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建築師Vittorio Gregotti,他的創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2020-12-06 易築土木在線

我們將永遠懷念現代主義建築師Vittorio Gregotti。2020年3月15日,義大利現代主義建築師Vittorio Gregotti因新冠病毒在米蘭的醫院去世,享年92歲。

Vittorio Gregotti的聲譽不止於建築,他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編輯和策展人。

建築:architettura

羅馬式建築:architettura romanica

羅馬式的建築十分宏偉:L'architettura romanica è davvero grandiosa.

建築師:architetto

1974年,Gregotti創立了自己的公司Gregotti Associati International,繼而設計了許多著名的建築。他習慣在保留古老建築特色的同時,融入現代設計風格。

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體育場

最著名的是Gregotti對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體育場的翻新工程。這座體育場是為1929年的展覽而建造的,但在1955年舉辦地中海運動會後陷入失修。Gregotti在保留它原始的牆壁和塔樓的同時徹底改造了建築內部。

體育場stadio

競技場:arena

體育中心:centro sportivo

Gregotti在保留它原始體育場的形象的同時,增加了這座建築在容納量、舒適度、服務等功能上面的能力。他將體育場容納的觀眾人數增加到60,000,在建築結構的設計上提高了體育場的功能性。該項目在1990年被FAD授予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體育場改建一等獎。

裡斯本貝倫文化中心

1992年Gregotti在裡斯本參與設計了貝倫文化中心,它是葡萄牙最大的文化傳播中心,包含展廳、劇院、會議中心、圖書館、商店、餐廳等功能。

文化:cultura

現代文化:cultura moderna

文化修養很高的人:uomo/donna di grande cultura

這是一組立方幾何體構成的建築,位於貝倫塔和大發現紀念塔之間的路北側,熱羅尼姆修道院面對的帝國廣場西側,它有著與修道院同樣溫暖而優雅的粉紅色大理石外牆,建築具有現代感,也有著古典建築的莊重。

上海浦江新城

Gregotti還來到中國上海,為上海浦江新城設計了規劃方案,通過調研周邊的地理環境和地形地貌構建了傳統的正交網格系統。

外灘源的保護開發項目

他和他的工作室還參與了外灘源的保護開發項目。外灘源是外灘地區最古老的一批歷史建築。Gregotti把對歐洲古建築保護的經驗帶到了中國。

工作室:studio

畫家工作室:atelier

作坊:laboratorio

除對建築的設計外,他更注重城市和城市環境的設計,在保護外灘舊建築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設計改造,一個新的歷史城市中心由此誕生了。

他留下如此多美麗的建築物和寶貴的建築理念,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文章來源:說說說義大利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維多裡歐·格雷高蒂生平與作品
    1952年米蘭理工大學畢業後,他進入BBPR事務所,師從建築師埃內斯託·羅傑斯(Ernesto Nathan Rogers)。 格雷高蒂曾長期投身於教學、出版和新聞工作。他是威尼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Architectur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Venice)並任教於米蘭和巴勒莫建築學院。
  • Vittorio Gregotti逝世!
    1974年,維多利歐·葛雷高第創辦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Gregotti AssociatiInternational,不只搞建築蓋房子,也積極投入宏觀的城市設計與規劃。,由1951年他為米蘭三年展設計的第一個房間,到由他重新設計的Bicocca小區。」
  • 一周要聞 | 義大利建築師Vittorio Gregotti因新冠不幸逝世;華為...
    Vittorio Gregotti因新冠不幸逝世,曾設計熱那亞主場 3月15日,20世紀建築大師、國際著名城市規劃師、義大利建築師Vittorio·Gregotti因新型冠狀病毒在義大利米蘭醫院逝世,享年92歲。
  •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追憶貝聿銘:創造現代主義建築巔峰的華人驕傲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李國興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貝聿銘創造了現代主義建築的巔峰,既是有深遠影響的建築大師,更是全球華人的驕傲,自己對其辭世感到哀痛和不舍。 整座大廈由許多四邊的菱形構成,交替上升,簡潔有力,以混凝土、鋼筋和玻璃這些現代主義建築的典型材料展現獨特的風格,在不同角度呈現不同的樣貌。
  • [分享]現代主義著名建築大師資料下載
    圖為蘇州博物館 今年92歲的貝聿銘是20世紀世界最成功的建築師之一,設計了大量劃時代的建築。他的一生都在創新,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背景,始終遊走於傳統與現代之間,並用自己獨到的設計為許多國家留下了一道道風景。 一、貝氏風格 作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建築「大師」,他是一個注重於抽象形式的建築師。他喜好的材料只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鋼。 作為實踐型建築師,作品很多,論著則較少,他的工作對建築理論的影響基本局限於其作品本身。
  • 義大利建築大師Vittorio Gregotti,因感染新冠病毒離開了
    △ 義大利現代建築之父 Vittorio Gregotti義大利建築師維多利歐·葛雷高第(Vittorio Gregotti)昨日因新冠肺炎,在米蘭市內的聖朱塞佩醫院逝世,享年92歲;其妻子目前仍在住院中。
  • 柏林現代主義住宅區—德國如畫般的建築群
    柏林現代主義住宅區包含六個聚落區,呈現當年柏林不同都市分區結構。這些地區約於1913至1934年起建,建築師以當代風格設計。清楚與新穎的造型是當時社會期待的樣式,他決定20世紀建築與都市房屋的走向。當時具代表性的設計規劃者為布魯諾·陶特,馬丁·華格納,當然漢斯·夏隆或瓦爾特·格羅佩斯亦參與規劃。柏林現代主義住宅區最老的區是由陶特設計的法肯貝格公園城市,1930年代初新即物主義風潮影響了白城與西門子大聚落城的規劃風格。
  • 貝聿銘去世: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師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導,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華裔美籍建築學家貝聿銘老先生去世,享年102歲。其作品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日本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等。近期作品有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和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法國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等。1983年普利茲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他一生創作了70餘件作品。
  • 縱觀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史及發展歷程
    當我們討論「中國現代主義建築」這一論題時,相信許多人心懷疑慮:「中國是否有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借用了西方現代主義建築的評價標準來衡量中國的情況,至少:  第一以「建築大師的傑作」作為衡量尺碼;  第二以西方現代主義建築轟轟烈烈發展的歷史作為參照。
  • 全球設計|Vittorio Gregotti去世、Airbnb發起百萬美元獎金大賽……
    目前,由12位合伙人,一大批年輕建築師和高效的組織結構支持,公司在歐洲,美國,非洲,中東和亞洲的20多個國家/地區開發了數百個項目。例如上海中信泰富朱家角新城別墅、Centro Cultural de Belem裡斯本貝倫文化中心、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體育場翻新和阿肯博迪歌劇院,為歷史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美麗印記。
  • 他是巴西第二位普獎大師、她是妹島最喜歡的建築師……那些來自...
    01 保羅·門德斯·達·洛查 說起巴西現代建築師就不得不提保羅·門德斯·達·洛查,他是繼尼邁耶之後第二個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巴西建築師,另外他近幾年又獲得了2017年的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金獎以及2016年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生成就金獅獎等重量級獎項。
  • 為美國未來郊區設計的建築師應該回顧該國無名的現代主義者
    八年來,我住在由卡爾·史特勞斯(Carl Strauss)設計的辛辛那提(Cincinnati)房屋中,我很欣賞他以自由方式創建了梁骨架,並為我們的錯層式房屋滑過磚牆。在諸如明尼阿波利斯這樣的城市,這些城市支持藝術和建築的實驗,像拉爾夫·拉普森和受過賴特訓練的約翰·豪這樣的建築師將郊區的形式推向了氣球框架直立的範圍,甚至超出了其根源。十九世紀。
  • 現代主義建築PK後現代主義建築,你更鍾意哪個?
    然而上個世紀60年代,卻有另外一名建築師誑言」Less is bore(少即枯燥),反對現代主義的理性,強調設計的多元素化,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他就是羅伯特·文丘裡—後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人。現代主義的建築「簡單優於複雜,平淡優於鮮豔奪目;單一色調優於五光十色;經久耐用優於追趕時髦,理性結構優於盲從時尚。」
  • 2014上海國際建築師大會創新技術設計專題沙龍
    數位化時代為建築設計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通過虛擬實境技術、智能科技、資料庫以及計算機網絡等,對建築形式及空間結構的改變,對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方式的改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數位化對建築的影響除了數位化虛擬空間與實體建築的結合,還包括數位化技術支持下建築智能環境的創造。
  • 包浩斯百年回首:柏林與德國各地,現代主義依舊蓬勃
    格羅皮烏斯是世界包浩斯(Bauhaus)的建築師,而包浩斯則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和設計學院之一。 在1919年的包浩斯宣言中,他宣稱:「讓我們一同期待、構思並且創造出未來的新建築,用它把一切——建築與雕塑與繪畫——都組合在一個單一的形式裡,有朝一日,他將會從百萬工人的手中冉冉地升上天堂,水晶般清澈地象徵著未來的新信念。」
  • 5位建築師眼中的貝聿銘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現實生活中,貝聿銘有四名子女。他曾公開對媒體表示,他不希望兒子走自己的老路。他告訴兒子們,建築師是一種老年人的職業,只有到了四五十歲,才能取得成績。但在他的影響下,三個兒子還是選擇繼承父親的職業。貝禮中對媒體說起,在父親那裡學到的東西比在學校裡學到的任何東西都有用。
  • 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作品回顧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貝聿銘大師經典建築設計作品外媒報導《紐約時報》:貝聿銘是世界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是一名堅定的現代派,是一名罕有的同時能吸引地產商、企業界領袖和藝術博物館董事的建築師。他在全球有眾多地標性建築。
  • 多才多藝的保羅·安德魯:被稱為「詩人」建築師,還是作家和畫家
    Labo ADP 在中國他有眾多項目實踐,如上海浦東新機場、中國三亞機場、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廣州新體育館、濟南文化中心等,同時曾擔任重慶市城市規劃顧問。 他出生在現代主義萌芽期,見證了現代主義盛行期,綻放在現代主義沉默期。
  • 百年包浩斯(上)| 走出德國,開啟歐美現代主義建築風格
    今年是德國魏瑪包浩斯大學誕辰100周年,這所在歷史上只有短短14年的現代設計的學校,其教育理念至今仍被探討和採用,設計風格融入現代生活各處,生產模式深深影響著現代工業生產。本文將介紹包浩斯在關閉後,多彩和裂變的局面,以及一個現代主義乃至國際主義風格的衍生和發展。
  • Bally將攜瑞士建築師Pierre Jeanneret設計的Jean Prouvé流動組合...
    該組合屋當時由瑞士籍建築師Pierre Jeanneret和Jean Prouvé共同設計完成,包括了Jean Prouvé工作室的標誌性發明「羅盤」龍門起重機。Pierre Jeanneret(1896)是瑞士建築師及家具設計師,他大部分時間都與其堂兄Charles Edouard Jeanneret合作,即Le Corbusier(勒·柯布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