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式「流水線快餐」走俏 白領青睞自選快餐模式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家樂緣等臺式自選快餐廳採用的是源自臺灣流水線式的自選用餐模式。而恰恰是這種模式為很多白領所認同。

新聞路上的臺式快餐店「家樂緣」生意火爆。

顧客在臺式快餐店外排起了長隊。深圳商報實習記者 林曉斌 攝

     記者近日走訪深圳幾個白領集中的區域發現,每到吃飯時間,一種臺式自選快餐廳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隊,成為越來越多白領就餐的首選。

臺式自選快餐廳門口排長龍

日前,記者來到福田區新聞路的一家臺式自選快餐廳,餐廳廣告牌上寫著「臺灣鐵板燒自選快餐」、「青菜一元米飯一元湯一元」字樣。雖然還未到中午12時,但是餐廳的門口卻排起了隊伍。

記者排在隊伍中徐徐往前,約五分鐘後,終於走進餐廳。餐廳的設計很簡單,飯菜被分門別類地擺放在玻璃屏後的櫃檯上,每一區域的飯菜價格不一樣,從一元到九元的菜都有,顧客一進餐廳就可端著餐盤循著隊伍開始挑選,遇到滿意的菜餚就讓廚師夾到餐盤中。收銀處的工作人員按照顧客所挑選的菜品計價,挑選菜餚過程中,顧客自己可以估算一頓飯的價格。裡面,廚師現場炒菜,顧客可以直觀廚師炒菜的過程。由於就餐人較多,餐廳裡的菜餚更新很快,飯菜始終是熱騰騰的。記者注意到,這家餐廳的就座率達100%,換桌率也很高。

上周五中午,記者又來到南山區高新技術園南區高新一道附近。記者發現,短短幾百米路有三家臺式自選快餐廳在此經營,每一家餐廳的門口都是排著長龍。據了解,每到中午飯時間,同樣的排隊現象也發生在華強北商業區、南山海岸城、車公廟等白領集中區域。

最早在深圳推廣這種臺式自選快餐模式的是一家名為「家樂緣」的餐飲公司。該餐飲公司2006年3月在深成立,其後發展迅速。該公司主頁介紹說,家樂緣「已發展成為擁有深圳、廣州30多家分店、4個子公司、2000多名員工、1個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的現代化規模化餐飲企業」。「哪裡有家樂緣哪裡就有排隊用餐的壯觀場景,並已成為家樂緣所在地區一道獨特亮麗風景線。」家樂緣的網頁上這樣寫道。

「家樂緣」營銷部門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深圳共有27家「家樂緣」餐廳,分布在各個商業區和寫字樓區域。而家樂緣成功後,有不少餐廳也效仿其用餐模式,光是南山高新技術園區就出現了五六十家,幾乎每一家都很火。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便利店搶灘白領午餐市場 「自選快餐」面臨考驗
    而眼下,便利店還貼上了「快餐」標籤——提供自由搭配的自選快餐。記者了解到,在杭城一些便利店裡試水較長一段時間的自助選餐模式,卻遭遇了不同的境遇。  便利店試水自選快餐,幾家歡喜幾家愁  高小姐一家住在和平小區,她與身邊不少的「80後」一樣,一到節假日,小夫妻倆就喜歡「十指不粘鍋」。
  • 低價快餐霸主,稱重自選快餐僅憑這招橫掃對手,所向披靡
    在低價中式快餐領域(單人消費15元以內),目前存在最多的模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現點現炒的實惠夫妻店,另一種是便宜套餐,以及稱重自選快餐模式。其中便宜套餐模式多存在於壟斷式食堂,在街邊商鋪也有少量商家供應精緻型套餐,但收費較高,一般每份20元起。小炒店和稱重自選模式則多存在於街邊商鋪,值得一提的是便宜小炒店正在逐步衰弱,而稱重自選快餐模式也正往食堂領域擴散延伸。這三種模式都適合在工地,工廠以及學校等人流密集,需求穩定,且消費訴求實惠的場所。
  • 杭州全家、喜士多等便利店打快餐爭奪戰 成白領食堂
    現在,杭城越來越多的便利店不再甘於只做小超市、零錢鋪,紛紛將目標瞄準在商業圈周圍的白領「便當」經濟,豐富盒飯的品種、推出新鮮現打的熱便當、擴大堂食的區域,這些便利店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像嚴小姐這樣的白領來就餐。
  • 自助餐與自選快餐的區別!
    我一問,原來是自選快餐,我原以為是海鮮牛排什麼都有的自助餐,有點小失望。不過肚子也餓了,就開始跟老公一起點菜了。老公點的有蝦子,豆腐,毛血旺,看上去還不錯。我嘗了一下,蝦子有點炒焦了,而且很多都是蝦頭。豆腐挺嫩的但是閒了一點,不過很下飯,毛血旺我不敢嘗,都是老公吃了。
  • 白天做快餐,晚上變酒吧!老鄉雞能否打破中式快餐的邊界?
    與之前老鄉雞主打快餐的門店不同,這家新店不僅賣「下午茶」,晚上還搖身一變成「酒吧」,從早10點一直開到凌晨2點,粉色系的休閒風裝修,軟包卡座設計,一改之前快餐廳的模樣。那老鄉雞此次「快餐+下午茶+酒吧」的新探索,究竟能否打破中式快餐的邊界?
  • 真功夫傳統連鎖餐飲利潤受壓 謀變自選模式
    連鎖餐飲利潤受壓 真功夫謀變自選模式    在O2O外賣平臺的持續衝擊下,中式快餐巨頭真功夫終於坐不住了。  6月18日,真功夫對外發布了品牌新戰略,推出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特性的自選模式餐廳,並首次拿出三家門店進行收益權眾籌。
  • 永和大王,中式快餐行業臺式風味領導者
      作為一家臺式風味的傳播者,永和大王自1995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餐廳以來一直堅持傳承和創新臺灣美食,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一家全天候24小時供應臺灣美食的中式快餐,一直迎合著大眾市場的需求,在全國擁有超過360家門店,涉足50多個城市。「向每一個人傳遞品嘗美味的愉悅」,是永和大王對消費者的不變的承諾。
  • 真功夫新開「現炒店」,70種小份菜+自選模式
    11:50分,記者到達真功夫在廣州體育館地鐵a口的「自選店」,剛好趕上用餐高峰,人們都在依次排隊,帶著工牌的白領、照顧孩子的婦女,形形色色。2、由「點單模式」變為「自選模式」,現蒸現賣!和舊版真功夫不同,自選店不再用套餐「點餐」模式,而是全面升級為「自選模式」!
  • 中式快餐變「食堂」 就要讓你選個痛快
    轉型  洋快餐不斷進行市場擴張,且正在調整食譜做出本土味,這讓正迅速成長的中式快餐感到了壓力,中式快餐改為自選的食堂式不過是一次自我救贖  快捷  中式快餐的就餐時間普遍都控制在15分鐘左右,而傳統中餐館的就餐時間達到40-60分鐘,中式快餐能翻臺8次,而普通餐館在2-3次,中式快餐平均每人消費在15元  未來
  • 爆火兩年後,「現炒」真的拯救快餐了嗎?
    作為2018年度最受關注的餐飲模式之一,現炒快餐的出現,攪動了原本一潭死水的快餐江湖。原本深陷泥淖的中式快餐品牌們,仿佛終於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紛紛投身進去。現炒快餐為何會走紅?發展近兩年後,其市場現狀如何?「現場炒制、稱重自選」的模式又遭遇了哪些問題?未來的前景是否明朗可期?
  • 自選快餐的出路在哪,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就贛州市場而言,2018年的稱重式自選快餐行業是及其混亂的一年,在這個大亂局之下,幾乎沒有任何一家能獨善其身。就4人經營的店鋪來說,收益能達20萬左右已是僥倖,30萬以上算是幸運了。就目前從同行親朋好友的收益情況來看,幸運者寥寥無幾。
  • 中小城市的快餐是自選式的自選快餐,真的方便快捷嗎?
    中小城市的快餐是自選式的,這是中午下班後的一些上班族自覺排隊領餐結帳的情景,前面已經是很長的隊伍了。前面是面點,有個面點阿姨主要現做面點,不知道好不好吃,這裡如果有些炒粉或是湯粉、煎餃之類的,我想生意會更好些。看到沒?
  • 便利店搶灘白領午餐市場 自助選餐模式能走多遠?
    記者了解到,在杭城一些便利店裡試水較長一段時間的自助選餐模式,卻遭遇了不同的境遇。  便利店試水自選快餐,幾家歡喜幾家愁  高小姐一家住在和平小區,她與身邊不少的「80後」一樣,一到節假日,小夫妻倆就喜歡「十指不粘鍋」。
  • 控疫新形勢催生快餐新模式
    養生黑蒜湯消費者可以自選菜品 商家供圖實習生 沈安蕎(署名除外)當人們疲於工作和生活,想選擇省時省力的進餐方式時,快速便捷、價格適中的快餐就成為不少人的不二選擇。市場的改變,也促使越來越多餐飲企業開始新經營模式的探索。菜品70+,真功夫推出自選小份菜新模式你會想到踏入快餐店,映入眼帘的不是套餐菜單,而是幾排整整齊齊、小巧玲瓏的菜品嗎?
  • 中式快餐的標準化營銷模式
    目前,中式快餐品牌擴張主要採取的加盟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特許經營方式,即把企業品牌授權給他人使用,由總公司進行管理;另一種是買斷加盟,即一次性買斷商標使用權,等總公司培訓完員工後,新加盟企業才能獨立開店,獨立管理,與原品牌所有者再無關聯。
  • 盲目去做「現炒」快餐,很可能是自掘墳墓,現炒真的拯救快餐了嗎?
    你會發現,頭部快餐企業幾乎都有讓顧客,能夠想起自己的當家招牌產品。過去做快餐,一周能有14個飯口,現在一二線城市更慘,已經從每日2個下降到1—1.5個,而且還在持續下降……」現炒,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尷尬,大多數企業每日只有5小時生意,同樣還拿也是做快餐的南城香來對比,因為做社區餐飲走全時段模式,從早上
  • 呷哺呷哺:把臺式火鍋模式帶到大陸
    這就是將吧檯式火鍋模式帶來大陸的賀光啟所創造的另一種吃火鍋的方式:快餐式火鍋。  1999年,賀光啟在北京西單明珠大廈開出第一家名為呷哺呷哺的吧檯式火鍋以來,目前在北京和天津的分店已達110家。賀光啟透露未來2個月,呷哺呷哺還要發展到上海和東北去。  快速「翻臺」的秘密  快速開店的同時,也是賀光啟耗時將火鍋餐改造成「快餐」的過程。
  • 實拍: 精緻自選快餐, 有魚有肉還有湯, 15元「吃到撐」!
    在長沙汽車西站附近的商場裡閒逛,發現一家自助快餐,再看這價格15元一位隨便吃,總共12菜一湯,還有免費飲料。這價格,真是親民,難怪這麼多人在排隊吃飯。圖:精緻自選快餐店實拍照,上面用很大的字寫著每位15元。店面看著不錯,生意十分火爆。看看都有什麼菜?
  • 《2020中式快餐白皮書》出爐,釋放哪些行業信號?
    這也助推一批純外賣品牌成長起來,比如成立於2014年主打精緻臺式便當外賣的臺資味,把品牌運營效率提高到最快每分鐘出品10份餐食,遠遠高於普通堂食門店的出餐效率。 2)「線上點單,線下取單」模式被顧客接受 疫情後,很多快餐門店開通自取模式,用戶可在支付頁面選擇 「到店自取」並設定取餐時間。 該模式不僅節省了等候時間,還節約了外賣配送費用。
  • 西貝第3次搞快餐 這個小店模式能實現10萬家夢想嗎?
    西貝第3次搞快餐 這個小店模式能實現10萬家夢想嗎?   和之前西貝在上海開的超級肉夾饃店有所不同,這家店「快餐感」似乎更強。   西貝這次祭出的是何拳法?這種模式能幫助它完成10萬+店的夢想嗎?   1、客群調整   這次西貝瞄準「年輕都市白領」   西貝給很多人的印象是明亮溫馨,適合家庭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