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順口溜、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 魔性「喊話」抗「疫」成「網紅」

2020-12-18 遼瀋晚報

"只要家裡還有米,不往人多地方擠;只要還有一根蔥、不往菜市場裡衝:""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也為自己省鈔票"......連日來,他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用自編且易於接受的"抗擊疫情"順口溜傳播相關信息,告訴大家防護疫情的相關內容。這種喜聞樂見的魔性"喊話"個性抗"疫"被發到網上,得到很多人轉發和點讚,他也獲贊接地氣的"硬核小喇叭",成了"網紅"。

照片為劉洪剛供圖

他叫常小輝,43歲,葫蘆島市大臺山果樹農場郜家分場場長。抗擊疫情以來,他每天多了一個活兒,拿著小喇叭,一天三遍在轄區來回巡查,並不時喊著順口溜。村民們從新聞裡及他喊的內容裡深層次了解了防控疫情的嚴峻性,都很配合工作。

大臺山果樹農場郜家村位於綏中縣西郊,全村有350人左右。出現疫情以來,當地各部門積極行動,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防控,通過手持小喇叭向村民宣傳也是其中內容之一。

從1月下旬開始,常小輝就手拿小喇叭走街串巷,將疫情的嚴峻性及防範措施等向村民現場"直播"。每天7時、12時、16時30分,他通過這三個時間段在郜家村來回走動,積極向村民宣傳。為了使宣傳內容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直觀,更讓老百姓容易接受,他與同事編了一些順口溜,魔性"喊話"逗得大家哈哈笑,人們都誇他真"有才"。

有時候,村裡大喇叭也經常廣播。為了儘可能都達到宣傳效果,常小輝錯開時間段。為了避免外界的雜音影響宣傳效果,他多數時都沿著村民家的院牆喊順口溜。"有時也跑到高處,扯開脖子使勁喊,村民更能容易聽見。幾天下來,村民們都能積極配合。這樣一來,不僅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大家負責。儘管辛苦點兒,嗓子疼痛,好在這幾天都習慣了。"

大臺山果樹農場黨委書記、場長鄧文巖和農場辦公室主任劉洪剛都對常小輝在抗擊疫情關鍵時期接地氣的創新宣傳大加讚賞,並轉發了朋友圈為其阻擊疫情、志願同行如此負責的堅守點讚,並留言:凡人心聲,家國情懷。

2月2日,綏中地區下了雪。第二天進村宣傳時,常小輝的靈感又來了,"雪天路滑,容易摔倒,還是家裡炕頭最好。"他又不乏幽默的喊話,讓村民們忍俊不禁,大都貓在家裡熱炕頭。"只要家裡還有油,待在屋裡不露頭"。

雖然沒出門有多日,但村民家的冰箱、大缸裡還有白菜、酸菜和土豆蘿蔔、肉蛋等。

2月5日上午,個別村民想到城裡再買一些"透透氣"。針對這種現象,常小輝又發揮了特長,"缸裡有『餘糧』,吃著多健康。最好別瞎跑,一步三個倒。""只要還有一口氣,呆在家裡守陣地。"

隨著相關部門防控力度加大、村民防範意識的增強,加上常小輝等人宣傳細節接地氣、入人心,目前,大臺山地區的防控工作做得很紮實。很多村民都說,這多虧了大喇叭和小喇叭相結合,讓人們過了一個特殊有紀念意義的"廣播"春節,好像回到了令人回味無窮的時代。有人將常小輝手拿小喇叭走街串巷自編順口溜宣傳的視頻發到網上,引起很多人關注和評論。

遼瀋晚報記者 靳詩宇

編輯:孫瑋

相關焦點

  • 順口溜+山歌+壯話小喇叭……南寧這些防疫宣傳很硬核!
    順口溜+山歌+壯話小喇叭……南寧這些防疫宣傳很硬核!、山歌,壯話小喇叭……南寧這些接地氣的宣傳簡直太深入人心了興寧區立體廣播+平話山歌疫情防控宣傳車開上街頭,興寧區三塘鎮使用普通話+粵語+壯文的宣傳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方式。
  • 自編抗疫順口溜、演繹創意手勢舞……淮安小學生這樣戰「疫」!
    自編抗疫順口溜、演繹創意手勢舞……淮安小學生這樣戰「疫」!」2月中旬,8歲的王思懿將她和爺爺王賢忠編的這段順口溜《宅在家裡學文化》拍成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裡進行宣傳,許多人都稱讚她為防疫宣傳小志願者。之後,王思懿在得知有「我家我家•致敬父母」主題徵文活動時,立即寫了篇小文章講述她和家人積極參與防疫宣傳的故事,想要將自編的防疫順口溜分享給更多人。
  • 安徽宿州蕭縣孫圩子鄉:「疫」線夫妻檔 一線寫佳話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打響以來,蕭縣孫圩子鄉孫圩子村徐祖川、路雅這對「夫妻檔」始終戰鬥在一線,用共產黨員的真誠和大愛書寫了「夫妻同心,共抗疫情」的動人故事。他們走街串巷,通過發放宣傳單、張貼標語、懸掛條幅、小喇叭喊話等方式,尤其是對那些對居住邊遠、聽不清村裡大喇叭的群眾,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確保家喻戶曉,不留死角。在村交通卡點,夫妻二人又是值勤員,對進出村的車輛和人員檢測體溫、登記信息。在防控一線,兩口子總是事事當先,勇挑重擔,衝鋒在前,受到大家一致稱讚。
  • 鄭州網紅小哥編「交通安全順口溜」?好記更有趣
    這是鄭州公交32路車長黃尚彬創作的《交通安全順口溜》。2016年進入鄭州公交集團的黃尚彬,截至目前已安全駕駛50000餘公裡。30歲的他在單位隨時都是樂呵呵地笑眯了眼,看這微胖的體型和豐富的表情是不是自帶喜感?
  • 用「順口溜兒」吹響「集結號」,馬坡鎮石家營村黨群合力戰「疫」
    馬坡鎮石家營村在戰「疫」中淬鍊基層治理能力,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引領作用,創新基層治理方式,營造黨員群眾相互監督、相互趕超的良好氛圍,切實做到了疫情防控與基層治理能力建設相融互促。「今年情況特殊,大家拜年就打個電話吧,春節年年有,親戚一年不走感情淡不了……」村黨支部書記胡國卿第一時間通過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大喇叭,向全體村民喊話,宣傳疫情防護知識。「不出門也得多動動啊,得向我學習,天天從臥室到客廳,從客廳到廚房一日遊。」輕鬆幽默的話語,在提醒村民少出門少聚集的同時,還化解了大家緊張、煩悶的心情。
  • 鄭州網紅小哥編「交通安全順口溜」? 好記更有趣
    2016年進入鄭州公交集團的黃尚彬,截至目前已安全駕駛50000餘公裡。  黃尚彬有個特別的愛好----自己創作快板、順口溜、歌詞改編和表演,並且所有內容都與遵紀守法、安全文明駕駛緊密相連,他常在空閒時自編自導自演一些小節目,這給同事們帶來不少歡樂。  樂觀和藹的黃尚彬與同事們相處非常愉快。
  • 自編順口溜、創意手勢舞 淮安小學生這樣戰「疫」
    」2月中旬,8歲的王思懿將她和爺爺王賢忠編的這段順口溜《宅在家裡學文化》拍成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裡進行宣傳,許多人都稱讚她為防疫宣傳小志願者。之後,王思懿在得知有「我家我家·致敬父母」主題徵文活動時,立即寫了篇小文章講述她和家人積極參與防疫宣傳的故事,想要將自編的防疫順口溜分享給更多人。
  • 宣傳交法輔警編出順口溜
    每當一側紅燈亮時,負責該側路口的輔警會示意非機動車和行人,按照指示燈停下,然後打開小喇叭,瞬時,小喇叭中傳出了悅耳的順口溜:「騎車行人闖紅燈,事故難免會發生,於人於己都不利,最好多等一分鐘。闖紅燈,危險多,事故發生很難說,一旦災難降臨您,又受傷來又擔責。闖紅燈,不應該,還把馬路來堵塞,萬一不幸出車禍,您的家人多難過。騎車同志抬頭看,養成一個好習慣,綠燈亮了您再走,又安全來又保險。
  • 移動網紅橋,更魔性的網紅遊樂項目
    網紅橋成為2020年爆火的網紅遊樂項目。景區裡,遊樂場,廟會上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到底它有什麼魅力,能吸引到那麼多的遊玩者?除了固定的網紅橋,移動網紅橋的出現,也讓更多地方的人們可以遊玩到這一魔性的遊樂項目。什麼是移動網紅橋?
  • 自貢市中級人民法院:「天平」愛心 情暖戰「疫」
    一場戰「疫」的一幕幕場景,化為自貢中院人愛心與擔當的生動詮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自貢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職能作用,依託天平志願服務組織深入包掛社區迅即認領工作任務,切實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提供精準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 【全民抗「疫」】《你聽春天來了》——曲陽原創抗「疫」歌曲
    【全民抗「疫」】《你聽春天來了》——曲陽原創抗「疫」歌曲 2020-02-0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英雄及網媒記者走進多姿五指山
    抗疫英雄和記者編輯們在五指山毛納村體驗竹筒飯製作。南海網記者 沙曉峰 攝據了解,毛納村是五指山市水滿鄉毛腦村委會6個自然村之一。近年來,毛納村以黎族平安幸福、健康長壽為主題,逐步發展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 樂清這個防疫順口溜刷爆朋友圈!一起大聲念
    由樂清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創作的防疫順口溜,在樂清微信朋友圈熱傳,網友們紛紛給予點讚和好評。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打響,樂清市政協副主席、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陳亦殊就帶領聯誼會會員們積極投入戰「疫」,紛紛捐資捐物,在一線聯防聯控,扛起了知聯人的擔當和使命。
  • 八旬老人勇當抗「疫」志願者 ——河南省平頂山市81歲老黨員魯營的...
    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香山管委會徐窪村81歲老黨員魯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創作詩歌、快板、相聲、唱詞、對聯等150多篇防疫文藝作品,勇當抗「疫」志願者,開展疫情防控宣傳,並帶頭為抗擊疫情捐款2000元,引發這個普通的小村莊205戶村民5個小時捐款5萬多元的愛心傳遞,在當地傳為佳話。  3月10日上午,春風和煦,暖陽高照。
  • 85後小夥巧編順口溜 讚美家鄉好
    最近,網名「壽光凱撒哥」的籍浩愷在抖音爆紅,他用壽光方言誇壽光、贊壽光、講笑話、說段子,引起廣大壽光網友的關注。用壽光方言錄視頻,他獲得網友關注提起「壽光凱撒哥」,很多玩抖音的壽光網友都認識。「壽光凱撒哥」籍浩愷從2018年夏天開始接觸抖音,一開始不定時更新,沒有多少人關注,經過幾個月的積累,從2018年11月,他獲得了大量關注,朋友們都說一夜間,他成了新進「網紅」。「因為平時就喜歡寫些順口溜,接觸抖音後,就開始錄視頻,我自己寫,自己錄,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關注我。」
  • 街頭「剃頭匠」成「網紅」?走街串巷的帥小夥成黎巴嫩剃鬚文化代表!
    阿博·塔維拉是貝魯特名副其實的「招手停」剃鬚匠,因為堅持傳統,走街串巷上門服務,成為代表黎巴嫩剃鬚文化的「網紅」。塔維拉在街頭為客人服務。流動剃鬚匠成網紅去年在貝魯特,筆者在街頭目睹了塔維拉的手藝。塔維拉對筆者表示,為增強流動性,他特意找出家中一輛舊單車,將它刷成黑金混合的顏色,「我以為只有我喜歡懷舊的東西,沒想到除了眾街坊為我點讚外,還有外國媒體來報導我!」愛美男子為鬍鬚染色塔維拉的「流動理髮廳」流動性高,靈活性也強。他可以對趕時間或者經濟不寬裕的顧客實施快速的「電動剪」或者不用剃鬚泡沫的「幹刮」。
  • 成都交警手繪地圖編順口溜 一環路繞行方法全有了
    「一環路,改單行,周邊路網巧通行。早高峰,過錦裡,南浦中路左轉起。晚高峰,走內環,西行車輛單循環……」今日下午2點半,在成都市一環路高升橋路口,一位手持手繪地圖的女交警,引起了市民的關注。在這張手繪地圖上,寫著「通行寶典」4個字,下面還配有一段順口溜。順口溜的下方手繪了一環路清江東路口到菊樂路口由北向南單行期間,如何繞行的線路圖。
  • 中成藥成印尼抗「疫」搶手貨
    來源:新浪博客中新社雅加達4月16日電題:全球戰疫:中成藥成印尼抗「疫」搶手貨 中國藥企舍利捐贈中新社記者 林永傳據印尼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事務發言人尤裡安託16印尼三有藥業供圖自3月2日首次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已取得藥品註冊號、獲準在印尼市場銷售的連花清瘟膠囊、太極藿香正氣液、東阿複方阿膠漿等中成藥成為該國抗「疫」戰場上的搶手貨,各中成藥生產商舍利捐贈大量藥品,幫助印尼人民抗擊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