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南充依然充滿著濃濃的暖意。12月24日,四川省博物館學會暨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第八次聯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南充市順慶區召開。
「『印象嘉陵江,山水南充城』,南充山河似畫,順慶美麗如歌。時隔一年,我們相約在美麗的嘉陵江畔,再次迎接各位新老朋友……」 中共南充市順慶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邱躍峰代表順慶區委、區政府和80萬順慶人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據了解,順慶區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地處嘉陵江中遊,為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經濟區北部中心城市,四川省東北部城市群雙核心之一。
順慶區素有「果氏之國」的美譽,它賦予了順慶獨特的人文氣質和山水顏值。順慶是川東北紅色基因的「孕育地」。
近年來,南充市順慶區把建設天府旅遊名縣作為所有工作的抓手,把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作為順慶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的方向,把紅色基因作為歷史的沉澱、信仰的力量,激發著民眾的愛國情懷,培養著民眾的民族精神,努力昭示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責任和時代擔當。
順慶是紅色基因的孕育地和藏寶庫。順瀘起義打響了巴蜀革命的第一槍,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記載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領導武裝起義,青年朱德在這裡求學,探索革命真諦,今天順慶轄區的南充二中,依然完好的保存著朱德的讀書屋,嘉湖書院也是朱德青年時期在南充求學的勝地。
民盟創始人張瀾,在這裡傳播救國思想,深研革命鬥爭,吹響了民主革命的號角,開國大將羅瑞卿在這裡誕生、和成長,並從這裡走上了共產主義事業道;黨和國家的領導人之一——胡耀邦曾在川北行署工作了3年,今天西華師範大學的老校區,完整地、完好地保存了川北行署所有的建築群,而且把胡耀邦同志在川北行署所有工作的、使用過的物件、完好地保存在紀念館裡。川北行署是現存全省建築中,保存最為完好的行署辦公區。
今日的順慶秉承高度的文化自信,高擎文化強區的大旗,持之以恆地保護和利用紅色資源,堅持不懈地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奮力譜寫跨越發展的美好篇章。以夢為馬,未來可期,我們願積極協商,今天參會的37家博物館、紀念館,在區域協同的背景下,在文旅融合的進程中,一路同行、全面推進,不斷開創新時代、革命文物的新局面。
區委宣傳部部長邱躍峰在致辭中激動地說:「2011年,我們相聚廣安,共同發起成立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近現代名人故居與紅色紀念館專業委員會,開啟了攜手打造四川省革命文物相互交流的新局面。8年來,『專委會』從堅實起步到茁壯成長,從揚帆起航到奮力前行,協同發展的共識更加強烈,交流融合的藍圖更加清晰,相互合作的機制更加健全。在區域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在文旅融合大勢所趨下,在文物交流、對外推廣、互聯互通等諸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專業委員會提出要進一步增進文化自覺,強化政治擔當,保護好革命文物,傳承好紅色基因,擦亮紅色名片,汲取奮進力量,不斷開創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新局面。」
據了解,在文旅融合發展中,鄧小平故裡管理局、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榮獲四川省「金熊貓」獎,同時被評選為「四川十大特色旅遊品牌」,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還榮獲「四川十大研學目的地」稱號;陳毅故裡管理局、張瀾紀念館被評為「四川省十大紅色旅遊目的地」。
專委會負責人、鄧小平故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錢奇報告了「專委會」2019年工作情況。他說:「在場館建設、陳列布展、社會教育、文物保護、公眾服務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截至今年12月中旬,會員單位共接待1500餘萬名觀眾參觀,其中青少年觀眾人數比重持續上升。還有大量的觀眾通過新媒體進行線上參觀和互動,大力發揮了教育人民、引導社會的功能。
羅瑞卿紀念館、陳毅故居管理局、黃繼光紀念館、雅安市博物館、鄧小平故裡管理局依次作了工作經驗交流發言;鄧小平故裡管理局、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朱德故居管理局依次開展主題宣講現場展示;張瀾紀念館館長陽瓊代表此次年會承辦單位作總結髮言。
本次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共收集學術論文29篇,出版論文專著1本。
25日上午,與會嘉賓還實地考察參觀羅瑞卿紀念館、張瀾紀念館,增進了相互間的交流合作,新時代紅色傳承的四川畫卷也正徐徐展開。
37家參會的博物館、紀念館,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有著共同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實現了交流融合發展、相互學習提高的良好氛圍。(陳輝 莊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