譽。

「自動駕駛+電氣化」轉型的尷尬:新業務至今沒有成效

也許是「排放門」昂貴的懲罰讓戴姆勒集團對燃油車失去發展的耐心,電氣化和自動駕駛被其放到了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康林松提出了「2039願景」,主要包括:2022年在歐洲實現車輛生產的碳中和;2030年電動車型(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佔據乘用車新車銷量一半以上的份額;2039年實現乘用車新車產品陣容的碳中和。

需要注意的是,戴姆勒集團為了有序推進上述計劃,甚至對當下的產品結構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其中已經確定的是X級皮卡將在2020年5月停止生產、S級的COUPE轎跑版和敞篷版被割捨等。

對此,戴姆勒集團董事會成員馬庫斯·謝弗表示:「我們將審視目前奔馳汽車的產品線,這將提高我們未來的工作效率。應該減少造車平臺,同一個造車平臺的產品應該生產差異化的產品。」

目前,戴姆勒集團正在計劃增加電動汽車的產能,並將在全球九個工廠生產動力電池。其中,梅賽德斯-奔馳計劃到2020年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總銷量提高三倍。

顯然,戴姆勒集團已經確定了全力發展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方針。

然而,電氣化轉型和發展自動駕駛技術並不容易。

據戴姆勒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戴姆勒集團的研發費用高達97億歐元,其中大部分投入都發花費到了電動車型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中。此外算上之前在這兩個領域上的投入,該公司在電氣化轉型和研發自動駕駛的投入已經達到一個驚人的數字。

然而,97億歐元投入下,戴姆勒集團在這兩個領域卻並沒有看到多少成效。

據GPLP犀牛財經了解到。當下戴姆勒集團的乘用車能拿得出手的電氣化產品僅有奔馳EQC,不僅市場呼聲不強,而且入場時間極晚,在2019年11月才正式上市,而彼時的特斯拉已經開始投產自己的第四代車型「Model Y」。

而且,戴姆勒集團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是——其旗下的奔馳EQC,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是一款完整的純電動汽車,因為它是由油改電的產品,除了動力系統做出更改外,很多細節都未做出更改,算是「取巧」走了近路。

至於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在當下所有的自動駕駛公司排名中,戴姆勒集團泯於眾人,不僅尚未拿出一套成熟的系統開始路測,反而多年研發毫無動靜。

花著巨款,卻看不到一定成績,戴姆勒集團的自動駕駛技術和電氣化轉型究竟還有多少路要走,這是一個未知數。

停工意味著巨額損失

停工對著戴姆勒集團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2020年3月17日,戴姆勒集團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宣布關閉其在歐洲的大部分工廠,為期兩周。

對此,戴姆勒集團稱:關閉這些工廠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員工,中斷感染,並遏制公共衛生事件帶來的長期影響。不過,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持續,該公司無法充分確定或量化其受到的經濟影響。

關於其具體損失,GPLP犀牛財經可以從北京奔馳的文件當中一窺一二——2020年2月6日,北京奔馳有限公司發布的一份文件中表示,「排序供應商,公司僅有一天安全庫存,一旦停限產超過一天,都將導致北京奔馳停產。如果北京奔馳不能在2月10日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4億元人民幣,這也將為京津冀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損失」。

文件中還透露北京奔馳在天津市武清區擁有19家零部件供應商,北京奔馳庫存告急下向當地政府作出請示批准供應商正常復工,並附上19家供應商清單。

這僅是北京奔馳在京津冀的一個生產工廠,其每天虧損超過4億元,而本次戴姆勒集團在歐洲停產範圍為轎車、貨車以及商用車幾個類別,如果北京工廠加上歐洲工廠,其損失到底有多少呢?

據戴姆勒集團2019財年業績顯示,在歐洲地區,奔馳品牌共交付937881輛新車,而中國地區不算進口車的銷量為567797萬輛,這也就表示僅在乘用車領域,歐洲地區的產量就將達中國地區的兩倍,如此計算,戴姆勒集團在歐洲暫停大部分工廠的運行預計每天虧損超8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照預計停產兩周計算——這也就表示,戴姆勒集團在歐洲工廠可能造成了80億元以上的損失。

其次,工廠關閉兩周是初步決定,如果因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影響遲遲不能消散,戴姆勒集團或許還要延長大多數工廠開工時間。

除了停產之外,戴姆勒集團還將對其全球供應鏈進行評估,如果當前戴姆勒集團的供應鏈無法全力維持,這也將造成無法估量的巨額經濟損失。

這樣看來,戴姆勒集團真的是流年不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開局2020:戴姆勒,一艘大船的調頭
    面對智聯時代的產業變革,面對2020年全球車市的不利開局,戴姆勒這艘「大船」又該如何變中求勝?2020年開啟了一個新紀元,汽車產業也正在經歷誕生以來的全面變革,世界汽車巨頭紛紛確立轉型戰略,斷腕求生,規劃新十年,而在疫情肆掠全球之際,這種不確定性危機更加劇了這場變革的緊迫性。AutoR智駕推出的《開局2020》今天推出《戴姆勒,一艘大船的調頭》。
  • 三大洲七大據點 奔馳電氣化生產矩陣已就位
    原標題:三大洲七大據點,奔馳電氣化生產矩陣已就位   在發動電動化集體攻勢的同時,梅賽德斯還計劃在歐洲、中國和北美為其電動車擴大電池組裝網絡,到2030年,電氣化車型將佔銷量的一半以上
  • 凜冬將至 戴姆勒想要「斷臂求生」?
    危險不一定會到來,但危機感不能缺失,這點戴姆勒可能深有體會。近日,有外媒報導,戴姆勒正在加強現有的削減成本措施,裁員人數或提升至1.5萬人,並波及至在華合資公司北京奔馳。我們就此向北京奔馳求證,截止發稿未得到回覆。「裁員潮」進一步升級戴姆勒裁員計劃在去年11月中旬便已開始。
  • 英力士完成收購戴姆勒工廠 將在法國打造路虎衛士競品
    英力士完成收購戴姆勒工廠將在法國打造路虎衛士(參數丨圖片)競品蓋世汽車谷姣姣2020-12-0916:41:47核心提示:英力士計劃明年1月啟動在Hambach工廠的生產。法國Hambach工廠(圖片來源:戴姆勒)兩公司未公布具體條款,但戴姆勒將與英力士敲定合同,到2024年將在Hambach工廠生產電動微型車SmartForTwo和梅賽德斯-奔馳車型的零部件。
  • 比亞迪與奔馳賦予了電氣化新能源更深刻的含義
    燃油汽車作為製造汙染廢氣排放量體最大的載體,其尾氣排放對全球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汙染。在全球開展節能環保的保護地球政策下,全球汽車電動化成為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的全面普及時代即將來臨。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生產迫在眉睫,在全球車企迫切尋找轉型機會的當口,比亞迪與奔馳抓住時機,於2010年在深圳共同成立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打造合資品牌DENZA騰勢,專注研發電氣化新能源汽車。什麼是電氣化?電氣化新能源汽車對環保有什麼益處?為什麼比亞迪會與奔馳聯手研究電氣化新能源汽車?這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問題。
  • 奔馳在東倫敦(南非)的工廠
    即使我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我仍希望在這座城市找到工作會很困難,但運氣,恩典和所有人都會擁有,南非梅賽德斯-奔馳(MBSA)的職位正等著我。一次採訪就是我為南非最佳僱主之一工作,並加入代表最佳或一無所有的品牌的全部經歷。我目前在梅賽德斯-奔馳南非財務與控制部門擔任財務總監。我們負責工廠的間接費用控制和性能。
  • 德系車三巨頭2019年均實現盈利 超百家工廠停工全球汽車業按下暫停鍵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大眾、寶馬、戴姆勒、沃爾沃、日產、福特等在內多家國際汽車製造商宣布,暫停在歐洲大部分工廠的生產以應對疫情,全球累計停產和即將停產的整車工廠總數已超過100家。記者注意到,大眾2019年的利潤大漲主要得益於SUV在內的高利潤車型的強勁銷售,以及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造成的罰款減少。2019年,大眾共計支付罰款23億歐元,比去年減少8億歐元。此外,自從2018年被稱為「成本殺手」的迪斯走馬上任後,其果斷削減7000個工作崗位,並降低生產和各類行政成本。
  • 戴姆勒出售法國Smart工廠
    英力士(Ineos)汽車本周二證實,它已經收購了戴姆勒公司在法國哈姆巴赫的工廠,該工廠之前用於生產Smart EQ Fortwo電動車,未來將製造由汽油、柴油或氫燃料電池驅動的Grenadier復古SUV。
  • 裕元員工停工維權 "世界工廠"東莞遭遇轉型陣痛
    今年以來,被譽為「世界工廠」的東莞有點煩。經歷了一陣掃黃嚴打之後,又遭遇製鞋廠工人因謀求福利持續停工進行維權的事件。
  • 戴姆勒擬斥資1.9億歐元擴建西班牙貨車工廠
    蓋世汽車訊 戴姆勒集團日前宣布,將斥資1.9億歐元對其位於西班牙維多利亞(Vitoria)的梅賽德斯-奔馳貨車工廠進行擴建,以便在該工廠投產新一代中級貨車。戴姆勒將斥資1.9億歐元對維多利亞工廠進行升級,並計劃於今年開始投產新一代中級貨車。
  • 歐6排放標準 奔馳推出全新OM471發動機
    【卡車之家 原創】梅賽德斯-奔馳成為了第一個推出歐6發動機的卡車製造商,在3月17日的曼海姆發動機工廠,奔馳發布了這款發動機OM471,它也成為了戴姆勒的新一代全球發動機。    OM471為直列6缸發動機,排量為12.8升,通過EGR,SCR和DPF技術能夠滿足美國和日本最新的排放標準,這兩個標準對於排放物的要求可以用苛刻來形容了。
  • 排放不合規 瑞士暫停奔馳保時捷柴油車車型的註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瑞士聯邦公路局於8月15日宣布,將暫停梅賽德斯奔馳威霆(Vito)以及保時捷Macan 和Cayenne的註冊,因為上述車型搭載的柴油發動機真實排放量被掩蓋。
  • 戴姆勒出售法國Smart工廠,為復古SUV Grenadier讓路
    英力士(Ineos)汽車本周二證實,它已經收購了戴姆勒公司在法國哈姆巴赫的工廠,該工廠之前用於生產Smart EQ Fortwo電動車,未來將製造由汽油、柴油或氫燃料電池驅動的Grenadier復古SUV。
  • 全球大公司24小時:戴姆勒「排放門」被罰、微信兒童版內測、百度...
    企業還是要在競爭的狀態下活的更有韌性,一旦被圈起來早晚都的死  @fantasy愛妞妞:最終會和藥企一樣,強者恆強,大魚吃小魚  10  戴姆勒因尾氣排放造假被罰15億美元  9月15日,據媒體報導,因被指控汽車尾氣排放造假,當地時間9月14日,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公司及其子公司梅賽德斯-奔馳美國公司,同意向美國聯邦政府和加利福尼亞州監管機構總共支付
  • 戴姆勒集團與吉利集團組建合資公司運營 smart 品牌
    此前一直是傳聞的、吉利參股戴姆勒集團旗下 smart 品牌的計劃如今終於擺到臺前。戴姆勒和吉利集團今天組建了雙方各持股 50% 的合資公司,用於在全球範圍內運營 smart 品牌。合資公司籤約儀式現場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先生和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兼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戴姆勒和吉利的合資公司將推動 smart 品牌的轉型,其目標是將 smart 打造成為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新的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
  • 戴姆勒今天不跟內燃機說再見,但時代有一天會
    一大早一則消息打破汽車圈的平靜,戴姆勒研發負責人Markus Schaefer在接受德國Auto Motor und Sport雜誌專訪時稱,戴姆勒集團將在本代內燃機開發完成之後停止對內燃機的投入,將專注於電力驅動和電池技術的研發。
  • 2020年汽車業步入電氣化時代,凸顯中國市場重要性
    據路透社底特律12月21日報導,特斯拉的崛起使2020年成為美國汽車行業走向電氣化的一年,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斷定,內燃機長達一個世紀的主導地位將在十年內走向終結。報導全文摘編如下:特斯拉強勢崛起特斯拉公司和華爾街使2020年成為美國汽車行業決定走向電氣化的一年。
  • 戴姆勒、吉利及旗下品牌擬就高效混合動力系統展開合作
    11月20日,戴姆勒股份公司、吉利控股集團發布消息稱,擬就一款用於下一代混動車型技術的高效動力系統展開合作。據悉,合作方擬共同開發混合動力系統解決方案,以打造規模效應、提高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預計合作領域將包括工程研發、採購、產業化及效率舉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