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不懂的普洱茶,「生熟配」還是拉郎配?

2021-02-08 吳疆說普洱


說一件有點年頭的事情。


那一年,一個熟悉的茶商請客喝茶,去的是金實茶葉市場。


當年的市場雖然垮了,昆明仍然是市場的中心,發售新品往往還是選擇昆明是第一波,新品發售也比較簡陋,沒有今天這麼隆重,各自的茶店代理請幾個茶客開包來喝就算是發售儀式了,無論大廠小廠當時都是這樣。


現在有很多人搞不明白,認為芳村才是中心,其實這是轉移之後的事情,當時無論是哪一個品牌,在昆明的代理商一定是最多的,一些大品牌在昆明的隨便一個批發市場就有七八家代理商經銷商也是常見的事情。


而且,最為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市場,政府的力量才是最為強大的,一個農產品,沒有廟堂之力,怎麼可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高潮來。


再一則,當年滿天下都在賣老茶,也只有昆明的「老茶」可以一倉庫一倉庫的供應全球。


我在這個茶商的倉庫就看到過滿滿一倉庫的起碼上百件的「88青」,餅形、包裝手法都相差無幾,未明真假,當時茶商的目的就是在炫耀給我看,時間久遠,我不知道我當場是流了口水,還是吐了口痰。


有好幾年,昆明流行請客喝茶,白天夜晚亦然,是純粹的喝茶,喝清茶,當然,絕大部分茶葉是不清不楚的。


幾個老男人,坐一起喝茶,各種神叨叨的神聊,聊工藝,聊原料,聊倉儲,聊大師,絕大部分這種聊天都是一種病態,展現的都是一種神經質般的尖酸刻薄,以及大無畏的不懂裝懂。


反正,一談到某某茶人要組織喝茶,我都是躲得遠遠的,有多遠是多遠。我害怕茶人們智慧的膿瘡噴出來,濺滿地,濺到我。


當日組織的茶商是個老熟人,是之前不在行業內時就已經認識,茶是一款熟茶,據說源自一種神秘莫測的高端發酵手法,源自一種高端的拼配手法。

開湯出來隱約有餿味,這股味道很奇怪,在場兩個人開始爭論,一說是易武茶的味道,一說是老班章的味道。


當時的山頭茶還不像今天這般耀眼,能談到易武,能談到老班章,這就表明茶客算是「高大上圈子的發燒友了」。老班章那時剛剛開始炒,還不似易武茶這麼出名,很顯然,最後是易武茶爭贏了。


只是這種認識太扯淡了,我說餿味就是餿味啊,怎麼扯到易武、老班章身上去了,易武熟茶、老班章熟茶就應該有餿味,才表明是高端熟茶?


這樣喝茶,誰能喝得懂呢。


翻了葉底看,就是熟茶配了點生茶末。茶葉發餿,說明是熟茶起堆的時候漚住了,就是過失茶。


我這人大概是直接慣了,直接說,這茶不好喝啊。


這個茶商當時既沒有寫書,也還沒有當會長,估計厚黑的功夫不像今天這麼有神秘莫測的高度,當場臉就紅了,只是喃喃自語一般解釋,新方法啊,新技術啊,繼承傳統再創新啊。


普洱茶有一條規律,凡是提到高端,高度,好像都必須得撒謊。


讓人記憶猶新的是,一片熟茶賣1800,這是產業當時從未有過的高價,算是高端得不能再高端了,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市場認識,熟茶哪怕成本比生茶再高,好像也無法賣天價。


這片孔雀餅熟茶,泡開來茶湯裡絨毛四散,茶湯渾濁,口感生不生熟不熟,難道套個袈裟就是成佛了?






十年前,雲南的茶葉理論到市場不像今天,理論是糊塗的,市場也是糊塗的。


當然,不是講今天的市場就是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的,只是相比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


當時有一個新概念,叫「生熟配」,今天這個概念依稀在市場流傳,只是流傳的圈層好像是越來越高。


流傳的範圍狹窄,好像就不太受重視。


其實這是典型的誤判,真實的市場,越是小圈層,可能影響力購買力遠遠超越大眾。


生熟配,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純粹是一種「新、奇、特」之下的錯發明。


兩個茶性都不一樣的茶,怎麼能拼配到一塊,這是典型的拉郎配,是亂來。


生茶性寒,熟茶性溫,這個道理大家多少都知道一點,兩個茶混在一塊,大家又都糊塗了。


但是,當年的產業不是這樣想,很多人認為聽不懂的就是創新,這就像今天喝茶,喝不懂的就是高端茶。


喝不懂不要緊,總有各種各樣的指南,總有各種各樣的圖冊,總有各種各樣的文人在拼命敲邊鼓。


你看看,這就是現實,聊齋變成了新理論,圍繞著茶,各種人變出了各種新飯碗。


前兩年,有個天大地大的企業也做了款生熟配,估計就是受這些茶書的影響。茶樣寄給了原省茶司的一個領導,我們兩個人開湯來喝,兩個人都喝不明白。


這大概是我的尷尬,現在市場好多茶我都喝不懂。


我估計很多人都喝過各種各樣的高端茶,號級老茶,古樹茶,名山茶,大家估計都和我一樣,都喝不懂,只是越是喝不懂,越是受人推崇,而且市場到處是高人,大家都不敢輕易開口。


生熟配就這樣一路扶搖直上,乃至於今日屢屢被問及,70年代的生熟配好還是80年代的好,這可以表明,市場這壺茶湯,還是渾濁一片,真歷史也好,偽歷史也好,大家尋找的是故事,而不是茶湯。


記得有一年去芳村,一個商家寶貝一般拿出一摞港臺茶書,翻到一款茶,介紹很詳細,生茶廠家是誰,什麼年代生產,比例多少,工藝是什麼。


茶商一點一點給我這個雲南來的土老帽在傳經布道,聽得我一愣一愣的,細節落實得一五一十的,我也不知道真假,只能是頻頻點頭。


尹曉明老師是我們召開首屆核心普洱茶文化論壇的特邀嘉賓,他曾經擔任過雲南省首任普洱茶倉庫保管員,當時全省的紅茶、綠茶、普洱茶大部分都得拉到昆明跑馬山的倉庫。現在當個倉管員也許不稀奇,然而,當時要擔任雲南最大的公司的倉管員可不一樣,一是必須是政治可靠,二是業務熟悉,三是重點培養幹部。同期擔任綠茶保管員的是昌金強老師,其後任職特種科科長,基本上計劃經濟時候的老茶,無不經過其手。


兩位老師我都曾經諮詢過,他們都表示不知道計劃經濟事情有生熟配的工藝。


關於「生熟配」,我其實是多少了解一點的。


當年寫作第一本書的時候,採訪鄒炳良廠長,鄒廠長說了熟茶發酵的程度,「三分生,七分熟。」


這可不等於三分生茶,七分熟茶,只是發酵留了一個空間,存放轉化之後再補足這個空間,這也沒有辦法和今天流行的輕發酵劃等號。


現在崇尚輕發酵,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在第一本書提及過這件事後的影響。


值得提醒的是,發酵程度的輕也好,重也好,還是要茶湯來說話。


輕發酵的茶得配以良好的倉儲工藝,否則,口感仍然生澀,倉儲工藝,資金成本都得考慮進去。


現在的廠家商家基本不存茶,留待市場天南地北的存,這實際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我問過一個做輕發酵茶的商家,回答是「輕發酵是時尚」,從這個回答可以看得出,大家追的是市場,並非一定就是解決茶湯的問題。


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們還是回頭說「生熟配」的事情。


同時期,也有臺灣人採訪,等到這夥人的書籍出版出來,改成了「發茶,要三分生茶,七分熟茶。」這就等於完全生造了一種新工藝出來。


而且,這段話之後馬上附錄了一款茶,這就好像是在說鄒廠長證明了這款生熟配的生產歷史,事實上,這是一片子虛烏有的磚茶,從來也就沒有生產過。


普洱茶之前有個「熟成」的理念,其實非常經典,只是現在業界較少提及。


「熟成是指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及其壓制茶在良好貯藏條件下長期貯存(10年以上),或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經人工渥堆發酵,使茶多酚等生化成分經氧化聚合水解系列生化反應,最終形成普洱茶特定品質的加工工序。」(轉錄自農業部普洱茶標準)


這說明了普洱茶只有經過「熟成工藝」後,兩類茶變一類茶,而在新的階段,性狀是不一樣的,生是生,熟是熟,兩者沒有辦法簡單的做一個疊加。


那為什麼有些老熟磚裡面還是會有生茶末的痕跡呢?


之前茶廠做茶,芽頭毫尖是一等,做成了「春尖」、「春芽」、「春蕊」系列的曬青綠茶,供應城市市場。再低一點等級的做成了「餅茶」,供應香港市場。再次則做成了「緊茶」,緊茶的製作或者會把紅副茶,綠副茶,也就是茶末摻入。


這樣一來,市場的猜測就是計劃經濟時期就有「生熟配」,有人把這種猜測寫作成書,並且有了對應的緊茶(磚茶)編號,生熟配就配上了「歷史記錄」。


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市場的創新,往往是創新了一片老茶。



近期即將推出少量《單株史紀》紀念套裝茶 ,詳情點擊如下「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選擇普洱茶,到底是喝生普還是熟普?我是這麼認為的
    最後發展成,看到別人不像他這麼想這麼做的,那就是不懂的,是外行的,簡直是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憤怒,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人了,普洱茶興盛的十年當中,他們冥頑不化的走在這條路上。在20世紀90年代,臺灣興起了普洱茶,因其消食解膩,湯色漂亮,價格低廉,產自原始叢林,裡帶著神秘,加上本土茶葉有些喝膩了,於是開始好奇的體會熟普完全不同於臺灣茶的那種新感受,先是去香港各大商行庫房去找,去碼頭貨櫃掏倉庫。隨著兩岸互通,進軍雲南,直奔產地收購,這中間發現很多老茶和熟茶的口感接近,並且很有趣兒,很便宜,於是,連帶著買回來,逐漸的老茶開始興起。
  • 喝普洱茶是生普好,還是熟普好?
    普洱茶是雲南省的特產,主要在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生產普洱茶。而人們喜歡喝普洱茶的原因大多是喜歡它的獨特香型的香味,滋味很濃醇,也很耐泡,還可以長期存儲。我們要知道,普洱茶分為2種,一種叫生茶,另一種叫熟茶。
  • 普洱茶是生普好還是熟普好,你喝對了?快來看看,別喝糊塗茶
    普洱茶是廣受人們喜愛的茶種,常喝普洱茶有很多益處,可以有效的降三高、防癌、抗衰老、滋養腎氣、刮油減肥、解酒護肝、暖胃通便、祛痰止咳、防口臭、調節經期失調,是最好的保健飲料了!因此普洱茶是很好的保健飲料。但是每種茶有不同的茶性,適合不同人喝。普洱茶有生普洱喝熟普洱之分,那麼我們究竟喝生普洱還是熟普洱呢,今天小編就來解說一二。
  • 生熟拼配,你值得擁有的9大理由!
    為什麼普洱茶會有拼配?因為純料除了量少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味道「寡」。這裡的味道「寡」並非說純料滋味不好,而是層次感沒有拼配茶豐富。生熟拼配的「一生何求」,在品飲時,會很自然地給自己發出疑問:這泡像生茶還是熟茶?這泡是回甘還是醇和?這泡是沉香還是清香?等等。這些層次感,是以往想都沒有敢想的混搭式疑問。
  • 普洱茶有「生熟之分」你知道嗎?
    品中王,愛喝茶的我們都知道,普洱茶有生熟之分, 因為是同一種茶葉但是又有區別,所以常常會有茶友比較:到底是生茶好,還是熟茶好?因而,在適合飲用的人群上也就存在差異,不同體質的人群適合喝不同的茶,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 玉蒼之南:你喝對普洱茶了嗎?
    普洱茶算是六大茶類中很特別的茶了,而且它還分生茶和熟茶,所以在功能上也有所不同。很多剛接觸普洱茶的朋友們就會疑惑一件事,什麼時候喝生茶好?什麼時候喝熟茶好呢?其實普洱茶一年四季皆可飲用。但是喝得正確,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 常年喝普洱茶的人想喝白茶,應該怎麼選,壽眉還是白毫銀針?
    本著朋友的喝茶習慣,準備喝普洱。誰料朋友說,今天喝白茶吧,最近想嘗試白茶。常年喝普洱茶的人,開始喝白茶,應該喝哪一品類呢?普洱茶,分為生普和熟普。雖然同為普洱茶,但是生普和熟普的滋味口感,差距並不小。像開篇提到的那位朋友,她常年喝的都是生普。在茶莊喝茶的時候,喝的是今年的新茶,2020春壽眉。茶藝師出湯後,給我們倒了一杯後,喝上一口,覺得還不錯。轉頭問朋友,感覺如此,還合口味嗎?
  • 你喝過9塊9包郵的普洱茶嗎?我喝過……
    您買過9塊9一餅的普洱茶嗎?足量357克還免費包郵。並且不是那些寂寂無名的茶葉,而是赫赫有名的老班章、易武春茶等,最不濟的也包裹著「普洱老樹茶」的包裝。一些不懂或想嘗試的人會作為入門級普洱茶飲用。實際上,9.9元包郵的普洱茶與優質普洱茶差距很大。小編專門購買了兩餅9.9元的普洱茶,與優質普洱茶作對比,以形、色、味等方面來進行比較。
  • 古樹普洱茶多少錢一斤?普洱生茶好還是熟茶好?懂不懂都這麼選
    如今普洱茶是大家最喜歡喝的茶葉了,普洱茶不管是從茶香還是口感上都比其他茶葉好的多太多,那麼古樹普洱茶的價格貴嗎?多少錢呢?古樹普洱茶是近年才興起的,原料是選用古樹茶發酵。古樹普洱茶几十一兩、三五百、上千的都有。古樹普洱茶的口感飽滿、豐富,耐泡。這也是茶友喜歡的原因。再者由品質和產地區分價格從幾百到幾萬都有。
  • 實用教程,新手喝普洱不知道選生普還是熟普就看這篇
    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茶友在評論區留言問我剛開始喝普洱茶是不是從熟茶喝起?今天我就詳細的給大家分析一下生普和熟普在功效和口感上的區別,希望能夠在大家糾結喝生茶還是熟茶時提供一些幫助。圖二充分展現了普洱生茶和熟茶在茶湯色澤和葉底外觀上的不同,生茶的茶湯是黃綠色,而熟茶則是紅褐色,好的普洱無論生茶還是熟茶都應該是透亮不含雜質的,所以如果你的普洱泡出來是渾濁的,那最好別喝。
  • 打豆漿時,用生豆好還是熟豆好?好多人都不懂,難怪豆漿口感差
    打豆漿時,用生豆好還是熟豆好?好多人都不懂,難怪豆漿口感差現在人們越來越追求營養的吃法,所以說一天之中早餐是必不可少的,我也是一頓早餐都不能落下,飲食規律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保證充足的營養,讓自己的身體更棒,增強自身免疫力。
  • 長期存放的普洱茶,是生普好,還是熟普好?這些品茶常識,需了解
    對茶葉有考究的人,應該不會對普洱茶感到陌生,作為經典茶葉的代表,普洱茶不僅品質極高,而且從珍藏的角度來講,普洱茶也深受大眾喜愛。所以,有些人喜歡將普洱茶長期存儲,一是用於觀賞,二是用於品茶。那麼,對於普洱茶的保存、品鑑,稍微熟悉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有生普、熟普,這是常見的兩種類型,究竟哪一種普洱茶,更能夠適合長期保存,而不會丟失茶葉本身的口感呢?長期存儲普洱茶,究竟是生普好,還是熟普好?3個常識,告訴你,這些品茶常識,需了解。
  • 普洱茶喝法 普洱茶有哪些功效
    喜歡喝茶的朋友對於普洱茶肯定都不陌生,但是對於怎么喝普洱茶,不一定所有茶友都知道咯。普洱茶喝法? 普洱茶有哪些功效以及普洱茶哪些禁忌?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普洱茶怎么喝條件1. 衝泡水溫:通常用100℃沸水,至少不能低於90℃。2.
  • 仁易說茶:喝普洱茶感受到的養生心得
    喝茶,您是打算糊糊塗塗喝一生?還是花三個月時間,清清楚楚養生一輩子?這個重要麼?那得看您對自己身體負不負責憑什麼信任我?我說你的茶,你自己和我視頻泡,拍照片看茶。能評出什麼?在這些年的試驗中,樹齡小的生,熟新茶,對胃的養生作用基本不大,有些人甚至會適得其反,因此現在只要碰到這些茶原料我們只是作為學費茶,讓學員作為試用而已,絕不去作為銷售用。一般要養胃,我們還是建議生態好,樹齡大的普洱茶作為基礎去養生。
  • 吳鵬飛特製普洱茶專欄(27):喝普洱茶可以喝出健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吳鵬飛觀點,ID:wpfgd00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喝普洱茶可以喝出健康科學家發現,普洱茶中的兒茶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速度。普洱茶中的芳香甙能維持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也相當於增強了血管壁的韌性。 普洱茶中茶多酚的含量高,是防癌的好飲品,另外還有降脂、解毒、利尿、祛火的功效,更是女性減肥的有效夥伴;普洱茶葉裡富含微量元素錳,對皮膚有不錯的保護作用。
  • 和愛喝普洱茶的人怎麼聊天?
    你了解普洱茶嗎?遇到愛喝普洱茶的人該聊些什麼呢?帶你快速了解普洱茶。首先你要知道普洱茶分生熟、講年份還追求山頭。從這三個方面和他們聊天一定不會出錯。普洱茶分生熟六大茶類中普洱茶被劃分為黑茶,這裡的黑茶只是指的熟茶,其實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也正因如此,有的學者提出把普洱茶單獨拿出來作為第七類茶,但是這個事情到現在也沒有結果。
  • 普洱熟茶,為什麼不能喝?
    ▲這篇是「多聊茶」的第肆佰零玖篇常規文普洱熟茶,為什麼不能喝?正文普洱分兩種時至今日,凡是喝茶的人都知道普洱分為生熟兩種。可是坊間的茶商,對於生普洱與熟普洱卻褒貶不一。其中,又以吹捧生普而貶低熟普者最多。更有甚者,說熟普洱不僅原料極差而且製作工藝衛生不達標。仿佛喝生普是正道,喝熟普就是不懂行。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還是離開紛繁複雜的普洱市場,從普洱發展史中去尋找答案吧。以前的普洱茶,並不分生茶與熟茶兩種。
  • 你不懂,喝普洱茶的最高境界就是飄逸杯
    飄逸杯的普及和鐵觀音、普洱茶的流行有很大關係。因為我們在喝綠茶和花茶的時候,不太需要茶水分離啊。我帶一位非茶圈的朋友去出席一場高逼格的茶會上,整場茶會,他都很拘束。茶會現場的茶器都是精心挑選和擺設的,氛圍十分精緻。茶會結束之後,他突然很慫地問我,我在家都是用飄逸杯喝茶的,你說我是不是很low?
  • 老年人腸胃弱,普洱茶經常喝好不好?
    對於老年人而言,更適合喝發酵過的熟普洱,對於熟普洱的選擇上我們可能還是要更偏向於大廠,生產工藝穩定,有嚴格的檢驗標準,比較再加工茶又涉及微生物的純淨度,都是比較需要嚴格把控的
  • 老年人腸胃弱適合經常喝普洱茶嗎?
    首先要了解普洱茶有分為生普洱和熟普洱兩種,生普洱是不發酵茶,熟普洱是發酵茶,是完全兩種不同茶性的茶類。在普洱茶的選擇上,老年人腸胃弱些是要做區別選擇的,不能一概而論。對於老年人而言,更適合喝發酵過的熟普額,對於熟普洱的選擇上我們可能還是要更偏向於大廠,生產工藝穩定,有嚴格的檢驗標準,比較再加工茶又涉及微生物的純淨度,都是比較需要嚴格把控的,之前不是有方舟子挑起說普洱茶有黃麴黴素容易致癌的謠言。雖然各大學院、專家、研究院權威機構都闢謠了,檢驗證明了沒有黃麴黴素和致癌物,但是熟普洱的發酵渥堆過程確實比較和其他茶類不太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