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部分地區放假過早,時老師在這裡為大家準備三年級下冊語文的預習解說。天氣寒冷,也要記得努力學習哦!
一.學習生字詞
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橫,不要畫蛇添足;燕中間部分的「口」要寫得小一點,四點底也要分部好;「鴛鴦」兩個字的上半部分都要寫得略扁,把下半部分的「鳥」蓋住;惠中間一筆的橫畫要懸空,上半部分要寫得緊湊;崇上半部分的「山」要寫得小一點;溪右半部分上面的三點以及中間的「么」要寫得緊湊,下面的「大」要寫得略扁;泛右邊的第一筆為平撇,下面的「之」略扁;減右半部分的斜鉤要寫得舒展。
二.學習古詩
1.《絕句》
絕句:詩歌體裁,多以五言、七言為主,對仗工整。
杜甫:字子美,唐代詩人,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與李白並稱為「大李杜」。
《絕句》主要描繪了初春時節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譯文:沐浴在春光中的江山格外秀麗,春風送來陣陣花草的清香。燕子銜著溼軟的泥土築巢,暖和的沙子上睡著成對的鴛鴦。
分析:這首詩簡單易懂,主要寫了遲日(春天以後,白天逐漸變長,所以叫「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燕子、鴛鴦這些景物和動物。前兩句寫景物,屬於靜態之景,「麗、香」兩個字寫出了春日裡自然景物的靜態之美。後兩句屬於動態描寫,「飛、睡」寫出了春日裡動物們的動態之趣。
2.《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人名
春江晚景:是惠崇的畫作之名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惠崇春江晚景》主要描寫了畫中的早春之景,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最先察覺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滿是蔞蒿,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也正逆流而上,從大海洄遊到江河裡來了。
分析:從第一句詩中我們可以清楚這首詩描寫的是早春景象,「三兩枝、鴨先知」都生動表現出了春天景物的特點。「蔞蒿」是草的名字。最後一句屬於詩人想像,並不是實景描寫。
3.《三衢道中》
題意: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曾幾: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南宋詩人。
《三衢道中》主要寫了初夏時節詩人在三衢道中所看到的寧靜景色和聽到的清脆鳥鳴,表達了詩人山行時輕鬆愉快的心情。
譯文:梅子黃透的時候,天氣日日晴好,乘小船到小溪的盡頭,再走山路繼續前行。歸程時,樹蔭不減,叢林中傳出幾聲黃鸝鳴叫,又增添了些許樂趣。
分析:通過「梅子黃時」這句詩,我們可以明白這是描寫初夏時節的景色。通過「來時路」三個字將此行悄然過渡到歸程,最後一行寫出了在歸程中,有黃鸝鳴叫助興,興致猶濃。
第一課的三首古詩理解起來都比較容易,都是寫景佳作,卻寫得是不同的景,同學們要動腦筋歸納。
歡迎關注小學教育時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