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噁心的事情?是你買了一袋很香甜新鮮的番石榴,咬了一口,卻發現裡面全部是蟲子;還是發現網戀對象是糟老頭;還是發現相親對象是醜女。我要告訴你這都不算最噁心。下面我們來品讀詩經中的《邶風·新臺》,告訴你什麼才是世界上最噁心的事情。
新臺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鮮。
新臺有灑,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漁網之設,鴻則離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詩經·邶風·新臺》
注釋:
①新臺:衛宣公為納宣姜所築的新宮臺。
②泚(cǐ):鮮明的樣子。
③瀰瀰:水盛大的樣子。
④燕婉:指夫妻和好。燕:安。婉:順。
⑤籧(qú)篨(chú):瘌蛤蟆一類的東西。鮮:年少。殄(tiǎn):美好。
⑥灑:古音cuǐ,高俊。浼(měi)浼:水盛茂。
⑦鴻:蛤蟆。離:此詩指落網。
⑧戚施:蟾蜍,蛤蟆,比喻貌醜駝背的人。
詩的大意是:
新臺華麗又輝煌,河水綿綿東流逝。本想嫁個如意郎君,卻是醜如癩蛤蟆。
新臺高俊又華美,河水漫漫東流淌。本想嫁個如意郎君,卻是醜得蛤蟆樣。
設好漁網把魚捕,沒想落網收蛤蟆。本想嫁個如意郎君,卻是醜如蟾蜍樣。
《邶風·新臺》是一首諷刺詩。為何說是諷刺詩呢?就要說一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了。相傳衛宣公為他的兒子伋聘齊國公主宣姜為妻,後聽說齊國公主極為貌美。好色的衛宣公就想據為己有。於是,先把公子伋派遣到別國,再在送親的路上修建了新的宮殿,即新臺。等送親的隊伍到來後,衛宣公就在新臺娶了宣姜。被發現後,由於政治的原因,齊國只能捏著鼻子承認。美麗的公主宣姜就悲催了。王子與公主本來好好的一對,男的英俊,女的貌美如花。女的硬是被一個有權有勢糟老頭騙取了。也沒有能力說不,美女宣姜只能噁心認下了。衛國人就作下《新臺》這首詩來諷刺此事,在詩中更是把衛宣公比喻成癩蛤膜。可不就是癩蛤蟆吃天鵝肉麼,還吃成了。不由得感嘆,太美也是一種罪過。這種不顧倫理道德的做法,真的是世界上最噁心之事。
《新臺》全詩分為三章,一二章以「新臺有泚」、「新臺有灑」起興,以新臺的華美與蛤蟆的醜陋相比較。暗諷衛宣公這個癩蛤膜吃天鵝肉,所作不顧倫理道德做出的醜事。又用「河水瀰瀰」、「河水浼浼」,河水之多,暗喻宣姜之悲傷,充滿了對美女宣姜的同情。語言簡練,一詠三嘆,具有極強的諷刺力。
品讀完這首《新臺》,古為今用。當你諷刺一個人丑時,就不要用「醜」、「醜極」等現代的詞語。用用《新臺》中的「籧篨」、「戚施」,來形容一個人醜得如癩蛤蟆。只顯得你更風雅與更有格調。
提個問題,你還知道歷史上有哪個君王作出公公強娶兒媳的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