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何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的生活有多麼瀟灑,從他豪放的詩中便可見一斑。對他來說,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的好朋友杜甫稱他的詩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韓愈則將李白、杜甫並稱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李白是涼武昭暠的九世孫,中葉非罪,謫居條支(西域古國名,碎葉屬之),中宗神龍初逃歸廣漢。李白小時候便讀《子虛賦》,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既有天資,又肯努力,青少年時便以詩賦馳名。稍大一點兒就走出家門,結識豪俠之士、隱者和道士,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
開元八年(720)李白十二歲時結識的宰相蘇頲,誇他天才英麗,可以相如比肩也。同年開始到蜀中各地遊覽。開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歲已是滿腹經綸,一身才藝,能騎善射,能劍善舞,能琴善書,長史縣令莫不稱之為奇才。開元二十二年(743),李白結識了新上任的襄州刺史韓朝宗。
天寶元年(742),唐玄宗徵召李白入朝。天寶三年(744)春,李白離長安,開始新的漫遊生活,在洛陽遇見杜甫。秋天,兩人又會見了高適。天寶四年(745)秋,李白與杜甫又相見。後在梁園,李白與唐高宗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結婚。入翰林後,李白聲譽遠播,各地官吏無不樂於迎接,喜與交遊。他開始長期遊歷各地。
安史之亂後,李白被招至永王幕中。後入獄又復出,加入宋若思幕府。不久又被長流夜郎。乾元二年(759),李白被大赦。上元二年(761年)參加了李光弼抵抗史朝義的大軍,次年病逝,終年62歲。
李白有如此才華,又有如此人生奇遇,他自然不愁沒錢花。他的朋友遍天下,天下誰人不識君?他同時並非刻意地結識了不少權貴,包括皇帝在內。他還娶了貴族的女兒做妻子。又憑他的才華,財富自然是身外之物了。
他的生活有多麼悠閒?以他的詩為證:「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人的這種閒情逸緻,絕非常人所能有。
李白的生活雖非醉生夢死,為人卻如此大方爽朗,生活可謂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縱然千餘年過去了,仿佛依然在眼前。
李白從小出身在良好的家庭環境,父親文化造詣非常高,從小飽讀詩書,心地純淨,自然將錢當作糞土,有了錢就去旅遊,在旅遊中寫詩,在寫詩中悟道人生。他的朋友也就愈來愈多了。
除了杜甫、高適等同時代詩人外,他還受到老一輩詩人賀知章的賞識。他的崇拜者魏萬等詩人,更是不惜幾千裡之外追隨他。
廣交天下朋友的李白,錢對他來說就不那麼重要。縱然身無分文,走遍天下都有人接待。對於李白的一生來說,他並不寂寞,可以說是精神上和物質上雙重的富有者。
假如李白做個守財奴,哪兒也不去,他自然也寫不出那麼多好詩。這自然不是李白的風格。李白的詩仙之名也正是如此煉成的。
當然,歷史上並非所有的詩人都像李白那樣有閒有錢,天天去旅遊。至少,他的好朋友杜甫就沒有他那麼有錢。
杜甫有多窮?請看他自己詩中寫到的: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這寫的是乾元三年(760)八月,杜甫在成都的真實生活情景。今天的成都杜甫草堂早已成為著名旅遊景點。讀者朋友自然可以前去一觀,現場感受詩人當年的生活場景。
除此之外,詩人孟郊、陸遊、陶淵明等人也屬於生活比較清貧的詩人。他們雖然都曾在仕途中,卻因仕途不暢或者家庭不順等原因,除了詩名之外,很少有人能夠像李白那樣酒脫地生活。
相比而言,白居易、柳宗元、也算是比較有錢的詩人了。
盛唐正處在開元盛世時期,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的時代,盛唐詩壇因此更是一個詩最成熟的時代。盛唐詩歌,標誌著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藝術時代,創造了世界詩歌史上的最輝煌時代。
盛唐時期的詩人除了李白、杜甫等大詩人外,還有張說、張若虛、張九齡、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崔顥、李頎、王翰、祖詠、元稹、韋應物、劉長卿等一大批有成就的詩人。
文人多俠客情懷,李白正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詩《俠客行》如下片段: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詩中活脫脫寫出了俠客的高大形象。當代武俠小說家金庸也有同名小說。
李白有《越女詞》其一如下:
「吳兒多白皙,好為蕩舟劇。
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
金庸因此寫出短篇小說《越女劍》。
古代著名的俠客小說有《兒女英雄傳》《蕩寇志》《七俠五義》等,非常多。可見,自古文人都有俠客豪情,非常喜歡創造俠客形象。
2020.8.5下午05:28分 中國·西安
註:本文為話題#李白的錢哪來的#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