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傳媒和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是四川省博物館學會下設的,受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直接領導,由省內各文博單位、從事文博工作的專家學者和管理人員,以及熱愛文博事業的各界人士自願組成的非盈利性機構。2020年5月,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召開第三屆第一次常務理事會會議並正式批准設立傳媒和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該專委會以提供傳媒和市場推廣服務為宗旨,加強與博物館間的交流與合作,以團結、創新、協作、共贏的精神搭建交流平臺,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塑造四川文博單位的良好社會形象,促進四川文博事業的繁榮發展。
根據《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章程》關於專委會成立的流程,大會宣讀了傳媒和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入會名單,參會代表們舉手表決通過了《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傳媒和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第一屆常務委員會主任單位、第一屆常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單位、第一屆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及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單位名單。
四川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段炳剛在成立大會上表示,宣傳營銷和市場推廣是博物館重要的一項業務工作,對於提高博物館自身和博物館行業的影響力、美譽度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專委會的成立,不僅是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的一件大事,也是四川博物館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
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也是一個重要的工作起點,希望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傳媒和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在掛靠單位四川博物院的積極支持下,團結會員單位,大膽開展工作,在組織業務培訓、學習交流;策劃宣傳活動、製造熱搜話題;推動行業融合,搞好聯誼等方面多下功夫,成為四川省博物館文化傳播交流的良好平臺,成為文博行業和傳媒高效聯繫的暢通橋梁,成為四川省文物局推動全省博物館宣傳營銷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
發揮專委會職能
將亮點推向全國
四川省博物館學會理事長盛建武在成立大會上談到了對傳媒和市場推廣專委會的四點希望:
一是作為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十分重要的宣傳推廣機構,要堅持把握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大力弘揚中華五千年歷史孕育的優秀文化,大力弘揚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大力弘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時代精神是我們始終不變的主題;
二是多維度發揮媒介動能。既要充分發揮自身宣傳推廣全省博物館在公眾服務、展覽、學術、文物保護與利用等方面的經驗,又要隨時關注其他省的先進做法;既要鼓勵、幫助省內兄弟館推廣介紹有地方特色的展品產品、公益文化服務,又要聯手最有影響力的博物館和主流媒體把各項亮點工作推向全國,彰顯在四川省文物局的領導下,全省博物館敢於創新、勇於擔當的時代精神和實際行動;
三是省內大多數博物館長久以來一直沒有專門的傳媒和市場推廣機構。上級主管部門十分重視文博單位的宣傳推廣,目前擺在我們面前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就是學習。今天傳媒和市場推廣專委會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學習培訓、抓軟體建設。一方面是學習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運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使得博物館各項業務的宣傳推廣工作更便捷、更快速、更具輻射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做好宣傳推廣的前提,就是要深入學習和熟悉巴蜀歷史文化,了解館藏品或引進展覽的文化內涵,有了學術底子,再掌握科學的方法,就能做到宣傳推廣上的創新;
四是宣傳和市場推廣專委會要積極開展豐富的活動。目前,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共有13個專業委員會,各專委會要堅持不斷有計劃的開展工作,每年執行工作計劃並定期向學會進行書面匯報。
作為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傳媒與市場推廣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發言代表,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周翠微在會上表示,將認真履行副主任單位的職責,積極探索文化遺產大眾化傳播的有益做法和經驗,充分發掘文物的內涵,傳播文物的價值,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把對文物的保護利用投入到今天的文化創造,把更多的文化信息資源向社會公眾開放共享,讓文化遺產通過傳播真正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財富。
成立大會後,傳媒和市場推廣專委會的第一屆業務培訓會正式拉開序幕。專委會特別邀請了四位專家授課,分享他們在新媒體運營、專題展覽推介、博物館輿情應對處理等方面的經驗和心得。
四川觀察執行總編楊中明老師以其豐富的新媒體實操經驗,主講了《短視頻時代如何快速聚集用戶?——以四川觀察為例》。在培訓會上,楊總編分享了如何做新媒體團隊建設、網感培養、粉絲互動、新媒體的商業運營、信息版權等,值得文博單位借鑑。
成都體育學院博物館名譽館長郝勤為參會代表做了以《夢與行:「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的理念與實踐》的主題分享,內容包括「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的緣起、理念、實踐以及總結與展望。同時,以2021年成都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契機,擬將展出中國古代體育文物展,同時也將對全省的體育文物進行一次摸底。藉此展覽。可以充分調動全省的體育文物資源和對外宣傳資源,搭建宣傳推廣聯動平臺。
因為公眾輿論差點讓一個精心籌備的展覽被臨時取消,作為這樣的輿情危機公關如何去積極應對,讓展覽「起死回生」。來自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秦晴在《論傳播思維與倫理責任在新型策展文化中的體現》主題分享中,以「太平有象--明清牙雕藝術展」為例,全面剖析了博物館展覽在面臨輿情公關危機的時應及時實施的策略與方法。
成都發布總編輯譚麟老師分享了「新時代新媒體如何做好傳播」的話題。目前「成都發布」官方微博的用戶數量超過1000萬,影響力位列全國黨政新聞機構前列。從新時代的政務發布看如何解決「是什麼、為什麼」的問題,用一系列的生動實例分析闡釋了信息報導、活動項目策劃需具備的精品意識等。
培訓結束後,專委會為學員們頒發了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