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描寫四季以春天居多,原因其實很簡單,古人愛在春天做這些事

2020-12-12 藤樹先生

中國古代的詩歌,有著大氣磅礴、氣象萬千的豐富內涵,時至今日,古代文人墨客在詩歌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仍然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中國古詩的內容總是包羅萬象,就連一年更迭變化的四季,都能成為詩人筆下浪漫優雅的詩詞。就在這些描寫四季的詩詞中,人們絕對會發現,關於「春天」的古詩數量,要遠勝於其他幾個季節。比如賀知章筆下的「二月春風似剪刀」,再比如白居易的「誰家春燕啄春泥」,就連王安石的這首思鄉詩《泊船瓜洲》都借用「春風又綠江南岸」,來表達他自己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為何如此多的古詩中,文人墨客總是偏愛「春天」呢?

春之「意象」

中國古人的觀念裡,變化更迭的四季從來都不是一個抽象概念,每個季節都有著自己的具體形象。比如說到春天,人們就想到了桃花、梨花、春柳、黃鶯這些代表春日的美好意象;夏日的意象則為炎日、荷花;秋日的意象主要有落葉、梧桐、秋蟬;能夠代表冬日意象的則是霜雪、松柏等。這四個是季節的意象美學,就成為了古詩中借物抒情的具體對象,也決定了古代詩人關於春夏秋冬的抒情模式。據統計資料顯示,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春秋景物被採擷入古詩詞的比例,遠遠要高於夏冬景物,詩詞意象中的春與秋相比,春天又更加具有數量優勢。

氣候與農業影響下的春天

中國古人之所以如此喜歡春天,其實是受到了自然氣候的影響。我國本就是一個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為主的國家,四季分明、晝夜交替的規律性特點,讓中國古詩詞形成了一種所謂的「周期性季節病」。其實早在1987年,日本學者在研究中國古代詩歌中四季出現的頻率與強弱時,早就提出了中國古詩詞所存在的「氣候論」,春秋兩季所表現出來的自然規律,相較於夏冬其溫度更加具有不穩定性。春天是乍暖還寒,是草木萌芽,是萬物的甦醒,這種季節的變化與推移,仿佛是在瞬間所完成的。自然氣候所造成的這種春天的季節特徵,讓文人騷客在與春季相遇時,其情感更加容易感化宣洩,這就增加了古詩與春天相遇的可能性。

其次,春天之所以在古詩詞中如此頻繁地出現,這與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業文明為主的特性有關。農業大國有一個特點,這就是在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歷史長河中佔據重要地位的「民以食為天」,說到糧食問題,自然就涉及到了中國的24節氣。根據中國古人的農耕生活經驗,四季農時擁有著無須贅言的重要性,《漢書·食貨志》中就有記載:「春,令民畢出在野」,由此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幾千年的古代,春天也代表著播種、希望、青春、生命,這種與自然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季節,同樣也自然而然地蘊含在了詩人的情感內涵中,成為了中國詩歌的一部分。

節日習俗中的春天

再者,節俗文化也是讓春天頻繁出現在中國詩歌中的一個主要原因。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代表,在這首長篇愛情故事中,也是緊緊圍繞「春」來寫,比如「春寒賜浴華清池」、「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從春遊夜專夜」,這首古詩之所以會極力突出「春」這個字,其實是因為中國古代的男女情事,常發生於春季。之所以會發生在春季,就是因為在春天有一些特別的歲時節日,會不會以往素不相識,毫無瓜葛的男女提供一個相戀的機會,比如元宵節、清明節、三月三是古代極為隆重的節日。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由於封建教條的枷鎖,女子常年幽居深閨,她們能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只有在元宵、清明、三月三這些全民狂歡的節日裡,女子才能打扮一番,走出家門遊玩。所以在是中國古詩中,就有很多描寫男女之情萌芽於春季的古詩,比如歐陽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這首相思詞,就是寫於春季物是人非、舊情難續的感傷之詞。其實中國古代許多愛情作品,男女主相遇的設定背景大多都發生於春季,比如白娘子與許仙就相遇於清明節。這些節歲禮俗,為男女之前的產生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時間,那些與愛情相關的故事也因此而誕生。

踏青郊遊中的春天

中國文人墨客之所以如此喜歡春季,將這個季節寫入詩詞當中,還與歷史悠久的春遊踏青密切相關。踏青從中國古代到現代社會,仍然是一項有著重要意義的時令習俗,所以它才能代代沿傳。從《武林舊事》中早就記載過古人踏青春遊的習俗,就連《清明上河圖》這幅名畫其實描繪的都是清明時節古人踏青出遊的熱鬧盛況。古人踏青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可以遊覽名勝美景、觀賞山川風光,也可以野炊、放風箏、狩獵,充實踏青活動,所以這句「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就足以看出歷代文人騷客與春遊踏青的不解之緣。

尤其是在唐、宋以後,踏青春遊的習俗比以往歷朝歷代更加盛行,所以這個時候與春遊踏青相關的古詩,相比昔日更多。唐朝詩人韓愈的這首《寒食》、宋朝程顥的《郊行即事》,還有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內嵌54個「春」字的《春詞》,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都體現了歷代文人騷客與春遊踏青的不解之緣,如若不吟詩作賦將這種盛況記載下來,古人又如何回味春遊踏青時的美好風光呢?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春秋季節與傳統詩詞》

《春意象與中國詩藝綜論》

《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春恨主題初探》

相關焦點

  • 讀這些「春天」的古詩,你能否看到古人眼裡的「春天」?
    大語文時代,古詩文的學習愈加重要,教材中也加大了古詩文的佔比。一直以來,古詩文都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其實學習古詩文的好處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古詩文感受很美的語言韻律,還能對情感、美感、心靈產生浸潤、滋養,繼而化成一種獨特的氣質,這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詩中的道理,從未過時,常讀常新,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也可以學會他們的經驗和態度。
  • 一年之計在於春,描寫春天的古詩欣賞
    一年之計在於春,描寫春天的古詩欣賞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春天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含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等幾個節氣。春天在很多人心中蘊含著生機,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從古至今,也有不少文人墨客歌詠春天。一起來欣賞幾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 99首描寫春天經典古詩,一起感受盎然春色,讓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
    99首描寫春天經典古詩,一起感受盎然春色,讓孩子腹有詩書氣自華。古詩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也是我們學習語文的重要考點。據統計,小學部編版語文12冊教材,一共有古詩124篇,佔總數的30%,課件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 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些古詩把春天的美寫到了極致
    春天來了試想這樣美好的春天,在詩人的妙筆之下,又會是怎樣的詩情畫意呢?我們不妨帶著這個疑問,在那些妙趣橫生的古詩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看一看古人眼中的春天的風景是什麼樣子。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宋 · 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村居》是一首描寫什麼的古詩?
    有朋友提出問題:《村居》是一首描寫什麼的古詩?「村居」二字,實在簡單明了。自然是描寫鄉村生活情景的詩,至於是哪種風格的鄉村生活,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態度和想法,就要看具體內容。起句寫景,「草長鶯飛」已經成了一個描寫春天的成語,有動有靜有時間交代,充分體現了詩家語的凝練。承句繼續寫景,運用了「醉」字擬人,將楊柳寫活。這兩句寫景用詞簡單直白,卻營造了整個春天景色的意象成典。
  • 「野菜桃花飯」菜名喜人,古人春天吃哪些清新美食?(明德書院)
    我們的祖先曾給我們留下一則科學的飲食法則:四季更替,適食而食,不時不食;中國人不僅僅講究要吃得美味,還追究食物要順應自己的身體狀態在歷史上的春天,古人都怎麼吃?如何吃?吃得美不美?我們今天就從古詩詞裡來一探究竟。
  • 不枉古人的智慧腦洞開多大,看看古詩形容春天就知道了
    說到春天,你第一個想到什麼形容詞,可能南北方感受形容的都不一樣,我是南方人,今年春天不斷泡在春雨中,從年後初春的綿綿細雨,到元宵後的瓢潑大雨,某個晚上的大雨還夾帶幾聲響雷,聽老人講,」春雷響,萬物生「。這意味著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將要來了。
  • 古人是如何通過詩詞描繪春天的?大好河山躍然眼前、美不勝收
    古人是如何通過詩詞描繪春天的?大好河山躍然眼前、美不勝收春天既是四季輪迴中的第一個季節,同時也是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大好時節。古代詩人雖然有「傷春悲秋」的文人情懷。但是在面對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時,也禁不住用富有活力的詩句,去讚嘆紅花柳綠與奼紫嫣紅。
  • 春天裡,閒不住的詩人們都愛幹什麼?
    這些情感豐富的詩人們,會因為各種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事物,而作詩感慨一番。比如喝粥也能靈光一現作詩一首的陸遊,「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邊喝粥邊感慨一下喝粥好,喝粥延年又益壽。「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你以為這是一首蘇東坡描寫春天景象的詩嗎?那就太低估這位吃貨對美食的執著了。
  • 三首春天的千古絕詩,道盡人生的況味,感受春天的生機
    陽春三月,處處好春天,天微雨,偶爾放晴,萬物生,百花重開。如此的春天美景古人也有許多感慨,今天來品讀三首寫在春天的經典千古絕詩,一起來感受這份春天的心情,還有詩人們的那些人生況味。這三首古詩分別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葉紹翁的《遊園不值》,杜甫的《春夜喜雨》。其中有許多流傳至今的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這些名句有些是描寫春天美景的,有些是抒發人生感慨的,有些蘊含著深刻哲理,還有些引申了許多其他的意思,我們依次品讀。
  • 春天是最美的季節,古人筆下的春景能夠讓我們看到什麼呢?
    滿園關不住唐代是中華民族古詩的盛行期,然其發展初期卻帶有樂府詩歌的一部分味道。至於這種情況存在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兩晉南北朝的民族融合和世家旺盛的緣故。作者謝眺根據現實生活中春天的綠草和雜樹相互稱託來表現勃勃生機的春景,但是其靈感應該是從古樂府和楚辭相結合而來。利用三言兩語降豐富且現實的春天的情景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後再表達少女對「君」的思念之情。之後的兩句「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流露出一種美人遲暮的感覺,少女的年華如花一樣非常短暫,而君卻在這時候遠去,不能陪伴度過這個美好的「春天」。
  • 春天你該做的三件事,把將軍縣的春天寄給你
    就像春天的希望一樣,生生不息。春天是踏遍甦醒山河的腳步小時候春天是我們最愛的季節。萬物復甦,花紅柳綠,蟲鳴鳥唱,學校會組織我們去春遊爬山。老師帶著我們邊走邊講解,有時是教一首關於描寫風景的古詩,有時是指認書本上沒有的植物知識,有時是關於地理知識的補充。當我們徒步幾個小時後爬到山頂,看著頭頂仿佛伸手可摸到的雲,再看看遠處小小的縣城被群山包圍,變成了星星點點,仿佛日常的生活變得離我們很遙遠了。
  • 8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8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1、《淮中晚泊犢頭》蘇舜欽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這是春天夜裡做的詩。最好是春天的夜裡,時候雖只一刻,價值盡可以抵得千金,枝上的花朵開放了,便有清新的香氣,天上的月光照到了,又有那朦朧的倩影。這時樓上傳來唱曲吹簫之聲,聲音是那麼婉轉悅耳;更見有人戲打鞦韆,在那邊院子中,覺得夜晚是很長的呢。
  • 素材累積:描寫春天的好詞、好句、好段,再也不怕寫春天沒素材
    素材累積:描寫春天的好詞、好句、好段,再也不怕寫春天沒素材!寫作一直是每個學生的難題,要想寫好作文,素材的積累是寫作的源泉也是根本,要想積累豐富的素材就必須增大閱讀量,不但如此,積累素材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春天到了!滿分作文如何寫?描寫春天比喻、擬人素材,快收藏!
    春天到了!滿分作文如何寫?描寫春天比喻、擬人素材,快收藏!很多孩子不喜歡語文,問其原因,大多數孩子不喜歡語文作文。其實,主要來分析一下小同學們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咱們完成可以克服這些苦難,將語文這門學科真正的學好!那麼,同學們寫不好語文作文,有幾點原因?
  • 孟浩然流傳最廣的古詩,全文20個字晶瑩剔透,寫出了最美的春天
    而且作為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孟浩然對於環境景色的描寫還是非常精彩的。比如我們今天所談到的這一首唐詩,就是孟浩然流傳最廣的一首古詩,全文雖然只有20個字,但是每一個字都平淡無奇卻意蘊深遠,20個字都是晶瑩剔透,寫出了最為美好的春天。
  • 描寫春天的詩詞詩句有哪些?35首春分詩詞大全附詩句賞析
    描寫春天的詩詞詩句有哪些?今天是春分,此時,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古人眼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一起來感受一下詩詞中的春分!》》》推薦閱讀:2020年春分節氣詩詞有哪些?
  • 成都小升初描寫春天的50首古詩:江南春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對「春」情有獨鍾:白居易醉心於江南春色,《憶江南》傳世於今;蘇軾感懷身世際遇,借春光抒寫《蝶戀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於景,讀來朗朗上口……   今天,小編搜羅了50首關於春天的古詩,你和孩子都讀過嗎?
  • 三年級下冊第一課《古詩三首》預習,提前感受春天的溫暖
    二.學習古詩1.《絕句》絕句:詩歌體裁,多以五言、七言為主,對仗工整。杜甫:字子美,唐代詩人,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與李白並稱為「大李杜」。《絕句》主要描繪了初春時節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譯文:沐浴在春光中的江山格外秀麗,春風送來陣陣花草的清香。
  • 三月,春天來了,願春天的溫暖帶走所有的陰霾
    我們的國家在緊急的調度和應急,我們的醫務人員在一線與病毒做鬥爭,我們國家其他省份和人民積極的援助湖北。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爭,中國加油,湖北加油,武漢加油。三月,春天來了,春天帶著溫暖和希望撲面而來,願春天的溫暖帶走所有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