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吃起來很鮮美且不用擔心長胖。海鮮的品種也非常之多,貝類、蝦類、蟹類等,總會找到你愛吃的那款。海鮮的味道和營養成分的確沒話說,不過我們在吃海鮮的時候,還會發現,除了可以食用的肉以外,還有一些黑色或黃色的東西。
從前我們在飯店裡吃海鮮的時候,常常會被告知這些部位是不能吃的,除了比較髒以外,吃了還容易中毒。這種說法是真是假呢?附著在海鮮上的物質又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在吃蝦的時候,會發現在蝦背上有一條黑黑的線。很多人說這是蝦屎,其實並不全面。這是蝦消化食物的部位,也就是蝦的腸道。之所以看上去是黑的,其實就是因為裡面有一些殘留的消化物。雖然說聽上去讓人覺得充滿了細菌,好像是不能吃的,其實只要把蝦完全燒熟了就可以了,吃進肚子也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傷害。實在有強迫症的人也可以用牙籤輕輕挑去這條黑線,這樣做出來的蝦在口感上會比較好一些。
除了這條黑黑的蝦線以外,蝦頭裡也會有一些黑色和黃色的物質。很多人害怕是不是蝦裡有重金屬,其實這完全是無稽之談。蝦頭裡黑黑的是因為蝦的胃在這個地方,可能是因為蝦在養殖的時候吃了一些顏色較深的食物,並不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損害。而黃色的物質其實就跟蟹黃沒什麼兩樣,是母蝦的卵巢部位,身體健康的人是可以吃的。如果自身膽固醇過高或者比較肥胖的話,蝦黃吃多了會引起血糖增高等現象,所以最好不要食用。
螃蟹身上的這些黑黃的物質其實和蝦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的。我們都知道螃蟹身上的黃色物質是蟹黃,但對於螃蟹身上黑乎乎的物質卻不是很了解。螃蟹身上黑黑的物質主要有三種。
位於蟹黃正中的胃
如果是蟹黃中間黑黑的東西,那就是螃蟹的胃了。我們可能會疑惑,為什麼在外面吃的時候沒有發現這裡是黑色的,自己在家蒸螃蟹的時候卻往往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其實是因為我們買回來的螃蟹比較新鮮,或者是由於沒有養在水裡,螃蟹體內的物質沒有排乾淨。所以在製作螃蟹的過程中,要先讓螃蟹吐出汙物,之後再蒸熟,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覆蓋在蟹黃上的內膜
螃蟹由於生長的原因,會長出新的殼。新殼在沒有發育完成的時候,呈現的是一種柔軟的狀態,顏色也是發黑的,如果這時候把大閘蟹煮熟了,沒長好的新殼就會附著在蟹黃上面,好像是蟹黃髮黑了。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是可以吃進肚子裡的。
發黑的蟹黃
蟹黃的顏色通常都是亮麗的橙黃色,不過如果當這些蟹籽即將發育成為小螃蟹的時候,就會出現蟹黃變黑的表現。有的人擔心是蟹黃受到了汙染,其實只是花青素等物質增多了導致的而已。這種發黑的蟹黃並不是被汙染了,所以吃了也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
不管是吃哪種海鮮,只要在烹飪的時候充分地煮熟,基本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了。愛吃蝦蟹黃的人同時要注意,如果食用過多的話會導致膽固醇攝入過多,有誘發三高的可能性,所以也要少吃。