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菲 闞琨
金融扶貧助振興,一點一滴總關情。
站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歷史交匯點上,一項項瞄準高質量發展的農村金融扶貧創新之舉經過了多年的醞釀生發、拔節生長,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著中國方案與農金智慧。
作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近年來,江蘇省農信聯社不斷探索創新金融扶貧模式,「輸血+活血+造血」一體化精準扶貧、共築小康的新路徑愈加清晰,促使多元化的優質金融服務走進農家,讓更多的貧困農戶感受到滿滿的「金融獲得感」,擘畫出農村金融發展新圖景。
圖1調研組與紫金農商銀行座談
從紫金農商銀行創新開發的金陵惠農貸產品,為現代化農業提質增效,到江南農商銀行多層次、多樣化為家庭農場輸入金融活水;從邳州農商銀行以黨建為引領,圍繞農業特色產業創新打造「銀行+公司+農戶」等產業扶貧模式,到睢寧農商銀行立足縣域創新建立金融幫扶顧問制度,開展扶貧小額信貸「村村行」,幫助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再到民豐農商銀行首創「三臺六崗」信貸管理技術,啟動陽光信貸尋根、固根、紮根「三根工程」,全流程開展普惠金融實踐……這一系列鮮活的案例,不僅體現了江蘇農信人的「背包精神」讓金融活水更好地潤澤桑田,奮進在「三農」領域的紮實足跡,更為中國農村金融扶貧和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江蘇樣本。
圖2專家組實地調研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支持的家庭農場
農信攜手縣域共築小康之路的蘇南樣板
近日,由中國經濟時報社、國研經濟研究院牽頭,聯合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江蘇省金融業聯合會、中國經濟前瞻論壇組委會等中國農村金融領域專家、學者一行深入到江蘇省農信聯社開展中國農村金融扶貧和創新成果調研工作。
為了全面詳實地了解江蘇農信系統在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促進脫貧攻堅、加快發展農村新興金融業態、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有效性、可持續性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調研組一行緊鑼密鼓、風塵僕僕。
圖3專家組調研邳州農商銀行紅色主題支行
南京市浦口區是傳統革命老區,過江隧道通車前,工業基礎薄弱,主要以農業為主,經濟水平較為落後。紫金農商銀行江北新區分行改變傳統扶貧模式,一邊對「有能力、有技術、有信用、有項目」的四有貧困戶進行直接貸款,已累計發放扶貧貸款2200餘戶共計3.7億元,有效帶動了2.2萬戶農戶及低收入戶脫貧致富;一邊對於安置貧困戶就業的新型農業主體,實行優惠利率,下放快速審批的扶貧貸款額度。浦口區扶貧開發協會、革命老區經濟開發促進會、扶貧基金會通過該行為16家重點專業合作社累計發放貼息貸款4280萬元,累計貼息321萬元,增加收入5564萬元,16家重點專業合作社通過貼息貸款扶持,形成了萬畝標準化糧田經營主體,省、市示範種植基地,優良品種,特色品牌以及現代營銷特色,在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調研組一行在了解了紫金農商行惠農貸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金融模式後表示肯定,認為創新開發金陵惠農貸產品,通過低利息純信用方式向家庭農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貸款,著實解決了現代農業發展融資難、融資貴、缺少抵押物等問題。
而這僅僅是江蘇農信系統農村金融扶貧和創新成果的冰山一角。
圖4調研組與邳州農商銀行座談
調研組一行隨後來到常州就馬不停蹄地趕到武進區嘉澤鎮,深入到從事魚塘承包養殖的農戶李浩華的家庭農場進行實地調研。
2014年中央推出「三權分置」的農村土地改革舉措,土地承包權與土地經營權實現分離。由此農地得以各種市場化方式自由流轉,也間接催生了家庭農場的生產經營者。
李浩華就是其中之一,受江湖禁捕、豬肉上漲等因素影響,上半年魚價喜人,李浩華的家庭農場經營情況較好。走訪過程中,調研組組長王忠宏重點詢問了家庭農場經營過程中難點以及該行對家庭農場的支持政策與金融服務反饋。武進支行行長殷錫峰就武進區域內推行包片網格化管理、整村授信、村銀聯動等「小而美」的農村金融服務進行了介紹。調研組顧問、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原主任肖乾珠充分肯定並表示,金融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實普惠金融,要堅持服務「三農」,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結合當地特點堅持業務創新,成果斐然,許多經驗值得進一步推廣。
在調研座談會上,調研組組長王忠宏表示,江南農商銀行在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助力脫貧攻堅、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全面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提供了寶貴經驗。希望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繼續加強金融政策扶持和創新發展,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此次調研工作結束後將認真總結江南農村商業銀行金融扶貧創新模式,通過專項報告,形成可借鑑的金融扶貧和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在全國農商行系統內推廣。
金融「活水」助力鄉村振興的蘇北寫照
在秋意濃濃的蘇北大地上,沿途的銀杏樹,讓邳州美不勝收。而這正是邳州農商銀行結合地區產業特點,打通了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以黨建引領創新,通過金融服務站將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流向田間地頭的真實寫照。
「這裡村民家家戶戶種植銀杏樹,形成了規模化產業,村民們通過科學化種植銀杏、多樣化開發,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很多農戶是我們服務的老客戶了,從貸款一知半解,到我們黨員標兵帶頭挨家挨戶講解,農戶的信賴就是我們不斷創新服務的動力。」邳州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軍向調研組一行娓娓道來。
為提升服務三農質效,邳州農商銀行將黨建陣地向鄉村進一步延伸,在原有金融服務站功能的基礎上,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融入金融服務站,將金融服務站打造成「黨旗高飄的堡壘、凝聚人氣的磁石、服務三農的旗幟」,同時,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將英雄事跡和金融服務融合,傳承紅色基因,成為全國農村金融系統設立「紅色主題銀行」的首倡者,形成了「黨建+精準扶貧」的脫貧攻堅新體系。
圖5專家組調研睢寧農商銀行金融服務站
目前,邳州農商銀行已在邳州490個行政村設立615個金融服務站,實現了「日常金融服務不出戶、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鄉(鎮)」的便民金融服務,不僅如此,還讓金融服務站成為宣傳黨的主張、凝聚人心人氣、團結動員群眾的重要載體。
在調研座談會上,調研組專家對邳州農商銀行堅持政治站位、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給予了高度認可。
調研組組長王忠宏指出,邳州農商銀行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路符合科學的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二是邳州農商銀行特色鮮明,充分挖掘當地的文化和產業特色,特別是突出紅色基因傳承,黨建引領起到了統率全局的作用;三是紮根當地,服務三農,大力推進普惠金融全覆蓋,工作成效明顯。
民熙物阜,豐裕城鄉,同樣奮進在廣袤的蘇北大地上的宿遷民豐農商銀行,積極與地方政府對接,瞄準經濟薄弱村、鎖定低收入農戶,實行「輸血+造血」模式,嚴格按照建檔立卡農戶名冊,實行送貸上門,同時利用自身政策、信息、資源優勢,組織客戶經理深入貧困戶,幫助貧困戶選準致富渠道,提高扶貧貸款使用效率。積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通過支持一戶帶動一片,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有效解決貧困戶就業增收問題。
調研組一行再將目光投向江蘇省12個省定貧困縣之一的睢寧縣,在冊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45744戶共計126306人。為了加快該縣貧困群眾的脫貧步伐,有效解決低收入農戶自我發展缺乏資金的問題,睢寧農商銀行以實現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為中心,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投放力度,自2018年以來累計投放扶貧小額信貸6.28億元,支持15800餘戶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為睢寧縣2019年底實現低收入農戶全面脫貧發揮了重要作用。
「農戶貧困,貧就貧在缺項目少資金,精準扶貧實施後,我們緊跟鎮政府的產業安排提供貸款,實現了項目與資金的有效對接,讓貧困農戶走向了致富有門路、生產有資金的良性循環,有力提高了他們增產增收的內生動力。」睢寧農商銀行副行長杜迎接介紹。
調研組專家一致認為,要強化金融扶貧政策協調,江蘇農信將金融扶貧資源「擰成一股繩」,鼓勵和引導區域性農村金融機構在精準扶貧中發揮示範作用,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扶貧產品和服務,從扶志、扶智等層面幫助貧困縣域脫貧,打出金融精準扶貧和創新的「組合拳」,讓農村金融服務「更上一層樓」。
據了解,此次調研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思路,發現農村金融機構立足行業優勢參與脫貧攻堅的創新智慧,總結農村金融機構在履行社會責任過程中的優秀成果;了解各地如何對重點產業以及地區扶貧進行金融支持,如何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促進脫貧攻堅,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為探討和破解農村金融困惑提供事實依據;立足農村金融扶貧工作實際,發現和推選一批農村金融扶貧成果案例。
同時,圍繞發展普惠金融和鄉村振興目標,調研組將搜集問卷調查及梳理各類調研資料,形成《2020中國農村金融扶貧和創新成果調研報告》《2020中國農村金融扶貧成果案例集》在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金融扶貧及創新峰會上發布並公開出版。(闞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