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新臺》:短短四十八字,卻滿滿都是諷刺

2020-12-21 舊時堂燕

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國風·邶風·新臺》

這首詩以「新臺」為名,諷刺了衛國國君衛宣公為人放蕩,為君昏庸,為了滿足自己,居然強娶了自己的兒媳。《毛詩序》曰:「《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築新臺於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

衛宣公,姬姓,衛氏,名晉,衛國第15任國君,衛莊公之子,衛桓公之弟。

衛宣公

衛莊公二十三年,衛莊公去世,太子完繼位,是為衛桓公。衛桓公十六年,衛桓公兄弟公子州籲聚集從衛逃走的流民襲擊殺害衛桓公,自立為君 ,史稱衛前廢公。

但由於前廢公得位不正,再加上本人極其熱愛打仗,故並不被衛人承認。同年九月,衛國大臣石碏聯合陳桓公殺死衛前廢公;十二月,石碏將公子晉從邢國迎回衛國,並擁立公子晉繼位 ,是為衛宣公。

衛宣公在位期間,屢次與鄭國、郕國等國發生戰爭(衛宣公元年)。雖然曾在齊國國君齊僖公的調解下與宋、鄭兩國講和(衛宣公四年春) ,並與齊僖公在蒲地會談 (衛宣公十年);也曾同齊、鄭、宋三國在惡曹舉行會盟(衛宣公十八年)。但是最為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混亂不堪的私生活。

衛宣公還是公子時,就和衛莊公的姬妾也就是自己的後母夷姜私通,甚至生下了一個兒子公子伋(也作急子)。宣公很寵愛夷姜,即位之後便將她納為自己的夫人,封公子伋為太子,並讓右公子(衛宣公的弟弟,即公子職)教導他。

太子伋

初,宣公愛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史記 ·衛康叔世家第七 》

後來,右公子替太子伋迎娶齊僖公長女姜氏為妻。然而衛宣公聽使者說齊女有絕世之姿,就起了別樣的心思。命令大臣在迎親必經之路上築了一座臺子——「新臺」,將這裡作為了自己與姜氏成親的地方。同時,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派遣太子伋出使宋國,這樣等他回來之時二人早已「生米煮成熟飯」,誰也無法改變了。事情果然像衛宣公預料的那樣,姜氏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了衛宣公的夫人,故後世稱為「宣姜」。

宣姜(衛宣公夫人)

要說宣姜也真是可憐,本來要嫁的是年輕力壯、風度翩翩的太子,結果入了洞房才發現丈夫變成了一個好色的糟老頭子,這多噁心人!結果更噁心的還在後面。

宣姜的父親齊僖公知道這件事之後,勃然大怒要找衛宣公要個說法,結果轉念一想,如果宣姜嫁給了太子之後,自己和宣公算是親家,是平輩;但是如果宣姜嫁給了宣公,自己就成了宣公的老丈人,輩分就大了。這麼一想,齊僖公反而覺得這樣也不錯,甚至還派人給他們送去了祝福。

衛宣公得到宣姜後,對其是日日寵幸,不久宣姜生下兩個兒子公子壽(也作壽子)和公子朔,於是衛宣公就讓左公子教導他們。

公子朔(衛惠公)

右公子為太子取齊女,未入室,而宣公見所欲為太子婦者好,說而自取之,更為太子取他女。宣公得齊女,生子壽、子朔,令左公子傅之。——《史記 ·衛康叔世家第七 》

這邊衛宣公與宣姜如膠似漆,自然就冷落了之前的夷姜。夷姜承受不了這樣的結局,就自縊了。

夷姜(衛莊公夫人)

如此說來的話,唐玄宗強娶楊玉環的一系列行為說不定也是受了衛宣公的啟發,但是唐玄宗至少是讓楊玉環以楊太真的名義入的宮,表面功夫都做足了,誰也找不出破綻;衛宣公那就不一樣了,直接明搶,反正自己也不怕別人說什麼。果真是無恥之極了。

當然,百姓們也如他所願,留下了這首詩,讓千年之後的我們可以看到宣公的醜態,讓他「名流千古」。

相關焦點

  • 詩經新臺 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 邶風 新臺詩經·國風·邶風·新臺原文新臺[1]有泚[2],河[3]水瀰瀰[4]。詩經·新臺朗讀詩經·新臺注釋及注音[1]新臺:衛宣公為納宣姜所築臺名,故址在今山東甄城黃河北岸。[2]有泚〔cǐ〕:鮮明貌。有,語氣助詞,無實義。[3]河:黃河。
  • 《詩經》欣賞 邶風 新臺
    第一八篇 新臺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欣賞】《新臺》不是很好讀, 按照傳統意見,認為它是一首民眾諷刺衛宣公劫奪兒媳的詩歌,後世因此以「新臺」比喻不正當的翁媳關係。據《史記·衛康叔世家》記載,衛宣公是個淫昏的國君。他曾與其後母夷姜亂倫,生子名伋。伋長大成人後,衛宣公為他聘娶齊女,只因新娘子是個大美人,便改變主意,把齊女截留下來,霸為己有,就是後來的宣姜。
  • 詩經中的《邶風·新臺》,告訴你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噁心的事情
    我要告訴你這都不算最噁心。下面我們來品讀詩經中的《邶風·新臺》,告訴你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噁心的事情。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詩經·邶風·新臺》注釋:①新臺:衛宣公為納宣姜所築的新宮臺。②泚(cǐ):鮮明的樣子。
  • 詩經《新臺》:淫不避人,如鳥獸耳
    使者返國,宣公聞齊女有絕世之姿,心貪其色,而難於啟口,及構名匠築高臺於淇河之上,朱欄華棟,重宮復室,極其華麗,名曰新臺。先以聘宋為名,遣開急子,然後使左公子洩如齊,迎姜氏徑至新臺,自己納之,是為宣姜,時人作新臺之詩,以刺其淫亂。」也就是說,這位宣公,還在做世家公子時就和父親衛莊公的小妾夷姜私通,而且有了一個私生子,取名「急」(也有做「汲」的),寄養在民間。
  • 《詩經》中的這首諷刺詩,全文無一髒字,卻罵人罵得最狠!
    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百花園中,諷刺詩以其強烈的現實性和戰鬥性,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簡單來說,就是揭露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不合理現象。以詩歌鼎盛的唐代為例,很多諷刺詩就把矛頭直指當朝權貴的腐敗罪惡,甚至是當朝皇帝。
  • 每日一讀《詩經》:《國風 邶風 新臺》
    新臺有泚(ci),河水瀰瀰(mi)。燕婉之求,籧篨(qu chu)不鮮。新臺有灑(cui),河水浼浼(mei)。燕婉之求,籧篨不殄(tian)。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yi)。譯文:新臺明麗又輝煌,河水洋洋東流淌。本想嫁個少年郎,卻是醜的蛤蟆樣。
  • 每天學點《詩經》:新臺有洩,河水
    新臺新臺有洩,河水。燕婉之求,蘧篨不鮮。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魚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原文]新臺有此,河水泳泳。 燕婉之求,蘧傺不鮮。[釋文]新臺多顯眼,河水漫浸透。 欲嫁好人兒,卻似蛤蟆醜。
  • 貌美才女被騙嫁個醜男,一氣之下寫首妙詩,短短幾句流傳2000多年
    可以說,一部《詩經》,讓我們穿過2000多年的光陰,認識了遠古時代的好女子、奇女子。其中,有一位女子,貌美且才高,卻居然被騙婚,糊裡糊塗嫁了一個醜男。這女子忍無可忍,一氣之下寫了一首妙詩,短短幾句流傳了2000多年,也驚豔了2000多年。
  • 回鄉拜謁「詩經臺遺址」記(紀從周)
    饒陽有「詩經臺遺址」 我的家鄉饒陽有「詩經臺遺址」,你信嗎?對,「詩經臺」之「詩經」,即孔聖人所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的《詩經》。在講故事吧?說實在的,開始我也質疑。家鄉人張揚自己的歷史與文化無可非議,家鄉人熱愛自己的故土也可以理解,但是否牽強附會呢?
  • 《詩經》專題:一隻「癩蛤蟆」毀了一樁好婚姻!
    在《國風·邶風·新臺》,一位無名詩人就借一位新娘的口吻諷刺了衛宣公的無恥與醜陋。歷史記載:衛宣公駝背雞胸,是個奇醜無比的糟老頭子,極其好色荒淫,連自己的兒媳都不放過,竟然霸佔了自己的兒子的新娘。真是一隻「癩蛤蟆」毀了一樁好婚姻!
  • 《裝臺》作者陳彥做客詩經裡 分享與生活有關的創作之旅
    近日,電視劇《裝臺》熱播,令人親切的西安話、讓人垂涎三尺的西安美食、還有街頭巷尾的古城煙火,讓《裝臺》與作家陳彥熱度居高不下。12月18日,以「一切從生活出發」為主題的第二十四期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小鎮·老舍劇場舉辦,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裝臺》原著作者陳彥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與生活相關的文學創作思考之旅。
  • 兩千年前的《詩經》是怎樣流傳到今天的?這事與饒陽這座詩經臺有關
    《詩經》中這些美妙的詞句你一定很熟悉吧,可你知道兩千多年前的《詩經》是怎樣流傳到今天的呢?這就要說到一位名叫「毛萇」的先賢,他曾在我的家鄉饒陽設置「詩經臺」傳授《詩經》。話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師從荀子講授《詩經》的魯人毛亨趕緊冒險藏匿詩稿,攜年幼的侄子毛萇遠走他鄉,浪跡天涯。
  • 詩經牆有茨 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鄘風·牆有茨詩經·國風·鄘風·牆有茨原文牆有茨[1],不可掃也。詩經·牆有茨朗讀詩經·牆有茨注釋及注音[1]茨〔cí〕: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橫生於地面,果實有刺,可入藥。[2]中冓〔gòu〕:內室,此指衛國宮室。[3]道:說。
  • 詩經《簡兮》:一首諷刺君王不能任用賢才的詩
    這是一首諷刺衛宣公不能任用賢才的詩。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詩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賢才吧。主人公應是一個略有傲氣之人,他高大魁梧、武藝超群,且儀表堂堂。他想把這一身的本領獻於君王,為其開疆拓土,守衛山河。但他不屑從小兵做起,他想受到君王的重用,被委於重任。所以他才想方設法的成為了這次君前演舞的領舞,他想在君王面前展示自己的勇武,讓其知曉自己的能力。
  • 《詩經》裡的一段話,短短37字,卻包含一個成語,更指點人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代就有很多行文樸素的詩歌,人們將其整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然後就匯集成了《詩經》。雖然這部偉大著作的很多作者都無從考察,但其中卻蘊含了深刻思想和巨大智慧,也讓後世讀者無比讚賞,所以才能傳世久遠。
  • 《詩經》「十五國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試對其中幾首進行賞析
    這些民歌真切地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感情和願望,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生活,是《詩經》中最有價值的部分,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現實主義傳統的真正源頭。它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意思都是說,那些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吃閒飯的啊,對剝削者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魏風●碩鼠》則把剝削者比作貪饞的大老鼠加以痛斥,「碩鼠碩鼠, 無食我黍!」對統治者表示極大的蔑視和憤恨。詩中還抒發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理想,嚮往沒有壓迫和奴役的「樂土」和「樂園」。還有一些反映徭役、兵役的詩篇。
  • 詩經《靜女》:短短四十九個字,無一愛字,可字裡行間卻處處是愛
    《詩經·邶風》中的《靜女》是一首與眾不同的詩,我們常見的愛情詩都是以一方的角度去寫對另一方的感情,也許是深情,也許是委屈。但《靜女》這首詩從男子的角度寫出了女子對他的深情,同時又從這個角度更加直接地表達了他對愛人的濃濃愛意。
  • 原來好多名人取名都來自楚辭、詩經。古人取名女詩經,男楚辭
    ——《詩經》我再一查,原來好多名人的名字都是有出處的。瓊瑤: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經·衛風·木瓜》林徽因: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詩經·大雅·思齊》南懷瑾: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楚辭·卜居》……難怪古人取名有「女詩經,男楚辭,文論語,武周易」之說。真有文化呀!就衝著以後誰家閨女(就想生閨女哈哈)起個好名字,得好好研究一番《詩經》、《楚辭》了。
  • 30個智慧的成語,原來都出自《詩經》
    孔子評價《詩經》:《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是遙遠的民歌,裡面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裡面更蘊含著智慧的成語。今天,詩詞君分享30個來自《詩經》的成語,一直感受千年前的智慧與情感。【窈窕淑女】【來源】《詩經·周南·關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臺灣2月仍出口千萬隻口罩 臺網友諷刺:棒呀!這個島
    臺灣2月仍出口千萬隻口罩 臺網友諷刺:棒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前,臺灣早在今年1月24日就管制口罩出口,但是2月一般口罩仍出口1075萬片。臺女星張倩看到此消息,不禁發文批評:口罩不是不夠嗎?怎麼可以出口?亂源到底是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