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知道李白身家後,網友:站著說話不腰疼

2020-12-07 歷史釀的酒

李白,是家喻戶曉的詩人,很多人最先接觸李白的詩,便是那首《靜夜思》,之後陸陸續續了解到李白的其它著名詩作,其中最經典的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早發白帝城》等等。

在李白的詩歌中,可以看到他的傲氣,其常在詩中自喻為仙人。李白詩歌中,最傲氣的一句詩,也是人們最不服氣的一句詩,出現在《將進酒》中: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李白是個享樂主義,人生得意的時候,要盡情去尋歡作樂,千萬不要讓金杯玉露,空對著天上的明月,天地造就了我們,必有它的用處,即使是千金散盡,也會重新再來。

前兩句,是李白的消費觀,有網友調侃是為」月光族「代言,從李白的詩中,不難看出李白花錢如流水,其詩中道:」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也就是說,李白為了喝酒享樂,完全不在乎價錢,即使兜裡沒錢了,他甚至會拿出五花馬,千金裘去換。於是有人就會疑問,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哪裡來?他怎麼就那麼肯定自己散盡千金,能夠還復來?

對此,有以下幾種解釋:

1、郭沫若曾經說過,李白的爹是個超級大財主,李白的兄長,弟弟,一個在九江做生意,一個在三峽做生意,李白自己也在詩中表示」兄九江、弟三峽「。由此可見,李白是個富二代。

那麼李白這個富二代,到底有多富呢?年輕時的李白,初出江湖沒有賺錢的能力,揮霍的是家裡的錢財,那時候他隻身一人去揚州遊玩,整整一年,花費了三十萬金。以至於揚州的一些落魄子弟,手頭緊了,便跑去李白處賒帳。

當然,李白也做過生意,他曾說自己養了一千隻雞,當過養殖大戶。

後來李白生意破產了,他道」歸來無產業,生事如轉蓬。一朝烏裘敝,百鎰黃金空「,李白意識到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乾脆就遊山玩水,喝酒寫詩瀟灑過活了。

2、李白無疑是唐朝的文藝青年,擁有著一大批的粉絲,即使潤筆費也是很大的一筆收入。李白的粉絲中,除了有唐玄宗這樣的超級粉絲,還有一代批女粉。

可見,風度翩翩的李白,非常受當時的女性歡迎,根據史料記載,李白一生至少有過三次婚姻,其中第一次婚姻和第三次婚姻,李白是入贅當了上門女婿,其第一任妻子門當戶對,是個大財主之女,第三任妻子,則是前宰相孫女。

3、唐玄宗很欣賞李白的詩,當然,李白也因此寫了許多讚美楊貴妃的詩歌。為了表揚李白,唐玄宗給了李白一塊金牌,自此之後,李白的名聲響徹整個大唐。當時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想會會這位傳奇的詩人。唐太宗御賜李白的金牌,不是免死金牌,比免死金牌還管用,自此李白遊山玩水,旅費一路無憂,甚至還獲得粉絲的一大批獎賞。

所以,李白不用工作,錢財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對於王健林而言,一年賺他一個億是小目標,對於李白而言,千金散盡還復來,輕而易舉。於是,網友便道:」站著說話不腰疼「

相關焦點

  • 唐代「頂流」李白,旅行的費用哪裡來?真是千金散盡還復來?
    細心的網友們還為他的足跡做了一個地圖。李白從老家離開,沿平江南下,到了荊門一帶、遊洞庭、歷襄漢、上廬山,東至金廈、楊州,後折回江夏一帶。開元十五年結婚,不久後又北遊洛陽、太原,東面到達了山東。天寶初年南遊會稽,幾十年時間,幾乎漫遊了半個中國每到一處,遍布中國的18個省份,兩百個州縣。
  • 「千金散盡還復來」還有一層意思?讀《將進酒》,品味李白的苦悶
    李白為啥一生不參加科舉考試,只靠著「走後門」希望能「一飛沖天」?史料上並沒有明確記載。千百年來,這也成為無數人爭議的焦點。有人說是因為李白自視甚高,不屑於循規蹈矩的一級級的參加科舉,浪費時間。也有人考證說,李白是李建成的後世子孫,罪人的後代,沒資格參加科舉。李建成是誰大家都知道吧?
  • 千金散盡還復來,遊玩一生的李白,究竟哪裡來的那麼多錢呢?
    我想大多數人的選擇會是唐朝,不僅是為了初唐的蓬勃生機,還是盛唐的登峰造極,也許是為了一睹楊貴妃的美貌,又或者是見證極樂之宴的盛況,其實不需要這麼多理由,只需要一個就夠了,唐朝,有李白。仔細觀察李白的一生,你會發現他的一生只有三年的時間在朝為官,剩下幾十年裡他漂泊不定,不停地尋訪名勝古蹟。而且根據史書記載,李白為人豪爽大方,對於朋友從來不吝嗇錢財,對他來說,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份氣魄,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 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一輩子沒上班,卻為何有錢能遊山玩水?
    這就讓人們好奇了,他一輩子基本沒幹啥正經工作,哪來這麼多錢去支撐他這種說走就走的生活方式呢?你說李白沒錢吧,他動不動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說他有錢吧,他喝點酒還要典當:「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 咱們來趣寫詩人,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而當中的這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則是天下人口語相傳,給了許多人一個大大的鼓勵。譯文: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為何遊玩一生不差錢
    在這個繁華的盛世當中,催生出許許多多名人軼事,「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小李杜」、白居易,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等等都是流芳百世。在這當中「詩仙」李白的名氣最大,尤其是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句詩歌,以其豪言壯語激勵著許許多多人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奮力前行。
  • 黃金價值連城,為什麼說千金散盡還復來?
    大家都知道黃金價值連城,黃金是財富的象徵,是地位的象徵。平時大家都收藏黃金,國家也儲備黃金,正所謂金不可外露。那為什麼又說千金散盡還復來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這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中說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當時李白在仕途上不如意,受冷落已有8年之久。於是,在有朝一日登山望遠時,借酒放歌,便有了《將進酒》。眾所周知,李白是詩仙,那行事風格都是很飄逸的,不受世俗所束縛。所以,才有了在即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很高,黃金稀有的時代,卻也能喊出「千金散盡還復來」的口號。
  • 「詩仙」李白10句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他一生有1000多首詩詞傳世,是中國古代詩詞的領軍人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作品中的千古名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千金散盡還復來!」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們咋舌。2、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句出自《蜀道難》,意思是蜀道難以攀越,簡直難於上青天。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如何理解「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詩句所包含的意義?
    「千金散盡還復來」是一句詩,它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中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話呢?單這句的意思是:即使千金耗盡,還是會重新再來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整句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有自己活著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就算是千兩黃金耗盡,它也是會能夠再得到的。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將進酒》,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對理解這句話會有很大幫助。
  • 李白最「狂」的10句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上天造就了我成材,我就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一定會再回來。走過低谷,總有希望。願你肆意灑脫,往事不記,後事不提。9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 何路原創隨筆:千金散盡還復來
    作家何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李白的生活有多麼瀟灑,從他豪放的詩中便可見一斑。對他來說,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的好朋友杜甫稱他的詩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韓愈則將李白、杜甫並稱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李白是涼武昭暠的九世孫,中葉非罪,謫居條支(西域古國名,碎葉屬之),中宗神龍初逃歸廣漢。
  • 《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相忘官場於江湖
    奈何天認為:李白《將進酒》氣勢恢宏,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最能產生共鳴。體現了詩人感懷自己空有一生抱負不能施展,只能寄情於山水和觥籌交錯中,不免無奈但又豁達的心態。「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你們不用我,那是你們的損失,千金又怎樣?然,我並不在乎。快意恩仇,相忘官場於江湖。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很多人都沒讀懂,讀懂後才知道李白內心的不甘
    大家都知道,李白被稱之為詩仙,一生寫下過1000多少詩,並且經典傳誦之作非常多,如今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都會從課本上學到李白的詩。之前有部電影叫做《妖貓傳》,裡面楊玉環說了這樣一句話:李白,大唐有你才偉大。
  • 從「千金散盡還復來」到「正值傾家無酒錢」
    試讀寫於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35歲)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 李白最狂的六句詩,可惜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提起唐詩,我想每個人腦海裡的第一印象肯定是李白,杜甫這些文學界大咖,尤其是李白,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李白絕對是一座讓人無法企及的高峰,他的一篇篇曠世之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但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還滋養了我們的心靈,雖跨越千年卻光彩依舊。
  • 詩仙李白流傳最廣的十首詩,你還記得嗎?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李白,被稱為「詩仙」。試問中國人,有幾個不識李太白呢?兒時讀過的他的詩,現在你還記得多少首呢?1.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當時還是不懂詩詞的年紀,只覺得書中字體晦澀難懂,不知道背著有什麼意義。直到長大之後,重讀這首詩。才唏噓不已。從此以後,出徵離去的人,都有了那個「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的身影。古來徵戰幾人回?4.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在這首詩中,李白隻字未提「快」字。
  • 《將進酒》李白的豪情與落寞
    李白也是零零後,據說也是皇族,李白的名字還是自己取得,自己都已經到了七歲,還沒有正式名字,父母也會詩情畫意,有一天在家裡花園,父親念了兩句詩,母親念了一句,還剩下一句,李白明白了父母的意思,直接走到一株李樹面前來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樹白;父母皆認為自己的兒子優秀,於是,去除中間,用著頭尾,李白的名字就這樣誕生了,從此,就成為了中國詩詞的豐碑。
  • 李白是個無業游民,還整天遊山玩水,他哪來的經費大手大腳花呢?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個無業游民,早前李隆基給他安排了個職位,但是他居然嫌老闆不聽話,他幹的不舒服為由不幹了,這下就徹底成了無業游民了。不過他是個無業游民就算了,失了業在家老老實實種田寫詩不就好了,還整天去遊山玩水,花天酒地,那做這些不都得需要錢嗎?那他到底哪來的錢呢?
  • 李白的月下孤獨:《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千年前的李白是個「仙」,「酒仙」還「詩仙」,千年後的李白還是個「仙」。嘿嘿。李白的故鄉在四川青蓮鎮,李白一生求仙訪道,仗劍俠遊,不知道李白在的山裡到底有沒有住著神仙?不知道去李白去過的大山會不會遇見仙因為李白被稱為「仙」,又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一生仗劍俠遊,遊求仙問道。我們總以為李白的一生瀟瀟灑灑,自由自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們總以為他真的好多錢。其實李白的人生得意沒有幾多時,千金散去也並沒有還復來,醉話,醉話。醉到極致是孤獨。李白常常對月飲酒,他到底有多孤獨呢?
  • 李白上熱搜|吃喝玩樂遊歷四方出手大方:李白的錢,到底哪來的?
    在他看來,「黃金逐手快意盡」,「千金散盡還復來」。他自稱,在揚州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餘萬」,我們禁不住要問,支撐李白漫遊天下的經濟基礎到底是什麼?李白的經濟收入從哪兒來?他到底有多少錢呢?文 | 康震1李白的經濟來源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