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國風·邶風·新臺》
這首詩以「新臺」為名,諷刺了衛國國君衛宣公為人放蕩,為君昏庸,為了滿足自己,居然強娶了自己的兒媳。《毛詩序》曰:「《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築新臺於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
衛宣公,姬姓,衛氏,名晉,衛國第15任國君,衛莊公之子,衛桓公之弟。
衛莊公二十三年,衛莊公去世,太子完繼位,是為衛桓公。衛桓公十六年,衛桓公兄弟公子州籲聚集從衛逃走的流民襲擊殺害衛桓公,自立為君 ,史稱衛前廢公。
但由於前廢公得位不正,再加上本人極其熱愛打仗,故並不被衛人承認。同年九月,衛國大臣石碏聯合陳桓公殺死衛前廢公;十二月,石碏將公子晉從邢國迎回衛國,並擁立公子晉繼位 ,是為衛宣公。
衛宣公在位期間,屢次與鄭國、郕國等國發生戰爭(衛宣公元年)。雖然曾在齊國國君齊僖公的調解下與宋、鄭兩國講和(衛宣公四年春) ,並與齊僖公在蒲地會談 (衛宣公十年);也曾同齊、鄭、宋三國在惡曹舉行會盟(衛宣公十八年)。但是最為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混亂不堪的私生活。
衛宣公還是公子時,就和衛莊公的姬妾也就是自己的後母夷姜私通,甚至生下了一個兒子公子伋(也作急子)。宣公很寵愛夷姜,即位之後便將她納為自己的夫人,封公子伋為太子,並讓右公子(衛宣公的弟弟,即公子職)教導他。
初,宣公愛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史記 ·衛康叔世家第七 》
後來,右公子替太子伋迎娶齊僖公長女姜氏為妻。然而衛宣公聽使者說齊女有絕世之姿,就起了別樣的心思。命令大臣在迎親必經之路上築了一座臺子——「新臺」,將這裡作為了自己與姜氏成親的地方。同時,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派遣太子伋出使宋國,這樣等他回來之時二人早已「生米煮成熟飯」,誰也無法改變了。事情果然像衛宣公預料的那樣,姜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衛宣公的夫人,故後世稱為「宣姜」。
要說宣姜也真是可憐,本來要嫁的是年輕力壯、風度翩翩的太子,結果入了洞房才發現丈夫變成了一個好色的糟老頭子,這多噁心人!結果更噁心的還在後面。
宣姜的父親齊僖公知道這件事之後,勃然大怒要找衛宣公要個說法,結果轉念一想,如果宣姜嫁給了太子之後,自己和宣公算是親家,是平輩;但是如果宣姜嫁給了宣公,自己就成了宣公的老丈人,輩分就大了。這麼一想,齊僖公反而覺得這樣也不錯,甚至還派人給他們送去了祝福。
衛宣公得到宣姜後,對其是日日寵幸,不久宣姜生下兩個兒子公子壽(也作壽子)和公子朔,於是衛宣公就讓左公子教導他們。
右公子為太子取齊女,未入室,而宣公見所欲為太子婦者好,說而自取之,更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齊女,生子壽、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史記 ·衛康叔世家第七 》
這邊衛宣公與宣姜如膠似漆,自然就冷落了之前的夷姜。夷姜承受不了這樣的結局,就自縊了。
如此說來的話,唐玄宗強娶楊玉環的一系列行為說不定也是受了衛宣公的啟發,但是唐玄宗至少是讓楊玉環以楊太真的名義入的宮,表面功夫都做足了,誰也找不出破綻;衛宣公那就不一樣了,直接明搶,反正自己也不怕別人說什麼。果真是無恥之極了。
當然,百姓們也如他所願,留下了這首詩,讓千年之後的我們可以看到宣公的醜態,讓他「名流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