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磚時刻,一起聆聽在地人娓娓道來的鼓浪嶼故事
本網訊戴上耳機,一起聆聽鼓浪嶼前世今生的傳奇!「在地人帶你遊廈門」音頻由廈門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廈門日報社聯合製作,節目中兩個主持人以在地人視角介紹廈門的人文歷史、風光建築、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旅遊攻略,可登錄廈門日報APP百家村電臺收聽。本文將側重介紹鼓浪嶼的風光與歷史。
-
鼓浪嶼被譽為「萬國建築的匯集地」,實際上也是歷史的真實訴說著
相信很多人去過鼓浪嶼,可能有意無意間都會發現,鼓浪嶼島上薈萃了上千座風格各異,中西合璧的中外建築,這些建築賦予了這座小島另一種美,一種匯聚人類藝術建造的歷史之美。不得不說,當你走進這座被古建築包圍的小島,一定會感觸良多。
-
這座小島上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期間講到島上那個有名的菽莊花園,聽來也是一身的故事。林維源,菽莊花園創始人林爾嘉(字叔臧)的父親,原本只是臺北板橋的普通商人,卻因為參與平定戴潮春事件立了大功,得到了三品的官銜。老人家估計也是聽著父輩把故事傳下來的,講的過程雖說已經算平靜,但還是看得出有痛心的成分。都說是野史,所以無從考證,不過史料倒是記載了林維源曾經捐獻50萬元響應福建巡撫丁日昌設立海防。到了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政府大敗,籤訂的《馬關條約》中將臺灣割讓給了日本。
-
沒想到,鼓浪嶼上這塊摩崖石刻,背後竟有這麼一段傳奇的故事
日報君定期推出專題帶你領略琴島上獨具特色的歷史風貌建築一同回憶那些鼓浪嶼往事今天,讓我們走進廈門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摩崖石刻★重興鼓浪嶼三和宮記★小島故事多 充滿喜和樂今天 咱們就來講一個歷史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我們要講的歷史故事,就鮮活地鐫刻於鼓浪嶼的一片石壁之上。
-
星辰文藝 | 鍾武偉:見證歷史,鼓浪嶼遐思
(鼓浪嶼美景。) 藍天、碧海、巨巖、白鷺、古榕、三角梅,還有滿島中西合璧的古雅別墅。船至鋼琴碼頭,鼓浪嶼之美不在遠方,就在近前。 拾級而上,走進「萬國建築博覽館」。「怡園建於1897年」「黃榮遠堂建於1920年」…… 眼前每一塊門牌上的簡約文字,都標註著一棟棟別墅顯赫的身份,帶領遊客重返小島一個多世紀以來的風雨歲月。 風光旖旎的小島不乏溫馨浪漫。1919年8月9日,在鼓浪嶼英國聖公會協和禮拜堂,才華初露的林語堂與廖家豪門閨秀翠鳳完成西式婚禮。新娘房在漳州路44號的廖家別墅,這棟鼓浪嶼古老的英式別墅掩映於古榕、香樟與玉蘭之下。
-
寧靜又美麗的小島,體會鼓浪嶼的精髓
2017年7月8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鼓浪嶼是個寧靜美麗的小島這裡有著各種風格迥異中西合壁的建築匯集了各種特色的食鋪和商鋪充滿了文藝範兒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
-
鼓浪嶼是個寧靜美麗的小島,有著各種風格迥異,充滿了文藝範兒
鼓浪嶼是個寧靜美麗的小島,這裡有著各種風格迥異、中西合璧的建築,匯集了各種特色的食鋪和商鋪,充滿了文藝範兒。2017年7月8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
-
袖珍小島的世界氣質:鼓浪嶼為什麼能申遺成功?
鼓浪嶼這個名字,來自小島西部一塊中空的大巖石,日久天長被衝出一孔洞,驚濤拍岸時聲若鼓鳴。鄭氏家族與鼓浪嶼關係密切。如今小島東南端覆鼎巖上,矗立著一尊醒目的鄭成功巨型石雕,按劍挺立,面朝臺海,高15.7米,寬9.2米,重1400多噸,於1985年落成,堪稱小島新地標。當地人都說國姓爺的雕像能鎮颱風,此後颱風見了廈門都繞道而行。
-
一個充滿詩情畫意,具有浪漫情調的小島——廈門鼓浪嶼
然而另外一個景點就在我們的眼前了,它就是已被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著名的景區——鼓浪嶼。鼓浪嶼是廈門一朵璀璨的明珠,有著音樂之島的美稱。它誕生了很多音樂家,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就出生在鼓浪嶼,更有很多文人學士和鼓浪嶼有關。所以鼓浪嶼是那麼的令人嚮往——海灘,詩情畫意,鋼琴,老房子以及它主人背後的故事。你聽說過這麼一首歌曲嗎——《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曲在八十年代廣為傳唱,如今它已是廈門的品牌之歌。
-
廈門音樂故事——《鼓浪嶼之波》
原標題:廈門音樂故事——《鼓浪嶼之波》 鼓浪嶼是我國福建省廈門市的一個小島。鼓浪嶼的原名叫「圓沙洲」。由於島的西南方沙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空的礁石,每當漲潮時,海浪拍打礁石發出類似於打鼓似的聲音。所以,在明朝時,小島改名為「鼓浪嶼」,寓意是「用海浪打鼓的島嶼」。
-
中國最文藝小島,與商業小鎮不太一樣,沒有因旅遊「清空」居民
在國內,當人們說某地方文藝清新、舒適、休閒豐富、文化遺產豐富時,大部分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鼓浪嶼。這個面積只有1.88平方公裡的小島一直是廈門的城市名片,也包含著無數文藝青年的憧憬和寄託。從地理上看,鼓浪嶼只是位於廈門市廈門島西南的小島,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只有600米寬的白鷺河,但這座「島中之島」卻是無數的「海洋花園」、「萬國別墅」、「鋼琴之島」、「空中之島」。鼓浪嶼環境宜人。這裡有明亮美麗的島嶼風景。
-
鍾南山給鼓浪嶼的最美承諾
「共和國勳章」 獲得者 「鼓浪嶼之子」鍾南山與廈門有非常多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他的一個美麗「承諾」 經過採訪、詳細了解,原來這個故事發生在2015年。當時鼓浪嶼正全面開展「垃圾不落地,琴島更美麗」、倡導垃圾分類。
-
廈門鼓浪嶼——海島,老別墅,美食,音樂
在鼓浪嶼上,有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安寧。徒步環島路,一陣接一陣的潮溼鮮活的暖風,一個接一個的海濱浴場,一幢接一 幢的老別墅老房子,讓人目光迷離充滿幻想,恨不得立刻搬到這島上來成為居民。絕大多數是中西合璧,一幢幢精緻的別墅夾雜在這島上平常人家的屋子之間,承載著這小島許多年來的浮華與滄桑;呈現出一種遺世獨立的美。漫步在那些寧靜的街巷,少有行陽光隨行,牆頭探出的三角梅正豔。院向半開誘惑著你推門而入。接下來,一個個傳奇就將呈現在你面前。越來越多的家庭旅館和咖啡館開在了這島上的老房子裡,任你想尋古、懷舊,溫馨、小資或是浪漫,哪種情懷都能如願。
-
鼓浪嶼十大別墅之一,楊家園!背後有傳奇……
尋根廈門記憶 聽見歷史的聲音·文物傳奇 廈門新聞廣播聯手思明區文化體育出版局,共同推出系列報導《聽見歷史的聲音·文物傳奇》,通過口述歷史,尋根廈門記憶,揭示文物保護的現代意義。
-
土洋結合竟然如此fashion?!
土洋結合竟然如此fashion?!///平安最近直播賣包了!!在這個人人都在直播帶貨的時代金融企業竟也開起了直播並跨界賣起了包!幫助鄉村媽媽們靈活就業的同時還為她們譜寫了另一段有意義的人生故事!在彝族自治州裡埋藏著許多極其豐富的彝族文化寶藏彝族刺繡就已經被列入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
鼓浪嶼,一個來了不想走的小島(內附打卡攻略)
鼓浪嶼的海廈門的鼓浪嶼,就是一個來了我不想走的小島。我去的那天,正是五一假期,在島上呆的兩天恰好都是好天氣。島上陽光明媚,海風徐徐,是適合遊玩和拍照的好時機。嬉戲的遊客別看鼓浪嶼小,但隨處可見它的獨特魅力。島上的建築,大多數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有些是名人故居,有些是名門望族之所,還有的是舊時外國領事館。
-
【古韻檀林】鼓浪嶼上的檀林「番婆樓」【原創】
……」其實,在廈門鼓浪嶼的千幢別墅中,也有檀林「古厝」的身影。檀林華僑許經權的「鑽石樓」、「番婆樓」與「海天堂構」、「黃榮遠堂」、「亦足山莊」、「容谷」等別墅已成為鼓浪嶼建築的經典記憶。坐落於廈門鼓浪嶼安海路36號的 「番婆樓」落成於1927年,是檀林村菲律賓華僑許經權建造的。該樓色彩鮮麗,造型別致,某些洛可可的特點與中國的傳統工藝結合得非常和諧巧妙,這在鼓浪嶼別墅群裡是不多見的。
-
漫步老街巷:鼓浪嶼老別墅的前世今生之鹿礁路
鼓浪嶼的美,清新婉轉、古樸又文藝。來 廈門 旅遊,都會選擇在 鼓浪嶼 找個民宿住上一晚, 臨海 聽濤,感受下清晨和日落的文藝氣息。走在 鼓浪嶼 的大街小巷,不時會有某幢有特色的老房子出現在你的面前,香樟和爬山虎的藤常常是擋去了老別墅的一個角、半扇窗,留下斑駁光影的外牆。探訪老別墅的原主人和它背後的故事都會令人心生感慨。要看這裡的老房子,想畫出一條最佳路線似乎是不太現實的。有點時間的話,還是走進迷巷慢慢品每一幢老別墅的前世今生吧。
-
廈門不可錯過的打卡景點:浪漫小島鼓浪嶼
去鼓浪嶼有點小波折,前一天在中山路步行街遊覽的時候,我看到了廈門輪渡公交站,在公交站就能看到對面的小島鼓浪嶼,當時以為在這裡坐輪渡就可以直接過去,第二天早晨坐公交車直奔輪渡公交站。在郵輪中心買票去鼓浪嶼的遊客非常多,買了最近一班的,10:50發船,昨天一直以為在輪渡碼頭直接買船票到對岸的鼓浪嶼就是,沒有查詢更多資料,在郵輪中心發現,買票的話,在鼓浪嶼還有兩個碼頭,一個是三丘田碼頭,
-
何以鼓浪嶼?海天蒼茫間的中西建築完美混搭
但到明代中期,鼓浪嶼已不再是一個寥落的漁村聚落,它變成了一個略顯繁盛氣息的集鎮。這緣於明代中期同安縣角尾錦宅村黃姓家族的登島,他們是小島的第二波居民,他們讓小島有了讀書聲。在他們登島後不久,大明科舉中就有了以「鼓浪嶼」為籍貫的貢生,他們與當時中國其他地方的讀書人一樣,進而仕宦,退而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