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種水產品亮相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

2020-12-14 大洋網

市民在現場觀賞展出的魚類。

大洋網訊 生猛海鮮,休閒「漁」樂,一網打盡!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昨天在廣州市南沙區開幕。博覽會以「水產芯動力 種業創未來」為主題,匯聚國內水產種業創新最新成果,集中展示水產品種200多種。

為廣東十大健康養殖示範縣授牌

據介紹,除廣東本地企業外,來自山東、湖北、江蘇、海南等18個省區的64家企業(單位)也組團參加本次水產盛會,帶來近年最新研發的水產新品種40多個。開幕活動上,有關企業進行合作項目籤約,發布了2020年國家水產新品種並頒發證書,為廣東十大健康養殖示範縣授牌。

以新時代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背景,12月4日還舉辦了同期活動——水產種業質量提升高峰論壇,交流研討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舉措和方向。國內外權威漁業育種科學家、企業家共聚一堂,建立水產種業創新孵化平臺,促進「產-學-研-推」多方合作交流,打造水產種業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大國漁業崛起貢獻「廣東方案」「廣東智慧」「廣東模式」。

市民在現場觀賞展出的魚類。

中國水產產量超全世界的6成

記者看到,廣州展區展出了流溪娟魚等水產品,而在其他展區,沙蟲、梭子蟹等廣東人熟悉的水產品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現場展出了沙蟲不同生長階段的形態,幼蟲看上去只比頭髮粗一些,長大後則有筷子般粗,讓人大開眼界。另外,展區還有傳統技藝「數魚花」的介紹,不少觀眾都直呼長知識。現場還設置了休閒區域,小朋友們爭當「捕魚達人」,玩得不亦樂乎。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業是農業的「晶片」,是漁業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數十年來,漁業每一次變革,都離不開種業的突破。中國連續31年位居全球第一水產養殖大國,產量超過全世界的6成,在由「大」變「強」的道路上,種業始終發揮最重要的作用。記者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以種業為主題的水產盛會。這次博覽會具有向數位化靠攏等特點,聚焦綠色發展,以種為「芯」,設置八大精品展區,全面展示漁業高質量發展成果,是實現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引擎。

展會設置45口標準化魚塘、超7000平方米養殖車間、1.2萬平方米館展區,有300多家企業參與,集中展示水產品種200多種,通過博覽會+論壇的形式,形成企業展示、專家推薦的良性發展模式。同時,通過信息技術,創造性地將館展、地展、雲展三展有機融合,通過VR展廳、視頻直播等形式,致力將博覽會打造成為展示水產業最新成果的新標杆。此外,展會也向高新技術靠攏,與良種良法相結合,以高新技術集成促發展,「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魚住小公寓,樂享跑步機」,給漁業插上智慧的翅膀,推動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水產養殖企業倡議嚴格規範生產環節

據介紹,這屆博覽會通過水鄉塘頭與網絡雲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全方位、立體化展示全國水產種業發展新成就和新技術。展會建立了一個全方位展示水產種業成果和促進業內交流的平臺,水產種業博覽會充分發揮優勢企業資源,全面展示原種保育、良種選育、苗種培育、商品生產、品牌漁業以及涵蓋漁味漁趣、智慧漁業、交易洽談、智庫論壇,聚集引領現代漁業發展的全鏈條要素,釋放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開幕式上,一家企業負責人上臺代表全省水產養殖企業宣讀《環保引領、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倡議書。他們倡議,堅持質量興漁,爭做綠色、優質品牌的創造者。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緊緊圍繞「讓老百姓吃上放心水產品」為目標,嚴格規範生產環節,嚴禁使用水產禁藥,嚴把質量關,努力打造綠色品牌。健全防疫、檢疫服務體系。同時,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導向,堅持養殖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聚焦養殖尾水科學治理,推進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此外,他們還倡議堅持推進數字漁業、智慧漁業建設。提高養殖設施和裝備水平。大力實施池塘標準化改造,完善循環水和進排水處理設施,支持生態溝渠、生態塘、潛流溼地等尾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最終實現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推進智慧水產養殖,引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水產養殖生產深度融合。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葉卡斯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相關焦點

  • 浙江省水產種業集體亮相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
    近日,首屆全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隆重召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崔利鋒出席開幕式並講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廣東省各級領導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麥康森、包振民、劉少軍等知名專家出席了開幕式。
  • 廣州舉辦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
    原標題:廣州舉辦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   以「水產芯動力種業創未來」為主題的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本月5日在廣州市南沙區開幕。
  • 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今日開幕
    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今天在廣州市南沙區開幕。博覽會以「水產芯動力 種業創未來」為主題,匯聚國內水產種業創新最新成果,以原良種為載體,以良技、良法為延伸和拓展,充分展示水產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一條1米長的黃唇魚吸引小朋友的目光。
  • 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派員參加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
    為推動我市水產養殖業高質量發展和落實好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等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四大行動」。根據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關於組織參加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的通知》、貴州省水產技術推廣站《關於參加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的通知》文件精神,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胡代春率畜牧水產業發展中心主任付強、高級水產工程師劉峻嶸以及水城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人員於2020年12月3-6日到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參加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
  • 廣州人快到水產種業博覽會看海鮮!
    12月5日,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業種業及數字漁業發展成果交流,中國水產學會、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水產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南沙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開幕。
  • 全國首屆最高規格水產種業博覽會來了!史上最強大陣容打造大國漁業...
    全國水產苗種大閱兵! 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12月5日開幕 種業是農業的「晶片」,更是漁業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物質基礎。大力發展漁業種業,開展種質創新與良種創製,對於保障水產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漁業提質增效鄉村振興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深遠的意義。
  • 第三屆遼寧海參節暨名優水產品博覽會開幕,六百多種海鮮齊聚瀋陽
    2019年12月11日-15日,第三屆遼寧海參節暨名優水產品博覽會在遼寧工業展覽館盛大啟幕。本屆展會的宗旨: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拓寬市場流通渠道,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本屆展會的展覽面積近1萬多平方米,400多個標準展位,參展的海參和水產品生產、加工和經營企業超過200家。展會匯聚魚、蝦、蟹、貝、藻等五大類600餘種名優特新水產製品,這是一次聲勢浩大的水產品盛會。海參是本屆展會的主打產品。
  • 手握水產關鍵"晶片" 廣東漁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青蟹、多種海水魚等養殖品種產量,也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據介紹,廣東水產品加工歷史悠久,中國首家鯪魚罐頭廠廣茂香,就是1893年在廣州建立的;1958年,廣東罐頭廠落成投產,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罐頭廠;1960年,廣東罐頭廠生產的豆豉鯪魚罐頭銷往全球各地華人區,風靡世界。隨著廣東成為全國水產養殖第一大省,廣東的水產品加工也同樣發展壯大。
  • 廣州漁業在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上成績耀眼
    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漁業種業及數字漁業發展成果交流,助力鄉村振興,12月5日,以「水產『芯』動力,種業創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南沙開幕。來自全國各省市的農業、漁技機構代表以及各地一線水產從業者、水產企業、行業組織代表等共同見證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的盛大開幕。在本次博覽會上,廣州漁業成績耀眼。
  • 海大多款明星產品組團亮相
    12月5日,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在廣州市南沙區開幕,以「水產芯動力種業創未來」為主題,匯聚國內水產種業創新成果,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以種業為主題的水產盛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業斌,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麥康森、包振民、劉少軍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主持開幕式,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宣布首屆中國水產種業博覽會開幕。海大集團副總裁江謝武作為企業代表出席開幕式。
  • 海內外658家水產企業參展2019廣州國際漁業博覽會
    中新網廣州8月6日電 (蔡敏婕)黑金鮑、三文魚、吞拿魚……廣州市協作辦公室6日稱,來自中國、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紐西蘭等海內外658家水產企業將攜帶千種水產品參展2019廣州國際漁業博覽會。據介紹,此次展會舉辦地廣州所處的珠江口漁場水產資源豐富,品種繁多,有捕撈價值的魚類近200種,是粵港澳漁船的重要作業場所。
  • 動科所(水產所)與廣東金陽公司聯合研發的熱帶海參種苗亮相首屆...
    12月4-6日,由動科所(水產所)與廣東金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熱帶海參種苗亮相首屆全國水產種業博覽會,併入選2020廣東水產種業「特色品種」。5日上午,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省委常委葉貞琴,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少軍、我院黨委書記廖森泰等領導和專家視察熱帶海參種苗展位並詢問,動科所(水產所)水產研究室黃文副研究員一一解答。 海參是華人的傳統美食,具有重要的食療價值。海參市場需求缺口巨大,每年超過80%的海參都依賴於捕撈熱帶海參。
  • 第九屆國際漁業博覽會廈門開幕 廈門名產亮相
    來自福建各地的新鮮水產品從昨天開始齊聚廈門,至24日,數百種極具地方特色的美味名產將在第九屆中國國際(廈門)漁業博覽會上紛紛亮相,為市民帶來一場視覺和味覺的饕餮盛宴。  2014年第九屆中國國際(廈門)漁業博覽會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榮譽主辦,於昨日上午9時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2019年,你我共同關注的廣東水產有哪些熱點?
    稻漁綜合種養推動產業扶貧、鄉村振興 稻漁綜合種養能減少農藥與化肥的使用量,既能降低畝均成本500-600元,又能增加畝均30-50公斤水產品
  • 首屆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揭幕,「夫妻魚」中華鱟驚豔全場
    在本次博覽會的核心板塊——水產種業品牌館展出的中華鱟,因其獨特的外形吸引住了來來往往的展商和嘉賓。據工作人員介紹,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有「生物活化石」之稱。鱟由頭胸、腹和尾三部分組成,頭胸甲略呈馬蹄形,所以又叫「馬蹄蟹」,腹部呈六角形兩側具棘刺,尾部是一根長的尾劍。「它的血液是藍色的。」
  • 煙臺市經開區水產加工業「走出去」拓寬市場
    近幾年來,作為全區經濟板塊中的一大特色,山東煙臺市經開區水產品加工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如何能夠「走得更遠」,牢牢吸引市場的目光?在日前舉辦的「大連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上,來自大季家水產品加工示範園區的20多家企業首次「組團」亮相,在更高的平臺上,尋求到了新的發展機遇。
  • 華南兩大水產龍頭企業亮相廣州食品展
    廣州2016年4月28日電 /美通社/ -- 近期,華南兩大水產龍頭企業 -- 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有限公司和廣州水產集團有限公司明確表示將再次參加「中國(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覽會」(簡稱:廣州食品展),攜多種源自深海、純天然的海產品亮相展會。
  • 第十屆中國·浙江瓜菜種業博覽會會議指南(圖)
    第十屆中國·浙江瓜菜種業博覽會  時間  2018年5月20日~2018年5月22日  地點  會展地點:浙江新農都會展中心(21日)  田間核心展示中心:浙江省(蕭山)現代農業創新園(22日)  組織結構
  • 2020中國水產品大會舉行 華文食品「勁仔」獲評「水產品推薦品牌」
    (華文食品在2020中國水產品大會上特設的「勁仔」深海小魚主題展)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林銳新 記者 黃利飛)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和廈門市海洋局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水產品大會,近日在福建廈門盛大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