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太少,三杯太多,兩杯正好!

2020-12-23 三聯生活

一杯太少,三杯太多,兩杯正好!

2011-08-18 11:17 作者:範庭略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1年第34期

如果全球的烈酒行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誰都不會忘記那個難忘的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時期,用句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名言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登喜路KEEClub酒吧

如果全球的烈酒行業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誰都不會忘記那個難忘的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時期,用句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的名言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蘇格蘭多少威士忌酒廠因此而興旺發達,美國多少波本酒廠的產品開始在美國深入人心,那些隱秘在鄉下或者人跡罕至的私釀酒廠就是這樣成長的。但是,更多的人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懂得欣賞雞尾酒了。禁酒時代應該是雞尾酒振興之路的開始,那種偷偷摸摸丈夫有樂無人知的樂趣,就是因為人們為了掩蓋酒精飲料的外觀,為了讓自己買的私酒可以和一杯無酒精飲料看上去毫無二致,於是那就來一杯飲料吧!

混合了酒精的雞尾酒在1933年禁酒期結束後,更是因為美國的各種電影明星或者社交名流的青睞而大行其道。人們常喝的伏特加、朗姆酒、特其拉開始登堂入室,而火了很多年的威士忌、幹邑、琴酒也開始得隴望蜀。無論新歡還是舊愛,烈酒廠家都在不斷嘗試用新方法讓更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微醺的樂趣,他們請酒保們來培訓,有時候送貨時會額外送多一瓶,然後是各種名義的雞尾酒大賽、各種花式表演,創新就是這樣成了流行,誰不想在自己的個性裡加上一點創新呢?

傳統的繼續傳統,創新的繼續創新。當我和朋友們在上海外灘的華爾道夫酒店的LongBar廊吧喝到正宗的華爾道夫馬天尼的時候,大家都明白傳統終究是會回歸的,無論時代如何改變,在這個曾經是亞洲遠東地區最長的34米吧檯的旁邊感受到的馬天尼魅力,卻一直沒有變。一份標準的Dry馬天尼,需要準備兩份琴酒或者伏特加,和一份苦艾酒,一起倒進冰鎮的馬天尼杯中。放橄欖就好了,至於是兩粒、三粒還是一粒,這就要看酒吧的心情了。當然,海明威在巴黎喝的時候,他的琴酒和苦艾酒的比例是15∶1。的確不知道邱吉爾點馬天尼時候的比例,但是尼克森的比例是7∶1,而最屌的是著名的西班牙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他的馬天尼比例是在一杯琴酒旁邊放上一瓶苦艾酒,然後讓陽光穿過其中就好了。這樣的玩法的確是和他的電影風格非常一致:超現實主義!

對於不勝酒力的人來講,馬天尼是危險的,但也是安全的,因為它是全世界所有酒吧裡唯一一種可以告訴你已經喝醉的雞尾酒,當你已經拿不住那個優雅的馬天尼酒杯的時候,還是趕緊埋單回家吧,最好睡覺前可以把襯衫也一起洗掉,因為馬天尼傾斜之後已經灑在你的身上了。

如果期望在陌生城市能找到談得來的酒友,你盡可以問一下酒店的酒保全城最出名的馬天尼酒吧在哪裡,當然在英語國家你也可以問一下計程車司機,在國內我估計就沒有這個必要了。京滬兩地不解風情的計程車司機估計會把馬天尼聽成比基尼,那顯然就擰吧了。

我喜歡的京滬兩地的馬天尼酒吧,除了之前說過的上海的華爾道夫酒店之外,還可以去KEEClub試一試,它設在登喜路恒隆店的內部,以及淮海中路796號的登喜路店內。登喜路可以成為男裝的潮流領袖,顯然不僅因為他們只會做西裝,他們還知道男人應該喝什麼。如果你要是想去一些更有個性化的酒吧,星座酒池的永嘉路店也不錯,裡面的調酒師是獲得日本調酒師協會大獎的King,他認真調酒的姿勢和聲音會讓你聯想到火車快開的感覺。上海好的個性化酒吧似乎都集中在了永嘉路,沿著這條路繼續走就可以來到永嘉庭的TheRoofs,如果你感受過日式風格,那也應該嘗試一下臺式的風格,這裡的調酒師史蒂芬也是在臺北屢獲大獎,雖然風格與星座酒池有所不同,但絕對值得一試。

如果要想在北京也尋找一杯貼譜的馬天尼,嘉裡中心大堂的炫酷酒吧以及三裡屯的Glen酒吧是必須體驗的。炫酷作為行業標杆引領了北京夜生活的潮流長達7年之久,前不久6月的謝幕裝修讓老客人們都期待它在8月底的重新開業。而Glen作為北京威士忌文化的推動者,除了各種限量版的蘇格蘭威士忌之外,它的日籍調酒師也是得到了全球著名酒商三得利的威士忌總釀酒師的耳提面命,他的調酒技術在烈酒與水果的搭配上也獨樹一幟。當然你還可以去那個非常袖珍但是五臟俱全的Ichikura一藏酒吧試一下。

嘗試過這幾家京滬兩地最知名的馬天尼酒吧之後,你一定會同意你先前看到的那個題目:「一杯太少,三杯太多。」其實這是英國人對於馬天尼和女性乳房的一個比喻,顯然他們在酒吧裡面已經不再談天氣了。■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一杯,二杯,三杯——什麼是大紅蝦評分系統?
    二、一杯,二杯,三杯——大紅蝦葡萄酒評分   在葡萄酒方面,大紅蝦使用不同的杯數和酒杯顏色表示分數,評分結果每年發布於《義大利葡萄酒年鑑》(Vini d』Italia)。   1. 圖片來源:Gambero Rosso 大紅蝦的分數設置分為一杯、二杯、紅二杯和三杯四個等級,與常見的百分制、20分制和5分制相比獨樹一幟。
  • 一杯提神醒腦,兩杯永不疲勞,三杯「長生不老」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以酒會友已經形成了我們中國人的文化習俗。生活有時候並不如意,當你情場失意時,獨自一人來到路邊的小攤,點上幾瓶啤酒,三兩杯下肚,模糊的意識下也許心沒那麼痛了。借酒消愁也許不是辦法,但可以讓我們暫時忘記痛苦。
  • 臺式三杯雞,一杯敬過往沒吃到這道菜的遺憾,一杯敬溜圓的肚子
    臺式三杯雞,一杯敬過往沒吃到這道菜的遺憾,一杯敬溜圓的肚子臺式三杯雞可是一道臺灣名菜,以其軟嫩的雞肉、鮮美的滋味著稱,其中三杯的調料更是被傳為經典配方,後來漸漸演變出三杯蝦、三杯魚等等等等。吃過三杯雞的人無不這麼說,這三杯,一杯要敬給自己以前從來沒吃到過這麼好吃的東西的遺憾,一杯要敬給自己今天吃的溜圓的肚皮,一杯還要敬給以後自己還能經常吃的快樂。三杯雞最重要的原料首先是雞。雞最好是選用雞腿的部分,這個部分的肉非常嫩,而且肉皮,非常好吃。如果喜歡,也可以加入雞翅和雞別的部位的肉。
  • 朋友來了有好酒,來來來,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
    喝酒不開車 開車不喝酒最近成哥的飯局挺多的少不了要喝酒成哥的酒量不高一杯精神煥發 兩杯還能回家三杯直接撩趴 四杯找不到家五杯哪哪都是家這是成哥喝完酒的一個狀態賀知章特別喜歡李白因為賀知章在李白身上看到一個狂字
  • 三杯酒:一杯敬昨天,一杯敬今天,一杯敬明天
    那是兩年前的秋天,小陳接到了小吉的電話,她說她失戀了,想讓小陳陪她喝幾杯。小陳陪小吉到了一家音樂清吧,找了一個角落的桌子坐下,小吉就點了一打酒。小陳幫小吉把酒滿上,也給自己倒了一杯。小吉一口氣就把一杯150升左右的啤酒吞下肚,小陳只喝了一小口,因為他不會喝酒。小陳歉小吉慢點喝,還早,可以聊聊天。小吉沒有回答他,而是給自己的酒杯倒滿酒。
  • 在酒桌上,一杯白酒換三杯啤酒,到底是虧了還是賺了呢?
    酒桌上吃飯,怎麼可以少了酒呢?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邊吃飯邊喝酒,特別是遇到應酬的時候,酒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酒有分白酒、啤酒、葡萄酒等等,比較常見的就是白酒和啤酒。在酒桌上,有人說一杯白酒換三杯啤酒,也有人說一杯白酒換五杯啤酒。有人喜歡喝白酒,有的人喜歡喝啤酒,大家喜歡的都不一樣。喝酒的次數多了,總會遇到那麼幾個和自己喝的酒不一樣的人,總不至於讓別人一定要喝和自已一樣的酒吧。喝酒本身就是為了氣氛,如果喝的不開心何必呢?那白酒和啤酒應該怎麼換算呢?
  • 傳統名菜三杯雞,原來和文天祥有關係,「三杯」到底是哪三杯
    傳統名菜三杯雞,原來和文天祥有關係,「三杯」到底是哪三杯 三杯雞,這個名字有一點和黃燜雞很像,一看成品圖,又覺得有點像是紅燒雞塊,但是其實三杯雞是江西省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還好我們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係,因為在烹飪的時候不加入湯水,只用米酒來做,這就和其它的烹飪做法大有不同,其它的烹飪手法裡面是都要有水的加入的
  • 做三杯雞時,只加這「3」杯輔料!做出的三倍雞鮮香撲鼻!
    於是他順手嘗一嘗,對其味道讚不絕口,就這樣此官廚對乞丐的製作方法進行一個不斷地改進,他最後想到要用一杯豬油和一杯生抽、一杯米酒釀製而成的烹雞,即"三杯雞"!基本上沒錯,一杯麻油指的是黑芝麻油,我們說的香油是白芝麻油,醬油是沒錯,但是老抽所佔的比例也太少了,生抽:老抽=7:3,這個比例很好!
  • 經常說罰酒三杯,為什麼是三杯,而不是四杯,五杯?這有什麼講究嗎?
    自古以來,古代對三有特殊的理解,古代人認為三是最圓滿的,為什麼罰酒要罰三杯?原因究竟是什麼?《史記》律書說:「數始於一,終於十而成於三」自漢代時,三出闕,成為帝王威儀的象徵。例如唐代大明宮的含元殿前樹三出闕,李治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前的三出闕遺址,至今歷歷可辨。
  • 喝完這杯奶茶,還有三杯喲!
    詼諧的人,拿起酒瓶緩解考研壓力,一杯敬秀榮,一杯敬家鳳。還有的人,全知全能般總結,認真你就輸了。還有的人,在推波助瀾,幫我們的房產市場去庫存。(我可謝謝您了啊!)我國著名高考作文素材創作者兼雞湯文鼻祖周樹人先生會這麼說:「我點了兩杯奶茶,一杯是波霸奶茶,另一杯也是波霸奶茶。」汪曾祺會說:「奶茶充斥著人造糖精,沒有純茶的那種天然醇香,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
  • 一杯白酒、一杯麻油、一杯醬油,忘不了的三杯雞
    一杯白酒、一杯麻油、一杯醬油,這是什麼?三杯雞的基本元素,在我的腦海裡三杯雞是臺灣名菜,最後發現其實出自江西,甚至和南宋名人文天祥有關,歷史我們無從追溯,但我們可以一起來追溯這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的我腦中的三杯雞。
  • 三杯雞的製作方法,不要少了「九層塔」不然就會不美味!
    摘要:桌面上的三杯雞肉是指一杯醬油、一杯米酒和一杯芝麻油。這道菜味道濃鬱,香味濃鬱,色澤紅潤明亮,大家三杯雞的時候,但也不要少了九層塔,不然就會不美味。雖然要三個杯子,但是1 : 1 : 1的比例不能被硬移動。
  • 一杯麻油、一杯米酒、一杯醬油,您一定猜到是什麼菜品了吧?
    三杯雞是江西省地方傳統名菜,相傳與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關。因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得名。這道菜通常選用三黃雞為食材製作,成菜後,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口感柔韌、咀嚼感強。三杯雞發源於江西省,後來流傳到臺灣省,成了臺灣菜的代表性菜品。
  • 三杯雞到底是哪三杯呢?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還有一杯敬自由。no no!!不對不對,是一杯米酒,一杯油,還有一杯是醬油...;三杯雞據說最早創始於江西,後來流傳到臺灣省,成了臺菜的代表性菜品。烹飪時不用水,只需醬油、油、米酒各一杯進行燜煮。三杯雞做法有很多種,今天這款屬於家庭版,肉香味濃,甜中帶鹹,鹹中帶鮮。
  • 吳宣儀一天喝八杯奶茶!汪涵讓她先喝三杯!看到表情!太打臉!
    吳宣儀一天喝八杯奶茶!汪涵讓她先喝三杯!看到表情!太打臉!雖然大家對她都是抱有懷疑的態度,但是吳宣儀本人還是非常肯定的,但是在接下來的環節當中,可以說是非常打臉的了,當時汪涵讓節目組上了八十杯的奶茶,吳宣儀看到之後是比較激動的!相信這個時候,大家也看到了,汪涵讓他們把奶茶喝完,當然不是全部的奶茶,只是讓他們喝三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吳宣儀說喝三杯奶茶時的表情!
  • 正宗臺式三杯雞的做法 不能少了它 自己在家就能做 一次吃兩整隻
    之前在外面吃過一道菜,叫做三杯雞,每次去那家餐廳都必點這道菜。最近經常研究這個三杯雞的做法,終於研究出來跟外面味道相似的三杯雞了,以後再也不用去外面吃。這個三杯雞,那家餐廳賣的是四十多一份,分量很少,現在可以自己去買一整隻雞回來自己做。
  • 江湖酒 | 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
    圖/嫵酥子江湖酒 | 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1江湖險惡,人心叵測。若想提刀闖江湖,先幹了這杯江湖酒。聽說青玄山腳下有個破破爛爛的小酒館,名叫「江湖」。老闆娘是個斷了腿的瘸子,卻有著堪稱絕色的容貌。每杯酒都只會讓人醉一個時辰,若是時滿清醒,則證明他此關已過,有了步入江湖的資格。反之,則說明他心思不純,將被剝奪闖江湖的自由,忘記心中的江湖夢,安心回歸原本的生活。自認為我的考核標準並不難,只三杯而已。初涉江湖第一杯,英雄抱得美人歸。
  • 北有三杯雞,那順德四杯雞吃過嗎,多加的一杯是什麼,看這裡
    北有三杯雞,那順德四杯雞吃過嗎,多加的一杯是什麼,看這裡三杯雞是名菜,是用一杯米酒,一杯醬油,一杯糖製作而成,其中醬油包含了老抽和生抽,糖可以是冰糖,白糖。而到了順德更加是得到了發揚光大,多加入的是一杯油。順德四杯雞食材:整雞一隻,米酒,冰糖,生抽,花生油各一杯,姜,小蔥(各適量)。製法:姜洗乾淨切片,蔥洗乾淨挽結。
  • 三天喝一次酒,每次喝三杯,與每天一杯酒相比,哪個更傷肝?
    有人就提出一個問題:每天一杯酒,與三天喝一次酒,每次喝三杯相比,哪種情況對肝臟損傷更大?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還真應該搞清楚,這個話題很有意義,也希望能夠給愛喝酒的人,敲響警鐘。三天喝一次酒,每次喝三杯,喝酒頻率比較低,但每次喝酒的量卻比較多,對於肝臟來說,一次性喝太多酒,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導致毒素無法完全清除出去,時間長了,就會讓毒素堆積在肝臟,也就會給肝臟帶來損傷。再說一下每天喝一杯酒,喝酒頻率算高了,雖說每次只喝一杯酒,日積月累之下,積少成多也會給肝臟帶來大的損傷。
  • 「三杯雞」是哪3杯?江西特色菜這樣做就很好吃了
    首先最重要的看名字就知道了,是三杯東西。三杯雞」是哪3杯?你家灶臺就有,調一調燜一燜,雞肉香掉眉毛。這三杯分別是米酒、豬肉和醬油。之後再加上炭火據可以輕鬆做成這三杯雞了。後來這個做法傳到了臺灣卻改變了其中的調料,把豬肉換成了食用油,並且又加上了九層塔和小紅蔥頭。臺式三杯雞的做法不麻煩,不過用料的時候必須要用臺灣的米酒,而且不能用麻油而是胡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