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剃頭匠」成「網紅」?走街串巷的帥小夥成黎巴嫩剃鬚文化代表!

2020-12-16 環球網旅遊

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巴拉傑赫街區,有位20出頭的青年理髮師遠近聞名。白襯衫、藍背帶,頭戴一頂復古草帽,當他騎著單車穿過街巷,先生們一招手,他就會停下露一手絕活——傳統「街頭剃鬚理髮」。阿博·塔維拉是貝魯特名副其實的「招手停」剃鬚匠,因為堅持傳統,走街串巷上門服務,成為代表黎巴嫩剃鬚文化的「網紅」。

塔維拉在街頭為客人服務。

流動剃鬚匠成網紅

去年在貝魯特,筆者在街頭目睹了塔維拉的手藝。每當他騎著單車經過,人們的目光很難離開車後座上那個VIP工具箱:剃鬚刀、磨刀布、大小剪刀、梳理直發和捲髮的梳子、手動及電動理髮器等。在他的收納包中,更是裝滿了鏡子、泡沫刷、小水壺、古龍水、清理撣子……令人目不暇接。雖然工具箱上標著「阿博·塔維拉(意為:高大)」,但他的真名是:穆罕默德·賈萊德·加哈。塔維拉說,當地剃鬚師都兼職理髮,不過大家都稱呼剃鬚師,因為剃鬚服務比理髮頻繁得多。

除主動上街找客戶外,也有提前預約塔維拉上門服務的,比如香料商薩伊德。在自家商鋪門口坐好,塔維拉先用剪刀梳子修剪他過長的鬍鬚,然後刷上剃鬚泡沫開始刮,手法十分優雅利落。刮完後,塔維拉用溼毛巾蓋在薩伊德的下頜,並將剛才抹在手背上的泡沫和鬍鬚清洗乾淨。為了防止皮膚刺激、修復微創,他最後再用礬石塗過薩伊德的面頰。

薩伊德說,塔維拉不光手藝好、隨叫隨到,而且熱情朝氣,顏值高,大家非常感激他騎車上門服務,「如今街頭剃鬚匠越來越少,這勾起了大夥曾經的美好記憶。」塔維拉小時候住在一家理髮店旁邊,從小耳濡目染,後來乾脆輟學,專門去學習技藝。如今他在一家咖啡店打工,然後利用半天閒暇經營自己的「流動理髮廳」,每天為5到30名顧客進行剃鬚、理髮。塔維拉對筆者表示,為增強流動性,他特意找出家中一輛舊單車,將它刷成黑金混合的顏色,「我以為只有我喜歡懷舊的東西,沒想到除了眾街坊為我點讚外,還有外國媒體來報導我!」

愛美男子為鬍鬚染色

塔維拉的「流動理髮廳」流動性高,靈活性也強。他可以對趕時間或者經濟不寬裕的顧客實施快速的「電動剪」或者不用剃鬚泡沫的「幹刮」。對於講究的人,他則需要觀察八字鬍和絡腮鬍的形狀、長度,詢問顧客是否上油、是否梳理等才可決定如何進行修剪及美化。黎巴嫩男子向來注重外表,喜歡讓人打理自己的鬍鬚。貝魯特中心市區人口不到40萬,卻有1200多家美發廳,1.3萬名從業者。當地男子有多愛美,從當地數量眾多的剃鬚理髮店就可窺見一斑。

從海灣國家到地中海地區,貝魯特有著「中東美發之都」的聲譽。「技藝超群的理髮師在這兒人才輩出,其中,美髮師穆尼爾變魔術般的美發視頻每次都會在社交網上引發全球數百萬網友的熱捧」,貝魯特 E Square美發美容院經營者艾依德說。在貝魯特的Phil & Joe剃鬚店,老闆瓦塔本迪安稱,現在的趨勢是:男人們比以前更愛美,他們特別享受被專業剃鬚師服務的同時提高自身顏值,除了剃鬚理髮,我們還推出了針對男士的修腳和美甲服務,否則難以趕上潮流。

貝魯特理髮師獨創的巧克力醬染髮和「掃描」挑染絕活近年風靡歐美,他們技藝高超的名聲引來許多外國人慕名前來,僅僅一個普通的吹發服務價格可達22美元!

在街道上鱗次櫛比的剃鬚理髮店中,除了嘗試「繪畫」髮型,筆者還看到不少男士在接受除毛面膜和鬍鬚染色服務。鬍鬚經過染色,能讓男士面部更加立體,有了動漫人物的既視感,實地目睹效果後,筆者也不得不豎起大拇指。

流動剃鬚日漸式微

黎巴嫩著名導演哈尼·湯巴曾在其兩部電影《刮完鬍子之後的貝魯特》和《貝魯特的剃鬚匠》中講述了貝魯特剃鬚匠曾經的輝煌和當下的愁緒。哈達德在老城傑美扎大街幹了40多年。他從10歲起自學成才,算得上貝魯特的一位大師級剃鬚匠。他從未進學校學手藝,卻為前總統、前總理等人剃鬚、理髮。50多年前有不少帶著工具去咖啡館、騎著單車上街吆喝的「流動剃鬚師」,賺到第一桶金的都開了店。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就連他這樣的大師也靠每天接待兩三名老顧客艱難維生。他說,傳統匠人已無力跟新興美發廳競爭,就連裝修店鋪的錢也只能指望中彩票。

哈達德給一位老顧客剃了鬍子、理完頭髮之後,也沒忘記按摩頭部和捶捶肩膀,但他並不要價,顧客給多少是多少,這在他65年職業生涯中從未改變。哈達德對「網紅」塔維拉重操「流動剃鬚」舊業的行為感到欣慰。不過他更擔心,未來要感受黎巴嫩流動剃鬚文化,或許只能看電影了。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小夥變性成網紅:想做回男人(組圖)
    馬來西亞小夥變性成網紅:想做回男人  馬來西亞小夥變性成網紅:話說,變性的故事我們看過很多,但今天要說的這個畫風,和之前....他決定遵循自己的內心生活,從男兒身變性成一個女生。  畫風也變成了這樣  名字也改成了Safiuddin Ilias
  • 和平路巷子口的老剃頭匠
    剃頭匠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門技藝、一個時代,更是一代人的記憶符號。現今仍有一些剃頭匠依舊堅守著傳統理髮手藝,同樣也有一大幫忠實的老顧客一同堅守著這份情懷,手藝人堅守著對傳統手藝的赤子之心,顧客堅守著對生活樂趣的眷戀和守望。本期《百姓故事會》將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剃頭匠們的堅守與情懷。
  • 編順口溜、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 魔性「喊話」抗「疫」成「網紅」
    "只要家裡還有米,不往人多地方擠;只要還有一根蔥、不往菜市場裡衝:""我宅家、我驕傲,我為國家省口罩,也為自己省鈔票"......連日來,他手持小喇叭走街串巷,用自編且易於接受的"抗擊疫情"順口溜傳播相關信息,告訴大家防護疫情的相關內容。
  • 網紅女團街頭跳螃蟹舞為矮富帥男友慶生
    網易娛樂9月6日報導 近日,網上出現一個名叫《網紅姐妹團街頭跳螃蟹舞為矮富帥男友慶生》的視頻,該視頻出現短短幾天就在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吐槽。視頻內容主要是網紅組織姐妹團在三裡屯街頭跳螃蟹舞,唱《生日祝福歌》為矮富帥男友過生日。整個視頻雖然只有二分多鐘,但是卻穿插了很多爆點畫面,視頻中網紅女友為了給其矮富帥男友過生日,集合了六大美腿姐妹團在北京三裡屯車庫和街區為其男友唱《生日祝福歌》,還大跳舞蹈「螃蟹舞」。
  • 閩侯小夥專注生態農業 種植西紅柿成「網紅」
    原標題:小夥專注生態農業種植西紅柿成「網紅」福州新聞網(微博)11月28日訊(福州日報(微博)記者 廖雲嵐 文/攝)昨日,在閩侯縣荊溪鎮仁洲村一座大棚裡,一名皮膚黝黑的小夥子,正專心地給西紅柿剪枝(如圖)。
  • 成都記憶:老成都的補碗匠、剃頭匠
    老成都走街串巷的補碗匠補碗匠:也叫鋦碗匠,上世紀專門修補陶瓷碗、陶瓷罐、陶盆、缸之類的手藝人。老百姓稱他們為「鋦盆(鍋)鋦碗鋦大缸的」,而成都人則喜歡叫「補碗匠」。這些人都是走街串巷,挑子上有風箱和小爐子、板凳、錘子、鑽子之類。擔子一頭掛著小銅鑼和鉛(鐵)「疙瘩錘」,走起路來一晃就叮噹作響,省的總吆喝。他們的手藝主要是修初陶瓷罐、陶盆、缸之類,陳設的撣瓶、帽筒等也可以修補。補碗匠最初主要是為成都皇城、少城裡的達官貴人服務的。
  • 新晉網紅!滬上唯一的「黎巴嫩」餐廳,帶你揭開中東菜的神秘面紗!
    對話框亮起紅點,熟悉的招呼聲一秒喚醒記憶……曾經同赴杜拜公派的友人來滬出差,舊時「戰友」重逢自然份外激動,敘舊地點又怎能馬虎!「上海有阿拉伯菜嘛?要不我們去懷舊一下……」於是 Eli Falafel 就立刻冒了出來,開業不久的黎巴嫩餐廳 Eli 現在已經是滬上的小網紅餐廳之一了,很多人安利過,一直沒來得及拔草,這下正好約了去。
  • 山粉圓子 · 剃頭匠
    我以前想之所以有山粉圓子這樣的吃食,應源於兩點,一則山粉易得,紅薯磨成粉沉澱晾乾而成,這是秋天的一件大事,紅薯白天挖,做粉則大多乘著月色做,白天裡農忙呢。記憶中家家做山粉,搖著網篩,彼時天空有月亮,清輝滿地。紅薯我老家叫山芋,山芋粉老家就叫山粉。這樣的粉曬好後可長期放置,家家年年做,最多也就放一年。
  • 日本是怎麼把 Supreme 穿成精神小夥的?
    事實上,日本玩 Supreme 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大多為 Instagram 上的抽象網紅、高中生和富二代玩兒少等。來源/hypebeast今天友仔採訪了一個在日本留學,做潮牌代購的網友 Dio,聚焦於社交網絡上的抽象網紅,帶你們走進日本精神小夥的世界。
  • 誤入武漢的東北小夥已回大連:不想因疫情成網紅, 未來想開個小飯店...
    東北小夥「大連」(本名蔣文強)最近一次上熱搜,是因為接受魯豫的視頻採訪。這個疫情期間陰差陽錯到武漢成為志願者的28歲小夥,目前已回大連,隔離期滿即可回家。想去大連街頭走一走。」30日,他接受著名主持人魯豫採訪的視頻又登上了微博熱搜,很多網友才知道他回家了,又興致勃勃說起他誤入武漢當醫院保潔的「神劇情」。因為「大連」和演員肖央外表很像,網友繼續把他「安利」給導演徐崢和演員肖央——徐崢導演再拍一部《漢囧》吧,就讓肖央飾演。連肖央本人也在微博笑稱,「我就是大連小夥承德分夥。」
  • 《喜羊羊》角色擬人化,灰太狼成帥小夥,美羊羊髮型愛了
    紅太狼是動畫中近乎唯一的一個母狼,劇情中她雖然經常打罵灰太狼,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她還是愛著灰太狼的,沒錯灰太狼真正的遇到危險的時候她都會非常擔心。擬人化的cos play形象,她看起來少了一些紅太狼的那種家庭主婦的氣息,拿平底鍋的樣子看上去沒了紅太狼的霸氣。
  • 日本人是怎麼把 Supreme 穿成精神小夥的?
    事實上,日本玩 Supreme 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大多為 Instagram 上的抽象網紅、高中生和富二代玩兒少等。 ,帶你們走進日本精神小夥的世界。 文化輸出可能會遭遇大和式改良,Tik Tok 上的精神小夥可能穿著暴走族燈籠褲在社會搖,但精神內核豆豆鞋卻保留了下來。
  • 頂著刺蝟頭小夥想換網紅髮型,眼神呆滯看完效果後,網友:帥呆了
    頂著刺蝟頭小夥想換網紅髮型,呆滯的眼神讓髮型師有了靈感,看完效果後,網友:帥呆了炎炎夏日,大家對髮型也是要求比較嚴格的,現在很多男孩子也開始打扮起來了,髮型當然是他們打扮的第一步了,但是染一頭又有點俗氣,很多男生在選擇髮型的時候很隨意,但是男生髮型真的不能太隨意
  • 西門町主流街頭文化 內涵讓年輕人帥到骨子裡
    西門町主流街頭文化 內涵讓年輕人帥到骨子裡 人們開始懂得街頭文化不只有外表,還有很深厚的技術跟美學。西門町無疑是臺北最斑斕的印記之一,街頭藝術家們唯有提升文化的質感和內涵,才能帥到骨子裡去。  走進臺北西門町電影公園,你會看到色彩斑斕的塗鴉藝術,飛躍在滑板上的青少年,還有群聚玩饒舌、DJ技術的音樂人。
  • 98歲日本尼姑喝酒吃肉,沉迷年輕小夥,卻成最受歡迎的「網紅」
    現代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造星模式有了很大變化,除了傳統的當演員和歌手出道外,還可以自己憑才藝出道成為網紅也衍生出了很多類型的網紅,有賣貨的博主,有胃袋堪比無底洞的大胃王,還有唱歌很好的大爺大娘....那98歲尼姑成網紅的你見過嗎?
  • 藏在上海的「歐洲小鎮」,仿佛走進英國街頭,如今成網紅打卡點
    說到上海,很多人會想到它的繁榮,上海是中國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它也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城市,中西文化在這裡相互交融,成為一種獨特的上海文化,如果你去上海旅行,你可以在上海看到一些異國情調的地方,今天,我將向你介紹上海最具異國情調的城鎮之一,藏在上海的「歐洲小鎮
  • 翔安大嶝4名小夥走街串巷 繪製有文化氣息的特色地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曉青)在翔安,有一處佔地面積約13平方公裡的旅遊小島———大嶝島,兩名「80後」的本地小夥經過2個多月的實地勘察,自掏腰包製作了1500份手繪地圖。  兩名小夥是大嶝田墘人———表哥鄭奇、表弟鄭一鳴。13公裡的大嶝島他們走過無數遍,島上哪裡有特色的美景,哪裡又有地道實惠的海鮮飯館,他們最清楚。利用雙休日和節假日,他們騎著摩託車走街串巷,請教文史專家,詢問電瓶車司機……就這樣,一份充滿溫度的手繪地圖問世了。
  • 藏族小夥逆襲成頂流網紅 丁真今晚8點快手直播首秀
    鏡頭中,他身穿藏族服飾,一張帥氣的臉龐、原生態的膚色,網友評價:「野生霍建華」「康巴陳冠希」……隨後半個月裡,這名來自中國四川甘孜州理塘縣的20歲藏族帥小夥成為眼下國內的「頂流網紅」。據媒體報導,11月19日,丁真籤約理塘縣國資委下屬的一家國有公司,勞務合同為理塘和甘孜的旅遊出力,每個月有五險一金,3500元。
  • 洪澤湖小龍蝦登陸鄭州,倆90後帥小夥打造網紅美食,顧客:百吃不厭
    融媒體記者楊正華 文圖5月22日,河南鄭州90後帥小夥武建強、陳俊明兩人合夥在鄭州東區開了家蘇北玖品龍蝦館,因獨創的鮮美味道,卓越的品質,深受顧客稱讚,火爆夏季,成為鄭州網紅美食打卡地。他們的小龍蝦為何受到那麼多人青睞,不光有年輕人,甚至還有老人、孩子喜歡吃。
  • 成功於排隊文化,奈雪的茶,能否逃離「紅成路人」宿命?
    成功於排隊文化,奈雪的茶,能否逃離「紅成路人」宿命?往往新式茶飲一旦完成從小眾、特立獨行的社交炫耀品向遍地開花、立等可取的街頭常見品的轉變時,僅僅靠價格策略(降價、特價促銷或高價吸睛),都不可逆轉整個品牌的調性的沉降。之後,也就告別爆發式增長而和其他街頭連鎖飲品店無異了。結果,往往是上一代網紅新式茶飲成為街飲,下一代網紅新式茶飲再上潮頭,如此往復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