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啤酒季:華潤雪花營收下降半年賣174億,三年關27家工廠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AI財經社

文 | 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 | 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奧運會沒了,歐洲杯沒了,疫情之後又是汛情,今年少喝了好幾瓶啤酒。」

在這個被稱為「史上最冷」的啤酒季,華潤雪花意外迎來一份不錯的財報。據19日發布的業績報告:2020年上半年,華潤啤酒實現收入174.08億元,同比下降7.5%;整體啤酒銷量603.9萬千升,同比下降5.3%;淨利潤20.79億元,同比增長11.1%。

半年報還顯示,東北北京等地疫情反覆,影響啤酒市場,但已逐漸恢復正常。

營收、銷量均出現下降,淨利潤卻在增長。華潤啤酒方面介紹,這與公司關廠降低成本,以及發展喜力等高端品牌有關。

啤酒行業整體低迷背景下,2017年起,華潤啤酒持續關停工廠。截至2020年6月底,已關廠27家。同時推出喜力銀星、雪花馬爾斯綠啤酒、黑獅白啤等售價更高的高端新品。

華潤CEO侯孝海介紹:「華潤已經最大,但不是最強。啤酒競爭已經進入決戰階段。華潤從大到強,決戰就要在高端啤酒方面打敗百威。」

從吞併到關廠

成立於1993年的華潤雪花,雖因「口味淡如水」屢遭吐槽,銷量卻一直不俗。市佔率連續多年位列第一,2018年獨佔全國啤酒消費量的23.2%。

但在啤酒行業整體低迷背景下,昔日無往不勝的價格戰與搶渠道不再奏效,遍布全國的啤酒廠也顯得冗餘。

為控制成本,2017年起,華潤啤酒持續關停工廠,三年關廠25家。並在半年報中表示,上半年再次停運兩家啤酒廠。

而在此前,收購擴產正是華潤雪花迅速做大的秘訣。

據歐睿國際數據:2009年-2014年,中國市場貢獻近2/3全球啤酒銷售增長量。行業上行,為在全國版圖上爭取儘可能多的地盤,華潤雪花從瀋陽出發,沿海沿江擴張。

由於背靠財力豐厚的華潤集團,華潤啤酒進入一地市場,便收購一地品牌,被其收購的品牌包括四川藍劍、深圳金威、湖北行吟閣、黑龍江三星等,收編後統一更名為「雪花」。其中,深圳金威報價53.84億元,四川藍劍耗資超25億元。

2007年,華潤雪花啤酒產銷量突破500萬噸,首度超過青島啤酒,成為全國產銷量最大的啤酒企業,被業界稱為「雪花速度」,但也為產能過剩留下伏筆。

7年後,2014年,中國啤酒行業銷量二十多年首次出現負增長,企業盈利水平開始受到關注。

據國金證券報告,中國啤酒企業盈利能力普遍不佳,有些啤酒售價沒有礦泉水高,換算為標準瓶,每瓶只賺幾分錢。

反映在財報上,2014年,華潤創業啤酒業務營收和淨利潤分別為344.82億港元和7.61億港元,分別同比增長4.5%和下降19.3%。華潤創業在年報中稱,當年整體市場銷量低迷。

售價超百威

降低成本之外,提高售價也是改善利潤的重要方法。

2018年,雪花推出勇闖天涯superX和匠心營造兩個中高端產品。原產品價格亦有調整。2018年年初,網上流傳的一份漲價通知顯示,華潤雪花對旗下雪花純生、勇闖天涯等9款主要產品,每件提升2元到10元不等,其中多數提升幅度在4~7元。之後,華潤雪花發布公告,承認將對一些區域的部分產品適度調整價格。

2019年,華潤啤酒繼續落實高端戰略。成功收購CEO口中「歐洲血統,全球知名」的喜力啤酒,同時推出雪花馬爾斯綠啤酒和黑獅白啤兩款高端新產品,積極拓展夜店等渠道。

價格上看,喜力、馬爾斯綠每聽售價10元上下,黑獅白啤每聽售價12元上下,主要品牌雪花啤酒,售價則為每聽5元。已超出競爭品牌百威。

而據半年報,受益於引入喜力,國際品牌及各檔次啤酒的銷量於第二季度恢復增長,今年上半年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9%。

相關焦點

  • 世界啤酒銷量第1雪花不香了?華潤關廠30家裁員2萬人卻日賺0.1億
    對於所有啤酒行業從業者而言,這無異於一個「史上最冷的啤酒季」,但即便如此,仍有出挑的企業。8月19日,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發布2020中期業績,數據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174.0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 7.5%;實現淨利潤20.79億元,同比增長11.1%。
  • 雪花啤酒賣不動了?華潤將啟動關廠計劃,未來每年關3間
    公司將在8月下旬的業績公告中對外明確本年度關廠計劃,從目前的規劃來看,公司未來平均每年要關廠3家,排除2020年,未來兩到三年的平均數也會達標。 報導提到,此舉的目的是為持續推進產能優化,減少固定資產價值虧損、改善淨利潤。
  • 深度|啤酒觀察之一:一季超過半年 國產老大華潤啤酒盈利首超百威亞太
    一場疫情讓啤酒的市場拐點提前到來,也讓國產啤酒企業在持續多年的產品升級下,第一次打贏了國際啤酒巨頭。上半年19家國內啤酒上市公司的成績單顯示,國產啤酒老大華潤啤酒(00291.hk)半年營收174億元,略遜百威集團的子公司百威亞太(01876.hk)的營收25.75億美元(按6.8375匯率,折合人民幣176億元)。
  • 雪花啤酒高端化戰略遇冷一年關13工廠 母公司華潤啤酒淨利下滑17%
    雪花啤酒市場佔比29.6%雪花啤酒經歷了兩次重要的發展變革。一次是在瘋狂收購的那些年,為市場擴張奠定了市場基礎,一次是在和華潤啤酒完成股權交易後,成為華潤啤酒全資子公司,也是其最重要的「抓錢手」。目前華潤雪花啤酒在中國經營超過78家啤酒廠,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個區域品牌。2018年,華潤雪花啤酒年產能約2100萬千升,總銷量達到1128.5萬千升,共佔有中國啤酒市場約29.6%的份額。
  • 華潤雪花啤酒三年苦練的內功,厚積薄發
    華潤雪花啤酒經歷了三年苦煉內功,使得華潤雪花啤酒在整體實力上再上新臺階。也讓華潤雪花啤酒厚積薄發,成功實現了三年連續業績、營收、淨利潤上漲的好成績。這在整個啤酒行業來說實屬罕見,但是華潤雪花啤酒卻做到了。
  • 華潤雪花啤酒侯孝海:堅持去產能提質增效 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幾年來,華潤啤酒持續推進產能優化,截止到去年底,共關閉30家工廠。早在今年3月20日,華潤啤酒亮出了2019年的成績單,在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其中,高端啤酒增長了8.8%,增幅亮眼。
  • 華潤啤酒以23.55億港元收購喜力在華7家公司 解鎖雪花侯孝海時代
    2016年,華潤雪花啤酒實現營收286.94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2.6%;稅後溢利14.19億元,同比增長6.8%;啤酒銷量為1171.5萬KL,雪花啤酒約佔90%。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啤酒產量4506.4萬KL,華潤雪花啤酒的市場份額約為26%。
  • 百威剝離700億業務 華潤啤酒能否突圍「三國殺」?
    年報顯示,在國內啤酒銷量穩居第一的華潤啤酒連續三年營收增速緩慢,營收一直在300億量級,淨利潤也連續三年在十億量級徘徊,此外營業利潤連續三年下滑,2018年營業利潤大幅下滑23.32%。  而青島啤酒(600600)營收連續三年穩固在260億量級,在國內龍頭啤酒企業營收增速漸緩的背景下,高端啤酒市場成為國內各大啤酒廠商必爭之地,紛紛展開逐鹿。
  • 四年關閉30家工廠,華潤啤酒「割肉」之路還要走多久?
    投稿來源:酒訊7月份的尾巴上,啤酒行業龍頭企業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啤酒)很快就要迎來快節奏的關廠計劃。該公司日前的公告稱未來每年關閉三家工廠,引來輿論一波熱炒。對於此舉的意圖,華潤啤酒表示,關閉工廠有利於公司持續推進產能優化,從而使固定資產價值虧損減少,淨利潤會有顯著改善。關廠提效這一招,華潤啤酒是有經驗之談的。到2019年底,該公司的工廠從98家減少到74家,年產能約2050萬噸,產能利用率提高到53%。2020年,關廠大計還將持續發酵。
  • 高端啤酒市場競爭激烈,華潤雪花啤酒用亮眼成績突顯黑馬潛質
    收購喜力,讓華潤雪花啤酒如虎添翼,也讓華潤雪花啤酒高端市場架構更加完善。在此前,百威在高端領域一家獨大,隨著消費者消費觀念的升級以及國產品牌的在高端市場中的崛起,高端啤酒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華潤雪花啤酒也正是抓住了這波趨勢,快速調整戰略,布局高端產品,用3年時間就異軍突起拿出亮眼的成績。成為了啤酒行業中最具實力的黑馬潛質的啤酒品牌。
  • 啤酒業迎來大變局 華潤雪花「戰高端」強勢起步
    但從個體來看,情況卻大不相同,青島啤酒今年前三季度雖然銷量下滑,但淨利潤卻在同比增長;華潤雪花雖然沒有公布三季報,但上半年的啤酒銷量雖也同比下降,但淨利潤卻增幅明顯。  據華潤雪花公布的2020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華潤雪花整體啤酒銷量603.9萬千升,較去年同期下降5.3%;但公司實現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1.1%,第二季度的銷量、營收、利潤三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 華潤啤酒三季銷售優於主要競爭對手,未來還有工廠要關閉
    公司管理層預計,華潤啤酒在2019財年和2020財年的銷售將分別同比增長6.4%和6.3%。2019財年三季度的銷量增長優於主要競爭對手青島啤酒和百威亞洲——二者同期分別下降了5.9%和6.5%。從具體產品線看,華潤啤酒旗下高端啤酒在2019年前三季實現了兩位數銷售增長,中端啤酒則錄得單位數增長。
  • 華潤啤酒侯孝海:「刀尖向內」關廠,才能更好的提升效率
    雪花啤酒位於東北的工廠 圖片來源:華潤啤酒 7月19日,有媒體報導,華潤啤酒未來平均每年將要關廠3家。對於關廠計劃的詳細內容,華潤啤酒將在8月下旬的業績公告中對外明確本年度關廠計劃。 「我們關閉最快,沒有發生任何後遺症。這場仗打得非常不錯,但很艱難。」侯孝海說,在中國關閉工廠,比較難,關國有工廠,更難。關中央企業的工廠,難上加難。去了歐洲他才知道,關廠比中國難。但不關不行。 關廠的實質是裁人。華潤啤酒旗下的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下稱雪花啤酒)從五萬多人「優化」後只剩下兩萬八,三年之內完成。「連私企都沒人這麼幹的。」
  • 雪花新款啤酒銷量慘澹,華潤啤酒的轉型之路漫長且艱難
    在我國市場,說起哪個品牌的啤酒每年賣得最多?肯定是雪花。雖然經常有人吐槽雪花啤酒的口味太清淡,但是雪花啤酒依舊連續12年奪得了啤酒銷售量的冠軍。今天,小編要和大家介紹一下雪花啤酒所屬的公司華潤雪花啤酒。
  • 專訪:華潤雪花啤酒穆宏
    主持人:華潤整個啤酒營銷重點是在哪個地區呢?    穆宏:華潤分布在全國三十幾個工廠,除了有工廠之外我們也在其他地區拓展雪花這個品牌,應該說所有的省份我們都覆蓋了,沒有一個省份沒有雪花啤酒。    主持人:您現在是在紅區,那麼白區市場有沒有重點?
  • 華潤啤酒的盈利為何扳不倒青島啤酒?
    8月16日午間,華潤啤酒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從數據上看,本期華潤啤酒營收188.2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2%;毛利71.25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2.68%,毛利率37.8%,較去年同期36%有所增加。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18.71億人民幣,同比增加24.07%;每股基本盈利0.58元,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12元。
  • 華潤啤酒23億港元收購喜力交易已完成,市值半年增兩百多億
    華潤啤酒收購喜力有了新進展。4月30日,華潤啤酒發布公告稱,收購Heineken中國股份已於2019年4月29日交割,同時Heineken商標許可協議和框架協議已根據各自的條款和條件完全生效。預估購買價格約23.55億港元,最終購買價格將於交割日起60天內買方交付交割報表後釐定或協議。截至發稿,華潤啤酒上漲2.87%至每股35.80港元,市值達到1161.42億港元。
  • 斥資2.7億買下朝日股份 華潤雪花獨享"西湖啤酒"
    鏡頭回放:2010年11月27日,就在華潤雪花和青島啤酒競購西湖啤酒45%股權及「西湖」等16件註冊商標前2天,青島啤酒突然宣布和朝日啤酒籤署了一份授權委託書,青島啤酒將管理後者持有的杭州西湖啤酒55%股權。11月29日,華潤雪花以2.68億勝出。現場籤約後當晚,青啤相關負責人給記者打來電話,重申55%股權的管理權在青啤手裡,表示並沒有放棄西啤之爭。
  • "智"造世界一流工廠 華潤雪花啤酒百萬千升項目落戶安徽懷遠
    4月28日,華潤雪花啤酒(安徽)有限公司蚌埠分公司年產100萬千升新建項目暨懷遠縣啤酒產業園項目開工奠基活動正式舉行。   華潤集團董事總經理王祥明、蚌埠市市委書記汪瑩純、蚌埠市市長王誠、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孝海、懷遠縣縣委書記汪若懷、懷遠縣縣長潘明生、華潤雪花啤酒安徽區域公司總經理宋陽等出席了活動。
  • 雪花啤酒要「飄」走了?股價下跌,還要啟動「關廠計劃」?
    並且開始不斷地在全國各地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時至今日,已經27個年頭,產值也已經超過了百億。據有關數據顯示,2019年華潤啤酒的營收仍然是排名第一,高達331.9億元,青島啤酒實現營收279.8億元,燕京啤酒114.68億元,珠江啤酒42.4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