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覺得寶寶吃得越多吸收的營養就越多,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長得白白胖胖身體棒棒的,尤其是老人,因為當年吃過苦,所以不論什麼東西只要覺得好就想讓寶寶多吃一點,可是真的吃得越多寶寶就會越健康嗎?阿紫目前就面臨這樣的困惑,剛坐完月子就忙著要上班了,寶寶自然就留給了爺爺奶奶照看,老兩口是吃過苦的人,所以對寶寶照顧的那叫一個無微不至,寶寶一哭就給喝奶,甚至寶寶睡覺時嘴裡都叼著奶瓶,阿紫知道後,可是氣壞了,這樣餵下去,寶寶怎麼受得了。其實,身邊有很多寶寶都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並不是說寶寶吃得越多越好,所以寶媽們一定要控制一個度,不然會給寶寶們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
1.影響寶寶發育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身體各項機能都沒有發育完全,家長們只知道讓寶寶多吃一點補充營養,可是那麼多的營養寶寶能吸收嗎?寶寶的腸胃本來就很脆弱,給寶寶每天喝很多奶粉尤其是新生兒會造成他們的腸胃負擔,引起腸胃消化不良,從而使寶寶吃的東西不能很好地被消化,還會導致寶寶身體不舒服,時間長了寶寶吃得越多越感覺營養不良,就是因為家長給寶寶吃的過度導致寶寶不能完全吸收食物中的營養,所以會造成發育不良並且還會導致智力發育緩慢。
2.導致寶寶肥胖
雖然老人們經常覺得寶寶白白胖胖是最好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老觀念,並不是說胖胖的就是最健康的狀態,有時候肥胖反而會引起很多疾病,並且對寶寶以後的生長發育很不利。雖然寶寶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但是家長們給孩子們攝入營養時也應該均衡一下,不要讓孩子營養過剩。還有很多家長由於經驗很少,只要孩子一哭鬧就以為孩子是餓了,給孩子奶瓶讓他喝,殊不知孩子只是想上個廁所,而這就會這樣就會導致孩子的食量越來越大從而變得肥胖。
3.大便有異常狀況
大便可以看出來一個寶寶的健康程度,寶媽們可以通過寶寶大便的顏色和狀態來判斷寶寶飲食狀況如何。如果寶寶的大便次數較少並且大便乾燥,就很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喝奶少沒有吃飽,如果寶寶的大便顏色不正常並且大便有泡沫,就說明寶寶吃的過度了,這時候寶媽們就要注意減少寶寶吃東西的量,要不寶寶的消化系統就會被破壞。寶媽們平時要注意這些細節,觀察寶寶的點點滴滴就可以積累經驗,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情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家長們都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在撫養孩子的道路上寶媽們要積累經驗,不要把寶寶當作試驗品,遇到不懂的地方多向過來人取取經,這樣能夠讓寶寶免受很多不必要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