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園——往事漫憶之六(若蹈虎尾)

2020-12-25 漫不經心的雪花

可曾在清晨的棗園裡徜徉?可曾在烈日的棗樹下痴想?可曾在月夜的棗樹上望天興嘆?可曾看到過棗樹冒出小小的嫩芽,轉眼間整片棗林就綠得晃眼的驚人景致?可曾嘗過它香甜的花、吃過親手摘下的棗?

那悠悠的枝,打鞦韆可好呢;躲過看林人的眼睛,偷棗兒的歡樂無與倫比!一塊土墼扔過去,譁啦啦下來一片棗子,一湧而上,一鬨而散。

望風的一聲「來人了!」如受驚的麻雀兒呼啦一下失了蹤影。待會兒,風平浪靜了,又聚到一起,瓜分、品嘗戰利品:這麻花的棗兒味最好,給領頭的;這小蔫棗兒沒核,最甜,給小尕妹;這發白的大青棗平均分配,每人三五個;紫紅的棗王小心地揣在兜裡,作為炫耀的本錢。一堆青棗,味兒木木的,拿回去吃煮棗,一揭鍋甜香四溢……

不知是誰飛起的一塊磚頭,沒打下棗兒,卻落在了小妹頭上,一雙驚恐的睜大了的眼睛,痛楚地奪眶而出的淚,和著血同時流下,粉紅的裙子即刻濡染了縷縷鮮紅。林子裡麻雀鳴噪似的喧囂,轉瞬變得寂然,似被施了巫術,人、樹,一切都石化在太陽下、棗園裡,只投下一樁樁凝動的影。

挨罵是少不了的,但棗林的誘惑力卻更大。傷疤沒掉,記憶猶新,一群孩子又活躍在青蔥的棗樹下……

棗樹,發芽最遲,落葉最早,星星點點的小黃花,既不惹眼,又不芳香,除了蜜蜂兒,唯一憐惜它的,就是這群孩子了。

月兒不圓,卻很亮。很亮的月投射在棗園,一片枝葉扶疏、倩影斑駁。悄悄地攀上那欹斜的枝,任藏貓的夥伴到處找,也休想發現樹上躲的人。一聲驚叫,一聲大喊,嗖地從樹上飛下,直嚇得地面上的人半死。驚魂未定,又摟著大笑大嚷起來:抓住了,抓住了!

腦海裡從未有過祭奠祖宗或亡靈的概念。棗林裡的墳堆壘尖了,土塊下壓的白紙條兒隨風呼啦啦的飄擺。只覺得有趣,只覺得平添了棗園的不凡景象、神秘氣氛。直挺挺地睡在墳前冰涼的碑石上,眼望著月兒西斜、三星高照,披一身露水悄悄溜回家。第二天鼻孔朝天地宣稱:誰敢!

八月十五的月亮圓了,收棗兒的時節到了,自告奮勇去充當不要工錢的小工。夠不著那樹尖上一串紫紅的大棗?哦,何須竹竿,何須鐵鉤,貓一樣颼颼地爬上樹頂,那麼輕鬆,那麼迅捷……或者小心翼翼地摘下一兜兜最紅最好的棗,遞給主人另行包放,這種沒有一點傷的棗子,是專門用來醃製酒棗的。

待棗林的主人離去,無數紅豔豔的棗子被麻袋一包包載走,這一群孩子便開始了自由自在的空中掃蕩。那晃悠悠的枝,細得怕人,卻足夠承擔一個個小人兒的體重而不會摧折。於是,收棗人搜不到的地方被孩子們徵服了。巡視完一片棗林,每個孩子的衣袋都是鼓鼓囊囊的滿載而歸。 從春風吹綻棗花,到秋露刷盡棗葉,孩子們的身影哪一天不在棗林裡出沒?孩子們的歡笑哪一天不在棗林上空飛蕩?

哦,棗林,我童年的樂園……

相關焦點

  • 天籟——若蹈虎尾
    麻雀這裡成了鳥兒的樂園。
  • 踢毽子——往事漫憶之五(若蹈虎尾)
    若有時毛嫌厚重,可捋去每根毛的中間部分,只剩一堆絨毛和毛尖,踢起來則飄而穩。有時也可只選母雞翅膀下厚實的絨毛,插成一個絨毛球,亦好看好踢。踢毽子的方法很多。孩子們技巧不高,一般只是腳向內側踢叫「平」,向外側踢叫「拐」,抬起小腿踢叫「扛」,彎曲膝蓋用大腿踢叫「墩」,腳尖踢是「尖」,一墩之後讓毽子落穩在腳上叫「落」。
  • 暮色蒼茫——若蹈虎尾
    靜靜地浴在這蒼茫的靜謐裡,暮色愈重,月光愈明,身邊的黑暗與窗外的清輝織成融洽的二重奏,爐火的閃光定格,小鼠沒了蹤影……在這濃濃的暮色裡,可以展望未來,亦可以回顧往事;可以什麼都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可以嚇唬自己,也可以安撫鼓勵自己;可以尋求快樂,也可以抒發哀愁。
  • 等待蜀葵——若蹈虎尾
    若美,若讓我喜歡,我將留下你,不去管什麼吉利與否;反之,我將毫不留情地斫去你。這小園太小,還有許多的花兒要栽種,要成長,要開放,我必須有所選擇。四月、五月、六月、七月……我等了你這麼久。
  • 辣辣——若蹈虎尾
    若就這模樣走到《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主人公面前,因了你這雙皮鞋,準會被拒之門外。裹在灰頭土臉的世界,腳沒處插還屬其次,眼睛更無從著落。枯黃焦燥,連眼珠子都幹得發澀。哪怕下場雪也好啊,總有點兒變化,有點兒調濟,有點兒生機。現在可好,整個一混沌世界,昏暝、黯淡、死寂。
  • 看山——若蹈虎尾
    峰巒突兀峻拔之泰山倚天拔地的華山北環渭水,南連秦嶺,東南西北中五峰環聳,「遠而望之若花狀」得名華山,奇峰聳立,陡險難攀;
  • 曾經的璀璨與輝煌——若蹈虎尾
    老人回憶著近三十年前的往事,自豪、激動依然溢於言表。當時中央很重視這個礦的,部級礦麼。許多中央領導人陳毅、賀龍、李先念呀,除了周總理,都來過的。這裡生產白水晶,質量好,晶體純度高。後來不曉得為什麼,毛主席去世後,就停產下馬了。那大坑裡的工人現在在幹什麼?採石呀,私人承包的,不多幾個人在幹。兒子從遠處走了過來。
  • 快樂——若蹈虎尾
  • 落地生根——若蹈虎尾
  • 扶桑——若蹈虎尾
  • 牽牛花——若蹈虎尾
  • 花城——若蹈虎尾
  • 金盞花——若蹈虎尾
  • 東郊椰林——若蹈虎尾
  • 不羨名貴——若蹈虎尾
  • 燈與燭——若蹈虎尾
  • 聖誕節的禮物——若蹈虎尾
  • 《虎尾》西方華人內心深深的孤獨感
    這次Netflix和楊維榕共同合作的《虎尾》恰好可以看作是熱潮的延伸。《虎尾》算不上是一部完全的臺灣本土電影,電影從移民者角度出發,講述一個移民者自我身份認同與尋根。導演楊維榕是移民二代,他的父親來自臺灣虎尾鎮,楊維榕曾直言說,此前二十年來他沒有回過臺灣,他在美國出生和長大,曾經的他一度否認自己的亞裔身份。
  • 與宅神.對話——若蹈虎尾
  • 桃花盛開的地方——若蹈虎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