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的最前沿,基層減負的措施,既減少了幹部職工的繁冗瑣事,也能更充分利用時間,從而使辦公效率也有所提高。」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社會保險服務局局長馬誠在談到基層減負工作時有如此體會。
去年以來,化隆縣紮實開展「三減三嚴三規範」(減少發文、減少會議、減少簡報信息、嚴格會議審批、嚴控參會人數、嚴把行文質量、規範督查檢查、規範調查研究、規範資料保存)減負專項行動,推動減負決策落實。
「三減」工作開展後,通過「合併同類項」,收發文數量明顯下降。以議事協調機構成員調整為例,因人事調整頻繁,都需縣委層面發文,經過合併後,幾十個議事協調機構一次性調整,只發一個文件,大大降低了發文數量。縣級層面召開的會議須由縣委書記籤批並確定參會人員名單,儘量精簡數量及參會人員。簡報信息選取重點或有意義的內容編發,篇幅儘量簡短。通過這些手段,基層幹部職工最直接的感受是工作項目數量減少了。
但這還不是「減法」的全部,減,不僅是數量下降,也需要方式革新。馬誠感觸最深的,就是去年全縣使用「安可公文傳輸系統」後,辦公方式發生的變化。作為一名從鄉鎮成長起來的幹部,他切身體會到了公文傳輸由「跑腿」到「上線」帶給職工幹部的便利。「從我剛工作時送公文坐一兩個小時拖拉機到後來坐車,再到如今通過網絡收發,好處真不是一兩點。」通過系統收發文,以前耗在路上的時間完全節省下來,人員也不用承擔途中人身及保密安全的風險,以前最快要2-3天能處理的文件,自系統普及後基本都「今日事今日畢」。所節約的時間,能更多運用到業務之中。
開會方式的變化,也讓幹部職工們感到省時省力,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雲辦公」手段運用後,大家更感到了在學習和領會精神方面的進步。縣社保局辦公室主任馬琳娜給記者講了個故事:「今年,青海全省社保局長會在線召開,局長不用像往年提前一天到省城住下,第二天開會,第三天才返回,關鍵是單位的人也可以一起在線收看,接收第一手的會議精神,不用局長開完會後再到單位傳達。」 省錢也省時間,這種節約的意義不局限於表面,還在於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
今年開始,縣社保局在大力推廣一系列「網上辦公、辦理」的同時,將更多時間用於業務能力培訓,尤其在辦事一線強化「A/B」崗服務,有效減輕了這些崗位職工的工作壓力,也使每個職工交叉服務的水平明顯提高。在「徵繳、發放養老金」崗位工作了8年的馬秀芳,今年有了「B崗搭檔」,哪怕是人再多的時候,她也能上個廁所、喝口水了,要是遇到辦事群眾扎堆,B崗譚金國就可以和她兩人一起開工,處理時間縮短,群眾紛紛點讚。
「三減三嚴」能順利開展,主要立足於規範。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司國麟告訴記者,文件、會議方面「合併同類項」和各種嚴控手段相輔相成,都是通過「嚴」的規範把住數量關,確保量少質不低。他說:「比如我們縣各部門的制度類、辦法類文件制定出來後,都要在市委法規處進行審查,合格才能下發。」在規範督查檢查、規範調查研究方面儘量綜合開展,避免基層多次接待。同時加強幹部職工工作保密、規範性能力的訓練,減少出錯帶來的工作壓力。
化隆縣「三減三嚴」減負之道,以規範的管理保障減量,以節省的時間促進增效,既讓基層幹部職工提高了工作能力,也使辦事效率進一步提高。通過減負,激發了基層工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