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路原創隨筆:千金散盡還復來

2020-12-07 作家何路

作家何路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的生活有多麼瀟灑,從他豪放的詩中便可見一斑。對他來說,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的好朋友杜甫稱他的詩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韓愈則將李白、杜甫並稱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李白是涼武昭暠的九世孫,中葉非罪,謫居條支(西域古國名,碎葉屬之),中宗神龍初逃歸廣漢。李白小時候便讀《子虛賦》,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既有天資,又肯努力,青少年時便以詩賦馳名。稍大一點兒就走出家門,結識豪俠之士、隱者和道士,結髮未識事,所交盡豪雄。

開元八年(720)李白十二歲時結識的宰相蘇頲,誇他天才英麗,可以相如比肩也。同年開始到蜀中各地遊覽。開元十三年(725),李白二十五歲已是滿腹經綸,一身才藝,能騎善射,能劍善舞,能琴善書,長史縣令莫不稱之為奇才。開元二十二年(743),李白結識了新上任的襄州刺史韓朝宗。

天寶元年(742),唐玄宗徵召李白入朝。天寶三年(744)春,李白離長安,開始新的漫遊生活,在洛陽遇見杜甫。秋天,兩人又會見了高適。天寶四年(745)秋,李白與杜甫又相見。後在梁園,李白與唐高宗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宗氏結婚。入翰林後,李白聲譽遠播,各地官吏無不樂於迎接,喜與交遊。他開始長期遊歷各地。

安史之亂後,李白被招至永王幕中。後入獄又復出,加入宋若思幕府。不久又被長流夜郎。乾元二年(759),李白被大赦。上元二年(761年)參加了李光弼抵抗史朝義的大軍,次年病逝,終年62歲。

李白有如此才華,又有如此人生奇遇,他自然不愁沒錢花。他的朋友遍天下,天下誰人不識君?他同時並非刻意地結識了不少權貴,包括皇帝在內。他還娶了貴族的女兒做妻子。又憑他的才華,財富自然是身外之物了。

他的生活有多麼悠閒?以他的詩為證:「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人的這種閒情逸緻,絕非常人所能有。

李白的生活雖非醉生夢死,為人卻如此大方爽朗,生活可謂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縱然千餘年過去了,仿佛依然在眼前。

李白從小出身在良好的家庭環境,父親文化造詣非常高,從小飽讀詩書,心地純淨,自然將錢當作糞土,有了錢就去旅遊,在旅遊中寫詩,在寫詩中悟道人生。他的朋友也就愈來愈多了。

除了杜甫、高適等同時代詩人外,他還受到老一輩詩人賀知章的賞識。他的崇拜者魏萬等詩人,更是不惜幾千裡之外追隨他。

廣交天下朋友的李白,錢對他來說就不那麼重要。縱然身無分文,走遍天下都有人接待。對於李白的一生來說,他並不寂寞,可以說是精神上和物質上雙重的富有者。

假如李白做個守財奴,哪兒也不去,他自然也寫不出那麼多好詩。這自然不是李白的風格。李白的詩仙之名也正是如此煉成的。

當然,歷史上並非所有的詩人都像李白那樣有閒有錢,天天去旅遊。至少,他的好朋友杜甫就沒有他那麼有錢。

杜甫有多窮?請看他自己詩中寫到的: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這寫的是乾元三年(760)八月,杜甫在成都的真實生活情景。今天的成都杜甫草堂早已成為著名旅遊景點。讀者朋友自然可以前去一觀,現場感受詩人當年的生活場景。

除此之外,詩人孟郊、陸遊、陶淵明等人也屬於生活比較清貧的詩人。他們雖然都曾在仕途中,卻因仕途不暢或者家庭不順等原因,除了詩名之外,很少有人能夠像李白那樣酒脫地生活。

相比而言,白居易、柳宗元、也算是比較有錢的詩人了。

盛唐正處在開元盛世時期,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的時代,盛唐詩壇因此更是一個詩最成熟的時代。盛唐詩歌,標誌著人類歷史上的一個藝術時代,創造了世界詩歌史上的最輝煌時代。

盛唐時期的詩人除了李白、杜甫等大詩人外,還有張說、張若虛、張九齡、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崔顥、李頎、王翰、祖詠、元稹、韋應物、劉長卿等一大批有成就的詩人。

文人多俠客情懷,李白正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詩《俠客行》如下片段: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詩中活脫脫寫出了俠客的高大形象。當代武俠小說家金庸也有同名小說。

李白有《越女詞》其一如下:

「吳兒多白皙,好為蕩舟劇。

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

金庸因此寫出短篇小說《越女劍》。

古代著名的俠客小說有《兒女英雄傳》《蕩寇志》《七俠五義》等,非常多。可見,自古文人都有俠客豪情,非常喜歡創造俠客形象。

2020.8.5下午05:28分 中國·西安

註:本文為話題#李白的錢哪來的#而作。

相關焦點

  • 黃金價值連城,為什麼說千金散盡還復來?
    那為什麼又說千金散盡還復來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中說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當時李白在仕途上不如意,受冷落已有8年之久。於是,在有朝一日登山望遠時,借酒放歌,便有了《將進酒》。
  • 如何理解「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詩句所包含的意義?
    「千金散盡還復來」是一句詩,它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中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呢?單這句的意思是:即使千金耗盡,還是會重新再來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整句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有自己活著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就算是千兩黃金耗盡,它也是會能夠再得到的。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對理解這句話會有很大幫助。
  • 《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相忘官場於江湖
    奈何天認為:李白《將進酒》氣勢恢宏,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最能產生共鳴。體現了詩人感懷自己空有一生抱負不能施展,只能寄情於山水和觥籌交錯中,不免無奈但又豁達的心態。「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你們不用我,那是你們的損失,千金又怎樣?然,我並不在乎。快意恩仇,相忘官場於江湖。
  • 咱們來趣寫詩人,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而當中的這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則是天下人口語相傳,給了許多人一個大大的鼓勵。譯文: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 「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有一層意思?讀《將進酒》,品味李白的苦悶
    千百年來,這也成為無數人爭議的焦點。有人說是因為李白自視甚高,不屑於循規蹈矩的一級級的參加科舉,浪費時間。也有人考證說,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世子孫,罪人的後代,沒資格參加科舉。李建成是誰大家都知道吧?唐太宗李世民的親大哥,後來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李世民設計殺死那位。
  • 千金散盡還復來,遊玩一生的李白,究竟哪裡來的那麼多錢呢?
    那麼他到底哪裡來的錢呢?仔細觀察李白的一生,你會發現他的一生只有三年的時間在朝為官,剩下幾十年裡他漂泊不定,不停地尋訪名勝古蹟。而且根據史書記載,李白為人豪爽大方,對於朋友從來不吝嗇錢財,對他來說,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份氣魄,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 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一輩子沒上班,卻為何有錢能遊山玩水?
    而且,他還不是省吃儉用的窮遊,是那種「五花馬、千金裘」的瀟灑「富遊」。這就讓人們好奇了,他一輩子基本沒幹啥正經工作,哪來這麼多錢去支撐他這種說走就走的生活方式呢?你說李白沒錢吧,他動不動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說他有錢吧,他喝點酒還要典當:「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 從「千金散盡還復來」到「正值傾家無酒錢」
    試讀寫於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35歲)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 唐代「頂流」李白,旅行的費用哪裡來?真是千金散盡還復來?
    ,真的是千金散盡還復來?換一個角度來想,當時的婚姻嫁娶都是講究門當戶對,能把宰相的兩個孫女嫁給李白,除了有才華,李白自家的經濟實力肯定不會太差。各方接濟白旅費還有來源。根據記載,李白雖然當過幾年官,但還是在天寶三再「賜金放還」,所以極有可能給的這筆錢還不少,所以放還以後,他就拿著這筆錢出去旅遊瀟灑去了。
  •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為何遊玩一生不差錢
    在這當中「詩仙」李白的名氣最大,尤其是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句詩歌,以其豪言壯語激勵著許許多多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奮力前行。不過也有人會非常好奇,說每個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自然很符合大眾的心理,也能起到不錯的激勵效果;但「千金散盡還復來」就存在諸多疑點,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的李太白難道家裡「有礦」?
  • 「詩仙」李白10句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作品中的千古名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出自《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鼓掌讚嘆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千金散盡還復來!」
  • 錢的管理法則:「千金散盡還復來」
    後來,我還特意弄了個小本本記錄了這中間親朋好友的幫忙和贈予,以慰我心,也希望今後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就是這樣,待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曾經的被贈予者也會伸出援助之手,贈予別人,也變成了贈予者。「千金散盡還復來」說的就是這個境界,況且,這也間接的算是給自己積累財富。看起來當時自己是沒了幾百塊錢,可無形之中增加的善心和好人緣,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隱形財富。前人的智慧結出的果實,你有幸品味,先別著急否定。
  • 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知道李白身家後,網友:站著說話不腰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李白是個享樂主義,人生得意的時候,要盡情去尋歡作樂,千萬不要讓金杯玉露,空對著天上的明月,天地造就了我們,必有它的用處,即使是千金散盡,也會重新再來。
  • 李白最「狂」的10句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上天造就了我成材,我就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一定會再回來。走過低谷,總有希望。文人墨客中,美酒者素來許多 。三國時曹操吟出「把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只有杜康」的名言;魏晉的劉伶在酒德頌中寫到:「與生俱來劉伶,以酒之名。一飲一斛,五鬥解醒。」大家談阮籍必不可或缺酒,《晉書》記述他一口氣「飲酒二鬥」,且「醉六十日」不醒。
  • 首富的「減負」邏輯:千金散盡還復來
    他還特別強調,各公司今年開店目標不變。這樣 " 嚴苛 " 的規定,發生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疫情對線下實體商業的打擊是直接且致命的,不少商業地產運營商叫苦不迭。王健林似乎並不懼疫情帶來的影響,今年年初還率先宣布,全國所有萬達廣場減免 1 個月租金。
  • 千金散盡還復來?
    「美股」世界經濟:美國將推出財政刺激政策來補充貨幣政策瞳叔我先便認為僅依靠貨幣政策是遠不夠的,國際金融市場目前已處在接近於零利率基至負利率的環境中,應立即頒布財政政策來補充貨幣政策,支持受新冠肺炎重創的中小企業、消費等行業。
  •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要的就是這種自信
    它並不是一個人或者只用錢堆砌而成的,而是靠時間來進行沉澱的,是一種底蘊的沉澱。就好比一個ID,一個品牌。曾經有人說過,我的名字就值XXX錢,不知道的人,也許會覺得說這話的人太狂妄,其實不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自信書華年,未來,我們來!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完了,我們明天見,不見不散。
  • 五本令人難忘的言情小說,《千金散盡還富來》上榜,看一次哭一次
    五本令人難忘的言情小說,《千金散盡還富來》上榜,看一次哭一次大家好,我是娛樂嘻哈猴子,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五本令人難忘的言情小說,《千金散盡還富來》上榜,看一次哭一次,如果喜歡小編給你們推薦的這幾本那就多多支持小編一下哦
  • "千金散盡還復來"——演員劉奕君
  • 南山大叔語錄: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散儘是寡歡
    南山大叔:原創一日,讀到蘇軾的一首詞,非常喜歡: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再比如,在閒暇的時候,邀一二好友,用炭火熬一壺滾燙的普洱,再拋入幾朵白菊花,看著黑中泛白的茶湯氤氳而起,品著清淡無極的普洱茶,那種看似無味,其實卻是醇綿入心的茶味久久不散,那種味道,是清淡而歡愉的,是悠遠而綿長的,是深入人心的,是「呼兒將出換美酒」豪情,是「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超然。這就是無味而有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