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對戰敗國的分區佔領計劃,日本四國共管險分裂

2021-01-10 列國圖志

1945年,德國、日本相繼戰敗,二戰結束。主要的戰勝國軍事佔領德國和日本,並實施民主化、非軍事化和非法西斯化。

最終德、日放棄大量土地,並被同盟國分區佔領。

德國:

蘇聯和波蘭首先搶佔了德國東部地區,以奧德河—尼斯河線重新劃分國界,並驅逐了當地1200萬德國人。

英、法、美、蘇將剩下的德國區域劃分成四個佔領區,由各戰勝國管制。而對於德國首都柏林,則採取四國分區佔領方式。

1946到1947年間美英法和蘇聯關係發生了破裂,冷戰的「鐵幕」在歐洲落下,而德國就是鐵幕的前沿。

1949年5月23日由美、英、法佔領區合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至此,盟軍對德國的分區軍事佔領宣告結束,德國則分裂成兩個國家。

冷戰中兩德相互敵對,直到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德國重新統一。

日本:

1945年5月德國戰敗,西線戰事結束;

同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市與長崎市投下原子彈,造成巨大傷亡,日本心理動搖;

同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隨後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入侵朝鮮、滿洲等中國東北地區,同時針對千島群島發起登陸行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號同盟國正式舉辦投降典禮,日本代表在美軍密蘇裡號戰艦上簽署《降伏文書》。

同盟國如何管治日本的問題被提上日程。

依據《波茨坦宣言》,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必須放棄自明治維新之後取得之日本四島以外領土,分由盟軍各國接收。

戰後日本本土之外的區域被同盟國接管:

對於日本本土,同盟國曾打算依循德國模式,由美、英、蘇、中四國分區軍事佔領日本,即日本分治計劃,並制定了多個版本的計劃。

根據最完備的版本,各戰勝國的分區佔領情況如下:

蘇:北海道、東北

美:福井縣以外的北陸、關中、中部、三重縣、琉球群島

英:中國地方、九州

中:四國

首都東京由美、中、蘇、英四國佔領

大阪府由中、英佔領

對於戰後的日本管制方式,各方意見並不統一。

蘇聯表明要求取得南樺太(南庫頁島)與千島列島、北海道北部地區為蘇聯領土。然後對日東北進行管治。

中方蔣先生則提出給日本一次經驗教訓,以德報怨,主張以機械、工業物資賠償,反對該佔領計劃進行。

日本則對分區佔領計劃反應激烈。

而獲得原子彈的美國,則主張獨佔整體權益。

最終,日本本土的軍事佔領由美國完全負責,1945年底有35萬美軍駐紮在日本。至今仍然有4萬美軍駐紮在日本。

如果當初分治計劃執行,日本將難逃德國和半島那樣的分裂的局面。

相關焦點

  • 二戰後被同盟國分區佔領的奧地利,為何沒像德國一樣分裂
    1945年德國投降,英、蘇、美、法達成協議,分區佔領奧地利。1955年英、蘇、美、法籤訂《奧地利國家條約》,四國軍隊退出奧地利,奧地利維持了統一。為何奧地利與德國都被同盟國分區佔領(德國在1945年被同盟國分區佔領,於1949年分裂為西德、東德),奧地利卻避免了分裂,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二戰結束,日本四國島劃給中國軍事佔領,但是我們沒去
    1945年二戰結束,德國和日本無條件投降。德國被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連小小的柏林市也被一分為四。冷戰開始後,德國正式分裂為東德和西德,直到1990年兩德才重新統一。二戰後對德國的領土處分圖:而對於戰敗後日本的處理,盟國剛開始也有類似的計劃。有中國、英國、美國和蘇聯四個戰勝國分區佔領日本。其中劃分給中國的佔領區為:東京都(分區佔領) 、大阪府(中英共管) 、琉球群島包含釣魚臺(中美共管) 和位於本州西南部的四國島。
  •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被分區佔領,為什麼日本卻由美國單獨佔領
    在韓國電影《鐵雨》中郭道元飾演的青瓦臺外交安保首席秘書郭哲宇在給學生們授課時說道:「二戰後在歐洲挑起戰爭的德國被分為東、西兩個國家,可在亞洲朝鮮半島被分成了兩半。半島代替日本承受了由於冷戰造成的民族分裂」。日本和德國同為二戰的戰敗國和加害國,可兩國在戰後受到的待遇可謂天壤之別,而兩國在對待戰爭責任的態度上更是相去甚遠。
  • 奧地利和德國一樣被分區佔領,為什麼沒有像德國那樣分裂?
    二戰結束後,為了防止德國死灰復燃,德國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這也是處置德國的一種形式。然而隨著冷戰的爆發,德國最終走向了分裂,在美蘇的影響下,分裂為東西德國。奧地利同樣在二戰後,被四大國比照德意志進行分區軍事佔領。那麼為什麼奧地利卻沒有像德國那樣分裂,而是得到了統一呢?一雖然同盟國對德國和奧地利都進行了分區佔領,但其實目的不同。對待德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絕對不能讓德國東山再起。
  • 四國計劃瓜分日本:美蘇英三國吃相難看,留給中國一塊燙手山芋
    軸心國中的義大利由於換隊友換的及時,所以在二戰過後並沒有被佔領,而德國被分區佔領,分裂為東德、西德。其實美、英、蘇、中四國曾經計劃瓜分日本,只不過其他三國吃相太過難堪,留給中國一塊燙手山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一起來看看。1:同盟國計劃瓜分日本1945年5月,納粹德國宣布投降後,美軍開始重估對日的問題。
  • 二戰勝利後,中美英蘇四國為什麼不將日本像德國一樣分區佔領?
    早在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上,羅斯福、邱吉爾、蔣介石三國首腦就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佔的土地,並對戰後東亞局勢進行了大致安排。1945年7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舉行會議,商討對戰後德國的處置問題,解決戰後歐洲問題,以及爭取蘇聯儘早對日作戰。
  • 佔領東瀛——二戰中國駐日佔領軍計劃始末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鳳凰衛視中文臺香港團隊製作的紀錄片《佔領東瀛——二戰中國駐日佔領軍計劃始末》,榮獲第52屆芝加哥電視節紀錄片類優異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中國以巨大的民族犧牲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 二戰結束後,被兩大陣營分區佔領的奧地利為什麼沒有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反法西斯陣營對有些戰敗國及其僕從國或殖民地實行分區佔領。冷戰爆發後,這些被兩大陣營分區佔領的國家也隨之分裂,比如西德與東德、北朝鮮與南朝鮮、北越南與南越南等等,引發了一系列的國際問題。
  • ...戰敗後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四國佔領計劃流產
    二戰爆發前,格魯就多次對日本即將發動的進攻向國內發出警告,珍珠港事件發生後,他被日本扣留,之後被遣送回了美國。格魯認為,無條件投降原則忽略了日本政治結構的特殊性,即天皇制問題。8月14日,日本告知美國同意新的投降條件並願意接受美軍佔領,結果,美國不顧中英蘇三國仍存異議,立刻通過廣播宣布美國接受日本的投降,在廣播中杜魯門說「我認為 (日本的) 這一答覆完全接受了規定要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四國佔領計劃的流產接受日本投降後,美國立刻派兵佔領日本,8月2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橫須賀登陸。
  • 二戰結束後,日本為何沒有像德國一樣分裂成兩個國家?
    1945年德國投降以後,遭到分割,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連柏林也分成了四份兒!有了這個先例,同為法西斯的日本原本也是要被四國分區佔領的(這裡法國換成了中國)。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上(其實就是一個大國的分贓會議),美國將日本在北緯38度線以北的領土劃為蘇聯佔領區,其餘為英、美佔領區。後來美國把四國島單獨劃出,也邀請中國也派兵佔領。
  • 二戰後的日本是怎麼被美國從四國分治到單獨佔領?
    由於日本的投降是在美軍佔領衝繩等周邊島嶼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就出現了佔領日本本土的問題。在日本投降前的1945年5月份,聯合戰爭計劃委員會[1]提出「沒落行動」計劃。該計劃提出用23個師、80萬人的兵力分兩個階段登陸並佔領日本本土。
  • 都是戰敗國,德國被分區佔領,為什麼日本義大利卻沒有?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德國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更是建起了一堵牆····而日本和義大利,卻沒有被分割。這一現象的出現,體現的是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和意識形態的對抗。德國戰略位置:德國的地理位置特殊,被稱為是「歐洲的十字路口」。
  • 二戰後,同盟國分治日本計劃是啥樣的?最終因何落空了?
    同盟國本想像分區佔領德國一樣分治日本,而且有比較詳細計劃方案,但是後來卻不明不白地落了空,這當中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一個完好的分治計劃未能實現呢?日本投降後,同盟國首先接收處理日本海外的非法領地。按照《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基本放棄明治維新後對外擴張非法佔領海外土地的任何權利,統統交給同盟國。
  • 日本戰敗後,史達林為何沒有派兵分區佔領日本?
    在分區佔領日本這件事上,史達林當然也是不想主動放棄的,他恨不得能夠佔領日本。真正讓蘇軍望而卻步的是美軍。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按照史達林的設想,日本在投降後應該和德國一樣被四大國分區佔領,蘇聯作為二戰主要功臣之一,應該獲得北海道等日本北部地區。
  • 抗戰勝利後老美邀中國佔領日本,蔣介石因這事錯失良機
    為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經盟國指定,日本國土必須佔領,直到宣言的各項目標達成,以及日本人民依據自由意志成立一個和平及負責任的政府後,盟國佔領軍隊當即撤退。該公告確認了各對日參戰國具有佔領日本的同等權力。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蘇、中、英等11個同盟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應派軍隊對日本進行佔領。作為戰勝國之一,中國與美國一樣,有權向戰敗國日本派遣駐軍。
  • 二戰時,原本決定由幾個戰勝國瓜分日本,中國能得到日本的四國島
    在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瓜分成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甚至連柏林都分為東柏林和西柏林,為此還修建了一道有名的柏林圍牆;但是作為二戰主要發起國之一的日本,難道能避免被瓜分的命運嗎?當然不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針對日本的主要作戰國家,擬定了一份《日本分治計劃》,原計劃是在日本投降之後,必須放棄自明治維新之後軍事佔領不法取得之領土,同時將日本本土仿效一戰後的德國和奧地利,將日本本土交由同盟國統治的計劃。
  • 二戰過後,朝鮮、德國都分成兩個國家,日本為啥沒分成兩個國家?
    二戰結束後,在美國、蘇聯、英國的操縱下、朝鮮分成兩個國家、德國也分成了兩個國家。那麼,日本為啥沒有分成兩個國家?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戰爭的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以德國、日本為核心的法西斯軸心國失敗。戰後,戰勝國對德國採取了包括割地、賠款、佔領等多種形式的嚴厲懲罰。英法美蘇等國通過對德國的分區佔領,使德國始終處於戰勝國的控制之下,這樣德國就不會威脅歐洲國家的安全。
  • 日本戰敗後,蘇聯為何放棄了和美國一起分區佔領日本?
    其中關於二戰,就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謠言,那就是盟國在日本戰敗後本打算像分區佔領德國一樣對日本也實行分區佔領。為此還煞有其事地畫好了一張分區佔領圖。只可惜這張圖是歷史上有名的假地圖。盟國想像分區佔領德國一樣分區佔領日本在當時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原因很簡單,盟國的老大美國不同意。比起分區佔領,美國的如意算盤是單獨佔領。
  • 日本宣布投降後,同盟國對其進行分區佔領,為何中國沒有參與?
    文/格瓦拉同志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1945年日本正式投降後,中國作為對日作戰最主要的國家之一,曾經有機會派出軍隊佔領日本本土,然而由於某個意外的事件,這支本可以揚我國威的駐外軍團卻在出發前「胎死腹中」,佔領日本計劃也隨之成為泡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日本戰敗後,中國本打算派5萬士兵進駐日本,最終因為此事不了了之
    日本戰敗後,中國本打算派5萬士兵進駐日本,最終因為此事不了了之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戰爭規模最大的戰爭,全世界為此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而作為二戰罪魁禍首的日本和德國,當時國際聯盟為了懲治德國和日本,防止其東山再起,制定了分區佔領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